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期】沙坡尾的舊物館:台灣姑娘的「閩南文化情結」

文編/林素卿

茫無邊際的大海、溫潤宜人的氣候、中西合璧的建築……在台灣女孩李芝穎的眼中,廈門不僅是旅遊勝地,更是文化「瑰寶」。

出生於1989年的李芝穎來自台中,大學畢業後在台灣從事設計工作,2013年被公司派駐北京。「剛開始因為語言差異,在與同事、客戶溝通時經常產生誤會。還好我性格比較外向,一有機會我就找當地人聊天,連計程車司機也不放過。慢慢地,溝通障礙越來越少。」現在的李芝穎講起話來一口「京腔」。 Continue reading

【第150期】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台北書店的兩岸故事

文編/林素卿

作為台北人記憶中的「書店街」,重慶南路曾是台灣當之無愧的「文化地標」。這裡見證了台灣出版文化的興衰浮沉,儘管時代幾經變遷,但一脈書香猶存。

年過六旬的「天龍圖書」老闆沈榮裕1978年來到重慶南路,當時正是書店街的鼎盛時期。這裡不僅有「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由大陸遷台的老牌書局,還有文星書局、三民書局等出版界的後起之秀,逾百家書店、出版社、文具店乃至攝影行匯聚於此。 Continue reading

【第149期】劇場與現場:「陳映真追思文藝晚會」的迴音

♦ 文/鍾喬

no149-13-文化-附圖03(楊祖珺01。攝影:王顥中)劇場是當下的藝術。當下,在戲劇表現中,可以說成是時間對空間的置入,又或說介入。然則,因為空間在劇場中是較為固態化的(當然,環境劇場就較為不受此拘限);因此,時間藉此發揮了得以轉化空間的巨大功能。在這樣的前提下,時間既可以是線性邏輯的,也可以是魔幻穿梭的,就看表現上的需求。唯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進步的文學、劇場、或者藝術的表現,即便運用了現代性的、實驗性的時間介入手法,終歸須回返創作的原點。概要之,即內涵的典型性與創意的對話性。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華人女星100年

文編/林素卿

殷明珠1920年代:殷明珠

在民國年間,有一位名叫殷明珠的女子,紅遍上海灘,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主角。

在早期的中國電影裡,所有女主角的角色都統一由男藝人反串扮演,直到後來殷明珠的出現,她的美麗和魅力,讓導演杜宇決定讓她當《海誓》的女主角,從此開啟了女性演員的先河,就連後來著名的女明星阮玲玉也是受她的影響才走上演藝之路。

殷明珠有近20年的從影生涯,跨越了中國電影的無聲期和有聲期,她美麗的風姿,時髦的衣著,高雅的氣質,一直吸引著大量的觀眾。

阮玲玉1930年代:阮玲玉

阮玲玉作為30年代女星的代表一點也不為過,她早期多主演通俗社會片,甚至神怪片,飾演低下階層的墮落女性,如妓女一類人物;或者是在舊社會受欺壓而不反抗的弱女子。

晚期受新興電影運動(又稱左翼電影運動)影響,表演風格有所轉變,轉捩點是在卜萬蒼導演的《三個摩登女性》中飾演對舊社會覺悟的女工周淑貞。其後主演的作品演活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形象。有人讚譽她為中國的嘉寶、褒曼。

1935年,阮玲玉服安眠藥自殺,關於阮玲玉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

樂蒂1950年代:樂蒂

樂蒂於1960年因在《倩女幽魂》中扮演聶小倩,受到第14屆法國戛納電影節與會各國代表的好評,1963年因《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曾拜京劇名師學藝。身段功架精嫻熟練,在銀幕上塑造出不少古代婦女形象,被譽為「古典美人」。曾多次被港台報刊選為十大明星之一。1968年12月,年僅31歲的樂蒂因感情事業的不順心而服毒自盡。

鄭佩佩1960年代:鄭佩佩

鄭佩佩是香港最早一代的武俠女星,17歲出道迄今,至少參演56部電影、50部電視劇,經典無數。今年出版一本人生自傳《回首一笑七十年》,笑談當年息影赴美結婚、流產、破產到失婚的人生低谷。

鄭佩佩演技出眾,電影《情人石》讓她成為第一個獲得「金武士獎」的亞洲女演員,在李安《臥虎藏龍》裡飾「碧眼狐狸」,讓她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並角逐奧斯卡金像獎。年輕時的她姿色拔群,也曾獲選為全球百大女神。

林青霞1970年代:林青霞

林青霞是七十年代後期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與林鳳嬌、秦漢、秦祥林並稱「二林二秦」,是當時華語影壇的「玉女」掌門人。林青霞曾被譽為「東南亞第一美女」,拍過一百多部電影,角色從青春玉女演到女俠,並且憑借《滾滾紅塵》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92年,林青霞以《笑傲江湖Ⅱ之東方不敗》再攀事業高峰。她是港台電影界唯一能橫跨文藝、武俠兩種不同電影風格且走紅時間最長的女明星。如今,62歲的林青霞風采依然,被劉家昌譽為「中國第一美女」。

劉曉慶1980年代:劉曉慶

1980年代是大陸影星劉曉慶演藝事業的巔峰期,憑藉謝晉導演反思文革的電影《芙蓉鎮》奪得金雞、百花雙料影后,加上《原野》、《春桃》,連續三年奪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迄今無人能破,這段期間還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版《紅樓夢》中飾演王熙鳳。

隨著大陸的開放,劉曉慶成為了最早一批與香港合作的大陸女演員之一。與李翰祥導演合作的《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產生很大迴響,飾演慈禧從青年到中年令人印象深刻成為她的代表性角色。

關之琳1990年代:關之琳

關之琳出生於香港演藝世家,母親張冰茜是長城、邵氏電影公司的演員,父親關山於1958年第11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獲最佳男主角,成為首位華人國際影帝。在關之琳18歲那年,其父感情出軌,離開了母女倆。1982年關山息影,移民美國。

1982年,關之琳參演她的首部電影《再見江湖》。1990年代,關之琳與李連杰主演了《黃飛鴻》系列電影,飾演十三姨。1992年,關之琳與劉德華主演了電影《九二神雕俠侶之癡心情長劍》,並在影片中飾演了姑姑。1993年,關之琳與梁朝偉、梅艷芳主演了電影《新仙鶴神針》,飾演藍小蝶。1998年,被美國雜志《PEOPLE》評選為「全球50位最美麗的名人」。2005年,主演了電影《做頭》。2009年4月30日,關之琳宣布息影,之後便很少出現在熒幕上。

周迅2000年:周迅

周迅,大陸著名女演員、歌手。1991年初登大銀幕演出《古墓荒齋》。1998年主演大陸第六代導演婁燁成名作《蘇州河》,獲得2000年巴黎國際電影節影後,為從影以來首個電影獎項。1998年至2000年出演《大明宮詞》、《人間四月天》、《像霧像雨又像風》等熱門電視劇,獲得影視界和觀眾廣泛肯定。2000年左右與章子怡、趙薇及徐靜蕾一同被媒體稱為四小花旦。

2006年,周迅憑電影《如果愛》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電影金馬獎等多個女主角獎。2009年憑電影《李米的猜想》獲得大陸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至此,周迅成為華語電影界唯一包攬兩岸三地最高電影獎項,即金馬、金像、金雞、百花、亞洲影后的演員。

楊幂2010年代:楊冪

楊冪,大陸知名女演員,小時候的她當過兒童演員,4歲就出演電視影集,曾在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露臉。2003年正式出道,不久因飾演《神鵰俠侶》的郭襄而開始引人關注。2009年以《仙劍奇俠傳三》中唐雪見一角人氣急升。2011年憑藉《宮》、《孤島驚魂》等多部高人氣影視作品迅速開啟知名度,走上電影、電視、音樂的多棲發展道路,並嘗試擔任電視影集製片人。由她參演的《轉生術》、《小時代》系列、《分手大師》等電影均獲得了亮眼的票房佳績。

【第147期】陸劇《人民的名義》為何紅遍大陸?:貪官現形記

《人民的名義》力邀30位大陸實力派演員加盟。

《人民的名義》力邀30位大陸實力派演員加盟。

文編/林素卿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正在大陸電視台熱播,該劇開播以來引起大陸觀眾強烈反響,不但收視告捷,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熱議。劇中不少內容來自真實題材,所以更能貼近觀眾的心。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新華社專訪《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還原一個真實的反腐生態

《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接受大陸媒體專訪。

《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接受大陸媒體專訪。

文編/林素卿

目前,大陸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正在湖南衛視播出,導演李路接受了新華社專訪,李路說:希望這部劇能讓人們看到人性的溫暖、正義的力量,為預防腐敗提供鏡鑒。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腐既是國際關注焦點,也是國內民心所向,波及面之廣、影響力之強前所未有。」李路說,《人民的名義》打破了多年以來反腐題材影視作品沒有跟上現實的尷尬現狀。

編劇周梅森曾執筆《人間正道》《絕對權力》《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劇,但在《人民的名義》之前,他已封筆十年。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大叔都去哪裡了!大陸演技派老戲精,你認識幾個?

文編/李中興

近日,大陸《廣州日報》發表「歸來吧大叔,觀眾甚為想念」的文章,對於大陸當前電視螢光幕前盡是偶像派「小鮮肉」演員,而那群靠演技不靠臉吃飯的「大叔級」男星幾乎消失螢光幕前的現象,大呼「演技派大叔都去哪裡了?」

該報導說,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總體上大叔們的作品少了很多,似乎消失於螢光幕。雖然他們人氣不如以前,但觀眾甚為想念。 Continue reading

【第145期】現象級歌手費玉清的「兩岸現象」

費玉清參加大陸歌唱選秀節目,擔任導師。

費玉清參加大陸歌唱選秀節目,擔任導師。

文編/李舍寮

近些年,紅遍中國大陸的費玉清被網路媒體稱為「現象級歌手」。這是因為費玉清打從17歲出道,一唱就是45年,歌聲遍佈華人所在的各個角落。62歲(1955年生)的年齡依然能夠擄獲上至90歲,下至「90後」的粉絲,每年兩岸開唱依然一票難求!幾十年如一日的西裝,一杯清水式的演唱會,一如既往清澈、溫柔的嗓音,讓台下的老中青歌迷各自找尋追星的快慰。​​​​  Continue reading

【第144期】大陸國產電影《長城》的「好萊塢夢」

01文編/林素卿

大陸國產電影《長城》上映以來引發了許多網路口水戰,甚至一些網路影評人認為該片導演「張藝謀已死」,掀起軒然大波,並引起大陸央媒點名批評某些電影網路平台操縱網路評分的質疑。

大陸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諸如豆瓣、貓眼等一批網站為觀眾提供上映新片訊息、觀影指導和購票服務,在推動大陸電影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今年大陸一檔所謂的「國產片」《長城》卻面臨網路評分普遍低落的惡評,影響不少大陸觀眾對該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陸產國產影片。此一現象,引發了公眾對網路評分是否客觀,評分形成的背後是否暗藏玄機的討論。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