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3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三)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專訪
   
 展示美食背後的人生百味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網路圖片)

熟悉陳曉卿的人都知道,他在製作紀錄片之外,最大的愛好是品嘗和研究美食,在《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報刊開設有美食專欄。

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不能簡單地拍成一部展示美食的紀錄片,以美食作為視窗,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努力追求的目標。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舌尖上的中國》的影像中,在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畫面之外,還展示著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顯然,這是一部有別於以往同類題材的美食紀錄片,有編導的思考融匯其中。

陳曉卿說,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

「有一集我們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為什麼中國是『南米北麵』的格局?這和中國歷史上的水稻栽培有關係,秦嶺以北很少有水稻,而從西亞傳來的小麥在北方多有種植。同樣是麵食,從西北邊疆的巨大的饢,到中原地區的吊爐燒餅,再到江淮地區的黃橋燒餅,越來越趨於精緻,這種差異帶來很多有趣的現象,是我們感興趣的。」

「我們拍了食物的差異性,也拍到了它們的共通之處。比如說北方有涼皮,南方有米粉,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變種。像桂林米粉的出現,可能來自於秦始皇命軍隊修築靈渠,北方的麵條於是在桂林有了一種新的形式,就是米粉。從飲食的角度,能夠揭示出中國是個大一統的國家。」陳曉卿認為,《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資訊傳遞給觀眾。
 
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糕嘮著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裡又剩下這對老人。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陳曉卿說。

 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群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著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著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溫馨和苦痛。美食在這裡,顯然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

「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著山珍海味並不意味著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陳曉卿說。

是的,在《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離家多年的苗寨姑娘,穿著絢麗的民族服裝,回家與媽媽一起製作傳統的美味,回憶童年的時光;那些大山裡的孩子,為了一頓美餐,飛奔到小河邊,抓起一條又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嬉鬧著,追逐著,快樂的笑聲在山谷間回盪。炊煙裊裊,菜香撲鼻,這最溫暖的人間煙火,在遊子的心中縈繞不去…… (中央電視台/ 王春麗)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