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想
工作太忙沒時間搜索資訊、下載電影或歌曲?要在家帶孩子,沒時間回覆郵件、網上購物、購買火車票?隨著越來越多網路鐘點工的出現,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網路鐘點工指在網路上以分鐘、小時為單位,以低廉的價格「銷售」自己的時間,為買主提供瑣碎日常服務的人。 Continue reading
♦ 文/李想
工作太忙沒時間搜索資訊、下載電影或歌曲?要在家帶孩子,沒時間回覆郵件、網上購物、購買火車票?隨著越來越多網路鐘點工的出現,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網路鐘點工指在網路上以分鐘、小時為單位,以低廉的價格「銷售」自己的時間,為買主提供瑣碎日常服務的人。 Continue reading
♦ 採訪/梁賽玉、姬少亭
舞臺上的鏡子變成了透明的電影銀幕,女主角坐在鏡子對面的看臺,而觀衆透過銀幕變成了電影的一部分。戲劇的演員和觀衆在此刻發生了顛倒。「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簡稱「莎妹」)話劇《請聽我說》13年前已在台灣上演,2009年也來過北京。今年在北京的朝陽9劇場的這幾場,是導演王嘉明受邀參演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5月29日也是他的作品第三度在北京演出。 Continue reading
♦ 文/任姍姍
手持體檢報告的農婦李紅琴(趙薇飾)蹲在醫院的走廊,淚如雨下﹔隨著鏡頭的後退,長長的走廊不斷延伸,直至步入黑暗深處……這是電影《親愛的》最後一個鏡頭,它似乎寓指我們剪不斷理還亂的庸常生活,也似乎在告訴觀眾,故事還遠未結束。
《親愛的》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故事源於真實的「打拐」(編按:指拐賣兒童)事件。影片的立意不只在於聲討泯滅人性的拐賣行為,更在於思考事件背後的情感真空、道德困境以及社會錯位。 Continue reading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我是70年代留學美國的,那時美國打越戰正陷入苦戰,反戰的勢頭如日中天,表面上富裕、繁榮、自由、民主下的美國社會的矛盾也逐漸爆露出來。當時,美國採的是義務兵制,抽籤到了誰,誰就得去當兵,到越南去打仗,不論黑白種族、不論貧富,這樣很多中產階層的年輕人就有可能被送去越南當炮灰了,這就不能不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這是當時反戰運動如火如荼的一個重要原因。以後到了雷根時代,美國改採募兵制,願意當兵的人就去當兵,不願的人就免了。以後美國雖然還是發動了幾次大的戰爭,如打阿富汗、打伊拉克等,但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反戰運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當兵的都是些社會的下層民眾,他們的出路不好,當兵變成一個出路,以後退了伍可以享受政府優渥的待遇,包括上大學等等。 Continue reading
♦ 文/石佳音
臺灣立法院本會期在6月16日休會。因藍綠立院黨團相持不下,眾所矚目的「修憲」案未能及時送出立法院。現在除非兩黨同意將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脫鉤,並將前者延後到明年3月,否則「修憲公投綁總統大選」已不可能。吵吵嚷嚷半年多的修憲宣告失敗。為此,兩黨一如往昔,相互叫罵,要求對方向選民道歉。
其實,這次修憲完全是場鬧劇,因為兩黨對憲政皆無誠意,只是想藉修憲謀一黨之私。 Continue reading
♦ 文/施善繼
2015.5.31·《雪夜林畔》
上一任的總督選舉,一位女候選人用「最後一哩路」拜票,希望選民投她選上,她便能坐上總督府裡那一席真皮沙發的椅子。選舉結果天不從人願,最後一哩路,她不是走進總督府,她走在回家的路。 Continue reading
♦ 文/張方遠
近來全台各地高中校園遍地烽火,高中生以Facebook做為串連平台,紛紛「挺身而出」反對課綱微調,深具2012年香港「反國民教育」之勢。其中一場說明會,參與學生在現場拉起「去你的中國」、「台灣獨立」等標語,還讓教育部長吃了好大一驚。由於運動的推波助瀾,「反洗腦」一詞喊得震天價響,或可登上今年網路熱搜詞的榜首。港台聯盟不分今日明日,力保腦袋的「一方淨土」,防止「赤禍」入侵。 Continue reading
♦ 文、圖/賀克
長白山「天池」非常美。我在大學時代看了許多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但到登上天池,見了長白山瀑布,才覺得何需讚嘆美國「優勝美地(Yosemite)」?長白美景勝「美帝」。於是也想起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讀過一句話,意思大約是:傳媒是話語權,無論人文、自然,皆須謹慎惡意的政治扭曲。 Continue reading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趴了世界經濟,也改變了美國國家的戰略規定,原本順風順水的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隨著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的大纛舞動,頓時荊棘遍地。先是朝鮮半島的軍事對抗日益升溫,接著是日本宣布釣魚島國有化所引起的中日較勁,近日中美兩國更在南海島礁問題上劍拔駑張,台灣也對明年大選後的兩岸關係走向忐忑不安。對外緊張,必然帶來對內緊縮。5月下旬,剛爆發美國以「經濟間諜」的罪名誘捕了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等六位中國公民;6月4日,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就急忙忙地跳出來,指控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歷史課綱委員會」遭到中共統戰部滲透。一時間,「麥卡錫主義」這個被埋葬了60年的反共幽靈,再次忽隱忽現,伴隨著的是一個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互相猜疑。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