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4期】 誰在推動《中國好聲音》?

移植正版海外節目 締造了高收視率
 

                (網路圖片)

7月23日早上,楊媛草在倫敦的辦公室接到消息:《中國好聲音》第二期節目收視2.8,以絕對優勢位居同時段所有節目榜首。一周以來的微博熱議,早已讓她心裡有數:這檔節目的「中國化移植」成功了。楊媛草,英國IPCN國際傳媒首席執行官。這家打著「中國第一模式旗艦店」招牌的媒體版權經營公司,5年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引進正版海外節目模式。
在《中國好聲音》之前,它已移植了《以一敵百》、《越跳越美麗》、《中國達人秀》、《夢立方》、《清唱團》等十幾檔。「我們在中國推出了近1000個小時的節目,現在IPCN的資源庫裡共有200多個不同的節目模式,分別來自歐洲、美國、以色列、土耳其和南美,幾乎選擇了全世界最好的電視節目模式。」

引進是為了學習 提升國內的製播水平
 

「The Voice模式是個硬通貨,全球已經有56個國家購買版權並製作出本土版,每一個國家收視都是NO.1。」楊媛草說,「由哪個團隊進行製作,落定哪個播出平臺,決定了這檔節目本土化成敗的50%。」其實早在2010年10月,IPCN就已引進《The Voice》版權,直至一年半後才簽訂落地浙江衛視。IPCN看中的是浙江衛視對音樂類節目的製播水平:「《中國好聲音》勝出的關鍵除了對音樂本身的高水準要求,還在於社會夢想感的承載。第一期節目播出前,製作團隊連續晝夜工作了兩三個星期,跟每一個選手過他的故事,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音樂必須搭載故事,才更具渲染力,這種苦功夫是少不得的。」
 

另外,《中國好聲音》中由劉歡、那英等人組成的超強評委陣容幾乎得到了一致的好評,連楊坤那句「我今年有32場全國巡迴演唱會」都成了網路流行語。在楊媛草看來,這確實和其他音樂節目不太一樣,「他們的老師坐在上面,是一種至高而下『我要你怎樣』的態度,而我們完全是倒過來的,老師是真的在選徒弟,後期他們會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培訓,而那些音樂才子被選出來,他們的音樂是要被人下載的,他們是要出唱片的,他們是要搞巡演的,他們是真的要把中國的聲音唱出去的。」
 

製播分離 節目型態更多元
 

與浙江衛視以往節目不同,這次《中國好聲音》的製作團隊並非電視臺,而是星空傳媒旗下一家名為「燦星製作」的公司。「我們的被授權方是星空衛視,授權播出平臺是浙江衛視。」楊媛草解釋,這在逐步體現中國電視行業製播分離的雛形,「你可以把IPCN跟燦星製作劃一個等號,我們是內容提供商,而電視臺就是播出終端,這樣的合作關係,可以讓我們完全掌握製作的品質,不會受限於電視台的規範。」
 

這種製播分離的模式,早在兩年前引進Fremantle Media公司版權打造出的《中國達人秀》中,IPCN、燦星製作和東方衛視就已經嘗試過。那檔節目讓楊媛草得到了「中國達人秀之母」的稱號,不過當時推《中國達人秀》比現在推《中國好聲音》難多了!因為《中國達人秀》之前,鮮有國內電視臺願意花高價購買正版版權,直至IPCN公司說服寶潔公司提供了千萬級別的贊助,「帶著廣告上門」才得以合作成功。
 

但不管怎麼樣,在各種模式引進中,版權擁有方其實是整個食物鏈的最上層,以IPCN的經驗為例,在一檔正版綜藝節目的製作中,往往會有一群有經驗的、做過同一檔節目的海外製片人來到中國,交流他們在其他國家的製作經驗。而每一檔節目的授權中都會附帶幾十上百頁內容的「Bible」,是由原版公司在世界各國節目製作中總結出來的一套規則。「人家在開發處女地的過程也不斷在累積經驗,我們作為引進方,更要加快腳步去學習人家的Know-How,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模式。」
 

終點是回歸到研發自己的原創模式
 

2007年在上海建立亞洲辦事處時,IPCN是中國第一家做電視節目版權模式引進的公司,甚至需要向模仿和抄襲盛行的電視界「洗腦」灌輸正版模式概念。如今《中國好聲音》播出,坊間傳言衛視台的接受度已經擴大到願意花費1億人民幣買下這檔節目的版權。
 

楊媛草直言這個數字太誇張。「中國的模式版權授權費還沒有完全國際化,在國際上,版權費應該是每期製作成本的8%—10%,《美國偶像》的版權方Fremantle公司在FOX電視臺甚至擁有這檔節目全部收益的40%。」但這恰恰是IPCN能夠在中國堅持下去的原因:「國內市場對很多國外版權公司來說實在太小了,高投入小產出,不值得花那麼多功夫去賺那麼少的錢,不符合他們經濟性的銷售指標。我們是在做一個長線戰略。」
 

何為IPCN的長線戰略?楊媛草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就像開了一家服裝店,我有自己的自主原創品牌,雖然它製作精良,但是沒有名氣。現在呢?我開始銷售LV和GUCCI,你可以把我看成是一個很好的買手,大家覺得我的眼光和貨色非常不賴,都喜歡來逛我的店。這個時候,你會重新發現到我的原創。」
 

成立IPCN之前,楊媛草曾經在英國一個製作公司,主攻真人秀和情景喜劇製作,為Channel 4的「喜劇實驗室」打造過好幾檔節目。IPCN的野心並非僅僅是做中國電視市場的幕後推手,而是從引進學習別人的優秀模式,再回歸到研發自己的原創模式。據楊媛草透露,現在IPCN已有的十幾個原創節目模式中,有一兩個已經很有雛形了。
 

「我在戛納電視節演講的時候,有記者問我:日本人的模式已經賣得這麼好了,為什麼你們中國的模式還沒出來呢?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不超過2014年4月,我們的節目模式一定會在法國戛納電視節被接受的。」
(<<新週刊>>第377期)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3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

通過美食看到人和食物、人和社會的關係   (網路圖片)

這幾年,電視中的美食節目層出不窮,從介紹美食到製作美食,再到廚藝大賽,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今年5月,大陸中央電視台推出七集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華人世界觀眾熱烈迴嚮,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螢幕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螢幕,帶給人們超越美食的思考。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3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二)

家鄉風味讓人懷念  家庭溫情令人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那麼火

           (網路圖片)

沒有大肆宣傳,不在黃金時段,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這樣火了。

第一集還未播完,大陸微博上已熱議紛紛,「《舌尖上的中國》,看得我垂涎欲滴」。很快,「舌尖上的中國」衝上大陸新浪微博話題榜,在天涯論壇也引起廣泛熱議,受關注度超越近期所有熱播電視劇。
為什麼一部紀錄片能在話題性和口碑度上都輕鬆擊敗熱播劇?除去視覺的饕餮盛宴,《舌尖上的中國》用節制而溫情的語調講述了許許多多和食物有關的人和故事,講的是中國人祖祖輩輩的傳承,家鄉的風味,家庭的溫情。

質樸

以往展現中國美食的影像素材,大多是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來梳理,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烹飪過程,能夠看到的電視節目也多以「對壘」形式出現。《舌尖上的中國》則摒棄了「好好吃」「太美味了」這樣空洞的介紹,將更多畫面用於展現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大自然饋贈的食材。網友「馬德里的星星」讚歎說:「鏡頭集中展示的,並非攝影棚中頂尖大廚和利嘴主持抑或花瓶美女的廚藝,而是將菜肴從材料入手,經由種植、豐收、加工,從一個平凡的家庭廚房中溫情地端出,承載著祖先的文明和天人合一的哲思。有人文的關懷,一種質樸的珍惜態度貫穿其間,這種溫情是絕大多數列舉資料、搬弄文字、炫耀歷史的紀錄片所缺乏的。」
 
文化

「我們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感受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質。」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的宣傳語。總導演陳曉卿說:「這個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紀錄片,是通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陳曉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國》,我想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舌尖上的味道,另一個是通過這個味道感受中國的變化。」

有網友評價說看完後有一種別樣的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了美食上。在我未觸及的地方,有許多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在艱辛尋找自然界饋贈的食材、巧妙製作各色美食,在旁白節制而溫情的語調的催化下,一種感動油然而生。《舌尖上的中國》,通過舌尖的那一刻感動,讓觀眾瞭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情感

很多觀眾表示,《舌尖上的中國》讓大家看到的不是精緻的「烹飪教科書」,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讓人回味起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誘人口水的饕餮美食,更多是家庭小作坊的勞動者臉上滿足、燦爛的笑容。「鏡頭對準的都是製作平凡的美味佳餚的平凡的人,他們做出的食物戳中我們的胃,他們發自內心的樸實笑容戳中我們心中那方柔軟之地。」(人民日報)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3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三)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專訪
   
 展示美食背後的人生百味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網路圖片)

熟悉陳曉卿的人都知道,他在製作紀錄片之外,最大的愛好是品嘗和研究美食,在《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報刊開設有美食專欄。

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不能簡單地拍成一部展示美食的紀錄片,以美食作為視窗,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努力追求的目標。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舌尖上的中國》的影像中,在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畫面之外,還展示著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顯然,這是一部有別於以往同類題材的美食紀錄片,有編導的思考融匯其中。

陳曉卿說,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

「有一集我們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為什麼中國是『南米北麵』的格局?這和中國歷史上的水稻栽培有關係,秦嶺以北很少有水稻,而從西亞傳來的小麥在北方多有種植。同樣是麵食,從西北邊疆的巨大的饢,到中原地區的吊爐燒餅,再到江淮地區的黃橋燒餅,越來越趨於精緻,這種差異帶來很多有趣的現象,是我們感興趣的。」

「我們拍了食物的差異性,也拍到了它們的共通之處。比如說北方有涼皮,南方有米粉,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變種。像桂林米粉的出現,可能來自於秦始皇命軍隊修築靈渠,北方的麵條於是在桂林有了一種新的形式,就是米粉。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資訊傳遞給觀眾。
 
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糕嘮著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裡又剩下這對老人。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陳曉卿說。

 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群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著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著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溫馨和苦痛。美食在這裡,顯然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著山珍海味並不意味著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陳曉卿說。

是的,在《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離家多年的苗寨姑娘,穿著絢麗的民族服裝,回家與媽媽一起製作傳統的美味,回憶童年的時光;那些大山裡的孩子,為了一頓美餐,飛奔到小河邊,抓起一條又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嬉鬧著,追逐著,快樂的笑聲在山谷間回盪。炊煙裊裊,菜香撲鼻,這最溫暖的人間煙火,在遊子的心中縈繞不去…… (中央電視台/ 王春麗)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1期】 張楊的《飛越老人院》


中國最會演的老頭都在這兒了

丁曉潔


老人院的老人們喝酒談心(網路圖片)

從《洗澡》、《向日葵》、《落葉歸根》到今天的《飛越老人院》,老人題材和父子關係已貫穿成張楊電影中的一條主線,他以此來堅守自己的人文關懷,並且絲毫不介意不再似《昨天》那般尖銳:「在今天這個環境裡,你只能找一條迂迴的路,繞一個彎,再來表達現實。」

這時代需要這樣的電影

「我只是在拍一個好玩的故事,一群住在養老院裡的老頭老太太,他們要去電視上表演節目,要去看大海,就是這麼簡單。但它裡面傳達出來的,是人和人的關係,是老人對自我的超越。」張楊如此解釋拍攝《飛越老人院》的初衷,這一次他的運氣不算太好:同題材的《桃姐》口碑大好,檔期又撞上了票房狂飆的《復仇者聯盟》,連電影名都會被人爭議有山寨《飛越瘋人院》的嫌疑。

但張楊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壞時機:「多點這樣的題材是好事,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電影。今天我們的電影市場裡太多古裝戲和年代戲,太多打打殺殺,太多模仿,真正面對現實的電影還是少。不管觀眾還是投資人,太多所謂商業概念,認為這是一條保險的捷徑,但其實不是的,要拿出更多你對這個社會誠懇樸實的認識,才能真正和觀眾的心靈碰撞。」至於電影名,確實向《飛越瘋人院》致敬又何妨?那是張楊最喜歡的十部電影之一,他的故事有很多和它接近的地方——同樣發生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同樣有一群人,企圖衝出去尋找某種自由。

 只剩下十幾天陪父母

「在今天這個環境裡,你只能找一條迂迴的路,繞一個彎,再來表達現實。」從《洗澡》、《向日葵》、《落葉歸根》到今天的《飛越老人院》,老人題材和父子關係已貫穿成張楊電影中的一條主線,他以此來堅守自己的人文關懷,並且絲毫不介意不再似《昨天》那般尖銳:「『人性』是我找到的突破口,我不討論政治,不觸碰那些不能說的,我只是從『人』的角度切入,說家庭、說人類普遍的情感,有時候這種情感比簡單的反叛和批判更有力量。」在《飛越老人院》裡,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是一段張楊從微博上看來的段子:「假定我們的父母還可以再活20年,而我們只有春節才能回家陪父母,每天陪父母的時間就那麼兩三個小時,我們總以為20年很長,但這樣算下來,我們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剩下十幾天了。」

同樣以「人性」為切入點,但張楊明顯比許鞍華多了很多理想主義色彩,他鏡頭下的老年人,既充滿黑色幽默,又不乏「老年勵志」,還加入了大量公路片元素。張楊把這歸結為導演世界觀所決定的電影氣質:「我並不想用寫實主義來表現老人院的故事,老人院只是我的一個載體,以封閉的空間來象徵封閉的內心,它其實是一個浪漫主義的電影,我希望我父母的生活狀態是這樣,希望我老了以後也能用這樣的心態去生活。」
 
會演戲的老頭都在這兒
 

許還山、吳天明、李濱、田華、祝希娟,導演管虎的父親管宗祥、賈宏聲的父親賈鳳森,甚至包括張楊的父親張華勳……《飛越老人院》的主演群,中國電影史上的老藝術家們,對於今天的年輕觀眾來說,全然是陌生的名字。「這部電影不適合找什麼大牌,五十多歲的人演不了這樣的電影。」張楊說,這也是他碰到的難題,不少投資商望而卻步,「面對今天這個都是年輕人的市場,投資商不知道該怎麼做。他們寧願花5000萬(人民幣, 以下同)找兩三個大牌,也不願意花1000萬做一部老年人主演的電影。」

拍《飛越老人院》的同時,張楊還同題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和一部微電影,前者用來記錄這群老藝術家平時生活狀態,後者則找到了在年輕觀眾群中較有人氣的王珞丹和張譯主演,先於電影在網路上推出,企圖以此引起年輕觀眾的興趣,緩解在發行推廣中面臨的困境。

有人說:這一代的導演考慮市場不夠,不貼近觀眾的口味。張楊不同意:「我們的電影是最貼近觀眾的,無非是不夠商業而已。對於導演來說,只能保證拿出來的是一個貼近觀眾的作品,但能不能賣到讓人感覺是貼近觀眾的,那就不是導演的事情了。」(<<新週刊>>)

《飛越老人院》
 
影片簡介:
 

2012年5月8日在中國大陸公映,影片囊括了新中國影史上最著名的老藝術家們。許還山、吳天明、蔡鴻翔、王德順、唐佐輝、李濱、田華、 管宗祥、陶玉玲、劉江、賈鳳森、黃素影、張華勳、江化霖夫婦、仲星火夫婦等所有老演員年齡相加超過3000歲,可謂「千歲天團」。其中許多人息影多年,特為本片再度出山集結。陳坤、徐帆、廖凡、斯琴高娃等也為「千歲天團」甘當綠葉,友情出演。
 

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一個民營的老人院裡,老周(吳天明)和其他老人的生活像一潭死水,無論誰踏進這裡,都會聞到一股死亡的氣息。正在這時,老周的老朋友老葛(許還山 飾)也加入到他們當中。為了使自殺未遂的老葛振作,同時也為了讓其他老人不再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他組織大家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借助老人們喜歡的電視節目,喚醒大家沉睡的勇氣和參與精神,組織大家一起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
老人們充滿熱情地集體排練、在排練中相互逗趣、設計逃離老人院,駕車「飛越」馳騁公路。人生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生命的層層意義也被逐步揭開……等到如願以償登上了夢想的舞臺,但他們誰也不知道,外表健康、樂觀幽默的老周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0期】網路時代的人際孤獨症

陳漠

網路世界中,你以為你在溝通,其實不過是網路世界在生產它的內容,你以為你在尋找同類,其實不過是網路世界在挑選它的使用者。(網路圖片)

我們在網路世界尋找同類、排遣孤獨,其實就是為了這句話:「你是對的。我的意思是,你的存在證明了我是對的。」

微博關閉評論三天,6億微博用戶焦慮至死。

沒有評論,你就喪失了交流能力;沒有微博,你就沒有人際關係;沒有網路,你就乾脆自絕於天下好了。

這就是網路時代的人際孤獨症。

已經不再需要跟活人交流了。居然有人發明手機的前置攝像頭,這下你連拍照都不用別人的存在了——「嗨,我幫你拍張照吧」,「不,謝謝,我自己可以」。

讓•鮑德里亞去了趟美國,被那裡的世界嚇著了。

「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孤獨:大庭廣眾之下準備一餐飯的人的孤獨。在一堵牆邊,或在他的汽車引擎罩上,或沿著一個柵欄,獨自一人。在這裡,到處可見這種場 面,這是世界上最悲傷的場景。比貧窮更悲傷,比乞丐更悲傷的,是那個當眾獨自吃飯的人。沒什麼比這更與人或野獸的法則相抵觸。因為動物總是彼此分享或者以爭奪食物為榮。那個獨自進食的人已經死了。」

真可怕。獨自進食居然可悲到這種程度。對於歐陸的人來說,美國那種廣袤的地理尺度、族群之間的複雜程度,真是一個難以理解的現實。在這種古怪的現實裡,不同族群、不同階級、不同習俗之間都保持著冷冰冰的距離,以確保彼此不被打擾。

如果鮑德里亞所驚訝的就是這種距離感,那科技所帶來的廣袤和距離感顯然應該更讓他震撼才對。

幾乎所有科技的目的都是讓你能夠獨立完成一件事。小到洗衣機、榨汁機、電視機,大到號稱改變人類社會、傳播模式的微博、SNS、LBS,或者別的什麼 聽起來很嚇人的概念。它們的作用都是讓你可以一個人搞定以下這些事情:洗衣服、喝一杯果汁、看爛電視劇來度過兩小時、炫耀一下很難吃但看上去還不錯的食物照片好讓人誇你兩句、讓別人羡慕你在一個聽上去很牛逼但自己其實無聊到死的地方。

以前,你需要面對一堆人才能完成這些事情,現在你再也不用了。

就這麼簡單。

你一個人洗完衣服,喝完果汁,看完所有電視劇,炫耀完所有東西,你還是一個人,那些羡慕你的人、跟你聊得火熱的人還是在幾千公里外的什麼鳥地方,鬼知道他們是不是真心在誇你。

已經不再需要跟活人交流了。買東西,你也不用問價格,條碼一掃,價格就以紅色LED的形式出現了。交付費用,你也不用當面,網銀、拉卡拉全部搞定了。你不用人指路,Google Maps全程導航。你不用問哪兒有演出哪兒有美食,豆瓣、大眾點評網一搜全知道,你寧肯相信上面的星星而不是路人的推薦。你在陌生的地方依然如魚得水,因為你在自己的城市裡也是一個陌生人。居然有人發明手機的前置攝像頭,這下你連拍照都不用別人的存在了——「嗨,我幫你拍張照吧」,「不,謝謝,我自己可 以」。

科技讓我們都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但最後我們每個人都仿佛在荒漠裡,彼此不再需要。

女孩曬靚照,男人曬智商,網路世界的炫耀式溝通就是我們的一切。所謂互動,無非就是默契協議——我曬的時候你誇我幾句,回報是你曬的時候我也誇你幾句。

舉個「栗子」吧:一部電影公映了,大家都在爭先恐後地評論,你打了兩天腹稿,好不容易攢了幾句評論發上微博,啊哦,微博關閉評論。你覺得你喪失了什麼?

我告訴你,你喪失的有很多:

首先,你失去了進入話語場的門票。這是一場很多人參與的群體性儀式,大家都喜歡一起去做一件事情,覺得特別有儀式感——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道:「我知道我知道!春天是綠色的。」

其次,你喪失了一次炫耀自己智商的機會。沒人誇你寫得好,沒人大呼小叫「怎麼我沒有想到哦」,甚至沒人罵你傻逼,你徹底對自己的存在感到沮喪。你用渾厚的男中音聲情並茂地念完了整篇報告,卻只收穫了一句「好的,下一個」。也許,連這句也沒有?

第三,你喪失了證明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人類還真是奇怪的動物,一方面要證明自己是隨大流的,你們做的事情我都在做;一方面又要證明自己是不隨大流的,我還是跟你們不一樣的。沒有評論,你甚至連「拉黑你了喲!」、「我要取消關注你了喲!」、「我果斷要取消關注你了喲!」這樣的話都說不出來——是不是 向對方宣示之後,就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增強了?就像褐狐猴把尿液塗在自己的身上。

美國有位心理學家萊昂納多•薩克斯(Leonard Sax)研究社交網路,他認為沉迷Facebook的少女更容易患抑鬱症,「女孩們總喜歡在網路上發佈開心的事情,將鏡頭對準自己,告訴別人自己正在做什麼有趣的事情。當她們看到其他女孩的快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我的生活真是一團糟』。」

然後,她們就抑鬱了。

別說女孩了,男人也一樣。男人每天都在SNS上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拼命地想段子、說俏皮話、提出發人深省的疑問,等著別人來回答、評論、轉發或者罵。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在微博上只有自己是明白事理的?既然如此,那你還每天樂此不疲在那兒教書育人,你是NGO嗎?只有一個道理可以解釋得通,這是比囚徒困境更可怕的「互為傻逼困境」——誰先退出誰傻逼,堅持到底也傻逼。

女孩曬靚照,男人曬智商,網路世界的炫耀式溝通就是我們的一切。所謂互動,無非就是默契協議——我曬的時候你誇我幾句,回報是你曬的時候我也誇你幾句。

你看,平面的紙質世界就沒有這樣的福利。我開頭說了個網路流行的諧音詞,你既不能誇我聰明,我也不會知道你是不是在罵我白癡,我傻乎乎地熬夜敲下這些話,你就傻乎乎地盯著紙張看,可悲的交流方式。

我認可你,是因為你認可我,我們是同類,因為我們可以互相證明自己是對的。
好吧,再引用一段鮑德里亞的話來湊字數:

「你認為你只是因為喜歡某個景色而把它拍了下來。可是,希望被拍攝成照片的其實是這個景色自己。這個景色在表演,而你只不過是配角而已。」

我覺得網路世界也是這樣,你以為你在溝通,其實不過是網路世界在生產它的內容,你以為你在尋找同類,其實不過是網路世界在挑選它的用戶。穀粉和果粉互為仇讎,他們各自面對同類就喜笑顏開;巴薩黑和巴薩粉見面就吵架,他們各自面對同類就聊得如膠似漆;文科生和理科生,星座控和理性派,冷笑話和心靈妙語,五毛和帶路黨,他們全都因為各自的趣味、觀點、風格爭論不休。

無論在什麼網路形態上,我們都在尋找「好玩的東西、有趣的人」。問題是,我們找到的「好玩的東西、有趣的人」都是我們感興趣的、和我們價值觀融洽的、思維方式一致的——不然,我們何以覺得他們好玩有趣呢?

其實我們是在混圈子,這和現實世界是一樣的。

圈子是什麼?除去互助互利的那部分,圈子就是:彼此交流、彼此鼓勵、彼此認同對方。最後呢?從而確認自己是對的。

說到最後這一點,頓時索然無趣——天知道我是不是對的,只不過因為我的圈子都認為我是對的而已,而我的圈子之所以認為我是對的,只不過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對的而已。
當我找到越多和我志趣相投的人,我就越認為我是對的。最後呢?
最後就成了方韓悲劇了。

我們再也看不見圈子之外的東西,所有的溝通也就不過是一次次的自我暗示和迴圈認證。

網路世界彌合人之間的鴻溝嗎?好像它正在擴大鴻溝。

(轉載自新週刊第369期)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電影中的兩岸情愛

2006《雲水謠》 
《雲水謠》由上世紀40年代兩個台灣年輕人的邂逅開始。(網路圖片)

「姐姐,這酒是敬你的,如果今生陳秋水等不到你,來世我和他去找你!」
上世紀40年代末,一對相愛的台灣年輕人因時局變化被分隔在海峽兩岸,在歲月的迢迢雲水間,譜寫了一場盪氣迴腸的苦戀,詠唱出一曲動人的家國悲歌。電影《雲水謠》,該劇作者是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台籍人士張克輝。 

縮寫老台胞人生故事
一位老台胞曾給張克輝看過一個筆記本。「本子第一頁畫著幾朵玫瑰花,下邊寫著一首短詩,大意是我們就要分別了,盼望早日團聚。」張克輝說,「老台胞告訴我,本子是他年輕時在台灣的女友在分別時送給他的。」由此,張克輝萌發了創作的衝動,決定把自己瞭解到的3位老台胞的情感經歷組合在一起。很快,《雲水謠》的原作《尋找》就完成了。
影片最感人的情節是,未及婚配就分隔兩岸的情侶始終在內心中堅守著那份思念,身在台灣的未婚妻以兒媳身份擔負起照顧未婚夫母親的重任,並開始了漫長而無望的等待,終生未嫁。
「《雲水謠》的故事是眾多大陸老台胞人生故事的真實縮影。」張克輝說,「在兩岸之間,有多少美麗的愛情被不幸的歷史拆散,有多少苦戀的淚水傾注在那海峽裡。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劇!」
懷鄉情濃 筆耕不輟
《雲水謠》的男主人公陳秋水因參與「二二八起義」而遭迫害,從台灣輾轉來到大陸,後來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又加入援藏醫療隊。張克輝說,陳秋水的身上凝聚著台灣同胞愛國愛鄉的熱血忠肝。在觀看樣片時,許多在大陸的老台胞滿含熱淚,因為他們年輕時就是懷抱著報國理想離開故土來到大陸的。
「在作品中,我要反映的一方面內容就是台灣同胞是熱愛祖國的,身體裡跳動的也是熾熱的中國心。」張克輝激動地說,「歷史上,台灣同胞為反抗列強入侵、追求祖國統一付出了巨大犧牲,在祖國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也從未缺席過。」
《雲水謠》是張克輝的第二部電影劇本,近年來他還創作了電影《台灣往事》和電視劇《湄洲島奇緣》。
青年時代的張克輝受到進步文學的影響,活躍於台灣文壇。談到近年來重新投入文學創作的原因,他說:「我20歲就離開彰化老家到大陸念書,後來,母親過世,我沒能回去,1994年父親過世,台灣當局才允許我回過一次台灣,之後再也沒回去過。心頭那濃濃的懷鄉之情,讓我不斷地想寫故鄉,寫反映土生土長的台灣老百姓的生活。」
2011《追愛》
長城長,長城那邊是故鄉……

一首思鄉曲主題歌,牽繫著觀眾欣賞了一部反映兩岸兩代人尋愛的電影。

兩岸別離故事多

因為自上世紀兩岸分離數十年的歷史原因,帶有詩意的鄉愁色彩的文學作品曾經是兩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便是對她孩童到少女時代的成長回憶,在充滿著童稚的眼光中帶著絲絲縷縷的鄉愁,後來吳貽弓導演的同名電影,將這種夾雜著淡淡憂傷與愁緒的鄉愁用影視語言婉約地表現出來。由劉怡明導演的電影《追愛》,也是一部反映兩岸的、愛中有愁的故事片。

這部影片以舒緩的節奏、溫暖的畫面、詩意化的影像講述了一個故事:台灣漫畫家楊純純拒絕了與父親一起回到闊別多年的大陸觀光旅遊的請求。在父親遭遇不測後,懷著內疚心理的楊純純帶著父親遺留下來的一張發黃的照片,回到老家尋找照片裡的女孩張秀倩,在一路上引發出一連串她與大陸陪同者方明迪之間的情感、誤會的故事……直爽豪放的楊純純與幽默善良的方明迪在不斷爭執與衝突中漸生情愫,最終向幸福靠攏。《追愛》可以說是台灣版的《我的父親母親》。故事的情節令人回味。

 公路電影 場景壯闊

電影通過一波三折的追愛之旅,明瞭兩岸文化的共同點,反映了兩代人割不斷的血脈。這個追愛的故事,儘管是發生在中西部地區而非江南水鄉,但中西部地區的鄉土味也讓人感受到一種曠達與質樸。電影展示了因為時空的距離、資訊的差錯而導致的誤解、生離。故事的結尾,年邁的張秀倩浮出水面,曾和楊純純父親承諾廝守的張秀倩,為了等候戀人的歸來一生未嫁,楊純純感受到兩岸分離歷史鑄成的殘忍。這種終其一生苦苦等待守望的老人,在大陸何止張秀倩一人?因為國民黨撤退台灣而裂變的兩岸愛情不勝枚舉。歷史留存的回味空間使人哀傷和思考。1988年,台灣首次開放台胞回大陸探親。第一個回大陸探親的台胞陳先生,接受採訪的第一句話便感慨地說:「38年了,終於可以與親人見面了。」

憑藉在電影圈打拼多年的好人脈,導演劉怡明的《追愛》不僅邀請到當年一手提拔李安的台灣電影界大老徐立功出任監製,更找來《推手》金馬獎攝影林良忠、以及《阮玲玉》首席編劇邱剛健聯袂助陣,集結當今華語影壇最優秀知名電影人,共同打造這部新世代的逐愛公路電影!為了呼應劇情,電影《追愛》隨著女主角的旅程一路由台北都會拍起,穿過長城嘉裕關、陝北窯洞、寧夏銀川回族自治區以及戈壁沙漠後,最後在蒙古草原上開出愛情果實,完美揉合了浪漫無敵的愛情與壯麗的江山景致,並以全新愛情公路電影的風貌、榮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更一舉入選美國夏威夷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8期】2011,雍正很忙

清宮混搭戲的逆襲 

丁曉潔


這一年,堪稱清宮戲的「逆襲年」。
 

《步步驚心》電視劇,吳奇隆(圖右)扮演雍正。(網路圖片)

       2011年1月,《宮鎖心玉》(又名《宮1》)橫空出世,「穿越」出省級衛視電視劇近五年來收視最高;7月,經過各種「選角暗戰」的熱議後,冷飯炒不止的《新還珠格格》重新大鬧御花園;9月,改編自網路清穿小說「三座大山」之一的《步步驚心》播出,「四爺黨」和「八爺黨」戲裡戲外掐架不止;11月,鄭曉龍從《金婚》轉戰《後宮‧甄嬛傳》,聲稱「宮鬥劇也能拍成《渴望》」;2012年1月,打著《宮2》的旗號,《宮鎖珠簾》又來了……

       光是清朝那點情事兒,就足以把觀眾看到暈菜。有一段網友吐槽是這麼說的:「某個頻道,四爺正在和若曦曖昧,切頻道,四爺正在和憐兒纏綿,切頻道,四爺他喜歡楊冪,切頻道,四爺他娶了甄嬛——2011年的電視劇,總結起來,就是雍正很忙。」

雍正是怎麼從勞模轉型為偶像?

       上一次清宮戲在電視螢幕上掀起高潮,還是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乾隆王朝》等大部頭興起之時。當時的雍正,萬萬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將以情聖之名傲立大清。
       作為清宮戲「前輩」的二月河,曾把雍正定位為「勞模」的典型:「雍正這個人是工作狂,我甚至認為雍正皇帝本人是累死的。我們在圖書館裡看到雍正的朱筆批諭旨,有一千多萬字,他在位時間是十三年,管理這麼大的國家,還寫了一千多萬字,是相當厲害的,我曾經說過泡妞也是需要時間的,他沒有時間,工作量這麼大,所以他沒有時間會荒淫。」
       考據派們普遍認為:當下以清穿小說改變的清宮戲,大多一半是二月河創作基礎上的「同人」,而剩下一小半則是二月河「同人小說」的再度「同人」。二月河小說《雍正皇帝》裡的雍正形象,是一個陰狠複雜、工於心計、不苟言笑的「冷面王」,這一點確實被此後的清宮戲延續下來,但後來者似乎並不認同:僅靠「弑父篡位」的標籤能讓雍正永保魅力。
       嚴格說來,《宮鎖心玉》裡的雍正還算不上是男主角。這一齣「穿越女」晴川與「八爺」胤禩互虐得死去活來的愛情故事裡,雍正還是傳說中領便當的炮灰男二號。但,打醬油也要打出人氣來,雍正是怎麼做到的?讓我們來看看他最著名的一段臺詞:「小時候我想哭的時候,都會抬頭望望天,看看眼淚能不能回到眼眶裡。」耳熟嗎?沒錯,這根本就是《流星花園》裡的花澤類嘛!雖然臉大了點,雖然顏殘了點,雖然有觀眾終於忍不住哀嚎:「求你別再仰望天空了,我總能看見你的鼻孔啊!」
       到了《步步驚心》,以吳奇隆那張依然偶像氣質的臉來詮釋的雍正,終於進階了。當「大叔控」搭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冷面王」就不再是生理缺陷上的面癱,而是等待被融化的「冰塊臉」。此外,還要有足夠文青範兒的臺詞,這位先生說話的腔調從來都是——「我如今有整個天下,可這些你根本不看重,我能給你的只有我的心,我要你陪著我,在這似乎滿是人,卻又空落落的紫禁城裡,一些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對人言的事情,你能懂。」當電視機前的粉紅少女淚流滿面地感歎「這樣讓我落淚的電視劇,除了當年的《藍色生死戀》,也就是它了」的時候,你能想像這說的是雍正嗎?最重要的是,必須還要有一段值得日後反復傳誦借鑒的經典橋段,於是,咱們的四爺,毅然決然地扔掉雨傘跟女主角一起跪立在雨中了!這就是為什麼——在《步步驚心》裡的眾阿哥前仆後繼被發了「好人卡」之後,雍正終於煉成了偶像劇男主角的終極關卡。
       接下來的《後宮‧甄嬛傳》,鄭曉龍號稱要拍一齣真正殘酷的宮鬥劇,一舉粉碎萬千瑪麗蘇少女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選角上來說,鄭曉龍確實做到了,以至於陳建斌都叫冤了:「我知道大家說我演的雍正看起來年紀很大,可是我真的和吳奇隆一樣大啊!我41歲,他也41歲。」但觀眾的視角依然沒有跳離雍正的情感糾紛:「自打看了這部戲,我們家就多了一個詞,栽孕。誰懷上了就往雍正的身上栽,那頭上綠得跟翡翠一樣了,所以說後宮裡的妹子們才有真愛,皇帝壓根就是妹子們相愛相殺的道具嘛。」
       在雍正之前,清宮言情戲男一號的美名,一貫是非乾隆莫屬的。別說鄭少秋《戲說乾隆》跟程淮秀的一段情,就連皇帝專業戶張鐵林,都還念念不忘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我們只能如此合併同類項:哦,他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四爺」。

清宮戲的花式混搭

       在雍正煉成偶像劇男主角的路上,伴隨著整個數字軍團的崛起。
       正如一位《步步驚心》的觀眾恍然大悟的那樣:「那姑娘穿過去後把康熙的第2到14個兒子挨個當副本一樣玩了個夠,最後拍拍十四爺的屁股就頭不回地穿回來。」——這是一齣不折不扣的戀愛養成類遊戲。
       找準萌點迅速站隊,或結盟、或掐架,是最流行的做法。人們甚至能從中找出族群特性:四爺黨,基本都是大叔控;十三十四爺黨,通常都是正太控;八爺黨?那是……TVB控。另外有一種控,叫做「腐控」,清宮戲終於讓基友們逾越了性別,超脫了小眾,轉為地上全民運動,甚至成為一種宣傳策略。《步步驚心》裡的幾位主演,就常常在微博上裝萌賣腐。自稱是「鄭太」(鄭,意指劇中八爺扮演者鄭嘉穎)的「十四爺」林更新就曾正面回應說:「賣腐也是身不由己啦,誰讓『腐女』喜歡看呢?我們這樣也是娛樂大家,給大家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嘛。」
       這種依靠數位組合遊戲並有意無意賣腐的做法,是近幾年日本娛樂圈的偶像團體最流行的做法。不得不說清宮戲的確是能將這類遊戲規則發揮到極致的優良土壤,有「九龍奪嫡」的典故在先,個個都是皇家出身的「高帥富」——為什麼喜歡清宮戲?「你見過比清宮裡更好看的男人嗎!」

       混搭完偶像,混搭穿越。正說戲說秘史說?對不起,不需要歷史考據,我是架空的。那些感歎「清朝的天空都被穿出個大窟窿」了的觀眾,只有一個疑問:「後宮佳麗三千,到底有多少個是穿越過去的?」有人倒還真的根據《宮鎖心玉》提供了一個穿越女技能必修:「首先去參加古代畫展,想穿清朝就去看清朝畫展, 想穿唐朝就去看唐朝畫展,切記死盯著一幅畫看,又切記要在大風天氣去,當風刮走畫時,一定要跟著它跑,此時MP3裡一定要放穿越神曲,撞到人,不要緊,被車撞,沒問題,要是到了小樹林,或者掉下懸崖,掉下井,恭喜你,很快你就穿了。」

       清宮戲的花式混搭,還遠遠尚未結束。有觀眾已經發現了新玩法:「地球人已經阻止不了湖南衛視了,去年數清宮戲和諜戰片最熱,今年二月馬上就推出了揉合二者為一的《深宮諜影》!」是的,生活就像四爺,不是你換台就可以逃避的。             (<<新週刊>>)

百度一下吧
清穿小說
穿越小說的一種。主要是寫女主穿越到清朝各個皇帝的朝代,故事大多集中的康熙年間,大概是因為他的兒子們都太優秀了,又具有歷史性、悲劇性的結局,非常適合發生悱惻曲折的愛情故事。
大叔控
一般指20歲左右的女孩鍾情於3540多歲的中年男子,不一定要結了婚的,但必須是事業有成的,通常這種男人都是很有品位、情調,生活品質很高的男人,身上有淡淡的香水味+煙草味,必要時候很溫柔,工作時很專注。大叔控的女孩子都會超級崇拜這樣的大叔。
裝萌賣腐
裝萌,指裝可愛;賣腐是指靠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性愛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的招數。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7期】十五個影視角色(下)

《鐵齒銅牙紀曉嵐》 中國人的生存哲學

《宰相劉羅鍋》電視劇劇照  (網路圖片)

        從《宰相劉羅鍋》到《康熙微服私訪記》,再到《鐵齒銅牙紀曉嵐》,戲說歷史劇一度成為電視螢幕上極受歡迎的存在。
        
        它們的角色設定非常的相聲化,情節發展符合通俗演義的規律,有智力遊戲也有道德判斷,既插科打諢又時有箴言,非常符合大陸民眾的娛樂心態,成為了民俗文化的集合體。
         
        儘管《鐵齒銅牙紀曉嵐》只是一部娛樂性大於真實性的清宮戲,圖的只是一樂,但觀眾們似乎總喜歡把它跟反腐倡廉聯繫起來,因為政治權謀鬥爭是這類劇的主要戲劇衝突,所以它被賦予了另一層意義:絕佳的官場教科書,大有職場學問可研究——這就是為什麼《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不少中年男人也坐到了電視機前,和珅才是他們的榜樣,沒有人比和珅更擅長處理上下級關係了,他們時時希望從中偷學幾招處世技巧,「和珅升職記」就是最快捷的速成教材。

蝸居》階層的現實寫照

        她是一個新生的80後典型形象,滿腦子幻想,單純如紙,奉行快樂原則,對人生缺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對社會和人生缺乏必要的認識和準備,殘酷的現實讓她處處碰壁;她的夢就像氣泡在遭到外力的擠壓後變得支離破碎一樣,想拾起來縫補都不可能;她渴望傳說中的美好愛情,現實也讓她得償所願,遇到了帥氣漂亮的小貝。雖有小貝對她百般呵護,但依然無法改變她在現實中的無奈處境。從父母違反計劃生育讓她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是多餘的,因為姐姐郭海萍的堅決而留下了她,從此,姐妹倆的關係比手足更甚。為了姐姐的虛榮,她背叛了踏實專一的小貝,為了物欲,她義無反顧地成了人人唾棄的「小三兒」。她的出現讓整個80後的夢想出現了危機。「從今天開始,我正式步入職業二奶的行列了,過上吸血蟲的生活。」一個虛擬的人物,卻最能讓當下的80後感同身受。從此她的生活「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從一個單純善良的小女孩變為一個無助墮落的小情人,再蛻變為一個傷痕累累的單身女人。

        海藻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同時也是當代價值觀矛盾的一個代表,從對海藻這個人物的態度間接地反映了當代人的價值觀和道德取向,也是愛情面對現實問題表現出來的無力和蒼白。通過她的形象,「利」與「善」何者為先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以一種生活化的場景拷問我們每一個人。如果不是房價壓力,如果不是現實的壓力,所有的一切也未必就會這樣。

《金婚》中國女性的現實與夢想

        文麗是個好女人,用佟志的話來說,就是單純善良,性子直。她善良,卻總在無意中傷害了別人。她太小資、愛計較,作為一個教師,本該是有教養有文化的,可是她就愛和莊嫂計較。她愛臭美,在外孫女出生之前,都特別愛打扮,剛結婚就老是發了工資就買新衣服、做頭髮,弄得都沒錢吃飯。她心理優越感超強,最見不得大莊媳婦跟她比,也看不起大莊媳婦這位鄉下來的女人。在這種心理促使下,難免會顯得不講理,不招人待見,耍小性兒,年輕時在佟志面前有時簡直是蠻不講理。但她越活越成熟,在婚姻保衛戰上,她學乖了,不再吵鬧,安靜地伺候老人孩子,忍耐著佟志撒開會學習的謊言,忍耐著佟志天天晚回家。她像鴕鳥一樣把頭埋了起來,心卻在滴血,用自己的堅強與寬容保住了整個家庭。為幸福,無條件的付出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文麗與佟志這一對平凡夫妻從年輕到年老、從相知到相愛、從熱戀到婚姻中柴米油鹽鍋碗瓢盆以及為人父母直至祖父母,經歷漫長而坎坷的半個世紀,不但是一對普通夫妻的生活歷史,也是共和國的一部編年史。

士兵突擊》80後正式進入主流文化

        他是和平時期的士兵,「許三多」精神引發了整個社會的思考。可以說「許三多」就是中國的「阿甘」。這種「傻」是一種無怨無悔的道德憨厚,他的堅持終於讓他在別人的質疑中強大起來。雖說許三多不是現實的樣本,卻是精神的典範,他永遠不抱怨生活,永遠對世界充滿信心。

        「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正是踏入主流的80後和即將踏入主流的90後所缺乏的信念。《士兵突擊》之所以取得了那麼好的影響,也正是因為成功塑造了許三多這個精神偶像。「許三多」的受捧與其說是媒體、大眾的美意,不如說是社會主體的勵志饑渴和精神饑渴。

《手機》每個男人都有中年危機

        葛優扮演的嚴守一無疑正在遭遇中年危機。片中台詞說:「男人出軌,女人出門,這就叫中年危機。」焦頭爛額的嚴守一身陷其中:和妻子沒有共同語言,事業面臨瓶頸,人生走到了「主題故事幾近播放完畢」的年紀,想要依靠在婚姻裡播放點戀愛小插曲來豐富人生故事,卻每每弄巧成拙,「善意的謊言」不僅讓他丟了婚姻,還砸了飯碗。這樣的嚴守一,堪稱中年危機男的最好銀幕代言人。有這樣一群中產階級因他而產生共鳴:他們在35歲到45歲之間,受過良好教育,收入豐厚,有車有房有地位,然而隨著一切人生目標的水到渠成,所謂成功人士的感情迷失與誘惑也接踵而至,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掙扎。

        2003年,電影《手機》上映,人們悟到:婚姻處處是危機。2010年,電視劇《手機》播出,劉震雲說:沒有一種關係是安全的。無論在哪一種關係裡,「嚴守一」三個字,永遠是黑色幽默。

《生活大爆炸》宅男的時尚美學

        Bazinga!這句話完全沒有任何含義,甚至都算不上一句話,這是一串毫無意義的發音而已,它是一款iPhone遊戲泡泡龍(Bubble Bazinga)裡的音效。但Sheldon喜歡在整人的時候說這句話,然後它就變成了流行語,這就是宅男文化翻身做主的象徵,這就是《生活大爆炸》的魅力。《生活大爆炸》把Sheldon等極客變得可愛而時尚。誰說宅男不酷?誰說極客不時尚?誰說科學家不能成為風靡一時的電視劇主角?

        這部電視劇用四位各具性格的科學家和一個女招待,向我們展示了諸多在理性思維中糾纏的感性故事。極客的生活是變簡單為複雜,用液氮凍香蕉、用鐳射煮泡面、用衛星通信控制電燈開關、用火星無人探險車泡妞,怎麼折騰都行。

《喜羊羊與灰太狼》城市人群的婚戀困境

        很難想像一部面對兒童的動畫片會在成年人中引發討論。一句「嫁人就嫁灰太狼」廣為流傳,眾多報紙和網站都以此為標題做過許多討論白領婚戀觀的專題。

        灰太狼其實是「經濟適用男」的加強版,是「新好男人」的卡通版。他很兇惡,但只對外不對內;他很上進,但同時也以家庭為重;他有野心,但隨時願意一聲召喚就乖乖回家;他很實用,從「科學發明」到找食養家無所不能;他還很浪漫,但絕不拈花惹草──這的確是只有動畫片裡才能存在的角色,連狗血電視劇都自歎弗如。
但好在我們還有灰太狼,至少我們還可以在動畫片中享受這種幻想的快感,這就是灰太狼存在的價值。

《哈利波特》系列 青少年文化的成長指南

        嚴格地講,哈利波特和他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一本青春小說——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它們吸引到的是高中生的原因。如今的消費文化主流正是高中生所代表的青少年,他們擁有過去的年輕人不可能擁有的強大購買力。過去的青少年文化之所以被視為亞文化,是因為他們缺乏購買力,無法用鈔票來投票,無法讓自己的喜好和聲音傳達出來。而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青少年的消費市場是所有商人都不敢小視的市場,而且他們還有著巨大的經歷和熱情。想想我們的過去,高中時你買得起什麼?現在他們人手一部iPhone。

        這就是時代的潮流,你買得起,我就賣得出,你喜歡什麼元素,我就提供什麼元素。你想要輕快、青春、幻想,我就有《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減掉沉重、痛苦、複雜,再加點愛情和陽光。購買力就是這樣改變規則的。

        哈波的故事的確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青春夢,如果我年輕20歲,我也會買下他——順便還有妙麗。(<<新週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7期】十五個影視角色(上)

影響當代中國大陸流行文化

《情書》電視劇劇照  (網路圖片)

        他們只在螢幕上出現,但他們卻是活生生的現實。他們的故事純屬虛構,卻屢有雷同。每一年電影電視中流行的人物形象,都是這一年人間百態的縮影。

《情書》日本小清新風格的濫觴

        上世紀90年代「日劇潮」席捲中國大陸,衛視中文台每晚九點半的「日本偶像劇場」培養了最早一批「日飯」。彼時在大陸最紅的日本男星,不是《戀愛世紀》裡的木村拓哉,不是《同一屋簷下》的江口洋介和福山雅治,也不是《東京愛情故事》裡的織田裕二,而是《情書》中的柏原崇。《情書》之後,衛視中文台數次重播了《一吻定情》,柏原崇出演男主角入江直樹,至今仍被不少人視作最難忘的日劇記憶。

        十多年前,藤井樹的文藝範兒是一個標誌,象徵著初戀、青春、純愛——這也是90年代日劇的流行密碼。藤井樹讀著普魯特斯的《追憶似水年華》,偷偷在借書卡背後畫下女主角的素描,至死也沒有開口說出那句「我喜歡你」。那個時代的白馬王子就是這樣典型的角色設定:冷酷沉默的美少年,愛你在心口難開。

        十多年後,哪怕正太變大叔,也絲毫不妨礙藤井樹神一般的地位,《情書》儼然已是日式小清新電影排行榜上的TOP1。沒錯,小清新們還從這裡學會了一個句式:「×××,你好嗎?」

《還珠格格》 青少年粉絲現象的高潮

        1998年,全中國大陸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在收看《還珠格格》,它的收視率創造了大陸電視劇迄今難以逾越的傳奇。隨後,韓語、日語、泰語等配音版鋪天蓋地,韓國三大電視台甚至為此出台了「華語電視劇封殺令」。十多年中,湖南衛視每逢暑假必重播,《還珠格格》因此保持著國產電視劇重播率最高的紀錄,那句經典台詞一直在流行:「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其實《還珠格格》真正成全的是「小燕子」趙薇。趙薇憑藉此劇被認為是內地第一個流行文化偶像,小學生和中學生成為瘋狂追隨「小燕子」的主力粉絲團,社會學家開始研究「小燕子風暴」、「趙薇現象」,青少年粉絲文化在此掀起一個高潮,直至2005年「超女」之前,一直未被超越。

《大話西遊》 網路惡搞和無厘頭登上前台

        《大話西遊》系列電影的風靡,是大陸內地在世紀之交一個重要的流行文化現象。它的影響力,完全不在於作為一部電影所取得的成就,而在於它在內地大學生中流傳,從一個小眾的亞文化現象轉而成為主流文化的推動力,把「無厘頭」變成常態,把「網路文化」推上前台。分析這一系列電影的理論不說是浩如煙海,也是堆積如山,大多人都認為其是「解構主義」的重要代表。

        僅從台詞的流行度來看,《大話西遊》也是電影中的翹楚。「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神仙?妖怪?謝謝!」、「砸到花花草草」、「only you」等等,無論是詞語、句子還是歌曲都成為了紅極一時的流行語。這些流行語並無任何實際的含義,只是在人們的使用中被賦予了各種搞笑、顛覆、背離的感覺,你可以用它們來表達反對、贊同、無聊的心情和「管你是誰」的態度。這也正是《大話西遊》和至尊寶成為無厘頭文化代言人的原因。

        網路文化嬗變至今,早已不是至尊寶的天下了。如今的網路文化更加社會化,如果說過去的網路文化還和現實形成鏡像的對照,那如今的網路文化則直接就是現實。所謂解構和無厘頭,也不再是什麼新鮮玩意,因為人人都在解構,人人也都在建構。意義已經不存在,而表象本身則成為了意義。

《流星花園》 花樣美男成為偶像劇標配

        2001年《流星花園》的播出,不僅讓「台灣偶像劇」成為經久不息的風潮,更以一炮走紅的「花樣美男」開啟了一個男色審美時代。英俊多金,溫柔體貼,死心塌地——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F4深諳超市大賣場行銷學,四個人,四種款,葷素搭配,總有一款適合你。這一招很有效,不僅催生了本土粉絲團和後援會,還籠絡了大批日韓和東南亞歌迷。此後兩岸三地的偶像和偶像組合路線,無一例外在複製這段成功經驗,從可米小子、Energy、5566、183club到飛輪海和Lollipop棒棒堂,男子團體不怕人多,買一送一,買二送雙。

        F4到底是誰?道明寺、花澤類、西門和美作,還是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和吳建豪?很難說得清楚。F4的開拓性,在於它把偶像劇中的形象延續到了現實中:發專輯、出寫真集、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擔任旅遊局代言人……最大限度地榨乾了一部偶像劇的全部資源。正如《流星花園》是台灣偶像劇的巔峰一樣,黃金時期的F4,已是無法超越的存在。

《欲望城市》 城市女性的自我定義

        導演派翠克曾形容全劇四個女主角中律師米蘭達正直而善於諷刺、藝術經紀人夏綠蒂可愛卻古板、公關莎曼珊性感並熱愛權力,只有凱莉「個性要模糊許多」——這種個性適用於所有稀裡糊塗願意守在電視機邊追劇的單身女性。即便《南方公園》代表主流男性對扮演者莎拉‧潔西卡‧帕克表達過極其惡毒的觀點,在Facebook《欲望城市》女粉絲群中,超過70%都認為自己是現實中的凱莉。而凱莉的專欄作家身份更加深了這種代入的心理,她的日記體「寫作」如每個單身女性的博客或微博,在調侃男女關係時頗有才情,卻總是搞不清面前這個男人在想什麼。

        《欲望城市》直接催生了許多部類似四個女人在一起挖苦男人的山寨劇,包括中國大陸。但操著東北口音的姑娘在螢幕裡尋找起真愛,就遠不如掛滿名牌的凱莉在紐約睡遍帥哥來得洋氣。因為中國沒有能穿這麼多名牌還找不到真愛的姑娘,也沒真正敢這麼調侃男人還願意穿著名牌尋找真愛,最重要的是,自信的凱莉的口頭禪「像我這麼一個35歲的女孩」在中國簡直就是勵志名言。凱莉幫助這一代中國女性在成長中找到了底線:偶爾失身絕對算保守,刷爆信用卡理所當然,會用蘋果電腦就能成兩性專家,掛條有自己名字的項鍊自我意識就能覺醒,40歲追求真愛依然會成功……凱莉是單身女人為自己創造的角色,直接受益人卻是男性。

《駭客任務》 美式大片的集大成者

        我們都知道美式大片什麼樣,但《駭客任務》出現時我們還是吃了一驚。
它創造出一種美學。哥德式的陰暗破舊和網路駭客式的未來感,極簡主義和維多利亞式、電子風格和機械風格這些美學風格卻被融合得天衣無縫,以至於「駭客風格」成為流行。它創造出一種電影風格,將暴力美學推廣為主流商業文化,同時創造了「子彈時間」這種視覺手法,從此之後的電影和電子遊戲競相模仿。它還創造出科學商業文化,把電腦、數學等科學理論運用在各種故事情節當中,矩陣、鏡像、二進位、哥德爾命題、系統相容性等等。直到現在,還有人寫出《2011年考研:考研數學與「駭客任務」》來討論線性代數。

        從1998年中國大陸第一部引進大片《鐵達尼號》開始,我們就開始接受美式大片,它們不僅僅是爆米花,而且以看似深邃的思想為包裝,像《駭客任務》、《盜夢空間》等電影不僅僅把哲學、美學做到極致,甚至也把數學的概念融入在內。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在以豐富觀賞性的方式在刷新我們的觀影體驗,美式大片在為我們探索電影的邊界。

《大長今》 韓劇風潮席捲大陸

        大長今是電視角色中典型的「聖母設定」,在她身上你幾乎找不到缺點。她有美貌,但決不是花瓶;她醫術精湛,但決不工於心計;她擇善而從又寬厚仁愛,每每面對誤會、非議甚至遭遇各種迫害,都隱忍不語地默默扛下來。

        電視台為《大長今》打出了「青春勵志片」的旗號。大長今無可厚非是勵志偶像,我們看到了一個小人物的奮鬥史。有觀眾把70集的《大長今》當成一齣職場教科書來看,甚至有人還出版了《從大長今看辦公室政治》——如何在複雜的環境裡做一個簡單的人,這是相當受用的「大長今精神」。

        從《天橋風雲》、《冬季戀歌》到《藍色生死戀》和《浪漫滿屋》,「韓流」風潮席捲大陸已經不是兩三天,但《大長今》堪稱最高潮,它不再只受到年輕女性觀眾的追捧,而是男女皆愛、老少咸宜,中國大陸從此開始「全民韓劇」。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