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上海全球人民幣中心地位顯著提升

£¨ÈñÊӽǣ©£¨2£©º«¹úÊ׶û¸ß·åÂÛ̳̽ÌÖÈËÃñ±Ò¹ú¼Ê»¯Ð»úÓö採訪/姜微、姚玉潔

2016年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上海金融業成為拉動大陸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市場規模顯著提升,國際化程度逐步提高。

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1462.7兆元(人民幣,下同),比2010年增長2.5倍;上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052.2億元,同比增長22.9%,占全市GDP的16.2%,比2010年提高約4.8個百分點。

上海市不斷建立新的市場平台,包括提供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聚集的條件。截至2015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分公司紛紛在上海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開業後,成為首個總部設在上海的國際金融組織;包括大陸國務院批准籌建的上海保險交易所,截至去年末,在滬掛牌的金融機構總數達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

「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持續推動,顯著提升了上海作為全球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大陸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說,201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達2.7兆元,位居大陸第一,人民幣在國際收支中的占比已達30%。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快速發展,對推動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支付貨幣、推動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外匯市場交易幣種和品種也再不斷增加,人民幣對外幣的即期交易已達14對,每日發佈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貨幣市場基準利率(SHIBOR)、貸款基礎利率(LPR)等對世界都有重大影響,使上海成為境內人民幣的定價中心。

不僅如此,上海在股票「滬港通」、黃金「滬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FII)境內證券投資、跨境ETF等都能順利啟動;「熊貓債」發行正在加快,發行主體更加多元,並率先推出外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試點(QDLP)。

在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方面,服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也不斷提升。上海黃金交易所啟動黃金國際板,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區內設立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並獲批開展原油期貨交易;自由貿易帳戶本外幣業務啟動,人民幣跨境使用、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改革、金融監管簡政放權等方面的創新試點不斷深入推進。金融監管和風險防範機制不斷完善,「一行三會」駐滬機構和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建立了監管協調機制和跨境資金流動監測機制,進一步加強了自貿試驗區「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逃稅」的監管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