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從「要你來」到「我要來」

「老外」思想在中國悄然變化 

凱霞

10年來,到中國留學的美歐學生漸漸
多了起來。在高校的校園中看到高鼻子、
藍眼睛的洋學生,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網路圖片)

 「老外」這個稱呼,在大陸與台灣兩地都是特別指稱外國人的,類似與老張、老王、老李之類的稱呼,沒有貶義,只有大大咧咧,隨便親切。吸引外國留學生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事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曾經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熱情「請」老外們進來,現在,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外主動要求到中國大陸來。

愛京劇 愛相聲 把中國當成第二故鄉

來自日本的加藤,在大陸已經生活了十年。2003年,SARS肆虐的時候他來到北京,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越來越國際化的北京,讓加藤覺得舒服、自然和沒有壓力。一項調查顯示,70%的外籍人對北京的工作、學習和居住環境表示滿意。

加藤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媒體人,北京開放的媒體環境以及大量湧現的媒體形式,像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等,給加藤提供了學習和實踐的好機會,現在他已經在多個媒體開設了專欄。他以自己的獨立思考,觀察著這個讓他充滿好奇的國度。

加藤說,他對中國,沒有距離感,回到這裡,像是回家。每次從日本到北京,加藤推開宿舍門就會喊:「我回來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越來越開放的中國。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中,外國人占總數的0.3%。他們熱愛京劇,學習相聲,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很多人把中國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說中國話 嫁中國人 一個美國女孩的中國夢

凱薩琳•湯普森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淡藍色的眼睛和雪白的牙齒,一個典型的美國妞,而如今這個金髮碧眼成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媳婦兒。這一切都與她參加的美國政府推行的中國留學生專案有關。

2005年夏天,凱薩琳參加了普林斯頓夏季的中國留學項目,參加這個項目的學生都是從美國各大名校選拔而來。2009年,她再次參加了美國教育部的獎學金項目,到中國大陸參加中文高級班的學習。「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凱薩琳深深迷戀中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學業結束後,凱薩琳來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當中文老師,認識了一位來自山西的小夥子。2010年夏天,他們在山西舉行了一場地道的中式傳統婚禮。婚禮上,凱薩琳穿著對襟唐裝和繡花鞋,藍色的眼睛在中國紅的襯托下格外明亮。

「中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中國發現了新的自己,包括思想、感情和性格,這些都將伴隨我的一生。」凱薩琳經常這樣告訴她的美國朋友。

越開放 越自信 留學從單向轉為雙向

從「中國留美第一人」容閎赴美求學到現在,差不多已有160年了。這160年來,去美歐留學的潮流,一直在奔流向前。但是,近10多年來,一個反向的留學潮初露苗頭,到中國大陸留學的美歐學生漸漸多了起來。在大學的校園中看到高鼻子、藍眼睛的「洋學生」,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資料顯示,在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裡,每天都有幾十架國際航班從世界各地降落;每天都有數千名外國人自由地來到北京,學習、工作、旅行或者定居。全球舞臺上的角色和地位的變化,有時候可能很細微而不易察覺,或者只不過是幾個或幾十個青年去國外留學,但它卻會慢慢地改變交流雙方的相互認知,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國家與世界的長遠關係。

越來越國際化的中國,以越來越成熟的制度,越來越開放的胸襟,容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從「要你來」到 「我要來」,來華熱潮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span/span>
<span/span>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