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懿純(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去年此時,也正是我大二的那年,我在一門「影視翻譯」的課堂上認識了一位來自大陸農業大學外文系的交換學生-張煒育。其實不難想像一般台灣學生對來台陸生的態度,多半為帶著有點不敢明言的排斥,這種微妙的氛圍就像雖然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口中講的都是中文,但你聽了就會知道是不一樣的,一旦這種發音間的差別被聽出來了,在台灣學生的心中,彷彿一道雖稱不上「敵我關係」但卻也著實分辨出「你我」的牆便頃刻間築起。於我而言,這道牆代表的是兩岸歷史上的一道傷疤、一道兩岸難解的結。由於自身對兩岸歷史的認知,我並不排斥陸生反而更想跟他們交流。煒育來交換的那一學期,我們兩個建立起一段長存至今的美好情誼。來自海峽兩岸的我們,儘管生活在這麼不同的政治體制以及社會環境下,其實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像是,我們都愛周杰倫,我們都為美國影集瘋狂。
煒育來台灣的那學期,台灣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一場具時代意義的「革命」-太陽花學運。相較於當時紛紛衝去立法院助陣的同學們,我更好奇這場連台灣學生都感到前所未有的「運動」,陸生會如何看待?煒育的答案正顯現出兩岸年輕人不同的想法與價值觀,她說台灣的年輕人是「任性」、不知足的,她認為在大陸,共產黨政府為人民帶來的是不斷成長的經濟,人民有好的生活能過,政府提供學生種種優惠,還有什麼好反叛的?於是我反問她難道她也不在意使用網路的自由受到政府管制嗎?她只淡淡地說了一句:「不能用Google有這麼重要嗎?」儘管兩岸源於一家,同屬一個中國,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岸人民在歷史的洪流中身處的環境、享有的自由皆屬不同,於是對於政府、甚至人民權利都有著不同的期待。在兩岸分治長達將近七十個年頭,台灣年輕世代的本土意識在政客的操弄下高漲,對於大陸的排斥、恐懼,造成兩岸關係的惡化。以我自己身處的環境為例,我身邊的年輕朋友大多是反陸的,弔詭的是,人們能夠自豪甚至驕傲地以民族英雄之姿說出「我支持台獨」,而支持兩岸統一的年輕世代卻彷彿異類般陷入一道沉默螺旋,開始懷疑動搖自己支持統一的信念。
「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於2012年針對「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中國大陸崛起的脈絡因素,是否影響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兩項議題,進行「兩岸和平趨勢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對臺灣民眾來說,在政治、經濟、科技三個面向中,中國大陸崛起的正向發展的情境,均可加強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其中尤以經濟情境的認同影響最為顯著,即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會使認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大為增加,認同「一邊一國」的比例下降。既然如此,又該如何解釋台灣青年普遍「反陸」的情節呢?或許能夠以台灣不同世代面對中國大陸的「機會結構」之不同來解釋。台灣面對中國大陸,不同世代的「機會結構」會導致在面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有不同的態度。較早接觸大陸的中壯年,當時大陸相對較弱勢,發展機會多。較晚接觸大陸的年輕人,目前已沒有什麼優勢,大陸經濟的增長,反而會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中國大陸方面,近20年來維持高經濟成長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自2008年以來,大陸的經濟成長率皆維持在7~10%左右。大陸在經濟方面上的快速成長,以及國際地位的攀升,一個新的中國儼然已成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顯示中國將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區域合作的決心,而「亞太自貿區」與以美國為首的TPP抗衡,近期以中國為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吸引英、法、德、義等歐洲大國加入,巴西和俄羅斯兩大金磚國也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國,不斷擴大的亞投行勢必會為國際金融秩序大洗牌。這些大刀闊斧的政策不只代表著中國將由亞洲崛起晉升至世界政經中心的過程,更是彰顯著中國正一步步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台灣方面,2008年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以來,以「海峽兩岸的雙方處於一種特別的關係,但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為基礎來看待兩岸關係,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政策以及態度有所轉變,兩岸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制度面的四次江陳會談,簽訂了12項協議和1項共識以及預定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台灣的政府高層與民間團體與對岸單位更頻繁的互動、持續攀升的兩岸貿易總額,皆使得兩岸關係呈現不同以往的蓬勃新氣象。
然而身為一位在台灣的中國人,在面對中國以大國之姿的強勢崛起,又該如何自持呢?我認為基於台灣對於大陸在貿易或觀光上的依賴,現今的兩岸的主導權已不在台灣身上,繼續被動的採「維持現狀」對台灣並沒有好處,台灣的外交力量總有一天會歸零,而最終陷入被國際邊緣化的處境。台灣能夠以「九二共識」做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進而去思考未來台灣在兩岸關係中角色。台灣不是香港,我們可以以香港的問題為借鏡,台灣人民必須去認識,以「一個中國」為前提下,台灣的一國兩制會如何進行,而不是盲目地成為美國西方勢力介入中國民族統一的無知兵卒。憑藉台灣的人民高度的軟實力和文化素養,必能在兩岸關係中爭取到最高的和平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