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胞故事集】編按:1949年國共內戰讓海峽兩岸斷絕往來,當時有一群台灣人留在了大陸,時至今日,他們被人們稱為「老台胞」。生活在大陸的老台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與台灣有著濃濃的血緣親緣關係,這種情感的刻骨銘心,就是二代三代台胞也難以望其項背。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老台胞的故事,讓我們一同追尋老一代台灣人的個人素養、道德水準、高風亮節和敬業精神,從不同側面折射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祖國情懷。
文圖/閻 崑(文史工作者)
台灣人張洽在大陸多地的煤礦場工作整整26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真正的老地下工作者」。張洽為什麼會在煤礦場工作26年,話還得從他的父親張秋海說起——
張秋海1898年出生於台北縣和尚洲中路鎮(現在的新北市蘆洲區),祖籍福建漳州,父親張水火,世代務農。張秋海弟兄四個,他是老二。因自幼好學,父親就有意供他上學。上初中時,取得台灣總督府公費到日本學習的機會。那時日本人不讓台灣人學理工,只能學文科或醫科,張秋海就選了一所美術學校,那所學校不僅學美術和油畫,還學一些雕刻、木工、雕塑、印染等工藝美術。張秋海後來不斷地在日本和台灣展出他的一些作品,在日本舉辦的一次東亞美術展上,他的畫作《婦人像》入選,從而奠定了在美術界的地位。
1928年張秋海結婚,妻子是日本金川縣人,畢業於高等女子中學,婚後生下了張洽姐弟三人,張洽1934年出生,排行老三,上面是姐姐哥哥。張秋海在日本生活不易,靠賣畫難以為生,就做點小買賣,從台灣運點茶,做茶生意。因不想生活在日本統治之下,經朋友引薦,1938年帶著全家來到北平,到北師大教美術,也在北平藝專教書並當過教務主任。
張洽回憶說:「作為台灣人,境遇不是很順。就說上小學,我家的意思本來是要上中國小學,但是不讓上,日本員警找到我家,說台灣人是日本人,你們要效忠天皇,沒辦法只好上了日本小學。在日本小學還是有歧視,同學知道你是台灣的,是支那人,老師點名,一個一個站起來報名字,人家都是日本名字,到了我站起來報『張洽』,底下哄堂大笑,人家看咱們還是處處都不一樣。上日本小學,得穿跟日本軍隊似的制服,戴一個戰鬥帽,走在街上被人叫『小日本』,這個滋味很尷尬很難受,但又無奈。」
日本投降後,天津台灣同鄉會會長吳三連先生請張秋海去天津,協助處理同鄉會事宜,並幫助討還被國民黨接收大員沒收的台灣人資產,全家也搬了過去。
吳三連是台灣名人,1946年在天津選上了「國大代表」,他讓張秋海接任會長,自己回台灣競選為台北市市長,是第一屆民選市長。他想讓張秋海回去當台北教育局長,但當時形勢大變,再加上天津的事很纏手,還有子女教育問題,所以沒能成行。張洽說:「我們在天津住了5年,住在吳三連的私邸,國民黨從東北敗退,很多台灣人避戰亂也都到了天津,等待坐船回台灣。我家經常住滿了鄉親,我父母盡所能給他們提供食宿方便,送走一批又一批。」
1949年兩岸分治後,張秋海當過天津台盟的負責人。由於同事的關照,又回到北京藝術學院教書。院系調整後,成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一直工作到退休。張洽說:「我父親1988年90歲去世的,始終沒能回台灣,臨去世還念叨這事。」
張洽在南開中學上高中,學習成績挺好,各方面都不錯,但因家庭出身的原因,總會受影響。就說兩次選志願:一次是高中畢業選大學。南開中學在全大陸都是數得上的中學,張洽在190個同學裡排前十,是可以選志願的。公佈的時候要好的幾個同學,成績差不多的,都考上了清華大學等名校,而張洽卻被分到了北京礦業學院,這所學校他壓根兒就沒報。另一次是大學畢業,同期1000多人畢業,優秀生就四、五個,張洽是其中之一。但選志願時,學校找他談話,說現在國家邊疆很需要人,希望你考慮新疆或黑龍江。張洽就選了黑龍江的雞西煤礦。張洽說:「我自己,包括我的姐姐哥哥,都很難說得出什麼原因,也沒有領導正式告訴你什麼原因,有人說是因家庭問題,也有人說是台灣問題,具體也無從證實,但總在關鍵時候影響你。」
就這樣,張洽來到了煤礦,「這26年,我幾乎天天下井,是名副其實的『地下工作者』,上井時滿臉黑,露個白眼睛白牙。在雞西的5年,先是熟悉礦井的全部流程,當採區技術員,跟著工人下井到採煤現場,當然包括編制操作規程、技術規程、安全規程等等,都得寫好,讓工人遵守執行。還有就是每班下去以後要保證通風排水,提升運輸,保證完成任務,每天都跟工人一起上下井。」 1962年因為他妻子的緣故,調到河北峰峰礦務局,解決了兩地分居的問題。「那時,我掌握的技術面比較寬,尤其喜歡研究煤炭技術,搞了許多技術革新,譬如:鐵路線下採煤,解決了煤礦的一大難題;河流下採煤,在不斷流的情況下採用虹吸的方式解決;礦井主風扇葉的改造;還有吊籠反井,錨噴成井技術的應用,用這種方法延伸井筒很安全,同時還解決了排水、排矸、通風等難題。這些其實並不是我的專業,但總工程師一定讓我幹,說:你一定能幹好,你一定行。我沒有辜負他的信任。」說起在煤礦工作的時光,張洽眉飛色舞。
在煤礦工作的26年裡,也有幾次兇險的事故,差點把命丟在井下。「在礦下工作面上有幾次被煤或碎石頭壓住過,也處理過井下的水災、火災,還有掌子面大冒頂塌方,這樣的事遇到過很多,趕上這樣的事兒兩三天都不上井,一直在井下處理,家裡人也跟著擔心。」
文革中因台灣問題張洽也受到影響,就說參加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礦上的技術人員脫產學習幾天,通通參加,唯獨留下一個學地質的右派技術員和張洽守礦井,堅持生產。「那時候還真有點害怕,因為不能出事,一旦出事就麻煩了。我們兩個就輪流下井,連軸轉,比平時更加小心。」
粉碎四人幫之後,張洽出任礦務局主管基建的副局長,1983年,出任邯鄲市副市長,主管文教工作,不到三年,贏得了「平民市長」的稱號。1985年調到全國台聯擔任副會長,1987年又調到全國政協當副秘書長。在全國政協一幹就是22年,2009年正式退休,而且一直是黨外人士的身份。26年在煤礦工作的經歷,使張洽更加關注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在大陸能源工作、西部大開發、三江源生態保護等領域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作為政協無黨派人士召集人,帶領無黨派人士圍繞環境保護、教育扶貧、稀土資源開發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等主題積極參政議政,並作出了突出的成績。
(轉自《台聲》2018/4月下 總第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