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盛世危言:「一中」原則的「各表」有無限度?

文/石佳音(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柯文哲3月30日接受陸媒採訪,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九二共識』」時,他表示:「當今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所謂一個中國,它的內容是什麼?這才是整個世界比較關心的」。柯還將他提出的「一五共識」改稱「一五新觀點」,表示: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促進交流、增加善意,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Continue reading

【第94期】盛世危言:統派如何面對「後馬英九」時期?

文/石佳音

九合一藍營慘敗,馬英九除了辭黨主席、製造一場雙橡園升旗鬧劇外,無所作為。在他的從政歷史上,這不是新鮮事。

回顧扁在位時,2004年「三一九槍擊案」餘波未平,2005年8月起扁家族親信又陸續傳出貪污醜聞。在反扁民意鼓勵下,藍營內部醞釀對扁發動罷免或倒閣,而國民黨馬主席卻在2006年6月3日於中全會上表態要「守時待機」、「謀定而後動」,實際上拱手放棄了倒扁主導權。兩個月後,施明德發起紅衫軍,但終因馬消極以對,使扁安然任滿。 Continue reading

【第94期】青衫客視角:中美關係制約下的台海問題

文/王錦南

華裔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今年以來說了不少有關兩岸的話,其中提到自己36年前曾參與《台灣關係法》的起草工作,說是該法「友台」乃因國會報復卡特失禮所致,包括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以及保留雙橡園等。並說該法約束美國對台政策和反應機制,全文以「一個中國」為原則,沒有一個字支持「台獨」云云。 Continue reading

【第94期】方遠觀點:穹頂之下的人與政治

文/張方遠

大陸媒體人柴靜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聚焦中國大陸的霧霾空汙,成為一時的話題,台灣也不例外。其實台灣觀眾對《穹頂之下》的內容應不陌生,早在2006年就有美國副總統高爾參與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還有2010年陳文茜製作的《正負2度C》,這三部片無論在主題、手法與宣傳上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保護家園是人類最素樸的關懷,但當我們轉身去看這三部片背後所透露出的脈絡時,不只是有「環保」的單一論述,還包括了大陸學者呂新雨所指出的:「以名人效用代替體制化新聞所提供的信用保證,這後面資本操控的隱患值得警惕」。 Continue reading

【第93期】荷清苑書簡:往事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1975年作者首度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所到之處都展現著淳樸的氛圍。圖為作者當時攝於延安。

1975年作者首度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所到之處都展現著淳樸的氛圍。圖為作者當時攝於延安。

現在海峽兩岸溝通往來很是順暢,特別是台灣的人可以無拘束地,方便迅捷地到大陸。但是,回到30年或更早前,這些不僅是絕對的不可能,還會帶來今天人們不可思議的災難。

Continue reading

【第92期】青衫客視角:從馬和平文告看兩岸政治談判

文/王錦南

談判是憑條件的事情。在動物世界,唯有兩者實力相當,才能平分地盤,互不侵犯;否則,獅子是不需要跟兔子談判誰吃蘿蔔的。在人的世界,兩個人談判,比的是誰的貢獻大、創造多、責任重,誰就需要吃得較多較好。國際間的資源和邊界分配,也是依此理談判;否則,只有用武力實踐這個道理。 Continue reading

【第91期】荷清苑書簡–談提高工作的效率

70bb69aagw1ek0kxx03jjj21ej23t7ka■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只要你細心觀察,不難發覺有些人似乎很忙綠,但成效不大;而有些人似乎也沒做什麼,他就把事情安排、做得很好,很有效率。確實,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是兩種不同的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不是天生就會的,是需要學習的。 Continue reading

【第90期】方遠觀點:震盪療法不是解藥而是毒藥

  • 文/張方遠

馬政府在台灣的民調低迷與執政困境,很多人歸咎到國民黨的本質與馬英九的性格,相關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眼光很容易迷失在島內的藍綠糾纏,反而忽略了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式民主在全球都遭遇了嚴重的治理失能危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去年3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提問「民主怎麼了?」(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去年底也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論「民主死了嗎?」(Is Democracy Dead?);連從上個世紀90年代標舉著「民主」與「市場」而宣稱歷史已經終結的福山,近年來開始逐漸修正原來的理論,比如他在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雙月刊發表〈衰敗的美利堅——政治制度失靈的根源〉一文,改口強調強政府、法制和民主問責的重要性。 Continue reading

【第90期】青衫客視角:2015仍是美日台? 

  • 文/王錦南

新年初華府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地點在美國內政部登記為古蹟的雙橡園。駐美代表沈呂巡說:「因為與美方的默契相當好才有此進展。」台北官方發言人表示,6年多來台灣對美軍購超過183億美元,美國給予台灣人入境免簽證待遇,雙方在安全、經貿、反恐、文教諸領域友好密切,「台美雙邊關係達到過去36年來的最佳階段」。沈代表的「默契」說,有了解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