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二二八事件69周年 紀念座談會」專輯

日期:2016.2.28(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撫台街洋樓 (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

主辦單位: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

執行策畫:
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鍾浩東百年誕辰紀念特展」小組。

【第119期】白色恐怖被埋沒的歷史真相

文/邱健智

二二八事件後的六十九年,因在校老師而得到座談會資訊,和同學參加了在台北延平南路26號的座談會。親眼見了經歷日據時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也是目前台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陳明忠先生。

先談談參加座談會前對白色恐怖的認識吧,小時候聽祖父說到在某個夜晚,大家都不敢出門,聽說全台進入緊張狀態,國民政府在拿槍掃射。之後進入戒嚴時期,晚上不可出門,街上的警察只要懷疑你是抗命份子,可以直接押走無須任何憑據。從國中開始學歷史,一直到高中課本也只說起火點是因為查緝私菸擦槍走火而引發全台陷入一場可怕的亂局,而事後國家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就這樣,因此到高中了還是不了解二二八到底發生什麼事?白色恐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又為什麼二二八對台灣的歷史定位這麼大?而我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不只是高中生,或許比我們大一輩的人們也是,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僅僅只有如此認知。我們所得到的資訊真的是台灣歷史嗎? Continue reading

【第119期】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思考

文/張逸軍

對現在的年輕人而言,二月二十八日,就是個放假、休息的日子,但對許多年長的前輩而言,二月二十八日,卻是一段令他們付出青春、鮮血的歷史。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警察因查緝私菸而打傷婦人林江邁,並誤傷旁觀民眾,引起人民不滿,包圍警局,直到二十八日,卻遭衛兵槍擊,衝突一觸即發。

現今的教科書,以一位警察的過失,草率的交待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企圖隱藏更為重要的因素──國民黨的貪汙腐敗。 Continue reading

【第119期】我想知道真正的歷史

文/許堡蓮

一個契機,我參加了一個座談會,在座談會中,我瞭解了埋藏在歷史陰影下的真相。活在當時的人們內心的感受,透過他們的演說坦然地呈現在我眼前,飽受煎熬、屈辱、不安,那是多麼委屈的心聲啊!但他們站起來了,倔強的撐到現在,令人為此心痛,為此聆聽。 Continue reading

【第119期】扭曲歷史的二度傷害

文/劉思吟

我對二二八的認知,就是有連假可放,就所學到的歷史,也只是片面的認識。歷史的真相,各有不同的說法。本次二二八座談,強調二二八並非台獨,也不是與外省人的衝突。

光復初期,國民黨接收了台灣,隨後在國共內戰失利下撤退來台。對於先前被日本殖民的台灣人來說,台灣光復是件開心的事,因為在日本的殖民下,台灣人飽受不公平的差別待遇,所以滿心期待著國軍的到來,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然而來台灣的官員卻抱著接收台灣,高人一等的想法,各個貪汙腐敗,人民的生活不但沒有改變,甚至還變本加厲地被壓榨。 Continue reading

【第110期】火燒的青春(下) ── 一九七七年「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

採訪側記,及反思如何採訪與理解「白色恐怖」政治案

♦ 文、圖/張立本

1978年二月號《七十年代》(陳鼓應提供)。

1978年二月號《七十年代》(陳鼓應提供)。

個人主義強調「自我」的能力,弔詭在於,當我不知道的時候,此「不知道」將構成永遠缺角的真實。而問「真實」到底可不可能觸及? 不如問「真實」可以怎麼詮釋?如何通過詮釋縫隙發現「無知」?這時談認識論的「歷史規定性」太抽象,只能說,我通過訪談才有歷史實感,誠然資訊時有不足,但歷史皺摺益發立體。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火燒的青春(中) ── 一九七七年「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

採訪側記,及反思如何採訪與理解「白色恐怖」政治案

♦ 文、圖/張立本

時研社招新,後排為宋東文(宋東文收藏)

時研社招新,後排為宋東文(宋東文收藏)

去年某本「白色恐怖」相關著作,從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一刀為二,以此判定鬥爭的差異;此異論即使承認六○年代以後在美、日帝國主義加持下形勢轉變,但從「方法」看,就只是將事件依序排,從而只能把反覆出現的、有具體意識形態的「左派」群體視為偶然,甚至多元文化的一環,反而無法反映長時期的社會歷史動態。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火燒的青春(上) ── 一九七七年「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

採訪側記,及反思如何採訪與理解「白色恐怖」政治案

文、圖/張立本

「火燒」的青春,是我目前想得到的形容詞。我們似乎常用「烈火」之類的說法形容青年的狀態,好像意味著激情、奮勇、無畏、果敢……等青年特有不顧一切的夢幻情緒。然而火燒──火燒島,我們都知道這是什麼──就帶著承受鞭笞、刑罰、責難……等,極現實的隱喻。

台灣人民解放陣線組織章程草案。

台灣人民解放陣線組織章程草案。

台灣地區「白色恐怖」歷史重建與研究方興未艾,但除了控訴「國家暴力」還能如何?在線性史觀下,彷彿人類社會無論政治與經濟都會有「第X波」的演化,但「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卻讓我們尷尬。高喊「轉型正義」與「人權」的台灣,政黨輪替再輪替,都『無法』平反本案。為什麼?而我們又還能怎麼看待「台灣人民解放陣線」的發生?案發時,成員中年紀最大的不過二十七、八,年輕的甫升大四,他們怎樣走上這條路?當時怎麼想?看似突發的案件,該怎麼放在歷史長河中理解?三十八年過去了,這個「左派青年」案,又能對今天與明日的青年運動有何啟發嗎?能對歷史認知有啟示嗎? Continue reading

【第93期】捨我其誰的史學家葉榮鐘:駁若林正丈的台灣再殖民主義

文/尹章義(社團法人台灣史研究會理事長)

一、若林正丈其人

若林正丈是日本國長野縣人。1995年取得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入香港日本領事館任專門調查員,2013年任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

若林寫了一些為日本殖民台灣的政績和為台獨張目的文章,頗受台灣獨派和李登輝、陳水扁青睞,經常往來台日之間,也是極少數以研究台灣為名,在日本立足的人。 Continue reading

【第90期】走過動盪的一世紀(下)

葉榮鐘夫人施纖纖紀念專題

組稿/徐秀慧(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月光沁潤-紀念葉施纖纖女士

  •  文/黃琪椿
1976年葉榮鐘與施纖纖

1976年葉榮鐘與施纖纖

打開朱色長方漆盒,盒蓋外銘記著歲月的斑駁,盒蓋裡印著「彰女卒業紀念」字樣,耳邊迴響著「阿嬤老啊,無所謂囉」語重心長的慈祥話語,眼前浮起葉家阿嬤一頭白髮,個子嬌小,但深具知識文化氣質的優雅身影。阿嬤──葉施纖纖女士(1908-2014),最為人熟悉的身分是日據時期社會運動家葉榮鐘的夫人,但阿嬤自身經歷的獨特性亦不亞於葉榮鐘夫人的身分。她畢業於台中州立彰化女子高等學校師範講習科,並擔任公學校教師。不僅是日據時期缺少女子高等教育的台灣所培育出最高學歷的女性,並且在彰化高女就學期間,參加校長前川治帶領的登山隊,成為第一支成功登上玉山的女學生登山隊的一員。婚後在相夫教子生活中,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解嚴等重大事件,見證了台灣的百年歷史。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