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霧峰林家與台灣史:記兒時飯桌上的故事

專題_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上)

編按:今日,當兩岸政治全面對抗,而社會經濟卻表現出進一步融合的需要時,「脫台者」這個觸動政治敏感神經的詞彙應運而生。二十一世紀之後台灣再度來到十字路口,台灣人再度面臨出路的選擇。台灣將往何處去?台灣人將要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本版專題「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上)」,刊登葉蔚南、張方遠兩位先生的文章,從歷史的縱深為當前台灣人身份認同危機把脈。另外,預告本報下一期(178期)的「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下)」,也將刊登鄭鴻生先生的文章〈台獨運動自我否定的空洞主體〉。敬請期待。

文/葉蔚南

回想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晚餐時,全家圍在一張圓桌上,吃著外婆和母親細心烹飪的佳肴,聽父親(葉榮鐘)興致起時所說的故事。今天把他所敘述關於霧峰林家的兩則小故事和大家分享。對於故事的情節至今仍印象深刻,因為它是如此精彩,至於人名及其關係,當時其實是一頭霧水。退休後,返家照顧年邁的母親,讓我閒時得以重讀父親的著作,也開始關心這些與與台灣史密切相關的歷史陳跡,才梳理清楚它的來龍去脈。 Continue reading

【第176期】張洽:真正的地下工作者

【老台胞故事集】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張洽

張洽

台灣人張洽在大陸多地的煤礦場工作整整26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真正的老地下工作者」。張洽為什麼會在煤礦場工作26年,話還得從他的父親張秋海說起—— Continue reading

【第175期】台灣第一個社會公益非營利組織:東勢義渡會

文/洪誠志

清代時期

早期的台灣在陸路交通尚未暢通前,往來的行旅多仰賴船渡。而台灣的河川發源於中央山脈,往中下游則流洩急湍,加上每年的夏秋之際多颱風豪雨,使得人們興建的便道與橋樑常受到損害,所以大多依靠船渡來行走渡河。當時的船渡分為官渡和民渡兩種,官渡即官方經營的船渡,要收渡稅且多弊端;另一為民間經營的船渡即民渡,但常有勒索之舉使來往的行旅深受其害。為了避免官渡和民渡產生的弊端和危害,於是出現了義渡即免費義務為行旅船渡,所以義渡成為台灣歷史上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之一。 Continue reading

【第175期】黃幸:抗美援朝志願軍中的台灣人

【老台胞故事集】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Continue reading

【第174期】兩岸歷史小貼士:追風(謝春木)並非「下落不明」

鍾理和紀念館內紀錄追風(謝南光)事蹟的碑文。(張方遠攝)

鍾理和紀念館內紀錄追風(謝南光)事蹟的碑文。(張方遠攝)

這是位於美濃的鍾理和紀念館裡「台灣文學步道」上關於追風(謝春木)的文學碑石,碑文中將後來改名為謝南光的追風紀錄為「戰後下落不明」。據紀念館網站介紹,「台灣文學步道」於1997年由當時的高雄縣政府設立,顯然這是刻意要隱瞞追風(後改名為謝南光)在戰後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投身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的歷史。追風的「被下落不明」,正是台灣當前轉型不正義的最具體證明。

追風事蹟請參閱:【第174期】台灣新文學第一人:追風(謝春木)與冰心夫婦的革命情誼

【第174期】台灣新文學第一人:追風(謝春木)與冰心夫婦的革命情誼

【老台胞故事集】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謝秋涵接受採訪時侃侃而談。

謝秋涵接受採訪時侃侃而談。

聽謝秋涵大姐講述過去時,她拿出一封信讓我看,竟然是冰心40多年前寫來的。在信中,冰心這樣寫道:「親愛的秋涵:恭喜你生了一個大兒子!這些日子我們辦公樓大修,我們都在家裡工作。昨天你的電話來了,是組裡幾個年輕同志接的。他們以為我們謝家生了個男孩子,還敲了我些糖果,我當然高高興興地提供了……」 Continue reading

【第173期】台灣的荷馬:原住民盲詩人莫那能

文/藍博洲

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雖然經歷了保釣運動後的現代詩批判,詩的主流還是脫離現實,乃至於大多是不知所云的所謂「現代詩」。因為對人生有困惑而對文學產生興趣的我,實在對那些詩無感,基本上也就不太讀詩。一直到1984年,在幾個受到「鄉土文學論戰」影響而關注現實的青年詩人創辦的同仁詩刊上,看到從未聽過名字的阿能的詩,我對台灣的「現代詩」才有了不同的看法。 Continue reading

【第172期】許金玉的路 (1921-2018)

編按:本文是作家藍博洲為追思許金玉女士所撰寫的文章,文長萬餘字。因篇幅限制,經作者同意由本報編輯部自行刪減後刊登。文責由本報編輯部自負。

文/藍博洲

許金玉(1921-2018)

許金玉(1921-2018)

許金玉出生在台北萬華一個窮苦家庭。父親拉黃包車維生。母親生了四男四女(流產的不算)。其中,四個女孩統統送人當養女,男孩也送了一個。

許金玉的養父母家距離生家不遠。養父是水泥包工,生活較好。因為自己沒有小孩,他們疼她,勝過自己生的。因此她算是非常幸福的養女。養母對她的教育完全遵循封建舊禮教,並偷偷帶她去龍山公學校接受日本的傳統教學,從而養成了她的羞怯性格。然而,民族意識強烈的養父反對她讀日本書,要她讀漢文,並經常轉述文化協會民眾演講的內容,啟蒙了她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意識。 Continue reading

【第170期】知日才能走出媚日的迷思:台灣人覺醒的開始

文/張卓如

我的故鄉在嘉義大林,祖父是廟裡的乩童,漢民族的意識濃厚,喜歡收看電視上播出的平劇,是我小時候的印象。住在嘉義溪口的外祖父則是公學校高等科(九年級)畢業,經考試後在郵局服務,後來響應日本殖民政府的「國語家庭」政策,將中國式姓名改成日本式姓名,所以,外祖父母在世時,時常聽他們叫大阿姨、二阿姨的日本名字。三十年前,我因對日本職棒裡面有我國旅日好手「二郭一莊」的電玩感到興趣,開始接觸了日語。後來因基於對文史的興趣,轉而向台灣史這方面的研究,其中著墨最深的,是清治到日據時期中間這一段被人遺忘的歷史,因需要瀏覽大量的日籍文獻,便不斷向八、九十歲的台灣籍學者請教其中的古日語。另外,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電視的資訊,及住所附近圖書館的日文報紙也變成我「知日」的主要途徑。 Continue reading

【第170期】老台胞故事集:台灣白色恐怖下的「追星族」-陳炳基

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2014年4月,陳炳基在台北市南海路二二八紀念館裡與自己的照片合影。

2014年4月,陳炳基在台北市南海路二二八紀念館裡與自己的照片合影。

提起陳炳基,1949年後滯留在大陸的台灣人,乃至整個大陸「台字圈」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都知道他長期在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工作,為兩岸台灣人服務,做出突出的貢獻。但是,我要說他也追過星,你信嗎?

陳炳基還真的追過星,而且是在台灣白色恐怖的年代,當然,那純屬意外。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