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兩岸合作的框架內解決台幣和人民幣的兌換問題;
- 通過在香港和澳門的清算銀行來辦理;
- 由兩岸銀行各自的代理行提供服務。
大陸商務部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大陸與台灣的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這一龐大數字的背後蘊含著兩岸貨幣未能直接清算帶來的龐大經濟成本。
大陸商務部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大陸與台灣的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這一龐大數字的背後蘊含著兩岸貨幣未能直接清算帶來的龐大經濟成本。
■ 錢春弦
創新,托起夢想的翅膀──中國商飛「大飛機」研製啟示錄
■ 錢春弦
![]() |
國產大客機C919外型樣機 (網路圖片) |
2011年10月,中國人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全球民用飛機製造領域的激烈競爭:10月15日,大陸航空公司運營的首架A380飛機,從法國圖盧茲抵達北京國際機場;26日,波音787夢想飛機在日中航線投入商業運營。
就在空中「巨無霸」與「夢想飛機」在中國市場展開「對決」之時,全球增長最迅速的中國大陸民用飛機市場,正期待著自行製造的「大飛機」。
「中國夢」: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2011年12月,經過評審專家委員會評審,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蘇波宣佈:C919大型客機專案初步設計階段研製工作完整、有效,飛機總體技術方案合理可行,可以進入詳細設計階段。 中國商飛公司總經理金壯龍說,評審結果意味著飛機總體技術方案不但市場是認可的,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在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沒有預見性,就會落後。在全球性節能減排壓力下,A380、B787都強調其環保性能。C919大型客機的設計目標是每座每公里燃油消耗較目前運營中的同級別飛機降低12%至15%,每座空重較目前運營的同級別飛機低2%,污染排放物減少50%。
提高飛機巡航速度和減小飛行阻力,是提高飛機氣動效率的主要途徑,而超臨界機翼和吊掛/發動機短艙安裝一體化氣動設計,成為C919總體氣動設計的難關。 C919採用研製中的LEAP-X1C發動機,比同級發動機短艙尺寸增大11%以上,干擾阻力明顯增加,嚴重影響機翼氣動特性,給機翼、吊掛/發動機短艙安裝一體化氣動設計提出雙重挑戰,成為影響C919成敗關鍵因素之一。
科學有險阻,創新能過關。《高巡航氣動效率超臨界機翼氣動設計》專案,成功解決這一難題。專案形成約20份技術報告,還培養了青年技術骨幹。
科技創新:歸根結底靠人
在特定階段,一個國家的實力總是有限的,但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大飛機製造靠國家實力,靠科技的綜合能力,但歸根結底要靠人,靠設計師。大型飛機研製是提高大陸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標誌。而創新型人才隊伍,是「標誌的標誌」。
中國商飛公司積極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員工數量從組建時的3800多人增加到7100多人,引進海外人才669名,有13人入選「千人計畫」,副主任設計師以上技術人才超過百人,形成了支撐型號研製和公司發展建設的技術人才隊伍。
中國商飛公司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烏克蘭等地,這些地方有世界著名航空製造企業和主要供應商,如波音、空巴、安東諾夫、霍尼韋爾、羅克韋爾柯林斯等。
李東升,「千人計畫」的入選者,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航空系博士、博士後,主要從事複合材料結構與強度方面的研究,原任世界主要航空製造企業損傷容限技術總負責人、跨國團隊帶頭人,現任公司型號總設計師助理。
聚全國之智:發揮制度創新優勢
中國商飛2012年的工作日曆排得滿檔。C919大型客機專案進入工程發展階段後設計工作面臨更加繁重的任務,還有60多項關鍵技術需要攻克。
這不只是中國商飛的任務,大飛機專案,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組織管理和創新方面正發揮重要作用。大陸大型客機論證,以創新組織模式為開端。舉全國之力,聚全國之智,中國商飛組織了以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為核心的聯合工程隊,得到大陸13個省市,包括航空、航太、電子、冶金材料等行業和部門以及高等院校等47家單位的積極回應和支援,先後有468位專家集中在上海聯合辦公。
從項目論證到關鍵技術攻關,有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參與;有西飛、成飛、沈飛、南飛、哈飛、寶鋼、中鋁等機體和材料供應商的作用;有國航、東航、南航等用戶單位的付出。
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力量相結合的重大管理創新,它既加強了攻關力量,有力地帶動了大陸相關學科專業的發展,同時這一知識、技術、資源高度集中的平臺,將來是利益共用的平臺。在大型客機項目帶動下,大陸共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22所高校參與研製,中國大陸民機產業鏈因而初步形成。(新華社)
C919──讓中國大飛機之夢早日化為現實
■ 賈遠琨
![]() |
技術人員在C919大型客機機頭工程樣機內調試設備。(網路圖片)
|
2007年起步的承載著中國人「飛天」夢想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專案,歷經幾年的攻堅克難,在設計製造、市場開拓以及帶動民機產業全面發展等方面,將夢想一步一步堅實地推向現實。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大陸對民用飛機建造進行過有益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經歷了一段十分坎坷和曲折的發展歷程。歷史經驗表明,局部的製造能力並不代表整體的創造能力。核心技術市場換不來,花錢也買不來,唯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核心技術的攻克是國產大型客機項目的關鍵。在總體設計和初步設計中,C919大型客機研製已先後攻克了40項關鍵技術,解決了100多項技術難題。
在C919大型客機總體設計和初步設計中,為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大型客機研製的技術瓶頸,中國商飛公司確定了超臨界機翼設計、機頭與駕駛艙設計、艙門設計、電傳操縱與主動控制技術應用研究、類比座艙及操作程式開發驗證、噴丸成型及自動鑽鉚和構型管理技術等百餘項關鍵技術攻關專案,集中資源和力量開展攻關,確保滿足專案需求。
國產大型客機項目啟動於新的歷史時期,民機產業的體系和佈局均沒有前人的「範本」可以效仿,中國商飛公司以「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為基礎,產學研相結合,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民用飛機產業發展體系、發展模式和發展格局。
創新發展模式,不僅全面提升了設計研發、總裝製造、市場行銷、適航取證等核心能力,也全面帶動了大陸相關產業、科技發展。中國商飛公司選定了大陸國內9家機體供應商、17家國際系統供應商和141家材料/標準件供應商。一個以中國商飛為龍頭,以中航工業集團為依託,帶動全大陸、輻射全球的產業鏈條初步形成。
為保障項目發展,中國商飛在上海和北京規劃開展了設計研發中心、總裝製造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新區建設。伴隨著C919大型客機項目全面進入詳細設計和工程發展階段,這些新區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從今年起,大陸9家機體供應企業、22家材料和48家標準件供應企業將陸續全力投入C919大型客機的工程製造工作。這對於快速提高大陸的民用飛機製造能力、先進新材料開發水準和先進工藝製造水準等將發揮顯著的作用。
目前,C919大型客機啟動用戶已達到10家,總訂單量達215架,這表明市場對C919大型客機總體技術方案初步認可。
中國商飛公司總經理賀東風說,在世界航空大家庭裡,中國商飛是一個新成員,我們願意與國際著名航空公司、航空設備供應商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共進,共用市場繁榮。
2012年,C919大型客機項目仍將快速推進,將完成三級數位樣機設計,發放全部生產用資料;完成共計70項風洞試驗、結構強度研發試驗、零部件符合性驗證試驗,飛控、液壓、起落架、航電等主要系統綜合試驗開展安裝調試;完成16項關鍵技術攻關,開展18項關鍵技術攻關。
讓中國的大飛機早日翱翔藍天,C919乘著夢想向未來進發。(新華社)
中國大陸自行設計大型客機── 2014年首飛
■ 查文曄、顧瑞珍
![]() |
LEAP-X1C發動機。(網路圖片)
|
中國大陸C919大型客機研製正按照預定計劃穩步進行,有望今年底完成詳細設計,開始進行零元件裝配,2014年實現首飛。
大型客機項目總設計師吳光輝表示,中國商飛於去年完成了大飛機的初步設計工作,並通過了國家級評審,今年將進入詳細設計階段。按照計畫,今年要完成設計工作,年底開始進行零元件裝配。去年12月,大飛機首個裝機零件在成都開工製造,今年將全面進入詳細設計、製造、實驗階段。
關於大飛機使用的發動機,吳光輝表示,第一階段還是會選用當前國際最先進的LEAP-X1C發動機,它也是波音、空中巴士等採用的主流發動機。該型號發動機將降低巡航燃油消耗率13%到15%,減少污染排放50%,改善噪音情況,直接使用成本較現役同類客機降低10%。該發動機將由GE公司和法國賽峰集團聯合研製。
事實上,中國大陸針對C919大型客機專門設計的國產發動機正在上海進行認證,型號為「長江1000」。未來大陸大飛機會有兩款發動機供選擇。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大陸正在自主研製的新型15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截至2011年底,這一項目完成了立項論證、可行性論證和預發展三個階段工作,並於2011年12月9日通過國家級初步設計評審,全面進入工程發展階段。
目前,國產大飛機已獲235架次訂單。除了大部分是大陸內部需求外,國外需求客戶更包括美國及東南亞國家。吳光輝透露,今年C919大型客機專案仍將快速推進,將完成三級數位樣機設計,發放全部生產用資料;完成共計70項風洞試驗、結構強度研發試驗、零部件符合性驗證試驗,飛控、液壓、起落架、航電等主要系統綜合試驗開展安裝調試;完成16項關鍵技術攻關,開展18項關鍵技術攻關。(新華社)
![]() |
(網路圖片) |
「就是這3棟樓,明年就能用了。」看著眼前正在建設的大樓,高雲斌揮動著粗糙的大手,提高了嗓門。在他看來,通過民主懇談的方式,在2010年的鎮財政預算中爭取到一千多萬,為「溫嶠鎮第二小學」建這幾棟教學樓,是非常值得一說的事情。
![]() |
烏坎村選舉景象(新華社 攝) |
2012年2月11日下午,當選舉主持人宣佈投票截止的一刻,47歲的村民鄒俊強正在將手中的第四張、也是最後一張選票塞進齊肩高的投票箱裡,這張「壓哨票」到底算不算是有效票?
經過短暫而激烈的爭論後,三位監票員同意他繼續投票,而兩位則認為這張票不算數。3比2,已經被揉皺了的選票最終還是投進了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