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盛平
在「世界無童工日」到來前夕,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幾處大街小巷,到處都有面孔稚嫩的人在忙碌,有的四處兜售商品,有的打掃衛生,有的端茶送飯,有的在賣票。他們普遍個子不高,一看就讓人懷疑是童工。
在位於市中心獅子宮附近的街道上,一個賣棉花糖的12歲的男孩子,兩個月前剛從尼泊爾中部來到首都,現在受雇於一個私人老闆,每天在車站、寺廟等地方賣棉花糖。「我一天能夠賣掉六七百盧比(1元台幣約合3.2尼泊爾盧比),幹一天活拿一天的工資,一天100盧比。」 Continue reading
♦文/周盛平
在「世界無童工日」到來前夕,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幾處大街小巷,到處都有面孔稚嫩的人在忙碌,有的四處兜售商品,有的打掃衛生,有的端茶送飯,有的在賣票。他們普遍個子不高,一看就讓人懷疑是童工。
在位於市中心獅子宮附近的街道上,一個賣棉花糖的12歲的男孩子,兩個月前剛從尼泊爾中部來到首都,現在受雇於一個私人老闆,每天在車站、寺廟等地方賣棉花糖。「我一天能夠賣掉六七百盧比(1元台幣約合3.2尼泊爾盧比),幹一天活拿一天的工資,一天100盧比。」 Continue reading
歐洲政壇似乎迎來緊鑼密鼓的「公投時刻」。英國6月23日將舉行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義大利今年10月之前舉行修憲公投;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計畫通過公投決定是否接受歐盟的難民分攤方案……
公投在西方政體中本是「代議制民主的補充和修正」,但近年來卻頻繁扮演歐洲政治決策主角,解決「重大問題」。這股「公投熱」的背後,是歐洲民主政治的嬗變和迷失。 Continue reading
6月11日和12日,數千名反戰人士在美軍駐德國的空軍基地週邊排成人牆,抗議美軍無人機在海外空襲行動中導致大量平民死傷。這是迄今為止針對美軍駐德基地無人機行動最大的一次抗議活動,也再次引發國際輿論對美軍濫用無人機惡行的廣泛關注。 Continue reading
隨著「南海問題」成為中美大國的角力場,此地是否會成為東亞和平與安全的威脅點?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打著「公親」的角色,力挺「事主」菲律賓,又拉「小囉囉」日本入夥,三方各自打著什麼如意算盤?中國大陸猛曬南海朋友圈,是否真能打開有利的國際輿論空間?本期國際瞭望為讀者一一解答。
♦ 文/江英士
中國南海近來頗不平靜。一段時間以來,這片清澈遼闊的海域,變得有些擁擠。美日兩個非南海周邊國家插手南海問題,以聯合軍演的名義派出艦艇、飛機和軍人,進入南海宣示軍事存在。
南海是否會爆發衝突呢?此時,美國高調介入南海事務的背後涉及自身的全球戰略考量,藉由「南海問題」為「亞太再平衡」找到突破口。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以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主導地位。此外,位於東北亞的日本安倍政權,則是企圖通過介入南海事務,一方面減輕日本在東海的壓力,達到「圍魏救趙」的效果,一方面製造南海緊張氣氛,為安保法案通過後的海外用兵鋪路。 Continue reading
♦ 採訪/張小軍、張偉
近期,美國以「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一些西方媒體和機構借機渲染和炒作南海問題。圍繞美軍在南海製造緊張局勢的行為,一篇由外國專家撰寫的「炮轟」五角大樓的文章最近在網上流傳開來。
這篇題為《五角大樓關於南海的彌天大謊》的文章明確寫道,「在當前爭論的背後是五角大樓撒下的一個彌天大謊,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即所謂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對商業航運構成威脅」。
大陸媒體新華社採訪了文章作者——美國東西方研究所研究員、澳新南威爾斯大學坎培拉校區客座教授葛列格.奧斯丁。 Continue reading
♦ 綜合報導/林素卿
面對中美南海問題,中國大陸近日猛曬自己的「南海朋友圈」,這與美軍的航空母艦與導彈巡洋艦不時進出南海的肌肉秀形成強烈的對比。
至本月至少已經有俄羅斯、印度、文萊、柬埔寨、老撾、岡比亞、波蘭、巴基斯坦、孟加拉、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斐濟、蘇丹等13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的南海立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就曾表示,俄羅斯認為南海問題應由當事國通過直接對話談判的政治外交手段加以解決,域外勢力不應干涉。白俄羅斯外長馬克伊也認為,南海問題應以和平方式解決,應由當事方以協商方式達成解決方案。白俄羅斯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反對無關當事者施壓,進行渲染和炒作。當事方不應把無關外部勢力拉進來,這無助於解決問題。 Continue reading
♦ 文/周慶安(北京清華大學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近年來,在美國推行所謂「重返亞太」政策的背景下,南海問題突然呈現出波詭雲譎的局面,周邊個別國家同域外勢力聯手,對中國大陸在南海正常的島礁建設說三道四,在南海地區製造緊張氣氛。從提出所謂「仲裁」到炒作「軍事化」,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向著中國大陸飛來,企圖將大陸拖入一個關於南海事務的「話語陷阱」。 Continue reading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3月底在其網站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2月全球金融機構對人民幣的接受度攀升到了37%,較過去2年增長了18%。SWIFT表示,過去兩年中,美洲地區對人民幣的接受度增長最為強勁,攀升31%,其次是亞太地區18%。該機構指出,大部分在與大陸和香港交易中接受人民幣支付的機構都位於亞太地區(557家),其次是歐洲(376家)、美洲(124家)、非洲和中東(74家)。本期國際瞭望為讀者持續追蹤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提供關心此一議題的讀者參考。
在南非、尼日等非洲大國貨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走低之際,非洲最大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東非區首席經濟學家克萊施,近日在奈洛比接受專訪時表示,人民幣「入籃」及其國際化進程將對非洲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助其降低貿易成本和匯率風險。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