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期】回眸「十二五」的民生建設

棚戶區改建

出了社區大門,就是公共汽車的站牌月台;白天買菜購物,過條馬路就是大型超市;晚上去社區北側的廣場散步運動……江蘇南通69歲的退休工人孫美英萬萬沒想到,住了半輩子棚戶區的她被拆遷安置在城區景色宜人的「錦安花園」。

根據大陸官方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大陸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598萬套,基本建成506萬套,分別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0%和105%。2011年到2014年,大陸已開工建設保障房3230萬套,越來越多的棚戶區居民實現了「出棚進樓」的夢想。

棚戶區改造只是大陸民生保障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十二五」前4年,世界經濟增長總體放緩、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大陸經濟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財政收入增幅放緩。然而,民生保障力度卻不減反增。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深圳外來工人許華靈

剛剛成為「有房一族」的外來工人許華靈覺得自己在深圳的生活挺幸福。動輒每平方公尺好幾萬元的房價,讓家庭年收入僅10萬元的她原本就沒想過在深圳買房。但今年初,許華靈一家僅以每平方公尺4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購買了位於光明新區的安居型商品房——錦鴻花園的一套住宅,在40歲這年實現了在深圳的安居夢。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人間書訊:英雄與丑角

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
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
……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線,第二次則是作為笑劇出現。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作者:羅崗
頁數:400
定價:420元
出版日:2015年12月2日
ISBN:978-986-6777-83-7
出版社:人間出版社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荷清苑書簡:視野和境界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誠然,天下人所忙碌的多半為這「利」字。然而,為了利的層次,則有高有低:低層次的,為的就是一口飯,求一溫飽;而高層次的,就沒有限度了。高層次的所求,往往就不是單純的利,而是和「權」糾纏在一起。其實一個人所需「食衣住行」的消耗也是很有限的,而那些追求無止境利益的人們,更多的是為了權(當然,也有心理上一種無以言明的佔有欲所致。)除了利之外,「名」也位列人們熱衷追求的首選之一,特別是在知識份子中。有些人為了名,而毫無忌憚地肆意妄為,可謂屢屢皆是。除了「名和利」之外,是否還有其它更為重要的、關乎人們安身立命的東西呢?這就要看人們所能看到的層次,或說他的視野了。視野低的人,只能看到名和利;視野高的人,則所見會有所不同。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青衫客視角: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政治邏輯

♦ 文/王睿

大陸方面繼今年5月4日國共領導人會面半年之後,又加碼升值到兩岸領導人會面,這半年中的兩岸內外局勢就值得回味了。大陸方面,全球經濟布局日見成效,形成支撐中國影響力的深固結構,造就解決台海問題的有利環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凝聚起高民氣,而各種基礎建設和發展規畫的推出又進一步鞏固這種民氣,使北京在應對去年以來詭譎迷離的兩岸關係擁有足夠的民意背景和綜合實力。台灣方面,選舉議題主導今年的視聽環境,經濟成長卻由停滯走向負數,獨派人士紛紛向日本右翼勢力接頭,外交友邦態度觀望,島上人心趨向沒有共識的現狀和自相矛盾的前途預期。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山城重慶

♦ 文編/Daisy

山城重慶,因建立在重重山巒之上,起伏的山勢和依山而建的樓房讓地圖在這裡顯得用處不大,因為地圖是平面的,而重慶則是立體的。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這裡得到重合,讓它既充滿了江湖味又時時被現代化文明充斥著。重慶也被人叫做「霧都」,需要撥開層層迷霧才能見到它的真身,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匯處,雲天與高樓相接,薄霧瀰散,宛如仙境一般。此外,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火爐」,和這裡的人這裡的美食一樣,火辣辣的直接抵達人心,直來直去從不繞彎子,端的是豪爽二字!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唱響英雄讚歌:大陸「十七年文學」簡述

♦ 文/吳明宗(台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1949年,新中國誕生,大陸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重生的時刻,社會各界莫不歡欣鼓舞地展開新的建設工作。在文學方面,作家們更是不落人後的想藉由創作表現屬於這個時代的精神。於是,大陸文壇一時間沸騰了起來。本文要介紹的「十七年」文學,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文學。據大陸對文學的分期,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的文學屬於「當代文學」,而「十七年」文學作為大陸當代文學的第一個時期,其所指的便是大陸1949年至1966年這十七年間的文學。在這十七年間,大陸作家創作了許多至今仍被視為經典的作品,例如所謂的「三紅一創,青山保林」,說的就是包含吳強《紅日》(1957)、梁斌《紅旗譜》(1957)、羅廣斌與楊益言《紅岩》(1961)、柳青《創業史》(1960)、楊沫《青春之歌》(1958)、周立波《山鄉巨變》(1958)、杜鵬程《保衛延安》(1954)以及曲波《林海雪原》(1957)在內的八部長篇小說。 Continue reading

【第111期】全球最大購物節來襲:「雙11」熱潮將漫向世界

♦ 文/文彬

「雙11」特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於日期特殊,這一天又被大陸年輕人稱為「光棍節」。但是,從2009年起,這個帶點兒戲謔的「節日」卻開始向一年一度的網上購物狂歡節演變,並從「不習慣」逐步變成「全民參與」。每年11月11日,淘寶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都會推出優惠力度驚人的線上促銷活動,活動從11月11日00:00開始,到11月11日23:59結束,持續1天。如今,「雙11」的銷售額呈幾何級數增長,已成為無可爭議的大陸互聯網商業傳奇。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