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細心觀察,不難發覺有些人似乎很忙綠,但成效不大;而有些人似乎也沒做什麼,他就把事情安排、做得很好,很有效率。確實,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是兩種不同的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不是天生就會的,是需要學習的。
家庭教育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以致一個人的做事方式,無疑是巨大的。在大學裡,我們可以遇到來自各地方、出自不同家庭的同學,這是一個很好互相借鑒、學習的場合。首先,我們得客觀地承認,不論父母如何地為他們的孩子創造如何好的成長環境,每個家庭的教育總有其局限,乃至不足之處。有了這樣的平常之心,我們就容易去接受別的同學好的做事的方式和習慣,並且能從其中學習到自己過去不曾有過的、好的生活習慣和做事的方式。這樣,自然也能改進自己過去不好的、不良的以及不足的缺點。
一個學生如果初入大學時是一個樣子,等他到了畢業的時候,還是同一個樣子,不論生活上還是做事的習慣方法上,都還是老的一套模式,沒有改變,那我以為他的大學生活就可惜了,幾乎白過了。反之,如果一個學生在大學裡,能認真觀察同學們的各種優點,以補自己之短,使得自己在為人處事、做事等方面,都有了大的變化,則他的大學生活必然是很有收穫的。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乃至做事的效率。所以我以為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其根本在於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一個人如果他經常丟三落四,就得時常找丟失的東西,這樣他做事還能有效率嗎?恐怕他的事情是越做越多了。以下,我就我經常給我的學生們建議的一些寫下,這些也是我的學生們經常少有的一些習慣:
首先,對重要的事情,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它,並做充足的準備工作去完成它。對於重要的事情,不能認為一定能順利地、沒有困難地就能完成。得把困難的可能性考慮進去,多設想各種可能的困難,而有所應對的準備。這樣做事情,就不慌不亂留有餘地了。
其次是,做事情時可以把事情分為若干個時間段,按時來完成它。這樣就有條不亂,做事有節奏,完成事情的品質也就高了。為此,把自己的手錶(或手機等的時鐘)撥快5分鐘,會是一個有效的調整時序的好辦法。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安排中,可以大體把這段時間、這個月、這個星期,乃至這幾天、明天、今天要完成哪些,心中做個規劃。這樣事前有籌畫有安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好的習慣。
外出買東西或外出旅行時,要買、要帶的東西多,要辦的事情也多。這時可以把所要買、帶、辦的事項都羅列在一張紙上,到時一件件對照,就不會有何遺漏了。我經常外出開會旅行,我就有一個外出旅行必帶的清單表,這樣我每次外出不用多想,按所列清單準備所需要帶的,就不會有何遺漏了。
外出住宿旅館時,也忌諱把隨帶的東西,這邊一放、那邊一放,這樣最容易走時丟失東西了。在旅館中,我一般都把隨身所帶的東西放在一個小範圍的地方,這樣走時把東西一收拾就不會忘帶了。
在家時,放置東西也可以按類別,歸類把東西放在較集中的一個地方,這樣即便要找東西也有個範圍。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東西要能放置在一定的地方,用它後也最好能一次歸回定位(忌想下次再放回)。總之,這樣可以避免找東西的煩惱。
外出時也忌諱將小件東西隨手拿著,這樣最容易因為隨手再去拿其他東西,而把原本拿在手中的東西給丟失了。外出時,坐車在餐廳吃飯時,還忌諱把東西放在身子背後的椅子上,如此最容易走時把東西給忘了。
一個好的規則是,外出時心中默記帶了幾件包包東西,一路上提醒自己帶著幾件,這樣也能有效避免丟落東西。我日常大體能按上述的規則處理事情,這樣我就很少丟東西,也很少為找東西而煩惱。有了這個基礎,日常做起事情來,效率也就提高了。
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幾乎離不開電腦和手機,它們固然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然而我也懷疑是否真的必要如此地依賴於它們。我想我們還得經常提醒自己,過度的依賴於電腦和手機過猶不及,反而影響到我們做事的效率的可能性。一些人幾乎「迷失」於電腦,變成手機的「低頭族」,可能就最影響他們做事的效率了。在空閒的時候,散散步、讓腦子休息,或思考一些問題,靜化沉澱一下自己,反而是提高做事效率的有效方法呢!
就一個團體而言,要做到有效率,就得要求其成員有對「上下左右」的概念。即每個成員都能將自己工作的情況,保持和「左右」成員的溝通,讓他們知曉;而對於自己的「上」屬成員,也能隨時讓其了解你對他的交代的事情辦理得如何了;同時,對於自己的下屬,得能把自己的意圖、希望下屬如何完成工作,和下屬做好完全的溝通,讓其明瞭。一個團體中的成員,都能保持這樣的溝通和協作,則這個團體必然運作有方、有效率。
生活的方式、做事的習慣,因人而異,本無一個統一的標準,但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言,還是有一些共同的通式和原則的。如何經常為自己總結經驗,改進、優化做事的過程,同時還能從他人處學習得好的方式和習慣,則也是個人素養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