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期】閃亮米蘭世博,世界聚焦中國

♦ 文編/魏三多

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博會開展至今已過四分之一時間。中國大陸首次以自建館形式參展,引起廣泛關注。

展示國家形象

中國大陸參展是國家形象的展示。中國館館長張亮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中國館在5月1日開館後觀眾逐漸增多,目前每天約有1.3萬至1.4萬人次,周末則超過1.8萬人次。自6月7日總參觀人數突破50萬之後,中國館已成爲世博園中人氣最旺的國家館之一。

作爲米蘭世博會主辦方代表,米蘭世博會首席執行官薩拉說,中國館是最具內涵的建築之一,富含出色的設計元素,代表了中國文化。中國館的優點不僅在於設計外形,內部還有大量技術和科技支撐,這將吸引大量年輕人。隨著遊客的增加,相信中國館將贏得更多好評。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同時學習三門外語的「任性」學霸:北京語言大學一年級台生鄭雅鴻

♦ 文/記者:程朔、實習生:陳婷婷

「相比平時的成績而言,那次發揮得不是很好,成績並不理想!」說這句話的姑娘,是今年參加港澳台聯考入學成績排名第一的台生鄭雅鴻。與她「學霸」身份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這姑娘的笑容。那笑容是憨憨的,但又很有棱角地透露著自信,這讓我們很容易地閱讀出她身心中肆意的單純與陽光。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們,不就應該這樣「任性」地簡單嗎?一直在與學生打交道的我,一直希望越來越多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後的大陸孩子們,都遠離矯揉造作與少年老成。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李光宏:「從裁判變球員」的創業「新台闖」

♦ 採訪/張騰陽

45歲的李光宏(Alex Lee)往來大陸已經20年了。他曾經是台灣富邦購物的副總經理,然而卻選擇西進大陸做一個「新台闖」。如今的他是上海凌智貿易有限公司的CEO,盡管他的公司仍然在做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相關的商品的設計、製造、宣傳、行銷,但他的身份已經「從裁判變成球員」。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專題:中國大陸的「海綿城市」計劃

編按

「海綿城市」一詞首次出現於2012 年4月在深圳召開的「2012 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海綿城市」的概念類似國際間各城市在推動的「低度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概念,但是強調全面將城市內所有人工不透水鋪面,改變為透水透氣鋪面,所以是永續人類必走的道路。近期,台灣民間所提出的「海綿台灣」概念就是從「海綿城市」的理念出發,期望逐步擴大至全臺灣。

隨著兩岸這股「海綿城市熱」,本期「當代中國」特別為台灣讀者介紹中國大陸「海綿城市」發展的現況,或可作為台灣發展「海綿台灣」的借鏡。

大陸頒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安徽試點建設「海綿城市」緩解「逢雨必澇」
大陸財政部: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
破解內澇、減少水面源污染:海綿城市是出路
海綿城市建設應避免誤區

 

【第100期】大陸頒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

♦ 文/杜宇

2014年11月中國大陸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次提出「雨水逕流總量控制率」指標,指導各地建設「海綿」城市,以從源頭緩解大陸城市內澇(淹水)的現象。

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度衝擊開發」,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淨化」逕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乾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安徽試點建設「海綿城市」緩解「逢雨必澇」

♦ 採訪/馬姝瑞

安徽省為緩解城市內澇、減少城市逕流污染,試點嘗試「海綿城市」建設,通過建設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等,建構新型的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海綿城市」 突破了傳統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以建物與小區、綠地與廣場、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等各種城市基礎設施作為載體,充分考慮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和城市水安全的問題、水文條件的差異性、規劃指標及項目操作的可行性,並綜合利用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從而建構起新型的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大陸財政部: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

♦ 採訪/申鋮、韓潔

根據大陸發佈的《關於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具體補助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數額將按城市規模分別確定,直轄市每年6億元(人民幣,下同),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採用公共私營合作模式(PPP)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上述補助基數獎勵10%。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破解內澇、減少水面源污染:海綿城市是出路

♦ 文編/吳松山

近日第三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的召開,「海綿城市」一詞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海綿城市」即是在第一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提出來的理念。隨著城市的水短缺、水生態的破壞,以及城市的內澇越來越嚴重,人們開始質疑城市是造成水危機的源頭。大陸媒體「中國網」專訪大陸國務院參事仇保興,他在第三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上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表示:「城市本身是應對水危機的解決之道,水的問題可以通過建設海綿城市來應對和解決。」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海綿城市建設應避免誤區

♦ 文/魏英傑

眼下,「海綿城市」可算是一個熱詞。去年10月,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大陸住建部專門頒布了一份厚厚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今年4月,大陸國內16個城市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獲得大陸中央財政補貼。無疑對今後城市規劃布局、環境保護具有深遠意義。  Continue reading

【第100期】當大陸大學生遇上眾籌:夢想照進現實

♦ 文/楊洋

近兩年來,「眾籌」作為大陸一種非常流行的集資創業方式,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同時,大學生這部分青年群體也一直備受大陸各界關注。當大學生遇上「眾籌」,將會擦出夢想的火花。

前段時間,7個廣州的大學男生騎行出「不一樣的畢業禮」,爆紅朋友圈。騎行記錄西藏一直是這幾位男生的夢想,從大三開始,他們就著手籌劃,組建了車隊,之後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他們騎行翻越了西藏14座高山,邊遊邊攝,完成了川藏騎行之旅。今年畢業將至之時,這7位廣州的大學男生在2周內眾籌3萬元人民幣,為此次騎行紀錄片辦了一場首映禮。獨具創意的畢業禮,濃墨重彩了7位學生的青春,也承載了他們的夢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