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記者:程朔、實習生:陳婷婷
「相比平時的成績而言,那次發揮得不是很好,成績並不理想!」說這句話的姑娘,是今年參加港澳台聯考入學成績排名第一的台生鄭雅鴻。與她「學霸」身份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這姑娘的笑容。那笑容是憨憨的,但又很有棱角地透露著自信,這讓我們很容易地閱讀出她身心中肆意的單純與陽光。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們,不就應該這樣「任性」地簡單嗎?一直在與學生打交道的我,一直希望越來越多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後的大陸孩子們,都遠離矯揉造作與少年老成。
鄭雅鴻從上高中時就已經想著將來要從事與語言翻譯相關的工作。完成高中學業後,她原本想到大陸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讀書,因為聽很多人說,那裡的語言專業是最好的。無奈北外並不在本科段開設翻譯專業,而且也不招收台灣學生,所以她現在就成為北京語言大學高級英語翻譯專業的大一新生了。
英語、西班牙語和日語
成為英語教師曾是雅鴻小時候的願望,初中畢業時她找了份英語家教的工作,一方面是鍛煉自己,為自己的小夢想鋪墊一些經歷和體驗,同時也為賺一些零用錢來補貼自己。於是假期的時候,她就會很忙碌,也就是在那忙碌中,她漸漸發現其實自己並不適合那工作。「在教的過程中我會特別不耐煩,尤其是出現教了很多遍他還不會的情況,我就會很不爽,而且我也不習慣那種每天都一個樣子地朝九晚五,所以就知道自己做不了英語教師這個職業了。」
儘管不想做語言教學,但雅鴻並沒有放棄對學語言的愛好。「除了教學以外,學了語言後,還可以做翻譯啊!我希望每天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雅鴻告訴我們,她喜歡去做口譯,因為每天可以去跑不同的案子,比如某天接個關於汽車的翻譯案子,改天又會接個關於化妝品的翻譯案子,每次接觸的領域都不一樣,那很有意思、很有挑戰性。因為之前會對某些方面不了解,每做一個案子,都要提前一兩周時間去準備,然後在最後那一兩個小時中,將努力的結果表現出來,那是很有成就感的。
「我最初是想學西班牙語。」雅鴻向我們普及了一下西班牙語知識。原來,從使用地理範圍以及母語角度上講,西班牙語都是僅次於英語的世界第二大語言,它被各大洲近30個國家使用,21個國家將它作為官方語言;在使用人數上,西班牙語僅次於英語和漢語,排位第三,使用人口超過4億。西班牙語詞彙的豐富程度超過英語,語法卻不像英語那麼複雜,簡單易學。不過,雅鴻聽從了父親的建議,選擇了開設相關專業更多一些的英語。而西班牙語,成為她的第二外語。
另外,與許多90後一樣,雅鴻超喜歡日本動漫,喜歡其中溫馨的畫面、開心而簡單的故事。也就是因為喜歡動漫,日語很自然地成為了雅鴻自己的必修課。
「世界是在人們的交流、溝通中變得更美的。」雅鴻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不懂某種語言文字的人搞明白面前的符號、耳中的聲音到底在表達什麼,很美好,甚至神聖!」
爸爸、媽媽和弟弟
雅鴻父親是台灣人,母親則是大陸河南人,家中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弟弟。一家人現在一起生活在廣東,父親在那裡經營著一家電子產品企業,母親則擔任全職太太。
「父親是一家之主,家裡事情都會是他說了算。」雅鴻的父親在廣東闖蕩了很多年,母親是在廣東打工時與雅鴻父親相識並一路相扶走來。「許多甘苦都是共同經歷的,可後來也許是時間的緣故,也許只是生活的必然,父母間如今總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反正勸也勸不住,我就索性不理會了。」也許正是因為家人的爭吵,一次次映像在眼中,投射在心中,促催了雅鴻敏感而早慧。於是,雅鴻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活都由自己安排,父母在這方面給了雅鴻「絕對自由」。特別是父親,對於雅鴻的意願總是非常的尊重。
「母親脾氣很大,可能是不太善於表達的原因,有時候溝通比較難。」雅鴻回憶說,自己小的時候很調皮,媽媽則管教的相當嚴厲。曾經她幾乎每天都會被媽媽用衣架或皮帶教訓一次。直到有一次被打時衣架上的鐵環把女兒的腿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母親心疼地天天照顧傷口,生怕會留下疤痕。那以後,雅鴻就很少被打了。
「弟弟是家裡的寶貝,父母會把更多精力放在他身上,一方面台灣那邊的親戚重男輕女;另外也是因為男孩子更加調皮,而且比較晚成熟,父母就要費心多一些。」雅鴻對父母的那份理解與體諒,也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理解歸理解,雅鴻很難接受將來與自己一起生活的另一半像父親那樣專斷,也不想自己的生活中有那麼多爭吵。「同時有一個大陸男生和一個台灣男生需要你選擇,你會嫁給哪一個呢?」我們半開玩笑的一個問題,引出了雅鴻的一番感嘆。
「我家鄉那邊的男生更適合做朋友,談起戀愛來也會很浪漫,但絕對不適合嫁的。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很親和、很紳士,可一旦結婚後大都會是那種超級大男子主義的。」雅鴻說,不少同齡人,特別是曾有在島外留學經歷以及接觸過大陸男生的台灣女生,很多人在這方面頗有共識。
河南、台灣和北京
雅鴻在台灣生活的時間,加在一起也不超過5年。但那段時間,卻正好是雅鴻從年幼懵懂轉向少不經事的心靈成長階段。這個階段的女孩子往往正在心理斷奶期,最容易對身邊的人和事極度的敏感並留有最深刻的印象。正因此,雅鴻對「台灣」兩個字的感覺就不僅是停留在地名上那麼簡單了,她對那個島嶼的天藍水清有著很深的認同。
「無論以後在哪裡工作,在哪裡生活,最後都會在心裡說自己是台灣人,就算只是到了廣東,仍有種隔了個海峽就隔了好遠的感覺,至少在生活習慣方面差的挺多。」由於是想到就會感到溫暖的地方,由於是擁有很多兒時記憶的地方,鄉音鄉情總令雅鴻備感親切。節假日中的雅鴻總是爭取與到島內辦事的父親一起返鄉,看望在那裡的爺爺、大伯,也看看每過一段時間後台灣的種種變與不變。
雅鴻母親在河南的老家,不像台灣環境那麼美、設施那麼健全,甚至人們的文化程度都不大相同。不過,與台灣相似,大家在那裡生活的很是安逸,不用那麼用力。雅鴻說,那裡的家與她台灣的家一樣,都能讓自己感覺到很舒服、很安全,她很開心自己能同時這樣擁有兩個家鄉。
北京城的繁華,是兩個家鄉都沒有的,這裡的繁忙與霧霾也是兩個家鄉都沒有的!可北京的機遇,也是其他地方所給予不了的。來到北京半年時間,各個景點、各種美食,包括各種忙,對雅鴻來說都很新鮮。「這裡的好,這裡的不好,對我來說都是不能錯過的見識。」雅鴻告訴我們,她到北京之前還是比較害羞的,到北京生活之後性格才有變化,即便在很多人面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害羞,表達自己的時候很是直接。
「畢業後不是很想在這邊發展,這邊的一些氛圍我還是不太喜歡。但台灣那邊感覺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了。」好在,雅鴻的這份「糾結」,還要到4年後才會顯著起來。而到了那時候,很多情況又會發展變化了,我們就先祝願「學霸」在這4年中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