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90歲潘際鑾:大陸研發焊接機器人的第一人

文/尹平平

為解放辛苦作業的焊接工人

潘際鑾是大陸焊接領域的開拓者。上世紀50年代初,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以及清華大學的焊接專業,都由他籌建。

01焊接的研究絕不僅限於實驗室。從接觸焊接起,潘際鑾就經常跑工地,和工人師傅們共同解決技術問題。這項工作的辛苦,他再熟悉不過,特別是大型工件的焊接,工人要使用傳統的焊機,從內外雙面焊接大直徑合金鋼罐體,罐體管壁厚100毫米以上,為達到工藝質量要求,管件必須預熱到200℃。因此工人身穿厚厚的石棉服蹲在一個小小的鐵籠裡,然後鐵籠被吊車吊進罐內。200℃的高溫使水一下子就變成了蒸汽,但工人們硬是要在這裡堅持十幾分鐘。灼人的高溫使狹小的空間裡聚集了大量有害氣體,救護車必須一直在場,隨時準備搶救休克的工人。 Continue reading

【第168期】電視劇《風箏》:從禁播到熱播

文編/林素卿

01大陸電視劇《風箏》遭禁播4年後,終於在2017年12月17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開播以來口碑爆棚,該劇由柳雲龍、羅海瓊等大陸演員主演。該劇讓觀眾好奇所有主角結局分別是什麽,最後活下來的人有誰?所有主角結局都是悲劇嗎?《風箏》匯集眾多實力演員,就算被禁播四年也沒有讓觀眾失望,該劇首播劇集被觀眾大讚劇情緊湊燒腦,劇本過硬是該劇贏得口碑的基礎。 Continue reading

【第168期】台北機廠:肇始於清代的台北機器局

文/張卓如

筆者故鄉在嘉義大林,從小就和家人上台北定居。無論是返鄉或在宜蘭當兵,都有不少坐台鐵(台灣鐵路局)火車的經驗,但對火車的醫院─松山台北機廠卻一無所知。直到近二十年來,該機廠復原了幾部老蒸汽火車的行駛,加上該廠為因應高鐵延長到南港,被迫搬遷到新址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車輛基地,佔了不少新聞版面。而在松山線捷運北門站原址也保存了機廠的前身─清代的台北機器局建構遺跡。讓筆者有想去台北機廠一窺究竟的慾望。所幸,擁有80多年歷史的台北機廠已於2017年7月19日首度開放參觀導覽,讓筆者在即將跨年的前夕,有機會去大飽眼福。藉由數小時的參觀後,感觸頗多。 Continue reading

【第168期】社評:台大校長遴選,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大學

台大校長的遴選結果出爐,原本不被看好的,集技術官僚、學術菁英與企業獨董於一身的管中閔,竟然在本土勢力的寰視下,硬生生的把李遠哲愛將周美吟和陳弱水擠掉,引起本土產官學界的全面反撲,甚至用「預算主決議」的方式向教育部施壓,赤裸裸地將政黨的黑手伸入校園。綠營人士的忿忿可想而知,在他們看來,台灣大學既然是島內最高學府理應為「本土價值」服務,怎麼會跑出一個前朝遺老,不但是個「外省爺們」,還不是台大出身,實在是有辱斯文。 Continue reading

【第167期】社評:川普國安報告,冷戰結束了冷戰思維卻從未離開

2018年的開春之局,朝鮮半島好不容易在文在寅和金正恩的聯手下,以平昌冬奧為契機展開對話,適時的化解了一場劍拔弩張的武力叫囂。但平靜了20年的台海問題卻因美國老大哥的橫刀立馬,以及蔡英文當局的兩岸對抗政策,煙硝四起。從簽署《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允許台美軍艦互訪停靠並擬邀請台灣軍方參加「紅旗」軍演,到發表《國家安全戰略》(NSS)報告將中國和蘇聯列為「戰略競爭對手」以及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讓美台高層官員互訪。川普政府近期的一系列言行完全符合一句美國的古老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所有的問題就像是一根釘子」,而「台灣問題」就是川普自以為拿在手上可以對中國敲敲打打的棒槌。 Continue reading

【第166期】《瑯琊榜之風起長林》能否再度稱霸「劇」林?

文編/子涵

03兩年前,陸劇《瑯琊榜》的播出,不僅風靡全大陸,在台灣也是擁有眾多的「瑯琊粉」,甚至該片還出口至韓國、日本、北美,可謂風光無限,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電視劇。但是,當這樣一部幾乎成為「經典」的電視劇要開拍續集,而續集的主角又大換血,對於觀眾來說,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拒絕該劇的續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情緒。 Continue reading

【第166期】2017年兩岸「年度字」:享 V.S. 茫

文編/林素卿

2017年末,大陸與台灣各自選出了「年度字」,分別是大陸的「享」與台灣的「茫」。大陸的年度字票選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活動名稱為「漢語盤點2017」。根據大陸《法制晚報》的報導,「享」、「初心」、「智」、「人類命運共同體」分別當選大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 Continue reading

【第166期】社評:川普稅改,終結了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卻沒有終結世界危機

「川普主義」,這個帶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名詞,最近開始登陸全球各主要媒體的版面。就任一年來,川普的行事作風一反建制派政治菁英的常規,挑戰美國公眾「政治正確」的慣性思維,低調處理價值觀外交和人權問題,卻在敘利亞、北朝鮮和伊朗等問題上拉高採取海外軍事冒險的可能,舉手投足像是一個任性妄為的富家子弟,但翻雲覆雨的背後卻是一個工於計算的現實主義商人。最近川普所公布的「稅改法案」和《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就是他和他的白宮的幕僚們一手炮製的「有原則的現實主義」圖紙,為過去30年來美國華盛頓環圈政治菁英所一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資本全球化劃下了句點。 Continue reading

【第165期】中國大陸最委屈的10所大學,你認識嗎?

文編/中中

你見過因為地理位置偏僻就被人遺忘的大陸「985工程」大學嗎?你見過經費嚴重不足還要拼命搞研究的勵志大學嗎?你見過要靠民營資金活下去的國立大學嗎?你在報考大陸的大學或研究所選填志願時,是不是為只聽過北大、清華、復旦感到煩惱呢?其實,中國大陸還有好多很不錯的大學,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不為台灣學生熟知,來來來,跟著小編來一趟沒有最委屈,只有更委屈的「委屈」大學之旅吧。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