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共享單車風靡大陸

02共享單車配圖文/海平

小橙、小黃、小藍……現在走在大陸很多城市的街道上,到處是騎著「共享單車」的人們。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車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式環保交通方式,迅速在大陸流行開來。

解決「最後一公里」

更多時候,對於都市人來說,交通行為更為「碎片化」,從一個目的地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可能需要更換好幾次交通工具,而中間的1~3公里的短距離換乘,公共交通系統不能抵達,計程車又不划算且容易堵車浪費時間,但是這段距離又缺乏對應的交通工具。有需求就意味著市場,而共享單車的誕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需求。

「有了各種『共享單車』,出門確實方便了。有時候距離短,我就在路邊找輛共享單車,掃碼、用車、支付,很方便。」家住北京回龍觀地區的楊旭最近每天都騎共享單車往返家與地鐵站之間,他的體驗基本可以代表大多數享受共享單車服務的上班族的心聲。

「ofo」和「摩拜」共享單車是大陸自行車界共享經濟的代表。「我們希望通過 『ofo』服務全世界的人,希望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有一公里到兩公里這樣的交通需求的時候,都能得到『ofo』的服務。」「ofo」創始人兼CEO 戴威曾說。「我們最初想的就是,讓城市裡的每個人能隨時隨地騎行自行車。」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解釋自己創辦摩拜共享單車的初衷。

綠色交通新風尚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再次提倡自行車交通是正確的,自行車幾乎沒有噪音和空氣汙染,其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也遠低於其它機動化交通方式。正是基於共享單車推動綠色交通發展的積極意義,共享單車一經推出,不僅以其便捷性迅速贏得普通大陸民眾的喜愛,大陸政府對這一新生事物也處於善意的觀察期,於是,不經意間,五顏六色的各式共享單車湧現在城市街頭。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西安、杭州等20個大陸一二線城市累計騎行5.93億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4794圈;日均累計騎行距離為659萬公里,相當於地球赤道的164倍;人均累計騎行消耗熱量6840千卡路里,相當於燃燒掉1.8斤脂肪。通過報告提供的數據,不難發現,從2016年開始大熱的共享單車,正改善著大陸城市居民的交通模式,在有效解決城市最後一公里交通問題的同時,也在大陸掀起了綠色交通,健身騎行的新風潮。

共管共治,讓綠色交通更加文明

依靠先進的科技和支付手段,每輛共享單車都有自己的運營模式和信用機制,但仍面臨了很多服務之外的問題。比如,遭遇違規亂停車,引發侵占路權爭議;遭遇找車難,私藏自行車,自行車被蓄意破壞等信任問題,影響其他用戶的使用熱情;由於購車的成本和維護的難度,盡管共享單車企業已得到多方支持,卻仍難盈利……

針對以上問題,業內人士分析,共享單車是未來綠色交通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共享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同樣,共享單車需要利用城市公共道路開展經營活動,因此應相應承擔維護公共空間秩序的公共義務。目前不少共享單車企業還沒有實現GPS定位,或者線下運輸維修人員力量不足,單方面實現車輛有效管理有一定難度。只有在法治基礎上,企業、行業、政府、用戶多方共管共治,才可能有效解決共享單車的治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