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期】老台胞故事集:在自己身上做疫苗試驗的李河民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大陸衛生部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名譽所長李河民。

大陸衛生部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名譽所長李河民。

常識告訴我們,實驗室裡會養一些小動物,像蟾蜍、兔子、猴子、狗,最常見的是小白鼠,那是做試驗用的。科學家為了獲得有關生物學、醫學等方面的新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或研製新的藥品,需要在實驗室使用動物進行科學研究,在取得準確效果資料的基礎上確定安全,才可做小範圍的人體試驗,最終才用於醫學臨床。太專業的知識我們也弄不懂,最起碼知道做藥物的人體試驗是有一定風險的,要慎之又慎。

可是在這裡,卻有一個「呆子」,竟然在自己的身上做疫苗試驗,他就是老台胞李河民。 Continue reading

【第169期】老台胞故事集:求領導為自己降薪的林棟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林棟老先生和陪同他的兩個女兒,右一為林曉輝,右二為林惠楠。

林棟老先生和陪同他的兩個女兒,右一為林曉輝,右二為林惠楠。

聽說過為了漲工資請客送禮明爭暗鬥互相使絆甚至打得頭破血流的,有誰聽過主動求領導為自己降薪的?那不是傻子嗎!對不起,您是孤陋寡聞了,這裡就有一位,他就是老台胞林棟,而且驚動的領導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朱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Continue reading

【第168期】台北機廠:肇始於清代的台北機器局

文/張卓如

筆者故鄉在嘉義大林,從小就和家人上台北定居。無論是返鄉或在宜蘭當兵,都有不少坐台鐵(台灣鐵路局)火車的經驗,但對火車的醫院─松山台北機廠卻一無所知。直到近二十年來,該機廠復原了幾部老蒸汽火車的行駛,加上該廠為因應高鐵延長到南港,被迫搬遷到新址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車輛基地,佔了不少新聞版面。而在松山線捷運北門站原址也保存了機廠的前身─清代的台北機器局建構遺跡。讓筆者有想去台北機廠一窺究竟的慾望。所幸,擁有80多年歷史的台北機廠已於2017年7月19日首度開放參觀導覽,讓筆者在即將跨年的前夕,有機會去大飽眼福。藉由數小時的參觀後,感觸頗多。 Continue reading

【第156期】第一次中日戰爭的回顧與展望:台灣乙未抗日戰爭的開端─甲午戰爭的爆發(下)

文/張卓如.

文明與野蠻的戰爭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襲擊中國運兵船隊及其護航艦隊,並擊沉了「高陞」號運兵船,使得1000多名清軍官兵命喪大海。不久之後,駐紮在漢城的日本大島義昌混成旅團對駐紮牙山的清軍同樣也發動偷襲,雙方在成歡驛激戰三小時後清軍選擇撤退。日軍這種偷襲的行徑 在台灣的乙未抗日戰爭中屢見不鮮,包括彰化八卦山戰役。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第一次中日戰爭的回顧與展望:台灣乙未抗日戰爭的開端─甲午戰爭的爆發 (中篇)

文/張卓如

速戰速決的戰略

1894年5月,日本外相陸奧宗光接到中國出兵朝鮮訊息後,欣喜過望,因這是轉移正焦頭爛額的國內政治到天下人所關心朝鮮問題的絕佳時刻。他心裡盤算著在外交上採取被動的態度,在軍事上一定要制敵機先。所以,他在6月2日,於首相伊藤博文的官邸召開會議。在座有伊藤內閣總理大臣、陸軍大將參謀總長熾仁親王殿下和陸軍中將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除了討論解散議會,但最重要的是出兵朝鮮。陸奧出示朝鮮代理公使給他的電報,並向與會者說︰「如果中國往朝鮮派遣軍隊,不論用什麼名義,我國也應往朝鮮派出相應之軍隊,以防不虞。這也是為了維持日、中兩國在朝鮮之權力均等」。於是,大家取得儘量不要破壞和平,保全國家名譽的共識。 Continue reading

【第154期】第一次中日戰爭的回顧與展望:台灣乙未抗日戰爭的開端─甲午戰爭(上)

文/張卓如

今年適逢七七抗戰八十周年,查閱中日戰史,除此之外,犧牲大而時間較長者,應屬1895年乙未台灣抗日之役,台灣稱乙未戰爭。日本則將此戰役和前一年爆發的甲午戰爭稱為明治二十七八年之役或日清戰爭,也有人稱為近代的第一次中日戰爭。本文將以此為題,娓娓道來日本如何發動甲午戰爭,和武力征討台灣的經過。這是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重要開端,雖然事隔近兩甲子,但仍有值得今人回顧和借鏡之處。 Continue reading

【第153期】重探高士神社爭議(下):歷史記憶的戰場

 

佐藤健一(右)在永山英樹主持的櫻花頻道節目上說明高士神社重建始末。(翻攝節目內容)

佐藤健一(右)在永山英樹主持的櫻花頻道節目上說明高士神社重建始末。(翻攝節目內容)

文/張智琦、王顥中(苦勞網記者)

在上篇報導中,我們提到高士神社的重建經費是來自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在日本民間募集而來的資金。

佐藤健一透過募資,籌得1,000萬日圓(約256萬新台幣)款項重新打造木製神社,並將製作好的神社運送來台,親自擔任高士神社的宮司,主持招魂遷座祭以及鎮座祭,後續也定期來台舉行慰靈祭等祭祀活動。日前成立的販賣各種神社紀念品的「高士神社社務所」,也是以佐藤健一的名義授權經營。

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機緣,促成佐藤健一投入這整個募資與重建神社過程? Continue reading

【第152期】重探高士神社爭議(上篇):未癒的殖民之傷

陳清福雙手合十向神社祈福。攝影:王顥中

陳清福雙手合十向神社祈福。攝影:王顥中

文/張智琦、王顥中

屏東高士部落重建神社的爭議,年(2017)初因為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的嚴厲批評而躍上媒體版面,蔡正元藉由神社重建一事批評民進黨政府親日,而高士部落則捍衛部落的主體性,強調神社重建與民進黨無關,甚至一度憤而揚言向蔡正元提告。然而,撥開藍綠鬥爭的迷霧,位於屏東縣牡丹鄉山坡上的這個部落,究竟曾經發生過什麼歷史,又何以會重建日本殖民時期的神社而引起爭論?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二二八親歷者證言(2):專訪陳明忠

獄中的陳明忠。

獄中的陳明忠。

採訪/陳福裕
錄音整理/史學敏

編按

「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報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二二八親歷者證言(1):專訪陳明忠

cof採訪/陳福裕            錄音整理/史學敏

編按

「二二八事件」發生迄今整整七十年,歷史的真相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檔案的解密而水落石出,反倒因為藍綠鬥爭的尖銳化,特別是兩次政黨輪替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解讀,糾纏不休。歷史是事實的反思,所有對事件的詮釋都免不了的要參揉著人的價值判斷,受到個人的視野、立場和黨派性的侷限。本版專訪陳明忠先生,為讀者還原當年二二八發生時陳先生的所見所聞。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