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回顧洋山港建港歷史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丁汀 攝)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
(新華社 丁汀 攝)

文編/魏三多

遠在外海島嶼上建設的洋山深水港,被稱為港口建設的奇跡。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洋山深水港建在水流湍急的外海島嶼上,需要面臨圍海築堤、吹沙造陸、軟土加固、海洋防腐等工程。在洋山港施工是對傳統築港方式的挑戰:海水作業腐蝕性大;施工現場風急浪高,有效作業時間短;深水作業,工程量和技術難度高;離開陸、島的庇護,作業環境陌生而危險等。一期工程建在小洋山和鑊蓋塘之間,這裡水流湍急,水深在負10多公尺至負20多公尺,最深處達負39公尺。

承擔這項工程的上海航道局,開建幾年前就開始對杭州灣水域的沙質進行調查勘探,尋找合適的沙源。施工中在大陸首次實施了負20公尺以上的深水軟體排鋪設方式,築起北圍堤。經過反覆比選,採用了含泥量在5%、合適的粗顆粒沙,總共用2500萬立方公尺沙料,形成1.5平方公里的陸域。經自然促淤和加固處理,陸域土地固結,從而使承載力增強。碼頭樁基要在海上打104根直徑2.2公尺的嵌岩樁,還要打2700多根直徑1.2公尺或1.7公尺、長45公尺至62公尺的鋼管樁。其中嵌岩樁一直要嵌到水下岩石中4至5公尺,最深處在海面以下40公尺,打樁難度極大。

蜿蜒的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南匯蘆潮港,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在浙江嵊泗縣崎嶇列島的小洋山島登陸。東海大橋全長32.5公里,海上段長25.5公里,受海上風、浪、潮、流、霧影響,有效作業時間少於50%。大橋工程總計打板樁、鋼管樁、混凝土樁等近9000根,施工時分佈在作業點的船達200多艘。

洋山港的東海大橋是大陸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大橋,也是首次將設計基準期定為100年的大橋。大橋建在水深30公尺的海面上,海水含有大量具有強腐蝕性的氯離子,一般十幾年時間就可使海洋工程中的混凝土開裂、脫落,鋼筋銹蝕。承擔這項課題的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創建了高性能混凝土實驗室,研製開發出一套海洋混凝土使用壽命評估模型和預測軟體。檢測中心對東海大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鋼筋、焊接材料等60多種建材施工工藝進行精確檢測,並根據結構處在海水、空氣、泥沙等不同位置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施工工藝,使混凝土不僅具有高強度、抗腐蝕、耐久性強等特性,而且易於施工,節約材料。在東海大橋施工中,大陸科研設計人員共獲得20多項國家專利。

匯聚全大陸專家、學者的智慧,經過科學合理的決策,凝聚建設者的辛勞,洋山深水港於2005年順利竣工,正式開港。洋山深水港的崛起給大陸和世界航運界帶來全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