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書記王樂義的故事
王樂義向菜農傳授蔬菜種植技術(網路圖片) |
1978年9月,37歲的王樂義當上了村書記。那年春天,王樂義被診斷得了直腸癌,公社出錢為他做了肛門改道手術,腰上掛了個糞袋子,生活起居不便。就這樣,他拖著病殘之軀,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解決溫飽
當時的三元朱村,還是一片貧瘠的土地,種菜菜不長,種糧糧糧不收,村民連肚子都填不飽。三元朱村的地大多在東、南、西三個埠子嶺上,土質差而且缺水。剛上任那幾天,他領著村班子成員圍著三個埠子嶺轉了一圈又一圈,制定了發展規劃:「東嶺蘋果西嶺桃,南嶺山楂帶葡萄。」王樂義帶領幹部群眾苦戰三個春秋,使三個埠子嶺披上了綠裝,飄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已發展果園430畝,全村年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幾十元增長到1200元。
致富之路
1988年臘月廿八,王樂義的堂弟王新民從大連帶回來一公斤頂花帶刺的鮮黃瓜,讓王樂義眼睛一亮:這不正是一條致富的好門路嗎!當打聽到黃瓜產自遼寧省瓦房店市時,他再也坐不住了。春節剛過,他就帶上乾糧下了關東,直接上門取經。第一次去,吃了閉門羹;第二次去,人家還是不鬆口。王樂義就是不罷休,剛出正月,他又第三次來到那個小山村。人家問他碰壁撞牆都不回頭,圖啥?他誠懇地說:「俺們村窮,就是想學點技術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王樂義一心為民的執著之情終於打動了對方:「就憑你老兄對鄉親們這份心,我破例把技術教給你。」就這樣,王樂義冒著嚴寒,廢寢忘食,苦學一個月,終於掌握了這門新技術。
學成歸來,王樂義根據本村的自然生產條件反覆試驗,不僅熟練掌握了學到的大棚技術,而且對大棚從方位、牆體、棚頂結構、大棚骨架、覆蓋薄膜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終於建成了深冬不需加溫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這時已是1989年8月,王樂義決定立即上實體大棚。
可是無論他怎麼勸村民,就是沒人建。因為建一個大棚需要萬餘元,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的村民來說,拿這麼多錢本來就比較困難。他號召全村17名黨員幹部先打頭一炮。17個大棚很快在村北的大田裡建了起來。8月建棚,10月播種,12月底鮮嫩的黃瓜就上了市!到第二年5月初,17個蔬菜大棚最低的收入2.07萬元,最高的收入3.03萬元。以前全村沒有一個萬元戶,這次一下冒出了17個!村民們眼熱了,心動了,紛紛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發展到144個,當年戶均增收1萬元。
為使大棚種植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在他的倡議下,村裡投資100萬元,建起了集科研推廣、物資服務、科普培訓於一體的科技大樓,從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長期聘請專家教授進行技術指導,並派人到日本、荷蘭學習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幾年時間,就有國外100多個蔬菜新品種在大棚裡安家落戶。1992年,成功地進行了無公害蔬菜生產試驗。1993年,大棚桃、葡萄、杏、甲魚、螺旋藻開發獲得成功,畝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1996年,試驗成功了集大棚滴灌、模板護牆、電動捲簾、鋼架支撐、微機控制於一體的新一代高標準大棚。1997年,開始大面積開發綠色食品蔬菜。1998年,與哈慈集團合作投資1000萬元,對大棚保健菜進行了試驗開發。2000年,三元朱村人均純收入達到7500元,全村戶均存款達到10萬元。
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試驗成功,引起了壽光乃至山東全省、全國的關注,很多地方來聘請王樂義做顧問,學習這項技術。
推廣技術
工作終於做通了,王樂義全身心地撲到了推廣技術上。1990年,他在壽光市跑了4萬多公里,指導建起5130個大棚,全部獲得成功。第二年,他又指導建起了1萬多個大棚。如今壽光市以大棚蔬菜為主的蔬菜生產已發展到74萬畝,年產蔬菜35億公斤,收入3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蔬菜之鄉」。王樂義同時把目光投向了全國。10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長江以北11個省、市、自治區,舉辦了3000多期技術培訓班,發放科普書籍8萬多冊、錄像帶5000多盤,毫不保留地把技術傳給了千家萬戶。
他走到哪里,致富的腳印就延伸到哪里。1993年5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位領導同志到朱村考察,對王樂義說:「新疆一年有8個月吃菜從外地運,你能不能幫我們新疆發展大棚蔬菜?」沒過兩個月,王樂義就帶領6名技術人員到了新疆哈密地區,幫助他們搞起了26個大棚。次年,王樂義又帶著42名技術員再次進疆,從南疆到北疆,一路走一路傳授技術。短短幾年,冬暖式大棚已遍及天山南北,新疆人吃菜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
幫助他人
十幾年來,先後接待了來自全大陸各地的學習參觀者70多萬人次,為外地培訓技術員2700多名。特別是對貧困地區和個人有難處的,總是有求必應,傾心相助。1992年4月,四川省峨眉山市的一個小夥子,借錢來到三元朱村學習。沒地方吃飯、住宿,王樂義就把他安排在自己家裡吃,住在村辦公室,學完回家時,又親自掏錢給他買上了價值400多元的種子、農膜和農藥。小夥子回去後,大棚搞得很成功,收益非常好。小夥子逢人就誇:「多虧了山東的王樂義大叔。」
毫不利己
前年王樂義到北京得了一萬元的「如心農業獎勵金」,會議期間就到了中國農科院買了3600元的蔬菜種子,之後又拿出6397.4元買了設備,用於村裡搞試驗,自己只剩下2.6元錢。王樂義一年的工資是4000元,加上老伴侍弄的果園收入,在村裡屬中下等水平。
「做人就要做王樂義那樣的人。」這是村裡家家戶戶教育後生們常說的話。十幾年來,三元朱村不僅大棚菜聲名遠播,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遠近聞名。連續13年無刑事案件、15年無上訪事件、11年無超生現象。村黨支部連續19年被評為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8年王樂義的故事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樂意為人」。2009年,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