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煙雨濛濛是清明

01清明配圖文/文彬

四月清明,桃紅柳綠,草木萌動,四野既清也明。清明是中國人民間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為節日的節氣。清明節,人們一面淒淒切切懷念往事故人,一面從從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說,這是一個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節日。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以清明為題,留下了無數寄托哀思的詩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稱唐代清明墓祭的經典:「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通過這首詩,不難體會掃墓時那種淒切悲涼的情景。除此之外,無論是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還是陸游的「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都道出了那份淡淡的哀婉和惆悵。

清明前後,春雨連綿,此時的雨是最具靈性的。「小樓忽灑夜窗聲,臥聽瀟瀟還淅淅,濕了清明。」鄭板橋的一個「濕」字,將清明前後多雨陰濕的天氣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說到清明的雨,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語言直白卻寓意深遠的詩不僅寫出了清明時節的氣候特點,也寫出了清明時節易使人緬懷逝去親友的心情。

清明期間,除了祭祀先人以外,從唐代起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習俗。清明踏青的盛況,在杜甫的「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中便可見一斑。詩人張先「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的詩句,寫出了郊遊踏青的遊人絡繹不絕,婦女乘牛春遊採集花草,到了夜色降臨仍不思歸的情景。唐代溫庭筠的「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說的則是常年禁閉在後宮的宮女們,在清明節也得到了放鬆。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詩人全然不顧外界的熱鬧,而獨守自己的一方寧靜,沈迷於讀書之樂中。宋代的王禹備便是這樣,有詩為證:「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畫家張擇端通過一幅《清明上河圖》,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清明時節以汴河為中心的熱鬧情景。

除了掃墓達情、吟詠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詩還另有寄寓。「耕夫招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代張繼《閶門即事》)詩人通過描寫眼前田園荒蕪、人煙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大量招募、窮兵黷武是造成農村凋敝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黃庭堅的「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則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由眼前想到悠悠千載,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當我們真正地走進清明,就會明白它不僅僅是中國人一個法定的節日,更是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載體。無論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還是煙雨濛濛,青草萋萋;清明帶給我們的,總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