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的兩岸關鍵詞」徵文比賽得獎公告

第六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暨【創意中國研習營】得獎名單公告

感謝此次參與活動的青年朋友們的熱情投稿參與,本次《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合作舉辦的「我的兩岸關鍵詞」徵文比賽共有59人報名參加,所有參賽作品皆以匿名方式送交評審老師評分並進行決選。經過所有評選老師的仔細評議,名單於同年六月一日進行公告,並將隨後擇期刊登於《兩岸犇報》雙週刊。評選結果公告如下:

評審團成員:呂正惠(文學評論家∕人間出版社社長)、施善繼(名詩人)、許育嘉(夏潮聯合會會長)、陳福裕(兩岸犇報社社長)

得獎名單:得獎者將受邀參加2016年暑假8/22~8/31期間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名單如下:

1) 優選3名:邱宇聖、許恆御、林承諠,前述三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機票、團費等全額補助;

2) 佳作5名:張育銘、王鴻陞、李佳穎、陳佩涵、洪琳茹,前述五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補助5000元台幣;

3) 入選10名:陳彥佑、高梅瑄、李雅芬、何思凱、陳泓宇、傅家容、游勝吉、林邑孺、黃彥偉、張翠璇,前述十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部分自付。

所有得獎朋友於同年度8/22~8/31期間,接受本徵文活動主辦單位《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之獎助,參與「創意中國研習營」活動,作品並將擇優另期刊登於前述主辦單位之平面與網路出版品中,活動獎助不予折現,亦不另計稿酬。

以上得獎名單已個別以電子郵件或簡訊方式告知參與同學,並公告於《兩岸犇報》網站,並同步刊載於《兩岸犇報》雙週刊(125期)。

 

 

【第104期】2015年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 得獎作品

【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由《台聲雜誌》(大陸)與《兩岸犇報》(台灣)所聯合舉辦的「龍脈相傳‧共創未來」青年徵文比賽已堂堂邁入第五屆,今年的徵文主題為「兩岸新視界」,感謝所有青年朋友與讀者們的支持,獲獎同學將由主辦單位邀請參加暑期「創意中國研習營」活動並同時進行頒獎,透過走訪北京、杭州兩地週邊的最新文創熱點,並參與研習課程,深入瞭解大陸文化創意產業的脈動。本屆「兩岸新視界」徵文活動的得獎優秀作品將陸續在本報刊出,希望讀者們喜歡,並給予參賽同學鼓勵。

優選一:一場生命教育的領悟
優選二:創造不一樣的新世代
優選三:直面民族復興中的新兩岸關係

【第104期】一場生命教育的領悟

♦ 文/洪琳茹(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

五環外的給力人生

001皮村位居北京最邊緣,是典型城中村,因生活成本低廉成為進城打工族的落腳處、北漂的暫居之所。從城市管理者角度而言,城中村缺乏規劃治理,大量供臨時住所的擁擠建築、缺乏污水與垃圾處理系統、各省混雜人流使城中村被貼上貧窮與治安問題標籤。

然而城中村也是當代最富有生命力的社會景觀,村子裡每天有人懷著失望離去,卻馬上又有一批懷抱著希望闖蕩江湖的人,像潮水般湧來。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間,筆者前往位在北京皮村「工友之家」所創辦的打工子弟學校—同心實驗學校擔任美術老師。即便回台多時,腦海不時浮現當時的生活光景。 Continue reading

【第104期】創造不一樣的新世代

♦ 文/陳泓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

003以前對北京的印象多半來自地理課本,課堂上老師總會描述,因為霾害的關係,每當空汙嚴重時常常伸手不見五指,天空是灰色的,街道是灰色的,連路樹也灰頭土臉,整個北京的色調是單薄的灰。

參加了幾次兩岸交流營後,總算得以一窺大陸面貌。我第一次踏足北京,走過了故宮,798藝術村,後海等知名景點。北京給我的第一眼感覺是個人口爆炸的大都市,層層上疊的高架橋,地鐵或車道上總是塞滿了人和車,或許是因為常常堵塞的原因,馬路上充斥著喇叭刺耳的鳴笛聲,北京的大馬路,人走在上面覺得急躁焦慮,這跟臺灣有很大的不同。 Continue reading

【第104期】直面民族復興中的新兩岸關係

♦ 文/吳懿純(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002去年此時,也正是我大二的那年,我在一門「影視翻譯」的課堂上認識了一位來自大陸農業大學外文系的交換學生-張煒育。其實不難想像一般台灣學生對來台陸生的態度,多半為帶著有點不敢明言的排斥,這種微妙的氛圍就像雖然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口中講的都是中文,但你聽了就會知道是不一樣的,一旦這種發音間的差別被聽出來了,在台灣學生的心中,彷彿一道雖稱不上「敵我關係」但卻也著實分辨出「你我」的牆便頃刻間築起。於我而言,這道牆代表的是兩岸歷史上的一道傷疤、一道兩岸難解的結。由於自身對兩岸歷史的認知,我並不排斥陸生反而更想跟他們交流。煒育來交換的那一學期,我們兩個建立起一段長存至今的美好情誼。來自海峽兩岸的我們,儘管生活在這麼不同的政治體制以及社會環境下,其實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像是,我們都愛周杰倫,我們都為美國影集瘋狂。 Continue reading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暨【創意中國研習營】得獎名單公告

兩岸新視界,帶你看一看~

感謝所有青年朋友們的熱情投稿參與,本次《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舉辦的「兩岸新視界」徵文獎共有51人報名參加,所有參賽作品皆以匿名方式送交評審老師評分並進行決選。經過所有評選老師的仔細評議擬定後進行公告,評選結果公告如下:

■ 評審團成員:施善繼(名詩人)、藍博洲(名作家)、徐秀慧(彰師大國文系副教授)、許育嘉(夏潮聯合會會長)、陳福裕(兩岸犇報社社長)

■ 得獎名單:得獎者將受邀參加2015年暑假8/22~8/31期間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名單如下:

1) 優選3名:洪琳茹、陳泓宇、吳懿純,前述三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機票、團費等全額補助;
2) 佳作5名:李佳穎、羅偉綺、林雅雯、李京機、黃廷宇,前述五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補助5000元台幣;
3) 入選10名: 李明書、張婉柔、林亭瑜、蔡宏易、周威成、林郁宸、張翠璇、莊柏揚、劉彥良、簡菀萱,前述十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部分自付。

■ 所有得獎朋友於同年度8/22~8/31期間,接受本徵文活動主辦單位《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之獎助,參與「創意中國研習營」活動,作品並將擇優刊登於前述主般單位之平面與網路出版品中,活動獎助不予折現,亦不另計稿酬。

■ 以上名單公告於《兩岸犇報》網站,並同步刊載於《兩岸犇報》雙週刊(99期)。

NEW!「青春少年中國夢」徵文公告

【龍脈相傳‧共創未來】第三屆 兩岸犇報 青年徵文比賽
大家引頸期盼的「創意中國研習營」又來啦!不管你是熱血青年還是真假文青,不管你是領略大陸風情還是文創產業新貌,今年的營隊仍然要一次滿足你! 本屆題目為「青春少年中國夢」,得獎者將受邀參加暑假期間所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暢遊京滬杭三地,走訪大陸文創產業的最新發展,歡迎青年朋友一起來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台聲雜誌兩岸犇報
徵文主題:「青春少年中國夢」(2000字內電腦打字,可自訂副題)
徵文對象:凡就讀於大專院校、研究所之台籍在學學生(台灣部分)
給獎辦法:隨暑期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暢遊京滬杭三地
  1) 一、二、三等獎各1名:行程(住宿)、機票全額補助
  2) 佳作6名:行程(住宿)全額補助、機票補助5000元台幣
  3) 入選20名:行程(住宿)全額補助、機票自付
2013年「青春少年中國夢」徵文結果公告如下:
名次 名單
優選3名 劉又溱(1)、陳琬媖(2)、陳胤祖(3)
佳作6名 葛良恩、倪文婷、張翠璇、陳祈諺、林煥傑、徐林均,以上共6名。
入選20名 林欣潔、黃偉銘、李明書、秦琬婷、秦琬筑、高嘉謙、劉庭妤、林恕全、陳映潔、徐偉桓、丁啟軒、吳蕙均、巫亦桓、林琦敏、張雅琪、梁璐、莊瑞紋、陳紫瑜、陳琬茵、簡廷芳,以上共20名。
活動說明:
  1) 獲獎者可參加暑假的「創意中國研習營」遊歷京滬杭三地文創基地。
  2) 得獎作品將擇優刊登《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平面與網路媒體,不另支稿酬。

【犇報‧第48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我的大陸同學」佳作】

我在北京外語大學的同學

 ■陳佳圻(中正大學)

在北京各處的風景名勝遊玩,是許多

台灣學生最難忘的記憶,除了饒富特色

的景點,更多的是濃濃的人情。

(網路圖片)

舒爽的晚風徐徐吹過,躺在草地上,大大地吸了口氣,我貪婪的享受著這片刻寧靜,世界靜的似乎只剩下我一個人,凝望著午夜12點的夜空,這是個有著牛郎織女點綴的夏夜,即使經歷了千萬年,銀河依舊盡忠職守的隔在他們倆中間。

但今晚的主角,是高掛一旁的又大又圓的明月,人們說,今晚有「超級月亮」,比平常的月亮大好幾倍,即便我並非為了賞月而來到此處,卻也被那黃澄澄又大又圓的月所吸引,凝視著月,思緒瞬間翻騰,腦袋裡的時鐘跑啊跑,時間似乎回到了一個月前,我想起了到北京當交流學生的那些日子,雖然短暫,但有一位女孩帶給我許多珍貴回憶,她的名字很美,與今天的夜空十分相襯,她就叫做明月。

「鄭明月?」,抵達北京外國語大學後,查看志願者名單上我的志願者名字,霎時覺得這個名字很可愛也很有趣,但想了想在稀有姓氏滿街跑的中國以物為名也是稀鬆平常的一件事情。在交誼廳等待的過程中,開始想象著這位素未謀面的女孩長什麼樣子呢?是什麼個性?會不會不好相處?等等之類的期待與幻想,正當出神之際,突然一個小小的身影出現在我面前,「妳好,我是鄭明月!」如孩子般真誠的笑容搭著一句親切的問候詞,酒窩溫暖的掛在兩頰旁,看著眼前的小不點我也露出了微笑,所有的猜測與擔憂瞬間煙消雲散。中午是我們獨自相處的時光,明月雖然給人一種單純純樸的感覺但卻沒有我想象中的害羞,我們共享著同一份午餐開始了第一次深入瞭解彼此的對話。

明月是個山東女孩,當我第一次得知的時候有點失禮的噗嗤的笑了,並非輕蔑而是出於有趣,我跟明月解釋在台灣人許多人對山東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老兵操著很重的山東腔在講話,直到這時我才知道山東人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腔。其實在玩笑之餘,我心底也暗暗感嘆著兩岸人民之間由於歷史因素而產生的隔閡及誤解,豈僅只於此呢?我津津有味的聽著明月介紹她的家鄉,那是一個座落在五嶽之首泰山山腳的小村落,養著許多雞鴨鵝,離市區很遠,高中時她總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去市區就學,這一點身為屏東鄉下孩子的我倒是很能感同身受,只不過高中時我為了方便到高雄求學則獨自搬去高雄居住。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流那幾天的課堂中,坐在明月身旁,看著她滿滿的筆記及認真上課的神情,讓身為臺灣悠哉大學生的我深感慚愧,明月說由於一胎化政策,導致中國每個父母都更加殷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尤其中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的情況下,為了從幾百萬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無所不用其極,我才知道現今大陸的孩子與台灣的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一樣處在很大的競爭環境之下,不論我們願意或者不願意,都必須面對這個隨時汰舊換新的社會。

到北京除了學習之外,這個昔日皇城對於熱愛歷史的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免不了到各處風景名勝古蹟遊玩,而明月與她的同學每天都很熱情的帶我們在北京到處轉、品嘗道地老北京的美食,除了玩樂以外,其實在過程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明月真誠地關心與無微不至地照顧,北海公園踩船游湖時擔心我太累堅持要讓她踩,中國辛辣的食物會不會吃不慣、課程有沒有哪裡不了解,她有事情無法出現時也堅持找到她同學當我的臨時伴遊才肯離開,即便身高一米七的我站在矮小的她身旁就好像一個大姐姐,但我反而覺得我是個備受姐姐疼愛呵護的小妹妹。

某日晚上,外交系替台灣來的同學辦一場交流座談會,會後送了滿滿的一袋紀念品給我們帶回家,其中最讓我覺得特別的是一件紀念衫,上面寫著「Once SIRDer, always SIRDer. 」SIRD是Student of relations of Diplomacy的縮寫,意思是指即便只有短短9天的日子,只要我們曾是外交系的學生,就永遠是他們外交系的一員,聽到說明的當下真的覺得很感動,我們不是外來學生,而是永遠是他們的一份子,即便兩岸間有再多的歷史恩怨糾葛,但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就是情感,無關乎任何種族、國界。我深刻的記得,離別晚會那天晚會結束後,即便大家一開始都笑笑的說著回台灣後一定要繼續聯絡,以後一定會再見,但到了最後一刻要搭著接駁車離開前,許多人都忍不住哭了,大家緊緊相擁著,我抱著明月,即便眼淚已快潰堤,但還是堅持忍住,淡淡的說「要好好照顧自己噢!回台灣後我想妳就會抬頭看月亮,所以我們沒有分開,妳一直都在我身旁。」我們勾了勾小指約定好以後要再見面、一定要帶我去她美麗的家鄉泰山遊玩。

思緒拉回了現實,回到這個滿佈星星的夜,發現自己眼角不爭氣的溼潤了,給了天上的明月一抹大大的微笑後,我踏上了歸途。即便已然半夜,但思念讓我無法入眠,此刻多慶幸我是活在21世紀的人們,即便相隔萬里,不需飛鴿傳書,我們依舊可以透過網路而連結,打開電子郵箱,寫了封信寄給明月,信裡沒有透露太多的思念,只是一些閒話家常的問候與閒聊,但我想我倆都明白這封信充滿著多少想念。窗外的鳥開始啾啾的叫著,提醒我天快亮了,心滿意足的寄出信後,躺上溫暖的床,轉頭對著身旁離開北京前明月送我的Kitty娃娃說了聲晚安,讓思念能在夢中延續,晚安,kitty,晚安,明月!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7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作品選

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佳作(一)
 

我的大陸同學 

■  王哲凱(輔仁大學)

 自1987年台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
 到隔年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登陸,
兩岸關係歷經曲折到逐步融冰,
已邁入第
25個年頭,這個和平榮景
得之不易。圖為
1988年「外省人
返鄉探親促進會」探親團登長城。
(圖片∕新華社)

編按:2012年的夏天,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共同舉辦了兩岸青年徵文獎。獲獎者參與了「創意中國研習營」,與我們一同遊歷北京、上海與杭州,考察大陸的文創產業。本期開始,交流版將一系列刊登獲獎者的作品,以饗讀者。
 
在告別式上哭紅了眼,送最疼愛自己的叔公最後一程,見他安詳不語的容貌,好似人間責任已盡,可無牽掛地走了。
父親紅著眼,感嘆的說:「王家最後一位大陸(出生)人去世了。」在叔公靈位旁邊的矮桌,擺著微數不多泛黃照片,那燦爛的笑容是小時候的叔公,正坐在爺爺旁,是多麼地自信。

叔公,1949年,隨著爺爺跟著國民政府部隊到了台灣,人生地不熟,兄弟相依為命。天有不測風雲,4年後爺爺突染重病,40歲壯年辭世,留下孤兒寡母,以及無限的痛苦和感慨。叔公沒有逃避,毅然挑起重擔,撫養照顧爸爸及姑媽之責, 終生未娶,培養至大學畢業,幫忙成家立業。

    記得父親工作很忙,叔公負責照顧年幼的我與妹妹,我最喜歡在他腿上爬上爬下,而叔公總是一把抱起我搖一搖,哼著濃濃湖北鄉音敘述著大陸河山,山川景色之壯麗及各省不同風土民情,令人神往。長大後,在外求學,每每遇困難感覺孤單無助時,回憶起從小熟悉的小調與節奏,心中總興起溫暖之情,驅散異鄉孤寂。

    「阿猴」是我認識的第一位大陸(出生)同學,他不與我同系,卻陰錯陽差的選擇共同通識課,並且分發到同一組;阿猴最先吸引我注意力是那普通話中略帶浙江口音,且大庭廣眾之下勇於發言,總能侃侃而談,條理分明,滔滔不絕,令人刮目相看;也因他精力旺盛喋喋不休的說話方式,大夥給他取阿猴的外號。這位來自杭州的大一新生,雖離鄉背井,卻熱情洋溢總有說不完的話,問不完的問題;最初跟他分到同一組的組員都很難適應,經過一段時間誠心相處,大家也瞭解釋然。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也常帶動課堂的學習氣氛,常見下課鐘聲已響,室內的討論正達高潮,卻罷不能。

    某天下午討論報告時,一向準時的阿猴並沒有到,於是我打了通電話,他卻沒接。晚上經過男宿側門的草地去買宵夜時,有個熟悉的背影默默在角落;是阿猴,他正盯著天空看,隱隱帶著兩行淚光;於是我向前走去,他下意識地抹去臉頰上那兩條淚紋,我看到的不是以往多話樂觀的阿猴,而是多慮且帶著多愁的阿猴,他顫抖地手拿著考卷,那眼神我看過,是絕望與擔憂,一種沒未來的空洞。他說:「你知道嗎,我能來外地讀書,是因為我只會讀書,因為我可以讀得比其他兄弟姊妹好,孤獨是讀好書的根本能力,可是這是我沒有考好,而為了掩飾那份寂寞,我儘快讓自己多話,希望可以融入人群中。」我看他緊拿著只差兩分就達九十的考卷,我瞭解了。

    大陸與台灣分隔半世紀之久,兩岸因歷史大環境,發展出各自適宜的價值體系,因此雙方必須具備全面性的歷史深度,來面對隨之而來的兩岸關係;然而每個人眼中都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發現著不同的色彩,演繹著各自的人生,而非表面般膚淺。從阿猴身上,看見了那份執著,分數對台灣學生可能沒那麼重要,但對內地學生則不然;我徹底思考後,這種感覺充盈著整個身心,發現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沒有用心關心身邊的人,終究會蒙蔽自己視野。

    那天之後,阿猴好像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在他的吵鬧多話聲中,看到了阿猴的直率與對生命的堅持,恰巧是我們台灣學生所欠缺的。人與人之間總是以模糊視角去彼此溝通,想透過這不確定感,來掩飾心中的不安,以為世界很複雜,人們就感覺可以用很複雜的方式瞭解世界,不過到頭來發現只是庸人自擾,有時單純的漸進式前進,反而是最快速且踏實的,如同阿猴一樣。

    一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都成長變化,或許部份是他改變了我們,部份我們影響了他;送他去機場的路途上,他說提及此行的感想,「這次交換的過程中,其實對台灣有些失望,以為自由民主帶來的是主動積極、獨立思考,可我看到的是台灣同學的保守與被動;不過卻發現台灣另一股力量,是人情味以及包容心,不是一種結果或答案,而是一種沒有結果的過程。你們讓我感受家的溫暖,一種發自內心的互動,就像我大哥一樣,這兄弟之交,我可以放心看的更遠,走的更穩。」

    此刻我回到了告別式,感謝叔公,讓我想起生命意義在於過程,不是終點;而阿猴雖然已離開台灣,透過他的率真與直接,讓我瞭解到,成長中受到了外界污染與洗禮,人類根本的本性漸漸隕落,因此我們需要燃起相信的火焰,就好像叔公對爺爺的感情。雖然兩人在台環境困苦不堪,因為兄弟之情,克服現實虛構出來的距離,那股感情代表著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而中華文化成為是兩岸之間最大的公約數,我們不能忘記彼此,體認彼此這接近一世紀的鴻溝,放下無謂的定義差距,應增進雙方互信。

台灣是個多元且極具包容力的地方。因此台灣學生被賦予重大使命,應以實際行動,張開友情的雙臂,訴說著台灣故事,揮灑屬於台灣的真自由;而大陸交換學生為大陸人民深入認識台灣社會的「領航者」,讓他們於這塊土地上所學習或是潛移默化種種屬於台灣獨特的人生與價值底蘊,也都將跟著一起被帶回大陸去,成為彼此永續交流的基石。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7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作品選

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佳作(二)

編按:2012年的夏天,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共同舉辦了兩岸青年徵文獎。獲獎者參與了「創意中國研習營」,與我們一同遊歷北京、上海與杭州,考察大陸的文創產業。本期開始,交流版將一系列刊登獲獎者的作品,以饗讀者。

 我的大陸同學

■  劉恬安(台灣師範大學)

「自我感覺良好」,老實說,這是我對恬恬的第一印象。恬恬,一個來自武漢的交換生,或許是因為她貌似某位政治人物的關係,亦或是一口連珠炮般的好口才,使我不禁對恬恬有稍微誇張的想像。

    第一學期,我們是不相熟的,可能是體內「排外因子」作祟,即便讀著台靜農老師的書,說著海峽兩岸的學術傳承,但大腦並沒有告訴我要去與大陸同學「打成一片」,直至我們共同修了一堂歷史系名為「中華文化與兩岸發展」的課,教授要同學們以兩岸文化差異為主題當作期末報告,在助教自由心證的分配下,我五味雜陳的與全班唯一的「陸生」一組,眼看其他組別的同學都十分有默契討論著報告內容,進度也很快上了軌道,而我與恬恬卻如同兩條平行的陽關道與獨木橋,始終沒有交集的想法。常言道:「不打不相識」,就在這樣多次互開碰碰車的磨合下,逐漸碰撞出一條歧異卻奇異的軌道。

    報告呈現那天,當全班同學都單調地用投影片介紹兩岸的文化,我們抱著何不就以最真實的自身為例,以短劇方式來呈現兩岸文化大不同,於是報告便在全班笑聲連連的氣氛下圓滿落幕,也獲得了教授的稱讚。還記得教授說,看到我們的互動讓他回想起年輕時到大陸念書鬧出的故事,從此我也成了班上最「懂她」的人,我們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常在想,上天這樣的安排,也許是一種考驗,考驗我們如何去包容及諒解彼此的差異,就像大陸與台灣隔著海峽的兩端,所在的位置與視角不同,但每一個視角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敘述觀點,來自視角與敘述的差異,才能造就繽紛多姿、值得玩味的世界。

    漸漸的,我發現恬恬的內心其實與我們台灣女孩沒什麼兩樣,說穿了只是我們台灣學生「看不慣」恬恬總在一片沉寂的課堂上搶著高談自己的想法,也「小嫉妒」恬恬總是唯一乖乖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博得老師的稱讚。有一天我將這件事告訴她,沒想到恬恬笑著告訴我,其實她初來台灣時也十分「看不順眼」我們台灣同學,總覺得台灣女生說話都「嬌滴滴」,男生也是「娘娘腔」,甚至覺得台灣人「偽善」,怎麼彼此之間都客客氣氣,在「敵穴」不小心碰撞到「敵人」,隔壁的人還會先轉身跟你說聲「對不起」。聽到這兒,原來一切都是時代背景和環境文化造成的原罪,而我們也以普羅大眾所做的事去偋除在表象認同之外的事物,成為心靈上的孤寂者,我不禁想起張愛玲女士的名言「因為了解,所以慈悲」,說開來,於是我們都笑了。

    恬恬時常羨慕我,說小小的台灣便可吃到中國八大菜系,外加台灣古早味、客家菜、夜市小吃等特別的中華飲食文化;居住的城市裡有著24小時書香不打烊的「誠品」,上至天文、古今,下至八卦、禁書,隨時可以大口呼吸自由的氛圍;假日躺在華山文藝特區的草坪上「裝文青」,或逛逛繁華信義區還能欣賞大陸看不到的街頭藝人,在我的眼裡認為他們是為了討生活,但在恬恬眼裡,他們更是追求夢想勇氣的天行者。

    所以,恬恬總是像「海賊王」裡的魯夫立誓追尋她的夢想:「我要努力的踏遍整個寶島!吃盡台灣所有美食!」眼睛燃著勢在必得的火焰,一手還不忘緊握拳頭展現決心,深怕我以為兒戲不帶她去遊山玩水。於是,在這短短的一年內,我像老爺爺拗不過小孫女,帶著恬恬早已備妥的「美食地圖」和「探險地圖」,陪她全台走透透,從方便可及的故宮博物院、金瓜石老街,越往南走,陸客最愛的日月潭、用甜甜的糖砌成的台南古都、熱浪和熱音充斥的墾丁天堂……花了我二十幾個春秋才玩盡的景點,現在以超音速一個也沒錯過。

    在日月潭吃著阿婆茶葉蛋,望著一片氤氳水氣,我不解地問:「日月潭有什麼好玩?為什麼你們總那麼想來日月潭?」恬恬笑而不語。在台南古都時,我同樣納悶地再次問了同樣的問題:「古城、砲台你們應該無以計數吧?有哪裡不一樣的地方嗎?」恬恬仍舊沒有回答我。直到即將回去的最後一個月,台灣本島幾乎都已留下我們的足跡,恬恬告訴我,他要隻身一個人前往金門,且船票已買好。當時的我,臉上堆滿除了驚奇還是驚奇的表情外,完全無法理會為何環遊寶島的最後一站是選定金門-一個我從未沒去過,未來也不太感興趣的地方。終於在出發前,我得到了解答,對於恬恬而言,旅行的目的地從來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一個失去歷史文化資產的土地,等於一張單薄退色的風景明信片,欠缺耐人翻閱的厚度,所以恬恬努力地用雙腳實際接觸這些陌生的土地。她說,感覺台灣與大陸的距離一下子短了好多,我想這與我始終對中國懷著一份鄉愁的道理相似吧!所有的追尋都是為了無愧於心底的困惑,即便它是彼此避之惟恐不及的禁忌,即便它是一場千里迢迢的尋根之旅,也許繞出去,又繞回來,回到原點後才發現,這一切時空座標間流動的路線,是一條看不見的血脈,記載著上一個世代滄桑無奈的低迴和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那怕是一頁歷史,一種文化,一個回憶,都值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去探尋世代轉變的微妙驚喜。

    讀著《楚辭》:「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越接近分離的日子,似乎越能體會這種滋味,只是我從未想過對象會是來自海峽的另一岸。恬恬的理性與用功,與我的感性與創意形成絕佳的互補,也讓我們有著一樣的共識,我們生長在一個說靜不靜說亂不亂的年代,但劍拔弩張的包袱就讓它一留在上一個世紀吧,何不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讓彼此雙贏。在機場離別時我問恬恬:「你還覺得台灣是個森冷虛假的地方嗎?」恬恬獻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看見脈脈滋生的情份因熟稔而難以割捨,雖然帶不走這城山水,但看著回程的背包裡那本《大江大海》,我相信恬恬已收穫滿行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