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寧波舟山港邁向世界第一大港

 

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黃宗治 攝)

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黃宗治 攝)

文編/江英士

兩港強強聯合

2015年浙江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讓寧波舟山港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擁有19個港區、600多座生產性泊位,2015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

2014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8.7億噸,同比增長7.9%,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4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箱量首次排名全球第五。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上海洋山深水港開港十年 吞吐量破億箱

文編/魏三多

2015年上海洋山深水港開港十年後,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8億標準箱。

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正式開港運營,推動上海港由「江河時代」邁向「海洋時代」。十年間,洋山港吞吐量從最初的324萬標準箱,到近年每年完成逾1500萬標準箱,年均增長約20%。得益於洋山港的支撐,上海港從2010年起超越新加坡,連續五年位列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河北黃驊港擠身深水大港

 

輪船靠泊在黃驊港煤炭碼頭。 (新華社 牟宇 攝)

輪船靠泊在黃驊港煤炭碼頭。 (新華社 牟宇 攝)

文編/江英士

首迎20萬噸級滿載貨輪

2016年12月首艘20萬噸級滿載船舶——「誠信號」順利駛入河北黃驊港,停靠在20萬噸級礦石碼頭。這標誌著黃驊港正式躋身20萬噸級深水大港行列,向現代綜合國際大港又邁出堅實一步。

黃驊港位於渤海灣穹頂處,區位優勢獨特,是大陸中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其腹地範圍廣闊,覆蓋冀中南、晉魯豫內蒙古及西北等廣大地區。目前,黃驊港已建成20萬噸級航道和3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共享單車風靡大陸

02共享單車配圖文/海平

小橙、小黃、小藍……現在走在大陸很多城市的街道上,到處是騎著「共享單車」的人們。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車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式環保交通方式,迅速在大陸流行開來。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大陸「天舟一號」技術領先歐洲一步

 

 

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天舟一號結合後,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一景。

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天舟一號結合後,在海南文昌發射場一景。

文編/李中興

中國大陸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除了貨運,天舟一號還承擔著不少科學任務。根據「科普中國」的報導,其中一個項目,還引起了歐洲太空局的注意。

這個項目包括兩個部分,太空的蒸發與冷凝實驗,和兩相系統實驗平台關鍵技術研究,負責人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劉秋生研究員。參與研究的除了中國科學院力學所,還有大陸的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太空應用中心和東南大學。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人間書訊:大陸版《人間思想》第六輯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

9789869404624主編:高士明、賀照田
頁數:368頁
ISBN:978-986-94046-2-4
定價:300元 (台幣)

【內容簡介】

《人間思想》第六輯以「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爲專題。重提萬隆和第三世界,我們不只是希望在當前這個複雜的結構場域中,重新生產出關於「第三世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連接性知識的生產,重新生產出新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並不現成,在風雲變幻的國際政治和外交博弈中,它隨時閉合,方生方死,需要被無數次地重新開啓和反覆發明。在這種反覆的發明中,會出現一種轉變之可能——從「第三世界」(Third World)到「第三種力量」(Third Power)。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被盜唐代石塔由台灣捐贈返回山西

 

中台禪寺捐贈唐代鄧峪石塔塔身回歸儀式在山西博物院舉行。 (新華社 李賀 攝)

中台禪寺捐贈唐代鄧峪石塔塔身回歸儀式在山西博物院舉行。
(新華社 李賀 攝)

採訪/王學濤

台灣中台禪寺捐贈唐代鄧峪石塔塔身回歸儀式4月16日在山西博物院舉行。被盜流失19載的這一珍貴文物終於「回家」了。

鄧峪石塔位於山西省榆社縣鄧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繪四面佛造像塔,砂岩質,通高320公分,由底座、塔身、塔簷和塔剎四部分組成。鄧峪石塔造型莊嚴古樸,高浮雕造像豐腴健美,是盛唐佛教石刻藝術傑作,1965年被列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兩岸食神:京台廚藝交流賽

 

台灣的廚師在廚藝交流賽中製作菜品。         (新華社 劉軍喜 攝)

台灣的廚師在廚藝交流賽中製作菜品。
(新華社 劉軍喜 攝)

採訪/查文曄、章利新

杏香鯉魚海大蝦、五行食蔬瑤玉柱、糟香提白牛肉、太極白玉發財羹……鮮豔的色澤、誘人的香味,在兩岸廚師的精雕細刻與烹炒油炸之間,一道道美食出爐。4月15日,2017年京台廚藝交流賽在高雄港畔香蕉碼頭的便宜坊烤鴨店舉行,來自京台兩地的14位廚師同場競技,切磋廚藝。

此次交流賽由北京市總工會與台灣餐飲產業工會共同主辦,中華文化經貿交流發展協會、台灣河邊餐飲集團、北京便宜坊烤鴨集團有限公司等承辦。兩岸各派出7位廚師,分成熱菜、冷拼、麵點三組進行比賽。參加比賽的廚師來自北京便宜坊、聚德華天、全聚德,台灣河邊餐飲集團、長榮大學、高雄高苑工商職業學校等企業和院校,均為業界翹楚。 Continue reading

【第148期】華人女星100年

文編/林素卿

殷明珠1920年代:殷明珠

在民國年間,有一位名叫殷明珠的女子,紅遍上海灘,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主角。

在早期的中國電影裡,所有女主角的角色都統一由男藝人反串扮演,直到後來殷明珠的出現,她的美麗和魅力,讓導演杜宇決定讓她當《海誓》的女主角,從此開啟了女性演員的先河,就連後來著名的女明星阮玲玉也是受她的影響才走上演藝之路。

殷明珠有近20年的從影生涯,跨越了中國電影的無聲期和有聲期,她美麗的風姿,時髦的衣著,高雅的氣質,一直吸引著大量的觀眾。

阮玲玉1930年代:阮玲玉

阮玲玉作為30年代女星的代表一點也不為過,她早期多主演通俗社會片,甚至神怪片,飾演低下階層的墮落女性,如妓女一類人物;或者是在舊社會受欺壓而不反抗的弱女子。

晚期受新興電影運動(又稱左翼電影運動)影響,表演風格有所轉變,轉捩點是在卜萬蒼導演的《三個摩登女性》中飾演對舊社會覺悟的女工周淑貞。其後主演的作品演活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形象。有人讚譽她為中國的嘉寶、褒曼。

1935年,阮玲玉服安眠藥自殺,關於阮玲玉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

樂蒂1950年代:樂蒂

樂蒂於1960年因在《倩女幽魂》中扮演聶小倩,受到第14屆法國戛納電影節與會各國代表的好評,1963年因《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曾拜京劇名師學藝。身段功架精嫻熟練,在銀幕上塑造出不少古代婦女形象,被譽為「古典美人」。曾多次被港台報刊選為十大明星之一。1968年12月,年僅31歲的樂蒂因感情事業的不順心而服毒自盡。

鄭佩佩1960年代:鄭佩佩

鄭佩佩是香港最早一代的武俠女星,17歲出道迄今,至少參演56部電影、50部電視劇,經典無數。今年出版一本人生自傳《回首一笑七十年》,笑談當年息影赴美結婚、流產、破產到失婚的人生低谷。

鄭佩佩演技出眾,電影《情人石》讓她成為第一個獲得「金武士獎」的亞洲女演員,在李安《臥虎藏龍》裡飾「碧眼狐狸」,讓她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並角逐奧斯卡金像獎。年輕時的她姿色拔群,也曾獲選為全球百大女神。

林青霞1970年代:林青霞

林青霞是七十年代後期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與林鳳嬌、秦漢、秦祥林並稱「二林二秦」,是當時華語影壇的「玉女」掌門人。林青霞曾被譽為「東南亞第一美女」,拍過一百多部電影,角色從青春玉女演到女俠,並且憑借《滾滾紅塵》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92年,林青霞以《笑傲江湖Ⅱ之東方不敗》再攀事業高峰。她是港台電影界唯一能橫跨文藝、武俠兩種不同電影風格且走紅時間最長的女明星。如今,62歲的林青霞風采依然,被劉家昌譽為「中國第一美女」。

劉曉慶1980年代:劉曉慶

1980年代是大陸影星劉曉慶演藝事業的巔峰期,憑藉謝晉導演反思文革的電影《芙蓉鎮》奪得金雞、百花雙料影后,加上《原野》、《春桃》,連續三年奪得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迄今無人能破,這段期間還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版《紅樓夢》中飾演王熙鳳。

隨著大陸的開放,劉曉慶成為了最早一批與香港合作的大陸女演員之一。與李翰祥導演合作的《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產生很大迴響,飾演慈禧從青年到中年令人印象深刻成為她的代表性角色。

關之琳1990年代:關之琳

關之琳出生於香港演藝世家,母親張冰茜是長城、邵氏電影公司的演員,父親關山於1958年第11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獲最佳男主角,成為首位華人國際影帝。在關之琳18歲那年,其父感情出軌,離開了母女倆。1982年關山息影,移民美國。

1982年,關之琳參演她的首部電影《再見江湖》。1990年代,關之琳與李連杰主演了《黃飛鴻》系列電影,飾演十三姨。1992年,關之琳與劉德華主演了電影《九二神雕俠侶之癡心情長劍》,並在影片中飾演了姑姑。1993年,關之琳與梁朝偉、梅艷芳主演了電影《新仙鶴神針》,飾演藍小蝶。1998年,被美國雜志《PEOPLE》評選為「全球50位最美麗的名人」。2005年,主演了電影《做頭》。2009年4月30日,關之琳宣布息影,之後便很少出現在熒幕上。

周迅2000年:周迅

周迅,大陸著名女演員、歌手。1991年初登大銀幕演出《古墓荒齋》。1998年主演大陸第六代導演婁燁成名作《蘇州河》,獲得2000年巴黎國際電影節影後,為從影以來首個電影獎項。1998年至2000年出演《大明宮詞》、《人間四月天》、《像霧像雨又像風》等熱門電視劇,獲得影視界和觀眾廣泛肯定。2000年左右與章子怡、趙薇及徐靜蕾一同被媒體稱為四小花旦。

2006年,周迅憑電影《如果愛》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電影金馬獎等多個女主角獎。2009年憑電影《李米的猜想》獲得大陸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至此,周迅成為華語電影界唯一包攬兩岸三地最高電影獎項,即金馬、金像、金雞、百花、亞洲影后的演員。

楊幂2010年代:楊冪

楊冪,大陸知名女演員,小時候的她當過兒童演員,4歲就出演電視影集,曾在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露臉。2003年正式出道,不久因飾演《神鵰俠侶》的郭襄而開始引人關注。2009年以《仙劍奇俠傳三》中唐雪見一角人氣急升。2011年憑藉《宮》、《孤島驚魂》等多部高人氣影視作品迅速開啟知名度,走上電影、電視、音樂的多棲發展道路,並嘗試擔任電視影集製片人。由她參演的《轉生術》、《小時代》系列、《分手大師》等電影均獲得了亮眼的票房佳績。

【第148期】回顧洋山港建港歷史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丁汀 攝)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丁汀 攝)

文編/魏三多

遠在外海島嶼上建設的洋山深水港,被稱為港口建設的奇跡。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洋山深水港建在水流湍急的外海島嶼上,需要面臨圍海築堤、吹沙造陸、軟土加固、海洋防腐等工程。在洋山港施工是對傳統築港方式的挑戰:海水作業腐蝕性大;施工現場風急浪高,有效作業時間短;深水作業,工程量和技術難度高;離開陸、島的庇護,作業環境陌生而危險等。一期工程建在小洋山和鑊蓋塘之間,這裡水流湍急,水深在負10多公尺至負20多公尺,最深處達負39公尺。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