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電視劇《風箏》:從禁播到熱播

文編/林素卿

01大陸電視劇《風箏》遭禁播4年後,終於在2017年12月17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開播以來口碑爆棚,該劇由柳雲龍、羅海瓊等大陸演員主演。該劇讓觀眾好奇所有主角結局分別是什麽,最後活下來的人有誰?所有主角結局都是悲劇嗎?《風箏》匯集眾多實力演員,就算被禁播四年也沒有讓觀眾失望,該劇首播劇集被觀眾大讚劇情緊湊燒腦,劇本過硬是該劇贏得口碑的基礎。

無論看過多少諜戰劇,有些片段依然是可以觸達人們心底的。呈現在《風箏》裡的這些情景即是如此:中共地下黨員陸漢卿無所畏懼地一頭迎向竹簽任它貫穿自己腦髓,小女孩周喬(鄭耀先之女)抱著碩大的油紙傘在街巷一次次守望父親而不得,鄭耀先(柳雲龍飾)顫抖著把槍口對準了「兄弟」宮庶(軍統特務)的后腦勺……觀眾很難不為之動容。

該劇播出後收視率一路走高,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已連續十多天包攬了地方衛視黃金檔前兩名。諜戰深處是信仰——這是該類型劇顛扑不破的真理。而當一部劇集牢牢鎖住了觀眾視線,這一曲信仰的頌歌緣何動人心魄,也構成了值得電視劇創作反覆咀嚼的樣本。

如大陸劇評人李星文所說,「一順到底的革命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沒有內心煎熬的文藝作品是無法傳世的」,《風箏》 之獨樹一幟,在於它從三個維度,觸到了人性共通之處,探測出了信仰的至高無上。

信仰與生命孰輕孰重,這是英雄無需選擇的選擇。

劇中兩位主要角色鄭耀先(柳雲龍飾)、韓冰(羅海瓊飾)。

劇中兩位主要角色鄭耀先(柳雲龍飾)、韓冰(羅海瓊飾)。

作為一名曾長期潛伏的中共地下黨員,鄭耀先在1949年之后被組織委以另一項特殊任務。公開的身份,他是周志乾,一個「具有重大嫌疑的歷史反革命」,需要在勞教農場裡進行改造。暗地裡,他一方面仍在追蹤國民黨特務「影子」的下落,另一方面他收下來自農村的馬小五為徒,為組織培養新一代偵察員。

關於隱蔽戰線的奮鬥價值,鄭耀先至少對馬小五說過兩回。一次是在剛「拜師」時,他說:「大丈夫頂天立地,命可拋,義不能絕,這個義就是信仰,這個世界沒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另一次是在馬小五看似學成出師前,他如此點撥:「在我看來,你還缺少了點什麼。缺少了對理想的執著,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那是一種甘願為理想獻身的信念。沒有它就等於沒有了靈魂,沒有這種信念,我永遠都不可能讓你出徒。」

為理想而獻身,多麼樸素卻重如千鈞的一句話。當信仰與生命擺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看看被酷刑折磨的地下黨人曾墨怡如何咬緊牙關,聽聽身陷渣滓洞的陸漢卿怎樣慷慨陳詞,與其探問信仰與生命孰輕孰重,毋寧講這是多少無名英雄無需選擇的選擇。

當信仰與情感交鋒時,他們犧牲了淳樸人性中最基本的關係。

《風箏》的片尾有段字幕反覆發問:「信仰至高無上,到底至高無上到什麼程度,什麼層次,才能夠讓你有決心,能夠犧牲到你最淳樸人性中最基本的關係?」

鄭耀先(柳雲龍飾)是中共潛伏在軍統的諜報人員。

鄭耀先(柳雲龍飾)是中共潛伏在軍統的諜報人員。

或許,鄭耀先的情感坎坷路可做注腳。大結局裡,已是垂垂老朽的他坦露心跡:「我這一生,喜歡過三個女人,只有程真兒是自己的同志。」程真兒,那個與鄭耀先在軍統眼皮底下談柏拉圖式戀愛的姑娘,她會給愛人織毛背心,「這樣敵人的子彈打過來時,可以不那麼疼」。愛情還來不及綻放,姑娘就慘遭暗殺。而目睹了一切的他,是繼續潛伏,還是不顧身份暴露的危險為愛挺身?鄭耀先是如此表現的:他照例切著牛排,請西餐廳的服務員播一曲 《晴朗的一天》,轉身親手將程真兒的骨灰撒在風裡。當信仰與情感交鋒,他犧牲了淳樸人性裡可貴的愛情。

該劇的時間跨度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劇中角色周喬(鄭耀先之女)正在閱讀毛澤東語錄。

該劇的時間跨度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劇中角色周喬(鄭耀先之女)正在閱讀毛澤東語錄。

髮妻林桃出身國民黨中統,他們從互相試探到假戲真做,從「睡覺都睜著第三隻眼睛」的互不信任,到最終交付真心,動蕩歲月磨出了身經劇變後的夫妻情真。奈何,信仰的殊途,無法讓兩人同歸。洗盡鉛華後的林桃在知悉丈夫共產黨人的身份後毀容自殺,而鄭耀先為了繼續靜默地執行任務,不得不任由獨女周喬流落他人家。於是,小女孩一次次盼父而不得的場景,終究化作了整劇開頭的一段獨白:「那一年的冬天,我寫完了一本書《他的軍統生涯》。書裡的主人公鄭耀先是我的父親,不,他不是我的父親。」信仰與情感交鋒,他到底是犧牲了淳樸人性中最基本、最難以割捨的血緣親情。

當信仰與執念對決,勝利屬於人民。

穿過了生命的迷霧,又跨越了人性的沼澤,信仰可以是比生命和情感更不竭的力量。那麼,在抵達彼岸之前,真正的信仰者還會經歷什麼?

之前大陸幾部經典有著不約而同的點題。《北平無戰事》最后,方孟敖帶著國民黨搜刮的黃金飛往台灣繼續潛伏,謝培東站在歡慶解放軍入城的人群中笑容滿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但任務並未終結,這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依舊不能解密。《暗算》裡中國共產黨情報員「毒蛇」說:「誰笑到最後,誰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影響一枝蠟燭的光輝。我不言敗,因為大幕還未落下﹔而你過早地叫喊勝利,卻可能孤獨地面對舞台,座下無人喝彩。」

讓信仰與執念正面交鋒,這恰是《風箏》最獨到之處。這部劇中,信仰是共產主義者的名詞,雖然國民黨的軍統、中統的陣營裡也有堅定的主義者,如宮庶、如延娥,如幾十年潛伏的「影子」,他們心懷堅定的執念。對人物宿命的處理,顯示出創作者的智慧。一個天空上的「風箏」,一個黑暗裡的「影子」,同樣果敢又沉穩,同樣對自己的理想忠貞不渝,因為這「錯位」的命運,他們無意間照見了彼此的動蕩一生,一個向光明敬禮,一個黯然自盡。「影子」及其背後的力量為何會潰敗?劇裡有顯示,不是他們不夠堅定,而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光明。

大陸的電視劇中,拍諜戰劇的人很多,但能自創出一個品牌來的卻僅有柳雲龍一人。柳雲龍拍過的《暗算》,觀眾為裡面的情節曲折和手段所折服,這一次,柳雲龍拍一個特工的命運,主人公時間跨度從1946年的重慶綿延到1979年的北京,中間還經歷文革的大背景,比一般諜戰劇具有命運色彩和深度。台灣觀眾可以透過各種網路平台,欣賞這部執得一看的電視劇:《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