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蔡英文全面倒向美國

♦ 文/呂正惠

自從蔡英文成為民進黨的候選人,而大多數人都認為蔡英文可能會贏得2016年的大選以後,蔡英文未來的兩岸政策成為大家最關心的焦點。最近讀了她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以及她在美國重要智庫「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所作的演講以後,我認為,更重要的反而是她對美國的態度。在這兩個場合裡,她都在向美國表態:台灣會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可靠的戰略伙伴;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時候,她將繼安倍晉三和阿基諾三世之後,成為美國最可靠的盟友。因為她的這種態度,在她訪問美國的時候,美國才會給她前所未有的高規格的接待。接著,美國《時代》雜誌還對她進行了專訪,並把她作為當期的封面人物。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荷清苑書簡:自由民主光環下美國的另一面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我是70年代留學美國的,那時美國打越戰正陷入苦戰,反戰的勢頭如日中天,表面上富裕、繁榮、自由、民主下的美國社會的矛盾也逐漸爆露出來。當時,美國採的是義務兵制,抽籤到了誰,誰就得去當兵,到越南去打仗,不論黑白種族、不論貧富,這樣很多中產階層的年輕人就有可能被送去越南當炮灰了,這就不能不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這是當時反戰運動如火如荼的一個重要原因。以後到了雷根時代,美國改採募兵制,願意當兵的人就去當兵,不願的人就免了。以後美國雖然還是發動了幾次大的戰爭,如打阿富汗、打伊拉克等,但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反戰運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當兵的都是些社會的下層民眾,他們的出路不好,當兵變成一個出路,以後退了伍可以享受政府優渥的待遇,包括上大學等等。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盛世危言:修憲鬧劇何時了?

♦ 文/石佳音

臺灣立法院本會期在6月16日休會。因藍綠立院黨團相持不下,眾所矚目的「修憲」案未能及時送出立法院。現在除非兩黨同意將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脫鉤,並將前者延後到明年3月,否則「修憲公投綁總統大選」已不可能。吵吵嚷嚷半年多的修憲宣告失敗。為此,兩黨一如往昔,相互叫罵,要求對方向選民道歉。

其實,這次修憲完全是場鬧劇,因為兩黨對憲政皆無誠意,只是想藉修憲謀一黨之私。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方遠觀點:談談洗腦

♦ 文/張方遠

近來全台各地高中校園遍地烽火,高中生以Facebook做為串連平台,紛紛「挺身而出」反對課綱微調,深具2012年香港「反國民教育」之勢。其中一場說明會,參與學生在現場拉起「去你的中國」、「台灣獨立」等標語,還讓教育部長吃了好大一驚。由於運動的推波助瀾,「反洗腦」一詞喊得震天價響,或可登上今年網路熱搜詞的榜首。港台聯盟不分今日明日,力保腦袋的「一方淨土」,防止「赤禍」入侵。 Continue reading

【犇報‧第29期】荷清苑書簡–與台灣青年朋友的通信

清華百年感言一二

吳國禎

                                  (網路圖片)
        我上新竹清華大學時,梅校長已去世。但是,他所提倡的校風餘韻還在。入校開始,就先學會唱校歌。清華的校歌也有了相當久遠的歷史,「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 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歌詞要點是鼓勵來自遠方的莘莘學子要能「自強不息」。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呢?很清楚地,清華學子的歷史責任就是在辛亥革命後的新時代裡,要有所作為,要振興中華,復興祖國。

        清華的校歌和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是一致的。厚德載物,就是君子之德要廣被天下,這是一個很高境界的哲學。清華的校訓是近代名人梁啟超所提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於己,於公,可以上續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乃及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以為這八個字的校訓,足為人生的座右銘。清華育我,也就這校訓,最為深刻。

        話說回來,梅校長的老清華學風的一個遺留,我回想起來,以為就是重視文史的學習。我們雖然都是理工的同學,但是,那時,我們有個非常好的,教授國文課的曹老師。曹老師是老北大畢業的。他給我們非常多的,平常看不到的民國年間的各種散文,以及各種版本的古典文學的教材。多年後,我愈感這些教材的珍貴,可惜就再也無緣一見了,甚是遺憾。如此薰陶下的氛圍,讓我至今,也把對文史的學習,作為一個豐富生活,擴展視野,增長見識的事情看待。
        清華校名,源自清華園,而清華園乃是清朝初期的皇家園林的一部分,可謂是具有歷史蘊涵的寶地。清華校歌云:西山蒼蒼。西山是北京的上風上水之地。清華背依西山,清華的緊鄰就是圓明園。圓明園是中國近代悲慘歷史的縮影。然而,現在的圓明園經過整理,倒也風光明媚,富有靈氣。我很喜歡去圓明園散步,我非常喜歡住在清華這裡。我和臺灣的朋友說,我的後花園就是圓明園。有臺灣朋友來清華找我,除了走馬參觀清華園外,我的標準招待就是約朋友到圓明園散步。
        我在過去的幾年中,凡是有機會回到臺灣,都會回到育我的新竹清華母校。現在的新竹清華發展的更好了,我們念書時的樹都長大、長高了,環境宜人。我也有機會在2009年,回到母校,客座三個月,可謂是溫故知新。我在新竹母校還見到一些從大陸,包括北京清華去的學生。事實上,兩岸清華的學子在美國的校友會從來就是在一起的,大家不論來自海峽的哪岸,都是清華人!
        清華大學立校至今正好100年。自辛亥革命後,中國歷史走入一個新時代,而清華大學正是伴隨著這個時代的進程而發展的。我想百年來,清華學子不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多以「自強不息」自勉,並秉持中國傳統的「士」的精神,以「厚德載物」的理想,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足跡。以後,隨著梅校長的遷移到臺灣,也把這個歷史的傳承延伸到臺灣。我回顧自己的過往,尤感幸運,能受此美德的沐浴,自立自強,並且能有機緣,來到大陸,來到清華任教,度過了我的充實的人生歲月。我在大陸的這34年,見證了大陸的振興,在80-90年代物質缺匱的年代,科研的條件也很局限,我自覺未敢疏怠,努力工作。現今,不僅大陸的發展進步,碩果纍纍,舉世相看,更令人寬慰的是兩岸的關係也由隔絕而相互往來,至今並已開啟了互通有無的,全面發展的新局面。冥思清華過往百年的歲月,回憶自己近50年前在臺灣清華的青春記憶,以及這些年在大陸,在北京清華的經歷,我確是有所興發和感動的。



[犇報‧第28期] 「黑心」的背後

張方遠

自5月「起雲劑事件」爆發以來,隨著台灣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民眾也陷入一股生活恐慌。新聞媒體看似追蹤真相,政府也看似危機總動員,事實上,他們只說出了表象,沒有人敢說出「黑心」背後到底是什麼。

從三聚氰胺談起

大陸在2008年發生奶製品以容易致癌與結石的三聚氰胺來冒充蛋白質事件,除了在本土掀起軒然大波之外,凡是有進口大陸奶製品的海外地區,無不人心惶惶。

當時台灣政府除了禁止大陸相關產品進口之外,只針對奶製品進行抽查檢驗。上至政府,下至民間,砲口一致對向海峽西岸,抨擊大陸是黑心「國家」。在媒體與名嘴的攪和下,似乎只要把「黑心」大陸罵個狗血淋頭之後,食品安全就無後顧之憂了。但是,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我們必須質問政府,當年如果少一點口水與仇視,利用機會進行大規模全面的食品安全檢查,而不單單針對大陸產品或奶製品,今天民眾所憂心的「黑心起雲劑」是不是就能盡早被揪出來?

海峽兩岸的糾葛,讓再單純的事件都會蒙上一層政治陰影。長期以來,配合著政府的宣傳,台灣民眾透過否定大陸來肯定自己,透過貶抑大陸使自己高尚。我們一方面指著大陸鼻子罵「黑心」時,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強調「MIT」的優良,或者乾脆改用美、日等「先進」國家的產品。關於食品與產品安全的問題,在台灣卻演變成水準高下的問題,不但問題無法解決,反而造成更多的問題。所以,今天起雲劑事件發生後,台灣民眾在慌張之餘,還得分心來震驚我們的水準。

「先進」國家不先進

台灣民眾長期以來,認為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的產品比較優良安全。面對資訊不對稱的狀況,真相反而被美日產品優良安全的形象所掩飾。

日本知名巧克力品牌「白色戀人」,在2007年被踢爆竄改食用期限。日本高級餐廳「船場吉兆」,在2007-2008年中間,先後被發現點心產品在過期之後,被貼上新的製造日期標籤繼續販售,甚至將客人吃過的生魚片等食材回收賣給其他客人。2008年,日本米商「三笠食品」從其他地區進口被農藥汙染的工業用米,冒充為食用米販售,該公司從2003年便已開始進口「問題米」,超過300噸的黑心米被消費者吃下肚。

美國一家廠商,販售被沙門氏菌汙染的花生醬,並出口到加拿大等地區,在2008-2009年期間造成至少8人死亡。《兩岸犇報》曾幾次介紹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轉基因食品,這類作物不只破壞自然生態多樣性,對人類健康更有長期的負面影響。面對民間對轉基因食物的反彈,美國政府最終選擇站在財團公司這一方。此外,美國民眾體內的有害化學物質平均是50-80種,遠超出人類免疫系統所能承受的20種。追根究柢,這些可能致命的物質,來自於美國大企業對水源與土壤的嚴重汙染。加拿大與墨西哥普通居民家中的自來水,甚至被發現有美國火箭燃料的殘液。美國出版大量諸如《黑心帝國》之類的書籍,或是在北京奧運期間自備糧食參賽,無非是傾全力將中國塑造為「黑心來源」,轉移自己內部「黑心」的焦點,同時也保障自己輸出「黑心」而獲利的權力。

「黑心」的背後

從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饅頭,到台商在廣州開設連鎖麵包店「甜心客」,將過期麵包重製再賣等威脅進逼,大陸民間已經發起自救運動。北京一群媽媽組成類似「主婦聯盟」的團體,通過與有機農場的合作,反制黑心食品危害下一代。大陸官方也開始嚴打非法食品添加物,國務院4月下令要求有關部門總動員,建立地方政府與民間有獎舉報制度,並打擊製造恐慌的假新聞;同時出台《食品安全法》,要求企業負起應有責任。大陸從民間到官方,全力掃除民眾餐桌上的危害因素,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也罕見地宣誓:「大陸的食品安全狀況會愈來愈好。」

大陸作家針對黑心食品的調查結論是:「一旦有了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大起膽來;有了10%利潤,它會到處被使用;有了20%利潤,它就會活躍起來;有了50%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有了100%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為了300%利潤,它就不惜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黑心食品的出現,其實就是資本主義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運作邏輯。因此,黑心食品不是「中國人的醜陋」,而是「資本主義的醜陋」。

如果我們不跳脫出水準高低的思考限制,不去正視「資本主義的醜陋」,任何形式的黑心食品將會層出不窮。政府也應該不只關心「國際形象」,更要全面正視食品安全的問題。否則,這顆黑心雪球不但不會融化,反而會愈滾愈大。



[犇報‧第28期] 何謂科學精神?

吳國楨

我經常和學生講到這個事情:

大陸文革期間,有個在湖北下鄉,當「赤腳醫生」的女知識青年,(當時的「知識青年」,就是初高中畢業生。「赤腳醫生」就是農村的衛生員)在人們破除迷信的年代,冒險從燒毀迷信的火堆中搶回不少的算命書。這個女青年以為算命固然是迷信,但是這些算命書上有關人們指紋掌紋的記載,確是幾百年,乃至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可貴的「記錄」。她於是潛心研究這些指掌紋。經過多年的探索後,她發現,一個人的指掌紋,隨著年紀的增長是會變化的,指掌紋上還會留有家族的遺傳病史的徵兆,個人的病狀也會在指紋上有所反映,還有中國各地區的人有著不同的指掌紋特徵(這反映人口不流動的現象),等等。(命好命壞經常和家族遺傳病有聯繫。)

文革結束後,她把這些研究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我是在80年代初期,在北京電視臺的一個介紹她的經歷的節目上,知道這事的。當時,電視臺請她到北京的大鍾寺(一個有名的古跡旅遊地),為南來北往的遊客「看手相」,主要看遊人的病史和家族病史,當然都是一些常見的病,如心臟病,糖尿病,乃至癌病。結果,當然不是100%都準確,但也有高達約70%的確定性。

從這個事情,讓我們瞭解到何謂科學精神!能正確認識到那些算命書上的指掌紋記載是和迷信無關的「記錄」,就是科學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就是科學精神。有了「客觀的資料(記錄)」,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邏輯的分析,也不會有科學的理解和結論。說算命是迷信,應不是指的那些關於指掌紋的記載,而是對它們解讀的方面。

「具體的情況,做具體的分析」是這個事情揭示給我們,對待事物,思考問題的準則。算命書上的指掌紋記載和算命書上的「解讀」是兩個不同的「具體的事物」,不能將它們混為一談,從而籠統地,不加分析,不加區別地一起批判,一起扔掉。事實上,從科學歷史發展的過程,我們瞭解到,科學也是逐步從「迷信」中,剝離出來的。在遠古,醫學就和巫術一體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事情告訴我們,科學精神和學歷的高低,學文,學理不是必然地聯繫在一起的。這個女青年雖然只有中學的學歷,但她確實是具有科學的精神的!如此的科學態度、精神不是很多博士、教授也能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