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期】全球人力資源機構:中國大陸工資上漲具備堅實基礎

 

大陸每年新增就業職缺保證了薪資不斷上漲的空間,圖為湖北省舉辦招聘會,向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見習等政策諮詢服務。現場600家參會單位共提供2.3萬個職缺。  (新華社 熊琦 攝)

大陸每年新增就業職缺保證了薪資不斷上漲的空間,圖為湖北省舉辦招聘會,向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見習等政策諮詢服務。現場600家參會單位共提供2.3萬個職缺。 (新華社 熊琦 攝)

文編/魏三多

近期,相關調查機構宣佈,中國大陸製造業工資水準十年間增長了兩倍,引發輿論廣泛熱議。對此,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瀚納仕中國區執行總監蘭熙蒙日前接受陸媒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工資水準上漲並不局限於製造業,而是橫跨多個行業,這主要取決於大陸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結構升級等因素,因而具備堅實基礎。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從「迷霧中」走到「陽光下」:為何這裡的醫生薪酬讓人更有「獲得感」

 

福建三明舉行醫改圓桌會,參加醫改圓桌會的將樂縣醫院內科醫生肖守斌正在發言。

福建三明舉行醫改圓桌會,參加醫改圓桌會的將樂縣醫院內科醫生肖守斌正在發言。

採訪/沈汝發

主任醫師謝漢剛月薪十萬元台幣、主治醫師肖春林月薪六萬兩千元台幣……近期,一份大陸醫務人員的薪酬清單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這份清單中,一向「迷霧重重」的醫務人員收入一目了然。這不是意外洩露,而是福建省將樂縣醫院主動對外公開。

將樂縣是大陸醫改的「樣板縣」。2013年施行的醫療薪酬制度改革,通過「騰籠換鳥」,擠壓藥品和耗材虛高價格,在不加重群眾和醫保負擔的情況下,讓醫務人員獲得合理的體面收入,陽光化也自然水到渠成。

「體面收入」是合理期待

「學醫5年,我只想要一份合理的體面收入。」將樂縣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肖春林表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比較多,工作量大,經常加班加點,但醫改前他的年收入還不到月薪兩萬元台幣。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大陸「追婚族」的堅持:結婚不將就

追婚族配圖文/海平

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大陸年輕人不急於結婚,成為家人和朋友眼中的大齡青年。於是催婚者和被催婚者之間的衝突就成了大陸社會當下的一個熱點。但是有這樣一群人,不管家人朋友如何催促,他們依然堅持內心對愛情與婚姻的追求,不妥協,不將就,他們就是「追婚族」。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解救摩拜:共享單車「獵人」出沒

共享單車配圖文/海平

在繁華鬧市的街頭,或是城中村小巷的轉角,共享單車在大陸很多地方已成人們出行的一種經常使用的工具。同時,惡意破壞,損傷、私藏以及危險使用共享單車的案例時有發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償地利用業餘時間走街串巷,解救那些被破壞、損毀、私藏的共享單車,他們被稱為共享單車「獵人」或「俠客」。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天才少年」淪為低保戶

 

劉漢青和他居住的破房子。

劉漢青和他居住的破房子。

文編/林素卿

根據《揚子晚報》的報導,一位曾經的天才兒童, 16歲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大三開始,因癡迷數學,最終沒能拿到大學畢業證書。離校後,卻又繼續沈迷於「數學研究」。二十多年後,淪落到僅靠每個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維持生活。

他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8095班的劉漢清,現蝸居在泰州興化戴南鎮雙沐村五組一幢屋頂見光的三間農舍裡。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美國人權面面觀

 

美國民眾街頭抗議槍枝氾濫造成的槍擊事件。

美國民眾街頭抗議槍枝氾濫造成的槍擊事件。

文編/王觀生

編按
向來以「人權立國」自居的美國,每年都會透過其國務院發布各國的「人權報告」,但是卻對美國自身的人權狀況置若罔聞。今年,大陸國務院公布了「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一文,為我們揭露了美國國內嚴重的人權侵害問題。該文所公布的事件與數據皆有詳實的來源標注,大部份的內容引自歐美的主流報紙,如英國《每日郵報》、美國《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以下為本報為讀者摘錄的「201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敬邀參加:2017年春季認識釣魚台研習營|蘇澳場:拚無人島

拼無人島「拚無人島!」
無人島,這是早年蘇澳漁民對釣魚台的稱呼,
「拚無人島!」意旨為了拚生活,
冒著風浪也要到釣魚台去捕魚,
是蘇澳老漁民都知道的一句口號!
認識釣魚台研習營,有史以來首次走出戶外!
蘇澳場,我們不僅邀請到漁民船老大來分享經驗,
更安排參訪魚市場、漁港作業、金媽祖廟,
並由蘇澳漁會安排專人導覽。
活動精彩可期,千萬別錯過!

時間:2017年6月24、25日(星期六、日)
地點:蘇澳區漁會3樓多媒體室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南安里海邊路126號
報名連結:https://goo.gl/fUL3Gr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悼念「蓮花阿嬤」

14版_蓮花阿嬤文 ∕ 莫那能(夏潮聯合會會長)

*莫那能口述,史學敏紀錄

2016年有兩位對我來講非常重要的左翼前輩過世,分別是陳映真先生和林孝信老師,他們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啟蒙者,也可以說是貴人,他們對整個台灣進步運動的貢獻也是非常明顯而確定,他們兩人的離世對於決心要走社會運動的路的我來說感到非常哀愁,至今無法釋懷。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探訪雞鳴驛古城

 

雞鳴驛東門的門樓上寫著「雞鳴山驛」。

雞鳴驛東門的門樓上寫著「雞鳴山驛」。

文/文彬

雞鳴驛是一個近千年古驛站,位於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距離北京市和張家口市各100公里,歷經元明清三朝盛而不衰。如今是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雞鳴驛因背靠氣勢雄偉的雞鳴山而得名。

雞鳴驛始建於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並隨之開闢驛路,設置「站赤」,即驛站;到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驛被擴建為進出京師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間,設驛臣主管驛站事務。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