【第115期】台灣「統派」的工作

♦ 文/王睿

台灣光復(節)70周年前夕,在馬場町紀念公園初識〈台灣的統派青年,孤單,不孤單〉的作者吳議,提及那篇投書飽受議論,作者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情態。從〈台〉文的心路看去,可見作者在行文時並非毫不警覺見刊後的可能反應,但台灣的輿論生態還是令作者開了眼。〈台〉文點評自稱「理性統派」,又說自己無法向他人表白內心的政治立場,那就反證作者的統派立場流於感性,再不就是反映台灣政治環境的非理性。 Continue reading

【第115期】盛世危言:綠營再度執政後的美國對臺政策

♦ 文/石佳音

此次選舉投票前夕,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13日在記者會上重申「一中政策」。14日,美國務院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又在記者會上連續說三次「一個中國」,最後敲著發言台說「我們的政策沒變」。在以臺獨為目標的民進黨捲土重來之際,美國堅持至今的「一中政策」意味著什麼? Continue reading

【第113期】荷清苑書簡:圓明園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北京西郊,地處北京大學以北、清華大學以西有個曾在歷史上有過盛名,今日且顯得異常寧靜的地方,這就是圓明園。

北京西山一帶,歷史上就是低窪的沼澤地帶,因其近有水遠有山,從元代開始,便有王公貴富人家在此建園。滿清入關以後,覺得城內的紫禁城枯味索然,便開始在西山一帶大興土木。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興建,一座集古今中外園林藝術之大成的圓明園終於建成。圓明園規模宏大,號稱有四十景、八十景的,皆是有仿效江南風光,有托意古詩,有宗教(禪宗、佛、道等)韻味,以及西洋雕刻特色的園林建築。清朝初年的幾位皇帝遂以圓明園為生活中心,康熙、雍正等皇帝皆壽終於此,可見圓明園還是當時的政治中心。 Continue reading

【第113期】盛世危言:獨台的起源

♦ 文/石佳音(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從1971年10月25日(紐約時間)臺北派出的中華民國代表團退出(實際上是被逐出)聯合國,直到1973年2月國民黨開始整肅臺大哲學系師生,這個黨完成了從「統一」到「獨臺」的轉變。看懂這個轉變,才看得懂此後40餘年國民黨如何一步步地背離中國與統一,靠向臺獨,在阿扁當政時高度「綠化」,直到如今連「中國」兩個字都扛不起,甚至不惜以粗暴手段「廢止提名」反臺獨的洪秀柱。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青衫客視角:台灣民意的負荷

♦ 文/王睿

台北中研院在10月公布一份台灣地區「統獨」民調,顯示49.7%的民眾預期「被統一」,而35.9%的民眾預期將來「獨立」。但這民調和數據有何意義?「被統一」是把大陸乃至中國當成「他者」,反映自身的奴隸意識和失敗主義;「獨立」仍是把中國當成「他者」,而自以為是台灣主宰。在「他者」意識驅使下,台灣人被「統獨」話語套牢,自封「統獨」往往成了對這種話語驅使的回應。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台灣的統派青年,孤單,不孤單

♦ 文/吳議(台灣大學政治系四年級)

2015年10月10日, 馬英九總統在國慶大典上重申了兩岸關係七年來得以維持現狀的五項原則,其中第二項原則更是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重要性,再次否定「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獨立」的可能性,並呼籲繼任者務必遵守根據憲法達成的「九二共識」,如此,「維持現狀」或是所謂「兩岸共識」才不會淪為毫無基底的空談。這段談話無非是在向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喊話,由此可見,2016台灣總統大選的局勢大抵已定,民進黨即將取代國民黨執政,八年來漸趨熱絡、穩定的兩岸關係將進入新的情勢。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荷清苑書簡:視野和境界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誠然,天下人所忙碌的多半為這「利」字。然而,為了利的層次,則有高有低:低層次的,為的就是一口飯,求一溫飽;而高層次的,就沒有限度了。高層次的所求,往往就不是單純的利,而是和「權」糾纏在一起。其實一個人所需「食衣住行」的消耗也是很有限的,而那些追求無止境利益的人們,更多的是為了權(當然,也有心理上一種無以言明的佔有欲所致。)除了利之外,「名」也位列人們熱衷追求的首選之一,特別是在知識份子中。有些人為了名,而毫無忌憚地肆意妄為,可謂屢屢皆是。除了「名和利」之外,是否還有其它更為重要的、關乎人們安身立命的東西呢?這就要看人們所能看到的層次,或說他的視野了。視野低的人,只能看到名和利;視野高的人,則所見會有所不同。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青衫客視角: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政治邏輯

♦ 文/王睿

大陸方面繼今年5月4日國共領導人會面半年之後,又加碼升值到兩岸領導人會面,這半年中的兩岸內外局勢就值得回味了。大陸方面,全球經濟布局日見成效,形成支撐中國影響力的深固結構,造就解決台海問題的有利環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凝聚起高民氣,而各種基礎建設和發展規畫的推出又進一步鞏固這種民氣,使北京在應對去年以來詭譎迷離的兩岸關係擁有足夠的民意背景和綜合實力。台灣方面,選舉議題主導今年的視聽環境,經濟成長卻由停滯走向負數,獨派人士紛紛向日本右翼勢力接頭,外交友邦態度觀望,島上人心趨向沒有共識的現狀和自相矛盾的前途預期。 Continue reading

【第110期】青衫客視角:一位校友的求學啟示

♦ 文/王睿

日前一位曾經師生緣分的校友受邀參加「紀念台灣光復70周年大會」,他的身分是「台灣青年代表」,同行證言台灣光復的還有一位著名的白色恐怖政治受害者──陳明忠先生。校友的發言,開頭就以台灣為近代中國史的中心,指出台灣人在對日抗戰和台灣光復中的重大犧牲。特別是當時的台灣青年將抗日運動上升到民族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思想高度,並透過前赴大陸投入抗戰和島內文化啟蒙的方式,貢獻於中華民族的復興運動。 Continue reading

【第110期】不合時宜的記憶:向成為資產前的烈焰青春致敬

♦ 文/吳哲良

這是善於遺忘的時代。遭受政治暴力剝奪生命而棄葬的骨骸,在六張犁的秋芒間低吟了半個世紀。然而,即便20年前為後輩所尋覓,在炫目更迭的政權,高昂仆繼的口號,詭譎伏流的世局下,那低吟的咽喉反被時代的右手掐住而瘖啞,政治暴力的恐怖只剩白色,失去空白。善於遺忘,因而也是善於運用記憶的年代。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文化景觀……,好像只有經由命名,人們才懂得如何在符號面前回憶,才懂得如何詮釋它們的歷史意義——而那些不被命名的,無法命名的,只不過是廢墟與失憶。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