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徐劍梅
9月22日至25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兩年多來,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元首外交強有力地主導著中美關係的發展。習近平和歐巴馬4次面對面會晤、多次共同出席地區和全球多邊峰會,並以通話、通信、派遣特別代表等方式保持密切聯繫。 Continue reading
♦ 文/徐劍梅
9月22日至25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兩年多來,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元首外交強有力地主導著中美關係的發展。習近平和歐巴馬4次面對面會晤、多次共同出席地區和全球多邊峰會,並以通話、通信、派遣特別代表等方式保持密切聯繫。 Continue reading
♦ 文/倪紅梅、顧震球
為紀念成立70周年的聯合國,於9月25日至27日召開會議,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通過2015年後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未來15年國際發展合作指明方向。
分析人士認為,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承諾,通過新發展議程並商討如何落實,成為系列峰會焦點,而地區衝突、氣候變化和難民危機等議題也是峰會熱點話題。 Continue reading
♦ 文編/江英士
隨著汽車「排放門」醜聞越鬧越大,德國福斯不僅在美國面臨高達18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韓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國政府也表達關注。近日該公司還承認,安裝排放「作弊」軟體的柴油車可能達1100萬輛。
那麼,這種軟體怎麼工作?為什麼能兩次欺騙美國政府?後來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Continue reading
♦ 文編/江英士
9月7日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附近出現交通癱瘓——來自歐洲10多個國家的近7000名農民駕駛上千輛拖拉機在此抗議,向當日召開的歐盟緊急農業部長會議施壓,要求改變歐洲奶價和肉價過低的局面,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Continue reading
♦ 文/田棟棟
西方媒體向來喜歡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大陸。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推出一部題為《中國的秘密》的三集紀錄片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在已經播出的前兩集中,BBC選取了「青少年沉迷網路世界」「剩男剩女」等並非大陸所獨有的社會現象,通過精心挑選採訪對象、刻意引導問答以及「超強的以偏概全能力」,把中國大陸一些非主流的社會觀點和潮流包裝打扮一番,冠以「中國秘密」的噱頭推上螢幕,以賺取收視率。 Continue reading
♦ 文編/江英士
圖為8月31日,難民在希臘和馬其頓邊境的艾杜邁尼檢查站通過鐵絲網進入馬其頓境內。這裡幾乎是亞非難民經由希臘前往馬其頓的唯一「合法」口岸。難民從這裏進入馬其頓不需要什麼證件,邊界兩側的軍警主要是維持秩序。 (新華社 劉詠秋 攝)
難民潮近來衝擊歐洲多國,引發廣泛關注。探究這場危機產生的根源,不難發現這與歐洲在西亞北非地區盲目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密切相關;而面對不斷湧來的難民,歐洲各國相互推諉、協調乏力,歐洲社會正面臨「自食惡果」的局面。 Continue reading
♦ 文/高攀
近期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投資者避險情緒明顯升溫,一些西方媒體將本輪全球資本市場調整的導火線歸咎於中國大陸經濟形勢欠佳引發的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擔憂。
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增長並不是一兩個國家說了算的;同樣地,經濟遭遇壓力時也不能只拿一兩個國家來說事。 Continue reading
♦ 文編/江英士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全球金融市場震盪?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認為,覆蓋全球範圍的金融市場動盪,雖然觸發點與中國大陸市場近期的波動有關,但根本原因在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的衝擊以及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不確定性引發的擔憂。 Continue reading
♦ 文編/江英士
恐慌籠罩的全球金融市場,從亞洲到美洲,全球各市場主要股指大幅下挫,美國、日本和歐洲的股指跌幅在3.6%至5.4%之間。全球股市集體下挫的同時,新興市場貨幣也劇烈波動。8月份,亞洲一些經濟體的貨幣匯率遭遇了2011年以來最大的跌幅。新加坡元對美元匯率下跌超過5%,韓元和泰銖下跌超過7%,馬來西亞林吉特和印尼盾分別跌了10.5%和14%。
金融市場動盪說明了新興經濟體自身的脆弱,但類似於1997年那樣的新興市場金融危機會捲土重來嗎? Continue reading
8月25日南北韓高級別會談結束,經過長達40多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雙方就多項事宜達成一致。
分析人士指出,南北韓達成多點共識意義重大。如果雙方能夠切實落實協議,那麼兩韓關係將進一步緩和,朝鮮半島將迎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