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蕪悠
Quilapayún為馬普切語,原意為「三個大鬍子男人」,是智利一個樂團的名稱,而馬普切則為智利南部原住民種族。以成員照片來看,團員共七人,那麼為何取名三個大鬍子男人?依時代的蛛絲馬跡來看,他們成軍的1960年代是拉丁美洲風起雲湧的青年革命時代,也是拉丁美洲左派意識取得政權,與北方強壯的山姆大叔對抗的年代,古巴是所有革命抗爭中的精神標誌,在拉丁美洲具有領頭羊的存在價值。時代造就英雄,因此,遊走古巴,除了切‧格瓦拉和卡斯楚大喇喇高掛牆上巨型的畫作,另有「三位」男人並排在一起,大鬍子是他們典型的造型,而此三位同志前輩除了一位大家熟知的切,另兩位則是古巴青年共產聯盟創黨人梅亞(Julio Antonio Mella)和西恩夫耶哥斯(Camilo Cienfuegos),「學習、工作、打擊」則是他們的標語。「三個大鬍子男人」這個名稱也引導人們聯想至此,有效法古巴革命精神之意。
成軍50年
今年4月25日是「三個大鬍子男人」成軍五十週年的紀念日,除了在聖地牙哥憲政廣場舉辦演唱會慶祝,也邀請了許多文化界、音樂界知名嘉賓共襄盛舉,諸如曼努‧賈西亞(Manuel García)、伊拉蒲(Illapu)、印地‧太陽(Inti Illimani)、阿爾瓦羅‧安立奎(Álvaro Henríquez)、幽默作家酪梨‧梅蘭德斯(“Palta” Meléndez)都蒞臨捧場。
三個大鬍子男人團長艾德爾多‧卡拉斯哥(Eduardo Carrasco)說:「我們期望草創時期共同的創立者胡立歐‧努阿烏色(Julio Numhauser)和胡立歐‧卡拉斯哥(Julio Carrasco)、以及我們在巴黎的同志可以共襄盛舉。並且我們將呈現新的視覺與舞台設計。我們希望以一種新的亮相方式與聖地牙哥的大眾會面。」
智利文化部長克勞蒂亞‧巴拉蒂尼(Claudia Barattini)參與該場盛宴,發表聲明說:「三個大鬍子男人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部分、是我們的音樂文化資產。他們的作品紀錄了二十世紀的政治和社會變化。在今日公開與自由的國度裡,我們一致認為他們是榮譽的象徵。」透過他們的歌聲,我們共同向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和令人難以忘懷的歌手維克多‧哈拉(Víctor Jara)和奧薇萊塔‧帕拉(Violet Parra)致敬。
1965年在帕拉樂團成軍
1960年代是智利大學廣泛爭取改革的年代,一如歐洲與美洲的校園一般,學生們熱血沸騰,關切國家社會大事,投身公眾事務,大學改革與學生運動相得益彰,並且愈形激烈。
再者從「三個大鬍子男人」的命名看來,當時學生關心的事由此可見端倪,並且他們繼承了格瓦拉和卡斯楚的政治解放哲學,以團結拉丁美洲為志業、為拉丁美洲發聲,藉以取代單一國家的孤軍奮戰。
在此背景下,三個大鬍子男人在帕拉樂團中成軍了,帕拉樂團是帕拉在聖地牙哥經營的小咖啡廳,專門提供給年輕歌手共同創作與討論的地方,後來由帕拉的兒子與女兒共同經營。三個大鬍子男人希冀以藝術投入大學改革,他們在音樂裡展現他們的年輕熱情、生命力、與對社會的承諾,他們也擴充曲目與演唱地域,主動參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相關的鬥爭歌曲創作。
三個大鬍子男人擅長民俗音樂的演唱與彈奏,他們是智利新歌運動中最為持久且影響力廣泛的樂團,與阿連德的人民團結黨(Unidad Popular)革命力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等同於智利的音樂文化大使。
1966年時,團體以安地斯音樂的特色獲得注目,並且團員們慣以黑色斗篷造型出場,此造型也成為團體的著名標誌,黑色斗篷是印第安人的傳統服飾,也是對從事勞動與農務工作的勞工與佃農們的認同;他們也贏得了智利第一屆國家民俗音樂獎(Primer Festival Nacional del Folkore)的金色吉他獎(La Guitarra de Oro)第一名,同時也錄製了第一首歌「人民」(El Pueblo)。
同年,當他們在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表演時遇見了維克多‧哈拉,之後許多年裡他們建立了密切的創作聯盟,團體也邀請哈拉擔任音樂總監兼導師職務,監製團體的舞台表演風格與音樂內涵。第一張專輯即為同名專輯《Quilapayún》,是一張以安地斯音樂為基礎的專輯,也包含了哈拉的創作歌曲。
1967年,三個大鬍子男人和哈拉共同錄製了一張專輯《美洲民俗歌曲》(Canciones folklóricas de América),他們也走訪蘇聯(USSR)、義大利、法國、歐洲國家,並與智利詩人兼畫家璜‧卡普拉(Juan Capra)錄製專輯。
1968年,三個大鬍子男人參加了智利共產黨青年部(La Jota)。他們的專輯《為了越南》(Por Vietnam)在全國大受好評,驚艷了許多商業唱片公司,該專輯也包含了西班牙革命歌曲。該張專輯建立了團體的中心思想與美學觀,並且吸引了進步年輕人的興趣並且創立流行的潮流。這張成功的專輯推進了民謠歌曲音樂公司(DICAP / Discoteca del Cantar Popular)商標的建立,成為智利新歌的發端。DICAP一直到皮諾切上台前錄製了高達60張專輯,直到1973年9月11日後被摧毀與禁制。
1969年他們錄製了《夠了》(Basta),廣泛吸收並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選歌,建立了智利新歌的基礎理念:國際性。發行時,該專輯也發表了聲明說,「國際性」的大意意謂著他們的作品本質與他們對於社會主義的承諾。
1969年,他們也協助錄製哈拉的專輯,並且共同演唱此張專輯《進入你張開的手掌裡》(Pongo en tus manos abiertas)內的歌曲,包含《我要去找尋大地之母》(A Cochabamba Me Voy)、《錘子》(El Martillo)、《加油!另類革命》(Movil Oil Special)。他們也在第一屆智利新歌音樂節(Primer Festival de la Nueva Cancion Chilena)中與哈拉共同演唱《為勞工祈禱》(Plegaria a un Labrador),獲得第一屆音樂節獎項。三年後,哈拉與三個大鬍子男人分道揚鑣,哈拉離開後,艾德爾多‧卡拉斯哥成為該團領導者。
1973年9月11日,在皮諾切政變上台後,他們被迫流亡歐洲,加上一些理念的差異,後來分為兩支,一支在智利,稱為Quilapayún-Histórico,而留在法國的一支稱為Quilapayún-France。
代表歌曲
他們主要代表作以1970年《伊基克的聖塔瑪莉亞》(Santa María de Iquique)專輯為代表,這是一張結合口述歷史、歌曲、樂器的專輯,講述發生在1907年12月21日的伊基克市的一場真實且惡名昭彰的大屠殺事件,藉此關心勞工的生活與工作權利,而歌曲中以《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一曲最享有世界知名度,該歌由三個大鬍子男人填詞,並由智利著名的創作人與劇作家瑟吉歐‧歐塔加(Sergio Ortega)譜曲。
寫於1973年6月的歌曲《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由於阿連德聲勢壯大,便順理成章作為人民團結黨的黨歌,內容反映了勞工大眾的奮鬥精神。同年阿連德順利進入總統府,改寫了第一次以民主選舉產生的社會主義政權的歷史,因此「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一句話也成為阿連德統治時期眾人琅琅上口的口頭禪。皮諾切政變時,該歌成為智利人民抵抗獨裁政權的主要象徵歌曲,不僅自智利國內傳唱著,並隨同流亡者帶向國際舞台,使得國際聯盟的友邦也能傳唱,成為享譽國際的歌曲。
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 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 |
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 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 |
De pie, cantar que vamos a triunfar. Avanzan ya banderas de unidad. Y tú vendrás marchando junto a mí y así verás tu canto y tu bandera florecer, la luz de un rojo amanecer anuncia ya la vida que vendrá. De pie, luchar Y ahora el pueblo |
站起來,唱歌 我們即將獲勝 團結的旗子阿 正在升起 而且你將來 和我們一起前進 你將會看到 你的歌和你的旗子張揚 光明 黎明的曙光 已經宣稱 生活即將到來 站起來,奮鬥 現在,人民們 |
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 el pueblo 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 |
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
團結的人民從來打不倒 |
La patria está forjando la unidad de norte a sur se movilizará desde el salar ardiente y mineral al bosque austral unidos en la lucha y el trabajo irán la patria cubrirán, su paso ya anuncia el porvenir. De pie, cantar |
祖國 正團結起來 從北到南 動起來 從燃燒的鹽礦 到礦脈 到南方的森林 團結在奮鬥與勞動中 他們去了 走過了祖國的大地 他們抵達了 宣揚了未來 站起來,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