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學生整容」的泡沫與現實

崔浩

01_學生整容

網路圖片

當22歲的楊姓女大學生揭掉臉上的紗布,攬鏡自照,新做的隆鼻手術令她「面目」一新。在大陸,嚴峻的就業壓力之下,許多大學生忙於「就業前微整」。以女性為主的整形美容群體日趨「低齡化」,20歲左右的學生佔據整形美容群體的兩成以上。 Continue reading

【第54期】從「要你來」到「我要來」

「老外」思想在中國悄然變化 

凱霞

10年來,到中國留學的美歐學生漸漸
多了起來。在高校的校園中看到高鼻子、
藍眼睛的洋學生,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網路圖片)

 「老外」這個稱呼,在大陸與台灣兩地都是特別指稱外國人的,類似與老張、老王、老李之類的稱呼,沒有貶義,只有大大咧咧,隨便親切。吸引外國留學生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事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曾經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熱情「請」老外們進來,現在,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外主動要求到中國大陸來。

愛京劇 愛相聲 把中國當成第二故鄉

來自日本的加藤,在大陸已經生活了十年。2003年,SARS肆虐的時候他來到北京,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越來越國際化的北京,讓加藤覺得舒服、自然和沒有壓力。一項調查顯示,70%的外籍人對北京的工作、學習和居住環境表示滿意。

加藤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媒體人,北京開放的媒體環境以及大量湧現的媒體形式,像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等,給加藤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好機會,現在他已經在多個媒體開設了專欄。他以自己的獨立思考,觀察著這個讓他充滿好奇的國度。

加藤說,他對中國,沒有距離感,回到這裡,像是回家。每次從日本到北京,加藤推開宿舍門就會喊:「我回來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越來越開放的中國。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中,外國人占總數的0.3%。他們熱愛京劇,學習相聲,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很多人把中國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說中國話 嫁中國人 一個美國女孩的中國夢

凱薩琳•湯普森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淡藍色的眼睛和雪白的牙齒,一個典型的美國妞,而如今這個金髮碧眼成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媳婦兒。這一切都與她參加的美國政府推行的中國留學生專案有關。

2005年夏天,凱薩琳參加了普林斯頓夏季的中國留學項目,參加這個項目的學生都是從美國各大名校選拔而來。2009年,她再次參加了美國教育部的獎學金項目,到中國大陸參加中文高級班的學習。「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凱薩琳深深迷戀中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學業結束後,凱薩琳來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當中文老師,認識了一位來自山西的小夥子。2010年夏天,他們在山西舉行了一場地道的中式傳統婚禮。婚禮上,凱薩琳穿著對襟唐裝和繡花鞋,藍色的眼睛在中國紅的襯托下格外明亮。

「中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中國發現了新的自己,包括思想、感情和性格,這些都將伴隨我的一生。」凱薩琳經常這樣告訴她的美國朋友。

越開放 越自信 留學從單向轉為雙向

從「中國留美第一人」容閎赴美求學到現在,差不多已有160年了。這160年來,去美歐留學的潮流,一直在奔流向前。但是,近10多年來,一個反向的留學潮初露苗頭,到中國大陸留學的美歐學生漸漸多了起來。在大學的校園中看到高鼻子、藍眼睛的「洋學生」,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資料顯示,在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裡,每天都有幾十架國際航班從世界各地降落;每天都有數千名外國人自由地來到北京,學習、工作、旅行或者定居。全球舞臺上的角色和地位的變化,有時候可能很細微而不易察覺,或者只不過是幾個或幾十個青年去國外留學,但它卻會慢慢地改變交流雙方的相互認知,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國家與世界的長遠關係。

越來越國際化的中國,以越來越成熟的制度,越來越開放的胸襟,容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從「要你來」到 「我要來」,來華熱潮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第54期】大陸年輕人鍛煉身體有多難?

沒時間 沒精力 沒興趣 拖延症

小琪

身體鍛煉不在於形式、頻率,健身房也好,公園草坪也罷,
年輕人應該早早甩掉那些纏住你的借口,邁開腿腳,
一起享受運動的快樂。(網路圖片)


8月8日在台灣是爸爸節,在大陸則是全民健身日。在這個人人大汗淋漓的季節裡,大陸許多公園、健身場所最常見的還是中老年人的身影,而年輕人的腳步則大都徘徊在商場、公寓的冷氣房裡。到底是誰奪走了年輕人的健身時間?沒時間、沒精力、沒興趣、拖延症……這些藉口牢牢拴住了時下年輕人的腿腳,鍛煉身體到底有多難?

在以往的朋友圈中,25歲的崔姓同學堅持鍛煉是出了名的。他早早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但最終還是因為工作原因慢慢放棄了堅持了十年的習慣。從初中開始到大學畢業前,小崔天天跑步,每天半小時,還時常打個籃球,夏天還經常去游泳。

兩年前崔同學大學畢業,邁開自己的職場人生。剛剛進入社會,比起在大學裡的日子,他的時間好像一下子少了很多。「根本沒時間鍛煉,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畢竟是十年的習慣,現在一周能跑三次就很不錯了。」如今,他一天上班時間8小時,回家後還要幫著做家務。小崔說,一到週末只想睡懶覺,以彌補一周來的睡眠缺失。

韓小姐是上海一家電視台的主播,將近30歲的她已經結婚生子,為了保持在銀幕上的完美形象,韓小姐決定辦一張健身卡,把體型、容貌都保持在最有活力的年輕狀態。年初,她去了一家健身會所,恰好趕上會所辦卡做活動,她狠了狠心,花5000元辦了一張健身卡。

在韓小姐看來,雖然一次性投入的比較大,但如果去的次數頻繁,平攤到每次的費用其實並不高。剛開始,韓小姐還能每天堅持去鍛煉,練練瑜伽跳跳肚皮舞。可計畫不如變化快,後來電視台製作大型專題節目,再加上加班結束後的疲憊,健身房裡已經漸漸看不到韓小姐的身影了。眼瞅著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韓小姐去健身房的次數還沒超過10次。

「偷懶是年輕人的天性嘛」,韓小姐最終還是決定選擇其他方式來塑身。她跑過步,跳過繩,打過羽毛球,還買過瑜伽墊和跑步機嘗試運動,但這些健身運動沒有一個堅持下來。對於運動健身,她的感受是,說起來容易,堅持下來太難。

自由職業者的靚靚是一位古箏老師,性格文靜的她骨子裡可是個運動健將。工作後,靚靚已經堅持鍛煉了五六年時間,剛開始也是堅持不下來,後來公司體檢查出了脂肪肝,至此以後她就不敢再大意。

自從在健身房辦卡以後,靚靚每週都能去個四五次,和那裡的幾位健身教練也陸續成為了好朋友。在她的健身朋友圈裡,只要大家一招呼出去郊遊或者戶外鍛煉,她准能錯開時間,背上裝備趕過去。如今,靚靚不僅脂肪肝不見了蹤影,身體素質也特棒。「過去我也喜歡逛街、看電影,但那次身體檢查讓我一下子意識到,身體的健康是任何享受生活方式的前提,只有身體好才能心情好,才會有時間精力打拼事業、追求更完美的生活。」

身體鍛煉,不在於形式、頻率,健身房也好,公園草坪也罷,年輕人應該早早甩掉那些纏住你的藉口,邁開腿腳,一起享受運動的快樂。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第53期】一碗湯的距離

李麗

                            (網路圖片)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前些年在央視春晚上的一首《常回家看看》風靡大江南北。今年7月1日起,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明確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

子女:如果有時間要多陪陪父母

兒女與父母異地生活的情況在大陸極為普遍,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往往是背井離鄉,與父母千里相望。今年26歲的李先生出生在安徽,2011年,他成為嘉興一家證券營業部的客戶經理,因為離家比較遠的緣故,他基本每半年回去看望父母一次。「上了班以後就沒有多少時間了,再說掙的錢本來就不多,回趟家是需要費用的。父母歲數還不大,身體還好,就沒必要老回家。」

而如果子女與父母生活在同一城市的,照顧起老人來則格外方便。在浙江做裝潢生意的倪先生是本地人,他表示,如果不出差的話,自己每週六或者周日,都會帶著妻兒去看看父母。「其實,父母把我們帶大很不容易,如今我們長大成人了,當然要多陪陪他們,就算沒有法律規定,這也是為人子女應當做的。」倪先生說。
父母:只要多惦記著就滿足了

在大陸,現在的孩子家庭組成多數是「4-2-1」模式,即四個老人、夫妻兩口子和一個孩子。「現在社會競爭很激烈,生存壓力大,還給他們制定了條條框框,年輕人的負擔多重啊。」北京一位吳老伯作為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常回家看看,然而,在外地的兒女因為工作的緣故,確實很難做到這一點。「其實我們的願望很簡單,也不需要子女時時刻刻相伴在身邊,只要子女時常惦記,就滿足了。」吳老伯表示。

其實,很多父母都不願去拿著法律來「威脅」兒女回家,並表示理解子女的辛苦。「我女兒大學畢業後在寧波找了份工作,工作近3年了,也沒用過一次探親假,我也不願意她專門請假來看我。」一位杜姓女士說,女兒在寧波找到份好工作不容易,作為父母就不該讓子女分心,只要女兒過年的時候能夠回家看看,平時多打幾個電話就可以了。

一碗湯的距離有多遠?

究竟是現代人的工作越來越繁忙?還是人們越來越在意回家一趟的成本?又或是用人單位越來越苛刻的對待請假?這樣一則原本充滿人情,飽含倫理的事情,在數年後竟被大陸列入法律,從道德的高度瞬間上升到法律的約束。

心有餘,而力不足,恐怕是最為貼近這些常年在外工作,無法經常回家探望父母的兒女們心聲的語言了。然而更多的時候,一通電話,一個短信,便能解決很多問題。又或者,與父母比鄰而居,則諸事圓滿。因此,該律法內明確表示,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

提及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相信許多兒女,尤其是已婚後的兒女,多多少少會有些排斥。不同的生活理念,追求自由無拘束的生活等方方面面,成為子女與父母分開居住的各種因素。等到孩子們出生了,年輕的父母們忙忙碌碌,又希望長輩們能夠過來照看孫輩。因此,一碗湯的距離,是既能滿足分開居住,又能保證時常回家照看老人的最佳距離。

【政策小貼士】                          

中國大陸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將屬違法。該法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該法明確,國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為老年人隨配偶或者贍養人遷徙提供條件,為家庭成員照料老年人提供幫助。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此外,該法還提出,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第53期】「摳門」換客族

做個不花錢的消費者

葉生香

別針換房子?這個不靠譜的故事,真實發生在加拿大一個叫麥克唐納的26歲的年輕人身上,他用一個別針,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最靠譜的時候,曾換到了一套兩層別墅的一年免費租約!
如今,「一個別針換一套房子」早已是故紙堆裡的「舊聞」了,但「需求決定市場」的模式在大陸白領中卻深入人心。
這群人被稱為「換客族」,他們不但「摳門」,想不花錢就能消費;還流行起「技能交換」,相互教授各自掌握並且對方感興趣的技能。一股「換客風」已經悄然刮起。

物物交換,喜歡就好

「我的筆記型電腦有點過時了,還有MP4一些電子類產品也不太喜歡了,我想用這兩樣加起來,換一個差不多價值的二手IBM的筆記本。」小王找專業人士評估了一下,他手裡的筆記型電腦加上MP4的價值在人民幣800元左右。他把這些資訊都掛在一家換客網站上,一個月後,小王成功以物易物,換到了自己喜歡的物品。

張麗平時最喜歡買各種各樣不同的化妝品,用也用不完,扔更加捨不得。「『換客』其實挺有意思的,在網路上把自己閒置的東西和別人交換成自己想要的東西。」張麗說,剛開始她也是聽朋友推薦,才知道有「換客」這一回事,沒想到自己第一次交換成功後,就徹底成為了「換客族」,把梳粧檯上積攢的各種物品全都「清了場」。現在,她又清理出一批閒置的衣服和日用品,準備放上網站交換。

像小王和張麗這樣的「換客族」,在大陸都市白領中已經小成規模。他們相當一部分人是女性,交換的貨品包括化妝品、飾物、服裝、電子產品、運動休閒用品及各種充值卡等。不少「換客」都沒有指定要交換什麼物品,只打出「任意交換,喜歡就好」的口號。

技能交換漸流行

與古老的物物交換的模式不同,在網路時代催生了技能交換的「新換客」模式,他們通過在網上發帖的方式,組織起一批人,相互教授各自掌握並且對方感興趣的技能。

一個名為「一起學素描」的活動介紹貼在微博上一經貼出,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技能交換就是用自己掌握的技能交換別人掌握的技能,各取所需,以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同時節省下高昂的培訓費。」活動的連絡人毛毛這樣介紹。這樣的帖子通常是有組織的技能交換小組在相應的網站上發佈的。發出後就可以通過帖子中的聯絡方式報名。

據瞭解,網友們相互交換的技能是五花八門,你可以用減肥健身的方法,交換學習英語的機會,交換開網店的經驗,或者汽車駕駛的技術與經驗,或者炒股票、做生意的手法。他們的口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換不到」。網友「大鑼」認為,通過技能互換的方式不僅可以學習到各自需要的技能,還能省下一筆高昂的培訓費,有時候還能交到不錯的朋友。

有句話說的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不是說說而已呀!

生活小細節 環保大理念

隨著大陸生活水準的提高和互聯網的發展,通過「以物易物」或者技能交換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使「換客族」逐漸為人所知。不論是看似原始的物物交換,還是新穎的技能交換,實際上都體現了最流行的環保消費理念。

「換客之間能否成功交換,大多以交換雙方的需求為準,而不是等價原則,這樣一來就更加容易將閒置物品盤活,間接地減少了廢棄品。儘管這只是生活中的小細節,但卻是值得提倡的節能環保理念。」一家換客網站的負責人Eric的一席話,道出了「換客族」之所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第52期】畢業生的夢想與現實

你需要or需要你

淨芯

大陸的就業市場,有機會也有競爭,青年人需要
認清現實,放低身段,才能真正把握機會。
圖為浙江寧波的一個招聘會場。(網路圖片)

七月流火,又是一年畢業季!在大陸,這段時間熱映的影片《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適時詮釋了對青春的致敬、對夢想的追求。

與此相對的,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卻顯得多少有些暮氣沉沉,拼命奔向主流大道。在這個「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畢業生的選擇或許更加被動。但「過來人」也表示,如果找不到「你需要」的工作,還有許多「需要你」的工作在等著你。

夢想:從主流大道上退出的「菁英」

「四年前,我在香港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凌晨,收工比較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相當疲憊。我看到路邊有一個公益廣告叫『夢想改變世界』。那時候的我,看到這句話,冷笑了一聲,哼,夢想?然後氣沖沖就回家了。回到家,坐在床上,真的是淚流滿面。我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為什麼竟然沒有了夢想,我還這麼年輕,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幸福活過,更沒有為別人的幸福活過,我究竟在為什麼而活?看上去我一路都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做著我不喜歡的事情。不僅做,還把它做到出色,為什麼我的內心如此地乾涸?」

在一場以「誰能定義我們的青春」為主題的21世紀教育沙龍上,香港突破機構項目官員、《和菁英價值說再見》作者趙晗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經歷。從人大附中、清華到港大再到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在外人看來,趙晗可以算作成功的菁英人士。但工作7個月之後,幡然醒悟的她卻毅然辭職,投身公益事業。

現實:「民營個體」用人最多滿意度最低

姚翔大學畢業已有兩年,目前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考大學時,他聽從父母的建議,放棄自己喜愛的歷史,報考了北京一所知名高校的經濟學專業。大學畢業時,他從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考入這家體制內的單位,讓同學們很羨慕。「其實,從小到大,我很少依據自己的內心來做判斷和抉擇,因為總會有人告訴你什麼樣的選擇是好的。說實話,我並不是非常喜歡現在的工作,有些單調,但是這份工作能給我北京戶口、豐厚的薪水福利和地位、安全感,在現在的大陸就業環境下我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就業藍皮書《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民營企業/個體」是2012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用人單位類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個體」就業。但報告也顯示,2012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民營企業/個體」的就業滿意度最低,為50%;而在「政府機構/科研事業」的就業滿意度最高,為69%。

「所以和幾年前的大學畢業生相比,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肯定會更加現實。」北京一家高校負責學生工作的馮老師解釋,「像在北京生活壓力這麼大,還有一些限購政策,大學生們肯定要看重戶口、薪酬福利等,這些都會影響到生活品質,學生的職業發展當然要考慮興趣等因素,但現實問題也無法忽視。」

建議:勇於從最基層的鍛煉做起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短期內可能並不會有所好轉。由國家教育諮詢委員胡瑞文主持的《基於事業統計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結構與人才供求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至2020年間,中國大陸預計將新增9400萬大學畢業生,由於同期市場提供的白領崗位只有4600萬,能夠成為白領的大學生將不足一半。

「我們用30年時間使高等教育從菁英教育達到普及化階段,但也帶來非常大的挑戰。1991-2000年普通高校每年畢業75萬人,2001-2010年每年畢業340萬人,未來十年每年畢業700萬人,成人高校還不算,這對就業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菁英到大眾到普及化階段,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能力和崗位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胡瑞文預測,未來1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大概有40%會進入藍領、灰領崗位就業,成為知識型工人、知識型農民和知識型的現代商業服務人員。

在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的今天,青年人需要認清現實,放低身段,做一個有靈魂、有夢想、有責任的人。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