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期】今日中日: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日關係緊張,第三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仍如期於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 張領 攝)

中日關係緊張,第三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仍如期於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 張領 攝)

文編/江英士

像中國和日本這樣聯繫密切、情感複雜的鄰國並不太多。中日交流有幾千年歷史,在唐宋達到高峰,中國的文化包括儒學、佛學等漂洋過海傳到日本。幾百年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傷害。

十多年前,日本老一輩人由於戰爭原因對中國或多或少心懷愧疚,因此更友好。年青一代沒經歷過戰爭,沒有老一代那樣的歷史包袱。此外,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與日本的經濟低迷,也讓民族危機意識很強的日本人感到壓力。 Continue reading

【第133期】南京的日本「結」

 

中日關係緊張,第三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仍如期於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 張領 攝)

中日關係緊張,第三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仍如期於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 張領 攝)

文編/江英士

南京城中華門附近的古樹參天,人們在城牆邊悠閒漫步。城牆上,79年前日軍攻佔南京城時激戰留下的槍眼依稀可辨。

抗戰時期,南京作為中華民國首都,遭受日軍暴行最為慘烈的城市,南京大屠殺令中外震驚。

屠殺伴隨著劫掠、縱火和姦淫。三十多萬人遇難。南京約三分之一的建築和財產化為灰燼,中華文化的珍品也遭到掠奪。據查,日軍佔領南京後,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彈劾案後,巴西能否迎來「新時代」

文編/江英士

近日,巴西參議院最終表決通過總統彈劾案,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代總統特梅爾正式成為總統。

一些巴西媒體和專家認為,在彈劾案終結後,巴西將進入一個「新時代」。但也有部分觀察家認為,特梅爾的執政將面臨一些不穩定因素,而能否重振經濟、實行改革,將是檢驗他執政能力的“試金石”。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中南美洲左翼政權怎麼了?

 

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後發表講話。(新華社/聖保羅通訊社)

羅塞夫被罷免總統職務後發表講話。(新華社/聖保羅通訊社)

文編/江英士

由於巴西左翼總統羅塞夫被罷免職務,她所在的勞工黨失去了執政地位。這也是自去年阿根廷左翼執政黨敗選後,中南美地區左翼力量再次遭遇挫折。

專家指出,儘管巴西和阿根廷左翼政黨暫時失去政權,但左翼在中南美洲政壇仍擁有重要影響力,他們在執政方面取得的成績也值得肯定。中南美左翼力量如能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並及時改正錯誤,仍有望東山再起。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中國-東盟關係的新台階

 

第28屆東盟峰會在老撾萬象召開。(新華社 王申 攝)

第28屆東盟峰會在老撾萬象召開。(新華社 王申 攝)

文編/吳松山

近日,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在老撾首都萬象拉開帷幕,中國大陸和東盟關係迎來一個里程碑時刻: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

1991年,在吉隆玻舉行的東盟外長會上,中國大陸和東盟開啟對話進程。今天,中國-東盟關係已經成為最強勁、最具活力的一組東盟對話夥伴關係。政治上,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加深,高層往來頻繁;經濟上,雙方經貿往來快速發展,合作成果顯著;人文交流上,雙方在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合作全方位推進。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加拿大看重亞投行的三大理由

 

加拿大宣佈申請加入亞投行。(新華社 沈伯韓 攝)

加拿大宣佈申請加入亞投行。(新華社 沈伯韓 攝)

文/江亞平

8月31日,加拿大財政部長在北京宣佈,加拿大將正式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加方宣佈這一決定恰好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首次訪華和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期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會見中國企業家時說,「正積極考慮加入亞投行的可能性」,然而不到一天時間,加方的考慮結果就出來了。加國財政部長表示,「顯然,加入亞投行是加拿大的最佳選擇。」 Continue reading

【第131期】[薩德危機特寫]要和平,不要薩德:南韓民眾再度舉行大規模反「薩德」集會

 

南韓民眾再度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部署「薩德」系統。(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南韓民眾再度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部署「薩德」系統。(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採訪/姚琪琳

「朝鮮半島不需要薩德!」

「讓我們一起阻止薩德吧!」

示威者的口號8月14日晚響徹南韓首都首爾市中心的市廳廣場。近5000民眾當天在首爾舉行大規模抗議集會,反對南韓政府決定部署薩德系統。 Continue reading

【第131期】[薩德評論]美國該考慮放棄對抗性思維了

文/鄭漢根

美韓決定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除了南韓政府的錯誤決定,明眼人也都可以看到,美國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美韓這一決定的大背景。專家指出,美國一直謀求在東亞構建的反導網絡,也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

而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打著「再平衡」的旗號,實質是美國政府一貫的干涉主義思維和對抗性思維在亞洲的表現。 Continue reading

【第131期】[中日韓三方關係走向]以鄰為「伴」應是中日韓合作的要義

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議在東京舉行。(電視截圖)

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議在東京舉行。(電視截圖)

文/田棟棟

經中日韓三方商定,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於8月24日在東京舉行。此前受歷史等問題困擾以及外部因素影響,東亞地區局勢時有起伏。在此背景下,人們期待中日韓三個近鄰此次能妥善處理各方關切,繼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三國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為東亞合作注入新動力。 Continue reading

【第131期】[菲律賓新政]杜特立治亂的「兩板斧」

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立提出與菲國共產黨「新人民軍」和解。(網路圖片)

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立提出與菲國共產黨「新人民軍」和解。(網路圖片)

採訪/楊天沐、楊柯

據觀察人士指出,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立在執政不到兩個月期間祭出了「兩板斧」:一是對毒品泛濫現象,予以堅決打擊;二是對反政府武裝,盡力通過談判解決。通過這「兩板斧」,杜特立治亂已取得初步成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