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9期】韓寒吹的什麼風?

張鈞凱
                          (網路圖片)

「韓寒」名字在台灣開始廣為人知,大概要歸功於台灣的新聞媒體。在2008年兩岸民間大交流以前,台灣媒體關於大陸的新聞,最常見的就是某省某小孩被夾在牆縫,或是卡在洗衣機裡。
 2008年之後,雖然台灣媒體對大陸的報導趨於「正面」與「多元」,但不外乎幾個主題:「錢」進大陸、「東學西讀」(到大陸求學)或是「東成西就」(到大陸工作)。

兩岸看似交流頻仍,而且很多人認為這樣的交流可以推進兩岸民眾的認同,並改變互相原有的刻板印象。在這個背景之下,韓寒以「賽車手」、「八○後作家」、「當代魯迅」、「青年意見領袖」等多重身分登陸台灣,他的書也被台灣書商引進繁體字版。韓寒開始走紅台灣,韓寒的書也開始暢銷於台灣書市。不過,台灣社會對韓寒的接受,大概還是將他認知為一位批判性十足、反省力強大的「中國」作家。
台灣對於大陸心靈上的壁壘,並沒有因為兩岸民間社會的快速交流而隨之瓦解。台灣民眾認為自身很瞭解大陸,很能掌握大陸的動態,卻沒有感知到心中對大陸的那堵牆並未推倒,所以對於只要被冠上「自由主義的旗手」、「民主異議人士」的大陸「名人」,或是像韓寒這種被塑造的帶有「左翼」色彩的八○後批判型作家,台灣社會當然展臂熱迎。當前這種「以右為左」的思想狀態,不只存在於台灣內部,更是新自由主義成為政治、經濟與社會運作邏輯之下,兩岸新的共通之處。
一種自我文明的想像
「民主是我們的驕傲」是台灣民眾朗朗上口的一句話。面對台灣政治與社會的種種嚴重問題,一位文化評論者卻認為原因在於台灣還不夠民主,他開出了一帖藥單:「民主,民主,更多的民主」。將民主視為萬靈丹,一方面用來對抗大陸,證明自己與大陸的不同,抗拒「中國」;另一方面也得以驗證自己的「先進」,超越周圍地區的「落後」。我們喜歡獲得「先進」民主國家的贊許,稱職扮演「民主模範生」的角色,睥睨周遭「不民主」的地區。
在如上的台灣社會氣氛下,韓寒來台灣走一趟,與馬英九惺惺相惜般握手之後,寫出的博文《太平洋的風》在台灣獲得喝采與熱議,也就不難想像了。台灣社會對大陸的恐懼與焦慮,從戒嚴時期到解嚴之後基本上是繼續被延續。而撫平自我恐懼與焦慮的方法,只有持續相信自己是先進、進步、文明的,獲得大陸名人無條件而又溫暖的讚揚,滿足了台灣社會對自我的文明想像。所以,《太平洋的風》在台灣廣為流傳、廣受歡迎,是因為台灣民眾覺得,那個落後地區的名人都欽羨我們了,更加肯定了台灣的「民主成就」。
狹隘的文明分斷論
不久之前,一篇台灣同學寫給大陸同學看的文章《為什麼台灣人現在不認同「中國」呢?》,不只在台灣的網路社群流傳,在大陸的博客與人人網上也被熱轉。這篇熱門的文章,其論述可以簡化為:「大陸不自由、不民主,而台灣要維護已有的自由與民主,所以不認同『中國』」。兩岸之間制度的不同,搖身一變成為「文明分斷論」。這樣的看法以龍應台為代表。龍氏的文章《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把台灣人描繪為:冷靜、包容與尊重;另一篇文章《請用文明說服我》,接著再以自由、開放與民主來將台灣形象化。「文明分斷論」背後就是戰後西方國家在其他地區所散佈的現代化價值。按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趙剛的說法,這些價值包括了社會組織分化、自由市場、消費社會、憲政民主、政黨政治、政治自由與文化上的個人主義等等美國的既存意象,並以此意象為評判標準,愈趨同表示愈文明,相反則是愈落後。
馬英九對韓寒的「久仰」,其實是根源於他倆在思想上對戰後西方國家所散佈的現代化價值的一致。511日,馬英九公開回應了《太平洋的風》,表示:「他看了很感動,台灣越來越展現誠實、善良、勤奮、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這是台灣引以為傲,將來也能用這些價值與全世界分享與溝通,希望有更多人實踐這些讓人感到光榮的價值。」國民黨的政治菁英與官僚,多半是由美國教育與價值培養出來,因此西方現代性的迷思,在這些人身上一覽無疑,馬英九亦不例外。馬英九真正在意的,不是他口中所說的「中華文化」,其實是上述趙剛所說的西方現代化價值與美國既存印象。無怪乎,今年年初,馬英九驚人地使用了「數人頭」與「砍人頭」兩種極端印象來區分兩岸的政治體制。馬、韓兩人之間的見面,是意識形態與現代化價值上的「久仰」,不值得大驚小怪。
暢銷作家傾斜的天秤
至於,韓寒文章所提的幾件小事,包括遺落的手機被計程車司機送回、眼鏡店老闆借用工具給友人修眼鏡,這種社會人群之間的信任與互助,不是相當正常的嗎?我們到大陸旅遊,受到志願者的熱情接待,同樣也能感受到我們與大陸朋友、民眾之間的信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09年台灣的八八風災,更是兩岸同胞真誠互助的展現(相關紀錄可上網搜尋台灣「大我文創工作隊」的紀錄片作品《我不只是一個人》)。
此外,在微博上,一位大陸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說自己與友人搭乘列車從西安回天津的途中,手機掉在列車上,列車長親自在列車上找到,並開私家車將手機送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互助,韓寒在文章中卻暗示著信任與互助在大陸見不到。
韓寒文章另外一個潛台詞,就是腐敗的官員、富豪的超級跑車與頂級遊艇在台灣見不到,因此台灣比大陸更值得尊敬。韓寒所說的問題,是大陸的問題,也是台灣的問題,更是世界的問題。這些政治與社會問題不正是資本主義體系之下必然叢生的嗎?可不要忘了,台灣陳水扁的貪腐弊案;不要忘了,台灣一些人撿到錢財之後,硬是要跟失主討領報酬,才肯物歸原主;不要忘了,就在韓寒抵台前不久,台灣南部一位擁有超級跑車的富二代,酒駕將婦人撞死,台灣媒體渲染出一股「反超跑」與「仇富」的氣氛;不要忘了,三名八○後與九○後的高中生,深夜結夥到西門町對熟睡中的遊民「潑屎尿」;不要忘了,台中幾名青少年只為「好玩」與「練膽量」,隨機砍殺外籍勞工。
這些政治與社會問題,在韓寒的文章中,只有大陸存在,甚至將結論上綱上線到「我要感謝香港和台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裡的東西免於浩劫」、「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個民族的一切」。韓寒回避了更重要、更深層的問題根源,與馬英九不約而同地拿「中華文化」做為盾牌,不只掩飾了他們內心共同對西方現代化價值的崇尚,更加深了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視與誤解,僅僅滿足了台灣社會集體的驕傲、撫慰了集體的焦慮。
很多人將內心對歐美體制的欣賞,投射在台灣身上;將內心對大陸內部問題的不滿,也投射到台灣身上。抱著投射心態來到台灣,就像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不能敞開心胸的認識台灣,只能處心積慮地來找尋「桃花源」(或是「民主燈塔」、「自由寶島」)。通過在台灣短暫的停留,滿足自我心中的投射;離台之後的心得文章,滿足了海峽對岸的社會集體認同。這種包袱式的「互滿」,不是助益,而是傷害。韓寒要把「太平洋的風」帶回大陸,但我們希望這股風是對流的風。兩岸需要更多、更深、更健康的理解,不要只是包袱式的互相滿足。(摘錄自《觀察者》網站)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6期】濟州島紀行

韓國人民反對興建美軍基地抗爭運動側記

 孟祥

2012年1月31日‧濟州島江汀村

一名絕食村民睡臥在田螺車下抗議,阻擋海軍基地工程進行。

        
        午後四時許,氣溫攝氏零下五度,空氣微帶濕氣。島嶼南方臨海不遠的一處道路旁,一名年紀約莫四十上下的中年婦人,正提著嗆冒著白色蒸氣的不銹鋼壺,為他熟識的村民及從各地遠道前來聲援的同志們,沖泡一杯杯三合一咖啡。
         
        婦人身後,是臨近海港的一處大型工程所在地,數百名身穿深藍制服配帶黃色螢光飾條的年輕警員,有條不紊地編隊面向對面馬路持著抗議標語的反對群眾。在強勢警力的戒備下,一輛輛裝載著混凝土的30噸重田螺車,因而能夠突破抗爭群眾的包圍,迂緩地進出工區。

        這個地方是韓國領土最南端的濟州島江汀村(Gangjeong)。自2007年6月起,一場反對興建大型海軍基地的長時抗爭在此展開,運動持續至今已經進入第1740個日子。

反對興建美軍基地抗爭

        2007年盧武鉉執政時期,南韓當局決定將美軍基地興建計畫易址於濟州島的江汀港。這是繼1993年韓國國防部召開第156屆參謀總長聯席會議決議在濟州島興建海軍基地以來,遷定的第三個軍港所在地。最初兩次計畫消息甫一公布,便分別迫於當地居民反對抗爭而做廢重新選址,因此韓國官方對於動工當中的江汀海軍基地工程態勢強硬,並按計畫於2014年完工啟用。屆時的江汀港將成為東北亞地區繼日本關東橫須賀、沖繩普天間以及南韓釜山基地等為數30多個軍港之一,提供美軍常駐以及戰時使用。

        位於軍港興建所在地的江汀村,以海岸稀珍生態及天然景觀聞名,同時是韓國文化遺產局的法定保護區。當地居民以種植柑橘、發展觀光零售業或靠海維生,附近海域就是早年海女 (diving women) 們從事海底採集的區域。反對者在抗議旗幟上寫著:「即使是一顆石頭,即使只是一朵花,也不要碰!」控訴生存環境因為基地興建遭到強勢破壞。

        居民及長期聲援者組成自救會,厲斥李明博當局迫害人民生存及環境權,並表示韓美共用的海軍基地一旦啟用,勢將引起東北亞區域間關係的緊張。「大韓民國海軍,你們希望戰爭嗎?」工區圍牆上的一則塗鴉這麼地寫著,道出反對者對於和平的疑問與呼籲。

倘若能夠  我也想把和平縫起來

        晚間八時,天色早暗。人行道旁的老婦,已經將擺放在路面上待賣的自家葉菜果蔬收拾返去。路邊一側的村民集會所內燈火通明,聚集數十群眾席地而坐,正在進行反基地居民的團結晚會。在演講以及歌唱演奏後,一位女性反對者隨手拿起塗鴉冊,緩緩朗了一段她在參與抗爭過程寫下的詩:

      「你用暴力將我們撕裂,
        …倘若能夠,
        我也想把和平縫起來…。」

        入夜的江汀十分寧靜。然而女性抗爭者所朗的詩,竟而嘹亮地劃破江汀村漆黑寧靜的夜。

        那天的團結晚會持續到很晚,我原以為就此落幕,但就在結束前音響突然播放起旋律輕快的帶動音樂,所有與會者幾乎不約而同圍繞著節拍,跳起揉合韓國傳統舞蹈動作的團結舞,節奏輕快而舞動劃一。直到音樂終了,老少居民及外地來的學生、牧師、反帝和平運動者與醫生等聲援者才紛紛的散去。留下的自救會幹部依舊席地,商討計畫在隔日破曉進行的海上示威運動,繼續著下一日的戰鬥。

        被撕裂的和平倘若能夠縫補,江汀村民昂揚的抗爭鬥志及行動,肯定是這場團結反對美軍事霸權破壞東北亞和平運動的勝利關鍵。他們深知,只有和平做為前提,具體的人權與保障才有落實的條件。

離於島街上的飯館

        早晨離開江汀村前,在旅館不遠處找了一間街邊的小飯館用餐。三碟醃漬小菜加上一碗紅透的泡菜鍋湯底,是當地人三餐最普遍而簡單的正食。飯館壁上掛著一疊原以為是進料又或貨款的條單,經過H.的解說才知道,這是村民的賒帳條據。早年當地生活相對艱難,而吃飯向來做為人維持生存以及勞動力再生的必需,因此店家普遍體恤村友,這個「先賒再結」的共識也就在這個純樸地區沿用至今。

        友人Z.告訴我們,這一條街叫做「離於島街」(이어도,leodo),是以濟州島西南、東中國海大陸架一處又名蘇岩(suyan)的暗礁為名。中韓兩國在此區域存在經濟海域歸屬權爭議,南韓政府方面反對兩國擱置爭議,並片面視「離於島」為大韓民國的主權延伸。同行友人Z.接著說:「小時候讀的南韓地理教科書,並不是這麼告訴我們的呀。」

        與南海及釣魚島問題一般,離於島經濟海域歸屬問題,倘若爭議不能擱置、協商,那麼即將於2014年啟用的濟州美軍基地,或將直接成為美國假維護區域和平之名,在東北亞國家事務間見縫插針時最方便有效的機動武力。

和平之島的抵抗歷史

        韓半島與台海兩岸在歷史境遇上或有些相似之處。同時存在被殖民經驗、冷戰結構下的分斷體制以及國家內戰尚未終結、進而如何實現民族再統一的問題。1945年8月15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韓半島脫離日本殖民統治,該日成為國定的「解放紀念日」。然而當人民降下日本國旗,慶祝民族解放歌聲未落時,旗桿上旋又升起飄揚著美帝國的星條旗,並遭美國軍事占領、實施軍政。

        解放不久,在韓的美軍政當局為了應付大罷工,派遣大量親美、日殖民時期警察,以及由極右翼反共難民組成的西北青年團進入濟州島,開始針對島上居民及大批左翼群眾施以恐怖刑殺,並視濟州為「紅色島嶼」進行掃蕩。1948年4月3日,主張朝鮮民族統一建國的南勞黨(南朝鮮勞動黨)濟州島武裝隊,展開了對警察及西青的抵抗,死難者以數萬計;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李承晚政權再次在濟州島製造白色恐怖,直至1954年9月遭到恐怖集體刑殺的受難人數據估在三~六萬人以上。這就是發生於內戰分斷及美蘇冷戰對抗下的濟州島四三慘案。

        2005年盧武鉉當局為了平息四三慘案的歷史民怨,特意將濟州命名為「和平之島」。然而這個和平島的美稱,與今日正在興建的海軍基地對比,卻有格外諷刺之感。

        時至今日,冷戰歷史的幽靈總還眷戀不去地徘徊在濟州島上空。當美國軍事霸權對世人發出「重返亞洲」的霸氣豪語時,濟州島反美軍基地運動的群眾們讓我們反覆的學到一件事:只有實現區域的真正和平,才是連接勞動人民的生存臍帶。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3期】群島繁花──形象工程 VS 爆料通

馬來西亞第十三屆大選的輿論角力

霍媚

現任首相納吉與妻子(網路圖片)

        馬來西亞在上一屆2008年全國大選時,發生媒體與國民稱為「政治海嘯」的變化,由公正黨、行動黨與回教黨聯合組成的反對陣營,取得了歷史性的佳績,成功奪得吉打、吉蘭丹、檳城、雪蘭莪及霹靂等五個州的政權。領軍的國陣首相阿都拉飽受批評,並且在一年後卸任,由副首相納吉宣誓成為馬來西亞第六任首相。

官二代的形象工程

        納吉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敦拉薩的公子,是官二代人物中的佼佼者。他在23歲時就代父上陣國會議席,成為國會最年輕的議員。隨後,納吉仕途相當順遂,他在25歲就成為副部長;29歲受委為彭亨州務大臣;隨後官拜教育部長、國防部長及副首相。納吉成為執政黨掌舵人後,與前五任的首相比較,他更善於宣傳個人形象,打造自己是一個親民、跟上流行的領導人。

        他上任後提出「一個馬來西亞」的口號,宣稱馬來西亞不同族群共享公平權益,團結一致。隨之,國家機器在全國各地鋪天蓋地的宣傳,我們看到出現了「一個馬來西亞人民商店」、「一個馬華醫藥基金」、「一個大馬人民餐單」、「一個馬來西亞信托基金」等造勢活動。

        前首相阿都拉在2008政治海嘯後承認,國陣政府缺席網路世界是導致失去多個州政權的原因之一。為了貼近及吸引年輕選民,取得網路曝光率,上任後的納吉開始活躍在推特、臉書和部落格的網路世界,他也曾與300名網名在其官邸喝下午茶,表現其親民開通的形象。

「一個馬來西亞」拉抬人氣

        納吉政府利用主流媒體塑造的一個馬來西亞口號,表現首相的親民作風、由納吉倡導的經濟轉型計劃帶來的市場利多消息,有效改善納吉之前飽受醜聞纏身的形象。默迪卡民調中心指出,納吉利用媒體粉刷形象行動奏效,他在去年12月的民望指數達到69%,比反對黨領袖安華更受歡迎。在加臘士州議席補選及峇都沙比區國會議席補選中,國陣都取得較佳的成績,顯示選票有回流國陣的情勢。

        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全國選舉,納吉與幕僚繼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與「改革氛圍」,包括廢除惡名昭彰的內安法令(ISA)、修改出版與印刷法令、在2012年財政預算案中大派選舉糖果,例如:家庭收入3000令吉或以下者,可享500令吉現金津貼、全國所有小學和中學生獲取100令吉就學津貼、建議僱主提高1%繳納率、增加一個大馬人民商店數量,其售賣的物品價格比市場便宜40%等。

「人民餐單」牛肉縮水

        就在納吉與幕僚設法塑造「一個馬來西亞」合諧與公平的社會環境時,反對陣營(包括反對黨、民間組織、非主流媒體與國民個體)透過收集各種資料,反擊納吉呈現的良好視覺效果。納吉在九月走訪霹靂州,宣稱要貼近民眾生活,棄用官車而與夫人及州務官員改乘巴士。無奈這是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親民首相搭巴士走訪的新聞還沒傳遍國土,網民已經在臉書上揭發這輛巴士,可是改裝過的豪華交通工具,內部打通後寬敞舒適,設有豪華沙發和茶几,與我們日常乘坐的巴士可說天壤之別。

        為了減輕人民負擔,納吉政府在今年7月推薦「一個馬來西亞人民餐單」計劃,用意是餐廳配合政府,讓民眾以較低廉價格購買早、午餐,幫助人民應付日益高漲的生活開銷。報章在10月時報導納吉巡視參與這項計劃的餐廳時,手上拿了兩塊雞肉、魚、一樣牛肉及一樣蔬菜,僅花費3令吉的圖片。

        這個新聞引起不同群體的關注,公正黨稍後前往同一間餐館,點了和納吉一樣菜式的午餐,價格卻是6令吉。如果要拿3令吉的午餐,其實只能拿一樣魚肉及豆芽。接下來,我們看到許多網友拍了午餐的照片和註明價格後放上臉書,揶揄納吉實為不知人間疾苦和物價高漲的社會現象。

「政經改革」手法兩面

        納吉在宣佈廢除內安法令的同時,也說明政府將在聯邦憲法第149條款的精神下,制定兩項反恐法令,以對付顛覆活動、有策劃性的暴力行動及刑事犯罪活動,藉此維護公共秩序及安全。雪州高級行政議員郭素沁質疑,反恐法令內容是否是內安法令的代替品。她也說,雖然首相表明媒體無需每年更新出版准證,但內政部卻指出不可取消這項法令,該部依然有權管制出版事項。這與首相的言論明顯有異。

        納吉宣佈喜氣洋洋的財政預算後,新出爐的總稽查司報告卻披露馬來西亞去年有9個政府部門和機構超支37億令吉,大馬海洋公園局購買合約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177%至2805%差額水平的用品,包括市場價格預測1940令吉的海洋雙筒望遠鏡,海洋公園局卻花了高達5萬6350令吉購入。反對黨與民間組織在總稽查司報告出爐後,紛紛引述與披露公共機構管理失當的詳情,引起全國人民嘩然,網民議論紛紛。

出爾反爾的利益分配者

        雖然納吉在上任後積極改善個人形象,但從一些個別事件中,我們還是看得出他是一個表裡不一,說話出爾反爾的人。就像在今年7月9日的淨選盟2.0遊行,納吉公開獻議如果淨選盟2.0願意,政府願意開放體育館讓民眾舉行集會,但不允許人民在街頭示威。淨選盟接受政府獻議後,納吉此時竟然出爾反爾,表示舉行室內集會仍然需要獲取准證,而提出申請的組織必須是註冊團體。問題在於,內政部稍早已經宣佈淨選盟是非法組織,納吉的這番言論,根本是推翻自己之前提出在室內體育館舉行集會的獻議。

        此外,納吉所推出經濟轉型計畫,其實是舊瓶裝新酒,依然強調政府以「市場導向、透明、績效」繼續扶持土著(馬來人)工商社群,顯示他不是一個改革型的領袖,而是慣用恩庇侍從手法治理國家的利益分配者。即使反對陣營──民聯內三黨各有不同的政黨理念,不過三黨聯盟,是有機會推動兩線制政治來防止一黨坐大,達到一小步的社會改革,就像納吉說要修改惡法,也是回應反對黨及民間的反對聲浪。

形象放送 VS 爆料通

        在這場納吉與反對陣營輿論的角力戰中,馬來西亞即將迎來全國矚目的第十三屆大選,納吉與反對陣營在一來一往的過招中,前者掌握了國家機器和龐大的資源,利用主流媒體宣傳政治花招,透過派發金錢籠絡民心,最重要還是納吉擁有何時宣佈大選的決定權;後者極力透過組織活動、在網路提供資訊數據來反駁執政黨的花言巧言。

        這一場選舉,除了牽涉不同的政黨外,還有各個利益群體結合在內,納吉公關形象大放送與反對陣營的爆料通,屆時國土江山將鹿死誰手?如果反對黨可以取得比上屆大選更好的成績,將有可能促使馬來西亞透過政黨輪替與兩線制帶來社會改革;反之,納吉大軍反敗為勝的話,誰可以制衡執政黨在處理族群關係時的傲慢態度、負債累累的國家經濟、貪污事件層出不窮的情況?

        無論如何,反對陣營必須製造更多的陣地戰來宣揚理念,取得人民支持。這一路,有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即將來臨的大選,而我衷心希望,人民可以勇於求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