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日韓「慰安婦」達成共識的背後

♦ 文編/吳松山

近日,南韓與日本雙方就二戰日軍「慰安婦」問題達成了共識。分析人士指出,表面看,「慰安婦」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但日本的誠意令人懷疑。南韓的外交部長尹炳世說,如果日方能真實履行其作出的承諾,韓方才會確認「慰安婦」問題的終結。

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由於當時軍隊的參與,對許多女性的名譽和尊嚴造成了損害,為此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負有責任。他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向慰安婦受害人表示誠摯道歉和反省」。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隨筆:歐洲期待春來早

♦ 文/王朝文

2015年,歐洲見證喧囂與嘈雜,也孕育希望。難民危機、巴黎恐襲、債務危機、氣候變化大會等幾大事件,深刻影響歐洲政治經濟格局,也勾勒出歐洲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歐洲今年爆發二戰以來最嚴重難民危機,一百多萬難民湧入歐洲。由於歐盟缺乏統一層面的有效管控,難民問題持續發酵,並正衝擊著歐洲原有的安全、社會、文化和經濟秩序及一體化進程。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美國的手伸得有多「長」

♦ 文/吳黎明

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政府警告歐盟不要承認中國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稱此舉無異於「單方面解除」歐洲對華的貿易防禦。對於這個消息,恐怕多數歐洲人都會聳聳肩:美國的手伸得真夠長的。

眾所周知,按照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條款,大陸將在2016年年底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據報導,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內的一些歐洲領導人支持承認大陸「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將在明年一季度做出最後決定。在此關鍵時刻,美國的手越過大西洋,橫加干涉,甚至「嚴厲批評」歐洲「討好北京」,其行為簡直不可理喻。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隨筆:拉美上下左右的艱難變奏

♦ 文/王進業

在經歷本世紀頭十年的繁榮期後,拉丁美洲國家經濟近年來進入下行週期。新的一年到來,兼有憂傷、掙扎與嚮往的探戈以及歡快、狂放的森巴,哪一個將成為2016年拉美舞臺上的主旋律?經濟的上與下、政治的左與右,注定將艱難演變出今年拉美新版圖。

2016年,鑒於國際經濟依然復甦乏力、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止跌回升的宏觀形勢,加上美聯儲加息的衝擊,拉美地區經濟預計仍將整體低迷,個別國家甚至會在衰退的泥潭中陷得更深。墨西哥、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及中美洲幾個小國,受益於自身的改革以及比較有利的對外貿易結構等,有可能保持小幅增長。這一年,拉美國家將會更大力度地調整金融、財政、貿易及相關產業政策,更積極地吸引外資,在催生經濟發展新活力方面進行更多探索和努力。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專題:精準扶貧與小康社會

2016年伊始,中國大陸提出將再減農村貧困人口一千萬人以上的目標,這也是大陸自2014年以來第三次制定年度千萬減貧計畫。各種扶貧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2015年)減少一千萬人以上貧困人口的任務基本完成。這大概是人類史上,少有的在最短時間內減貧人口最多的計劃與實踐。為了更確實的完成扶貧的任務,大陸政府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概念,期望透過準確地找出貧困人口,準確的提供有效的扶貧措施,讓這個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扶貧計劃能夠有效的落實。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深入報導「精準扶貧」的政策推動與落實情況。

【第114期】七千多萬人五年脫貧:「不可能的任務」如何成為可能?

♦ 文編/江英士

地處大陸中部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金寨縣是高寒貧苦之地。生活在這裏的王德安年邁體弱,缺乏勞動能力,而他的妻子智力殘疾,更令家境雪上加霜。

在大陸,這是一個典型「因病致貧」的無資源、無勞力、無穩定收入來源的「三無」貧困戶。去年,王德安家年收入還不足2000元(人民幣,下同),短短一年時間,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5000元。

給王德安家帶來巨大變化的是金寨縣去年開始推廣的精準扶貧——「太陽能發電扶貧」。家裝太陽能發電,部分自用,部分賣給電站,「只要有陽光就有收入」。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扶貧做不好就換人:二百四十一個貧困村書記遭撤職

♦ 文編/江英士

向貧困村派出「第一書記」是中國大陸扶貧的重要工作方式,所以「第一書記」能力如何,直接關係著扶貧的成效。近日,四川省達州市召回了扶貧不力「第一書記」二百四十一名,並增派十八名縣處級以上幹部到一線督戰。

地處秦巴山區的達州市,所轄七個縣(區、市)均為四川省「精準扶貧脫貧」重點。2020年,達州市要兌現全市七個貧困縣市區、828個建檔立案貧困村、63.66萬農村建檔立案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三大目標。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國際貧困線上調的意義

♦ 文編/魏三多

近日,世界銀行宣佈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國際貧困線標準從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調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調意味著全球貧困人口數量大量增加。

按照大陸現行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幣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大陸目前仍有七千多萬貧困人口。但是,若參照世行上調前的貧困線標準,大陸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按世行上調後的最新標準衡量,大陸的貧困人口將大幅增加。 Continue reading

【第114期】我在雲南大學的日子

♦ 文/李廣演(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三年級)

「開早上八點的課會不會太早,要不要改十點?」一句話,道盡了台灣民主文化的美麗,與哀愁。 如果美國是一池文化的大熔爐,而台灣,也就好比是一道多國文化的小雜燴,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台灣在亞洲特有的政治發展與社會素養,在承先啟後的各項進步領域中,民主開放的普遍價值滲透在台灣的各個角落當中,但也因為穩定發展帶來的安逸,以及個人意志的展現得到舒張,某些時候年輕人還是會混淆了本份與權利之間的價值,踩在紅線單索上得過且過。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