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印地-伊利馬尼〈Inti-Illimani〉樂團:歌聲響遍陽光迤灑的聖山

♦ 文/蕪悠

伊利馬尼山是玻利維亞的聖山,是崇高不可侵犯的,在印地安民族或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切格瓦拉25歲時,他辭去醫生工作,開啟第四次的拉美大陸旅行,坐上了開往玻利維亞的火車,火車啟動時,切向送行的親人喊著:「一名美洲戰士上路了。」當切到達海拔四千公尺的首都拉巴斯,他望著周圍白雪靄靄的叢山峻嶺,拿出日記並將眼前所見景色紀錄在日記中,他這樣描述著伊利馬尼雪山:「伊利馬尼雪山帶著那頂受賜於太自然的雪亮光環,以它無以倫比的美麗終日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在曙光和暮靄中,這座孤獨的山峰顯得格外莊嚴、雄偉…」。 Continue reading

【第102期】歌唱我們的歷史:三個大鬍子男人

♦ 文/蕪悠

Quilapayún為馬普切語,原意為「三個大鬍子男人」,是智利一個樂團的名稱,而馬普切則為智利南部原住民種族。以成員照片來看,團員共七人,那麼為何取名三個大鬍子男人?依時代的蛛絲馬跡來看,他們成軍的1960年代是拉丁美洲風起雲湧的青年革命時代,也是拉丁美洲左派意識取得政權,與北方強壯的山姆大叔對抗的年代,古巴是所有革命抗爭中的精神標誌,在拉丁美洲具有領頭羊的存在價值。時代造就英雄,因此,遊走古巴,除了切‧格瓦拉和卡斯楚大喇喇高掛牆上巨型的畫作,另有「三位」男人並排在一起,大鬍子是他們典型的造型,而此三位同志前輩除了一位大家熟知的切,另兩位則是古巴青年共產聯盟創黨人梅亞(Julio Antonio Mella)和西恩夫耶哥斯(Camilo Cienfuegos),「學習、工作、打擊」則是他們的標語。「三個大鬍子男人」這個名稱也引導人們聯想至此,有效法古巴革命精神之意。 Continue reading

【第92期】文火慢燉五十年:巴西大眾流行音樂正香濃

文/吳珍季

MPB的定義

巴西大眾流行音樂,全名稱為Música popular brasileira,簡稱MPB,MPB大致上以巴西通用的葡萄牙文寫成。不過,另外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創作者本身不跟隨附和全球流行的英文歌曲潮流,第二則是MPB自身作為抵抗英式搖滾(hard rock)的一股力量,促使MPB的形成,因此,可以說MPB是從巴西本土發展而成的音樂,是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化音樂發展成功的案例。 Continue reading

【第78期】復興黑人音樂的文化部長

蘇珊娜‧巴卡〈Susana Baca

吳珍季

種族歧視之社會問題

Susana Baca

蘇珊娜‧巴卡 (網路圖片)

在祕魯有一句話說,祕魯人不是有印加血統就是有黑人血統,說明祕魯是一個混血國家,尚包含西班牙血統、以及後來的中國苦役、日本移民、歐洲移民。這句話乍看之下是從外觀表象而論,不過內在卻隱含了深層的社會結構與社會議題。到底黃皮膚與黑皮膚有何種差別? Continue reading

【第74期】西蒙叔叔

唱響委內瑞拉的平原音樂

吳珍季

西蒙‧迪亞斯

西蒙‧迪亞斯

西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最北端加勒比海岸,西部與北部地處安地斯山脈,屬高山地形,東部與東南部與圭亞那高地和亞馬遜盆地連結,屬於高原地形,而中部則是一片沼澤與平原,由於湖泊數量多,水上村落林立,狀似威尼斯的地理環境,委內瑞拉因而在義大利探險家至此時得名,委內瑞拉〈Venezuela〉原名就是小威尼斯的意思; Continue reading

【第69期】Calle 13 新歌的傳人「十三街」

歌唱拉丁美洲的獨立精神

蕪悠

十三街(Calle 13)是當代波多黎各的一個樂團,堪稱為拉丁美洲新歌的當代傳人。

十三街(Calle 13)是當代波多黎各的一個樂團,因為參與了波多黎各獨立運動,演唱拉丁美洲的獨立精神,歌曲曾受到禁唱,堪稱為拉丁美洲新歌的當代傳人。 Continue reading

【第57期】新教宗來自拉丁美洲

方濟(Francis)教宗

吳珍季

方濟教宗0012013年3月13日,繼承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的新教宗方濟(Francis)上任了,不同於以往,他有三個第一,他是第一位來自耶穌會的教宗,再者,他是第一位來自美洲的教宗,最後,他是第一位來自南半球的教宗;最直接地說,他是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國家阿根廷的教宗,並且採用「方濟」做為稱號的教宗。 Continue reading

【犇報‧第43期】唱墨西哥的傳奇

查偉拉‧巴爾加斯(Chavela Vargas) 

吳珍季

墨西哥傳奇:查偉拉‧巴爾加斯(Chavela Vargas)(網路圖片)

2012年8月5日,墨西哥的另一顆巨星殞落,傳奇歌手查偉拉‧巴爾加斯因為心臟與呼吸道問題逝世於墨西哥的莫雷洛州(Morelos),得年93歲。
同一年間,墨西哥失去了兩位國寶,一位寫墨西哥的傳奇: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一位唱墨西哥的傳奇:查偉拉‧巴爾加斯(Chavela Vargas)。

查偉拉在哥斯大黎加出生,14歲時來到墨西哥賣藝謀生,擅長唱墨西哥的鄉野牧歌(Ranchera),30歲時被墨西哥作曲家阿爾福雷多‧西梅內斯(Alfredo Jimenez)發掘,發行第一張專輯叫〈波西米亞之夜〉(Noche de Bohemia),之後到今年共發行80張專輯,除了在50多歲時曾因對抗酒癮暫別舞台15年,81歲時接受媒體採訪大方公開出櫃,後來又在83歲時受西班牙知名導演阿莫多瓦推薦登上紐約卡內基廳演唱。

查偉拉生活習慣特異,從小就喜歡中性模樣裝扮,穿上大斗蓬,抽雪茄、酗酒,嗓子也因酗酒喝壞了。導演阿莫多瓦卻特別鍾情於查偉拉粗啞的嗓子,另外也吸引了像弗烈達卡蘿(Frida Kahlo)、里維拉狄亞哥(Rivera Diego)的藝術家朋友,還有西班牙詩人賈西亞羅卡(García Lorca)同樣與他們頗有交情。

鄉野牧歌是墨西哥的傳統民謠,演唱鄉野牧歌的歌手通常都是帶著吉他,邊彈邊唱,歌曲大多與愛情、大自然有關。在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時代,鄉野牧歌演變成了愛國歌曲,深受貴族喜愛,旋律則類似華爾滋、波卡、波麗露。

鄉野牧歌既然源於放牧(rancho)與鄉村,原本就粗獷與樸實自然,而查偉拉嗓音沙啞、厚實、時而嘶吼、時而吶喊,演繹風格獨特,總是帶著濃厚的滄桑感,卻又撩撫人心,獨有的特色被稱為「溫柔的沙啞嗓音」。電影弗烈達(Frida)中,查偉拉曾兩次入鏡,酒吧裡蒼老、短髮、嶙瘦、披著黑斗蓬的那位看似男性的歌手就是查偉拉,以哭泣的女人(La Llorona)和黑鴿子(Negra Paloma)兩首歌唱出弗烈達破碎的心,歌曲最後的嘶喊即是查偉拉典型的演唱風格,也是她獨樹一格,特別引人懷念的原因。

La Llorona

Todos me dicen el negro, Llorona
Negro pero cariñoso.
Todos me dicen el negro, Llorona
Negro pero cariñoso.
Yo soy como el chile verde, Llorona
Picante pero sabroso.
Yo soy como el chile verde, Llorona
Picante pero sabroso.
Ay de mí, Llorona Llorona,
Llorona, llévame al río
Tápame con tu rebozo, Llorona
Porque me muero de frió
Si porque te quiero quieres, Llorona
Quieres que te quieres más
Si ya te he dado la vida, Llorona
¿Qué mas quieres?
¿Quieres más?

哭泣的女人

每個人都說我是黑人,哭泣的女人
黑卻充滿愛。
每個人都說我是黑人,哭泣的女人
黑卻充滿愛。
我像是綠辣椒,哭泣的女人
辛辣卻美味。
我像是綠辣椒,哭泣的女人
辛辣卻美味。
唉,可憐的我啊!哭泣的女人
哭泣的女人啊,帶我到河邊
用你的披肩披覆我,哭泣的女人
因為我快要凍死了
如果是因為你要我愛你,哭泣的女人
你要我愛你更多
如果我已經給了你生命,哭泣的女人
還有什麽是你想要的?
你想要更多嗎?


Paloma Negra

Ya me canso de llorar y no amanece
Ya no sé si maldecirte o por ti rezar
Tengo miedo de buscarte y de encontrarte
Donde me aseguran mis amigos que te vas
Hay momentos en que quisiera mejor rajarme
Arrancarme ya los clavos de mi penar
Pero mis ojos se mueren sin mirar tus ojos
Y mi cariño con la aurora te vuelve a esperar

Y agarraste por tu cuenta la parranda
Paloma negra, paloma negra ¿dónde, dónde andarás?
Ya no jueges con mi honra parrandera
Si tus caricias han de ser mías, de nadie más
Y aunque te amo con locura ya no vuelva
Paloma negra eres la reja de un penar
Quiero ser libre vivir mi vida con quien yo quiera
Díos dame fuerza que me estoy muriendo
por irlo a buscar

Y agarraste por tu cuenta las parrandas

黑色的鴿子

我已經哭累了,天還沒亮,
我已不清楚該詛咒你還是為你祈禱
我害怕尋找你也怕找到你,
因為我的朋友都認定你將離開
有時我想最好剖開自己
拔掉折磨我的釘子
但是我的眼神在沒有看到你的時候就已經逝去
而我的愛在曙光里再次等你歸來

而你放縱自己尋歡作樂
黑色的鴿子、黑色的鴿子
你在哪裡?
別再玩弄我的尊嚴,派對女郎
你的愛撫是屬於我的,不是別人的
即使我愛你直至瘋狂,你已經不會回來
黑色的鴿子阿,你關在受苦的鳥籠裡
我想要自由,和我選的人一起生活
神啊,給我力量,我渴望找到那人

而你依然放縱自己尋歡作樂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3期】寫墨西哥的傳奇

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

吳珍季

墨西哥已故大文豪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網路圖片)

在民間傳統文化中,我們利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或相剋來預言天命以及歸類本命,五行是天體運轉中的自然秩序,而天體運轉中人類的生命依據來自於太陽。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指的天體、天道,也就是太陽。民間傳說中有夸父追日一說,此外另有一則傳說后羿拿箭射下了九顆太陽,於是,今日我們只剩唯一的太陽了。

太陽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徵,在許多文化中,太陽都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墨西哥的馬雅與阿茲特克傳統文化中,太陽則是他們的宇宙、他們的紀元。墨西哥歷史裡有五個太陽,而人類則把時間和語言記錄在太陽交替出現的歷史裡。

在已故大文豪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在《墨西哥的五個太陽》(Los cinco soles de México)一書中提到,馬雅聖經《波波爾‧烏》(Popol Vuh)中記載眾神在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喊「讓霞光照亮天與地」,接著「要有人」,然後創造了人,「人類出現,諸神方得享受榮耀」,神也創造了萬物,山、雲、樹、物、土、水…等,各自有靈與名,接受人類崇敬。這即是馬雅人的宇宙觀。

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

《墨西哥的五個太陽》(Los cinco soles de México)一書作者卡洛斯‧富安蒂斯(Carlos Fuentes),於今年2012年5月12日撒手人寰,享年83歲,他在拉美文壇的地位與賈西亞‧馬奎斯(García Marquez)、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並列,同屬於20世紀60-70年代拉美文學爆炸時期作家。後述三人分別在1982、1990、2010年拿下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卡洛斯‧富安蒂斯成了遺珠之憾,因此有許多人為他憤而不平。

卡洛斯‧富安蒂斯被稱為a man of  letters,意思是即使在打字機和電腦普及的現代,他依然堅持手寫字稿。他的父親是外交官,熱愛電影與文學,提供給卡洛斯豐富的文學養分,而卡洛斯從小聽祖母講墨西哥的鄉野故事、革命歷史,於是卡洛斯從小學就能撰寫故事,加上隨著父親移居各國,卡洛斯的童年相對孤寂,因此寫作伴他成長,創作源源不斷,從11歲開始出版到83歲沒有間斷。

卡洛斯作品的中心主旨多為探討墨西哥的身份認同、歷史與文化。墨西哥在前哥倫布時代已擁多種古文明,哥倫布來了,天主教文明強壓阿茲特克古文明,殖民政府建造在阿茲特克祭壇上。瑪琳切(La Malinche)媽媽遭受柯爾特斯(Cortés)爸爸強暴,生下了混血的梅斯蒂索人,成為今日的墨西哥人,柯爾特斯遺棄了瑪德琳,墨西哥人帶著創傷出生,困惑地面對身世!卡洛斯寫作技巧繁複,有時採用倒敘法,有時多位敘述身份的轉變,讀者可以讀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濃濃墨西哥味的文字、故事、與情感,並且,隨著作者認識墨西哥、進而認同墨西哥不難,因為他告訴讀者,墨西哥要走出過去的陰霾,未來要光明。

《墨西哥的五個太陽》(Los cinco soles de México)

這本小說的副標題為「千禧年的回憶錄」,其中二十五個章節分別從作者的十六部小說節選出來,重新排列,編寫出墨西哥的古文明、殖民時代、獨立後歷史、墨西哥大革命、六八學運、近代的查巴達(Zapada)農民對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抗爭…。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個時代的重生,就像五個太陽,上一個毀滅後,下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作者帶著濃厚的鄉愁,期盼墨西哥的新生與強壯。

五個太陽的來源起於阿茲特克的太陽曆石。太陽曆石是阿茲特克人奉獻給太陽神的一塊石碑,曆石上有五個圓圈,分別代表墨西哥的五個太陽,也是五個太陽的交替更迭,至於最中心的太陽是勝利者,周圍的鮮花、寶石、光芒是對他的禮讚。

第一個太陽是水,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平靜迷濛的湖泊、翻騰不歇的巨浪,向東流向墨西哥灣、向西注入太平洋。河水拖著文明前行,海浪拍打著大地,大海勾勒出大地的樣貌,看似大海侵犯土地,相反來看,積弱的土地要開口了,大地開始張牙舞爪地侵襲大海,於是,土的太陽開始了。

第二個太陽是土,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伊塔克西華特火山,不會永無災禍,是下一場地震的預告。安地斯山脈綿延亙入阿根廷與智利,古老的大地,大自然的孕育與變化不曾停止,雨林裡的鬥爭還在繼續,城市裡歐洲來的勢力毀壞了金字塔與祭壇,在上面蓋起了教堂,並從地中挖取黃金白銀。棋盤式的建築、巴洛克的藝術是沒有生命與靈魂的,因為,這是一塊飢餓、被毀壞、被征服、哭泣的大地,她具有從懸崖峭壁上縱身一躍的勇氣,於是風的太陽開始了。

第三個太陽是風,雲的國家,雲是最輕的盾牌,雲也是保衛著不願受到侵擾的文明的面紗。雲掩蓋起一個魔幻的、神聖的世界,她想要長存;雲把大山、大海、石頭、沙漠的輪廓都吹柔和了,讓他們更和諧。只不過,厚厚的雲有時更像一塊裹屍布,因為風順帶也把奮進的、浮士德式的西方理性、妄想摧毀一切的雲也吹進來了。火的太陽開始了。

第四個太陽是火,炙烤大地的火,宣示著死亡,儘管死亡再次降臨,但是並不在死亡中耗盡自己的生命,反而,死是一切的開端,生命的復生乃因他的前面是死亡,生命是一而再地循環,於是新的循環開始了。

第五個太陽,也是當下的太陽,難保有一天不會像水、土、風、火一樣吞噬世界。正因為如此,古墨西哥農民知道大自然的反撲的力量,謹慎而節制地開發大自然的資源,但是當統治階級把權力看得比一切生命還重要時,戰爭發生了,人們逃離了,厄運降臨了。雨蛇神從鏡子中看見自己的人類面孔,擔憂可能有類似人類短暫必死的命運,當天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犯下了與自己妹妹亂倫的罪後,他乘著蛇筏離開,並聲明他有天將再回來。那天就是一五一九年,西班牙上尉柯爾斯特率著海上部隊登陸墨西哥的那天。

歸納來看,五個太陽其實就是墨西哥的地貌、水文、土壤、人文、氣候、文明、歷史與未來,五個太陽的興盛衰迭交織出墨西哥的命運。質言之,五個太陽呈現了墨西哥的前世今生,作者感觸良多地告訴我們:這就是墨西哥,真實的墨西哥,也是美麗的墨西哥與她的蛻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1期】匍匐中前行的巴拉圭

左派總統魯戈        ■ 吳珍季

魯戈總統彈劾案

巴拉圭左派總統魯戈(網路圖片)

最近巴拉圭登上國際新聞頭條,原因在於魯戈(Fernado Lugo)總統遭到國會彈劾下台,引發國際注目,這起政治事件一來牽動拉美敏感的政治傾向,二來反映出拉美的民主化實踐程度,兩種現象成為觀測拉美政局的必要條件。

解放神學的實踐者

魯戈總統於1952年5月出生,小時接受天主教教育,本身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後來接受聖召成為羅馬天主教會的神父,1977年時被送往厄瓜多爾傳教,在厄瓜多爾停留五年的時光,學習實踐解放神學。1982年回到巴拉圭,因為巴拉圭的獨裁政府要求教會離開巴國,於是教會派魯戈至羅馬進行學術研究,直到1987年,魯戈才又回國,1994年魯戈被授予主教之職,在巴國最貧窮的主教轄區(San Pedro)服務。2005年,魯戈提出還俗要求,遭到天主教會拒絕,2007年註冊成為基督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員,以黨員身份參選總統,直至2008年魯戈當選總統,教會才予以承認。也因為魯戈的神父身份,他終身未婚,當選總統後以他的姊姊(Mercedes Lugo)為第一夫人。

魯戈因為曾在厄瓜多爾學習解放神學的精神,並且長期在貧困轄區服務,體會貧困線下的生活,瞭解貧困生活的問題所在,因此,魯戈以支持佃農們的訴求,提出土地重新分配而竄起,給主要執政黨(Colorado Party)造成空前的威脅,有多份民調都顯示魯戈的人氣一飛沖天,且適逢拉丁美洲2006年開始的左傾潮流,這樣的氛圍也適時反應出魯戈的勝券在握;只不過魯戈清楚表示他雖然佩服查維茲的精神,但是他將採取溫和中間路線,努力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

巴拉圭第二位左派總統

魯戈的兩項願景,一是打擊貪腐,二是鼓勵土地改革,同時改善廣大窮苦民眾的生活,比如投資廉價住宅、公立醫院免費治療、補助貧民。他曾說:「毫無疑問,復興巴拉圭是可行的。我們的人民擁有希望與信仰,我不能抹殺人民的希望。我絕對相信我們可以重建巴拉圭,重建一直以來處於悲慘、貧窮、歧視中的巴拉圭。因為我相信巴拉圭是與眾不同的,這一點我不質疑。當有貧苦的人發出哭泣,那裡就有人協助;當人民沒有鞋子穿,我就會出現在那裡。因為,這些人民會重建巴拉圭,巴拉圭即將復興。」

2008年4月20日魯戈以10%的微幅差距領先對手當選總統,打敗了在巴國執政長達61年的執政黨(Colorado Party),執政黨候選人歐培拉(Blanca Ovelar)在當天晚上承認並恭賀魯戈當選。魯戈的當選宣示巴拉圭政權將是自1811年獨立建國以來第一次的和平政權轉移。他當選成為巴國第二位左派總統,與第一任左派總統(Rafael Franco, 1936-1937)不同的是,這次魯戈是經由自由平等選舉產生。

自魯戈上任以來,他自願放棄總統薪資,他認為這些薪俸屬於樸實的人民,他也鼓勵其他政務官仿效他的作法。另外,他任命瑪格莉塔(Margarita Mbywangi)為原住民事務部長,瑪格莉塔的身份是國內的阿奇族(Aché),也是巴國第一位掌握此職位的原住民。
[小標]右派議會的反撲
魯戈因為提倡土地改革而勝出,卻也是因為土地糾紛遭到彈劾。 2012年6月15日,因為有17個人在一場無地農民與警察的抗爭中死亡,魯戈總統被認為處置不當而遭受眾議院(Chamber of Duputies)彈劾,6月21日眾議院以76比1彈劾魯戈,次日,國會(Senate)接受此表決,並推舉法朗科(Federico Franco)為新任總統。對此,魯戈表示他將上訴美洲人權法庭(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隨即支持魯戈的民眾上街抗議遊行。
拉美多國也紛紛表示無法接受魯戈總統被認為處置不當而遭受眾議院(Chamber of Duputies)彈劾,並且將巴拉圭國會此舉視為政變。巴西總統羅塞芙(Dilma Rousseff)提議暫停巴拉圭在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和南方國家聯盟(Union of South American Nations)的會員資格;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Hugo Chavez)除了召回大使,並宣布停止輸出石油給巴拉圭;阿根廷總統舍契爾(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厄瓜多爾柯雷亞(Rafael Correa)、多明尼加總統費南茲(Leonel Fernández)共同聲明將不承認法朗科為巴國總統;哥倫比亞、智利也都同步發表譴責,魯戈的彈劾案於是被比喻成2009年的宏都拉斯政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