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2期】治沙英雄

王有德

 王有德帶領職工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沙丘上扎草方格。(網路圖片)

初春的西北大地,乍暖還寒。黃色的山巒綿延起伏,風起處塵土飛揚。一位清瘦的老人和職工頂著風沙揮鍬植樹,帶頭植樹的老人名叫王有德,他就是每年以3萬畝的進度為沙漠披上「綠裝」、創造治沙奇跡的「治沙英雄」,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2011年3月,白芨灘管理局拿下了一塊「難啃的骨頭」—雁脂山綠化工程,綠化面積4000畝。這是今年靈武市第一個啟動的綠化工程,也是連接靈武與寧夏「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綠色生命線。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先後有4家單位承攬過這裡的綠化任務,都以失敗告終。

把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
 

其實,王有德與沙漠的抗爭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
   
王有德1954年出生於寧夏靈武市一個回族家庭。曾經水草豐美沃野千里的家鄉是他兒時的樂園,可是隨著過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風沙一天天逼近家園。十幾年裡人們背井離鄉,前後有20多個村子、3萬多人被迫遷移,200多種動物隨之消失……「從那時開始我心裡就跟沙漠較上勁了,一定要把毛烏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王有德說。

1985年,王有德調任寧夏白芨灘防沙林場副場長,面對的卻是一個沒有想到但可以理解的林場--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粗放管理和陳舊觀念,生產已多年徘徊不前,職工一年中有7個月無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幾百元,生活十分貧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調走。

「先治窮,讓職工富起來;再治沙,讓沙漠綠起來!」深入調研之後,改革林場現狀在王有德心裡萌動。
   
「要使林場徹底擺脫困境,必須從管理上動手術!」他力排眾議在林場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當年,全場完成造林5093畝,減少撫育成幼林費用2.5萬元,實現純收入9萬多元,白芨灘林場實現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轉。
   
為了籌集更多治沙經費,王有德頂著壓力四處貸款籌錢建工廠,柳編廠、機磚廠……沉寂多年的林場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愛場如家、愛林如命
 

從1976年到林業系統工作至今,王有德和植樹造林打了30多年交道,他記不清自己種了多少棵樹,造了多少片林,但他清楚地記得這些樹什麼時候需要防蟲治病,什麼時候該施肥澆水,長年累月,他的指甲縫裡鑽滿了摳不出、洗不凈的泥土,身上是抖不盡的沙子。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平均每天工作14個小時,步行八九公里,往來於各個綠化點之間,口袋裡一直揣著剪子,可以隨時修剪樹枝;包裡裝著鋸子、卡尺、手電筒,方便晚上裝卸苗木;車上總是放著衣服、鐵鍬和乾糧,餓了就將就吃一口,睏了,就湊合睡一宿。」白芨灘管理局副局長魏蒙說。
   
寒冬臘月,王有德帶領職工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沙丘上扎草方格;春天為了多植檸條、花棒、沙柳,他們吃在沙區,睡在野外;風沙不停地摧毀辛苦栽下的樹苗,他們就不停地補種,直到樹木連成片,把流沙牢牢鎖住……
 

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昔日黃沙滿天、生態條件極其惡劣的貧困林場,如今已是物種豐富、生態優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治理沙漠的過程中,林場還開發沙地果園、建立苗木花卉培育中心、發展養殖業、興建設施溫棚,2010年,白芨灘管理局職工人均收入達到3.3萬元,比上年增長2960元,大多數職工都住上了漂亮的小樓房。
   
在人與自然的抗爭中,王有德和職工們風裡來沙裡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沙進人退、人進沙退,共完成治沙造林48萬畝,控制流沙面積近百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興辦5個多種經營公司,建立1000餘畝苗木花卉培育基地,對外承攬100多處綠化工程,創收1億多元。315名職工建設和管護著148萬畝自然保護區,以每年治沙造林3萬畝的速度,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築起了一道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0公里的綠色屏障,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王有德說:「有兩種工作不能推脫:一種是必須做的;一種是自己喜歡做的。防沙治沙,既是我喜歡做的,又是我必須做的。」(新華網)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1期】姚明身旁的小巨人

汶川地震救災小英雄——林浩

地震後不久《京華時報》記者拍攝的救人小英雄林浩。

林浩,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林浩雖然與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但未及跑出,便都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林浩卻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並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

我是班長

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半的小林浩沒有驚慌的逃離,而是再次鑽到廢墟裡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處傷痕。

在大陸各大電視臺播出的《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採訪報導中,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幾乎感染了每一個人,當有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來救同學時,他回答說:「我是班長」。

短短幾天之內,網絡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的網頁,發帖量迅速攀升萬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採訪和報導,小林浩一時間成為了公眾人物。許多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新一代的希望,把他視為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代表。
 
年齡最小的國旗手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奧運歷史上最高的旗手姚明與頭上還有地震帶來的傷痕的奧運歷史上最矮的旗手林浩,兩個「巨人」引領中國大陸代表隊入場。儘管身高還不及姚明的胯部,但是在如此盛大的儀式中,他一點都不怯場,自然地環視著觀眾席,冷靜地揮舞著手中的旗幟,仿佛參加的不是奧運會開幕式,而是週末郊遊,泰然接受全世界40億觀眾的矚目,那一份鎮定完全不輸給任何一個世界冠軍。

這對「巨人」組合被譽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八大感動之一、北京奧運會二十個難忘精彩瞬間之一。《華爾街日報》說,在奧運會入場式上,最讓人難忘的配飾既不是腰帶也不是帽子,而是跟隨中國大陸代表隊旗手姚明一起領頭步入「鳥巢」的9歲男孩林浩。

國際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最大的遺憾是沒能讓姚明扛著林浩走過主席臺,因為此舉是寓意「中國的一個巨人上面站著一個地震災區的孩子,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大陸央視新聞報道說,這是可以寫入奧林匹克歷史的動人一幕。幼小的身影,世界的感動。
 
赴台感恩之旅

2010年5月,林浩曾隨四川「感謝、合作」之旅赴台交流,與來自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的抗震英雄們一道,林浩在臺北機場也受到臺灣媒體的關注,成為明星人物。在一場「四川省感謝臺灣社會各界援助5.12地震災區見面會」的現場,抗震小英雄林浩演唱了歌曲《我祝願》,向積極援助四川災區的臺灣同胞表達敬意,博得滿場掌聲。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1期】用乒乓打入世界

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

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在比賽中。

容國團,著名乒乓球運動員,中國大陸第一個世界冠軍獲得者。籍貫廣東中山縣南屏鄉人,1937810日生於香港。容國團從小喜愛乒乓球運動。十五歲時即代表香港工聯乒乓球隊參加比賽。

1957年,二十歲時從香港回到大陸,同年進廣州體育學院學習。1958年被選入廣東省乒乓球隊,同年參加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獲男子單打冠軍。隨後被選為國家集訓隊隊員。他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廣,變化多,尤精於發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術均佳。較好地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左推右攻打法,並創造了發轉與不轉球,搓轉與不轉球的新技術。在比賽中,他運用戰術靈活多變,獨具特色。中國大陸乒乓球近台快攻的技術風格,就是在總結了他的技術經驗之後,由原來的「快、準、狠」,發展為「快、準、狠、變」。
1959年在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他先後戰勝各國乒壇名將,為中國大陸奪得了第一個乒乓球男子單打世界冠軍。容國團在男子單打中,最後與九獲世界冠軍的匈牙利老將西多爭奪桂冠。針對西多肥胖的身材,他發球長短兼施,配合拉側上旋,把拉殺的角度加大,在先輸一局情況下連勝三局,戰勝西多。容國團的名字第一次刻在聖勃萊德杯上,為中華體壇健兒首獲世界冠軍者。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他為大陸隊第一次奪得男子團體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男子團體決賽上,大陸隊在34的不利情況下,容國團激動地說:「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他振奮精神,揮拍上陣,力挫素有「兇猛雄獅」之稱的日本隊員星野,以53戰勝日本隊而首次問鼎冠軍杯。從此「人生難得幾回搏」這句名言便流傳開了。
1964年後他擔任中國大陸乒乓球女隊教練,在他和其他教練員的指導下,大陸女隊在第二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了女子團體冠軍。1958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59年、1961年兩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4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三十五年來傑出運動員之一。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0期】燕京第九景

平凡的售貨員張秉貴
  

1982年春節,群眾圍觀張秉貴的「一抓準」「一口清」技藝。

在北京,傳統的「燕京八景」名揚天下,而張秉貴被人們譽為「燕京第九景」,是當地人對張秉貴售貨藝術的美譽。

張秉貴,1918年出生於北京,11歲時便到紡織廠當童工,17歲到北京一家雜貨店當學徒。在舊社會,他曾挨過一腳一拳,留下了終生的痛苦記憶。一次,他給掌櫃的捶腿時,以為掌櫃睡著了,勞累一天的他想停下來歇一會兒,被老闆一腳踢在胸口上。另一次,是一個國民黨兵痞來買冰淇淋,等的時間長了點,就一拳打在他心口上。

1950年代初,即將開業的北京百貨大樓招聘營業員,儘管規定只招2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已經36歲的張秉貴因有「多年的經商經驗」而被破格錄取。他做夢也沒想到能當上「新中國第一店」的售貨員,在寬敞明亮的櫃檯前體面地為顧客服務,他感到無比光榮。他從1955年11月到百貨大樓站櫃臺,30多年的時間接待顧客近400萬人次,沒有跟顧客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沒有怠慢過任何一個人。

練就「一抓準」「一口清」的本領

北京百貨大樓當時是全大陸最大的商業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資相對匱乏,顧客通常要排長隊。一次,有兩個女顧客說他「服務態度還行,就是動作太慢」。張秉貴下決心苦練售貨技術和心算,練就了令人稱奇的「一抓準」「一口清」技藝。所謂「一抓準」,就是指張秉貴一把就能抓準分量,顧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兩;「一口清」則是非常神奇的算賬速度。遇到顧客分斤分兩買幾種甚至一二十種糖果,他也能一邊秤糖一邊用心算計算,經常是顧客要買多少的話音剛落,他就同時報出了應付的錢數。
  
後來他又發明了「接一問二聯繫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個顧客時,便問第二個顧客買什麼,同時和第三個顧客打好招呼,做好準備。他在問、拿、秤、包、算、收六個環節上不斷摸索,接待一個顧客的時間從三四分鐘減為一分鐘。

張秉貴還注意研究顧客的不同愛好和購買動機,揣摩他們的心理,為了精通商品知識,每逢公休日別人都在家休息的時候,張秉貴卻蹬起自行車,來到工廠、醫院和研究單位,仔細瞭解糖果知識。由於熟悉顧客和商品的特點,張秉貴甚至可以針對一些特殊的顧客推薦商品:對於消化不良的顧客,他介紹檸檬糖或咖啡糖;對於肝病患者則介紹水果糖;對於嗓子不好的顧客,他便建議買薄荷糖。

燕京第九景

張秉貴通過眼神、語言、動作、表情、步伐、姿態等動作,把商業服務的簡單操作,昇華為藝術境界,被喻為「燕京第九景」,有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經常來欣賞他售貨。這位老人說:「我是個病人,每天來看看您站櫃臺的精神勁兒,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勁兒,我的病也彷彿好了許多。」一位音樂家看他售貨後說:「你的動作優美,富有節奏感,如果配上音樂,是非常動人的旋律。」
  
張秉貴說:「站櫃臺不單是經濟工作,也是政治工作;不單是買與賣的關係,還是相互服務的關係。」在百貨大樓的30多年,張秉貴腰板挺直地站三尺櫃檯,接待了幾百萬顧客。他將自己的櫃檯服務經驗,編寫成《張秉貴櫃檯服務藝術》,並到各單位表演、講課,聽眾達十多萬人次。 張秉貴用自己心中的「一團火」,溫暖著每一個顧客的心。

1987年,張秉貴因病去世,享年69歲;1988年,北京市百貨大樓在大門廣場處為其豎立半身銅像至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0期】香巴拉信使

馬班郵路的郵差王順友

 
苗族郵差王順友。

「對面山上馬鈴響,綠衣使者送信來,端茶送水好熱情,親人來信樂開懷。」每隔七八天,苗族山歌和悅耳的馬鈴聲,就會在木里藏族自治縣至白碉鄉、三桷椏鄉和倮波鄉的馬班郵路上響起。
一聽到歌聲和馬鈴聲,藏區的老百姓都會興奮地從家裡跑出來,大聲地招呼著:「老王來了,老王來了。」

被人們親切地稱作「老王」的人叫王順友。老王是苗族人,今年40歲,在木里藏族自治縣郵政局擔任郵差,負責木里縣城至該縣白碉鄉、三桷椏鄉和倮波鄉的郵件投遞工作。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結合處,大山環繞、溝壑縱橫,交通極為不便。時至今日,馬班郵路仍是這裡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渠道甚至是惟一渠道。
     
泥石流裡的「入學通知書」
白碉鄉白碉村的布依族女孩海旭燕學習成績優異,為了圓大學夢,她在學習上格外刻苦認真。2001年夏天,白碉鄉遭遇洪災,縣城通往鄉里的公路都被泥石流衝垮了。參加完高考的海旭燕,在家邊幫家裡務農邊焦急萬分的等待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擔心自己沒考上,更擔心考上了通知書無法送到而錯過報到時間。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等待中,她開始絕望。
   
8月下旬的一天,暴雨下個不停。傍晚,海旭燕家突然響起了敲門聲。小旭燕開門一看,門口站著一個渾身濕透的人,兩條褲腿上裹滿了黃泥漿。是王叔叔!王順友解開外衣,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信封,遞給小旭燕:「孩子,是你的入學通知書!」
   
接過信,海旭燕無法控制內心的喜悅,「我要上大學了!我要上大學了!」她剛想給王叔叔倒杯水喝,卻發現王順友早已消失在滂沱大雨裡。
   
他是郵差,但送去的不只是郵件
王順友清楚,那一個個幸福的表情背後,不僅僅是他帶去的一封封信、一張張匯款單,更是一個個希望。他是郵差,但送去的不只是郵件。倮波鄉磨子溝一年只能種植土豆等很少的幾項農作物,王順友送郵件時,也經常給那裡的老鄉帶去白菜、蓮花、白蘿蔔等蔬菜種子。慢慢地,磨子溝有了自己的菜園,鄉親們也能夠吃上更多種類的新鮮蔬菜。
   
他送郵的這三個鄉,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在家裡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識字的人很少。每次給鄉親們送信,王順友都會把信讀給他們聽。如果要回信,他還會耐心的幫人寫好,並把寫好的信帶回縣上,自己掏腰包給人家寄出去。這麼多年過去了,王順友自己也記不清楚幫鄉親們寄過多少回了。
他用身軀架起一座橋樑     
198410月,19歲的王順友從父親手中接過郵差的班,開始了長達20年的與馬相伴的郵件投遞工作。他負責從木里縣城向北至白碉鄉、三桷椏鄉、倮波鄉和縣城向西到卡拉鄉的兩條郵路,往返共584公里,每月走兩個來回。一個月中,他有28天奔走在這兩條郵路上。1999年,縣郵局的領導考慮到卡拉鄉與其他三個鄉不在一條道上,並且路線太長,就將王順友的郵路進行了調整。如今,王順友負責白碉、三桷椏和倮波這三個鄉的郵件投遞工作,往返里程共360公里。
   
這條郵路的狀況常人難以想像:要翻過海拔近5000米、氣溫零下十幾度的察爾瓦樑子,穿越40多度悶熱難行的雅礱江河谷地帶,還要提心吊膽地穿越時常有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而這條路,王順友一走就是20年。
   
在送郵件途中,王順友還必須掛上溜索越過雅礱江。19887月的一天,就要到達對岸的時候,繩索突然斷開,他從兩米多高的空中重重地摔在河岸上,郵件掉到了江中,順水漂著。水性不好的王順友顧不得疼痛,從地上抓起一根粗樹枝跳進雅礱江,搶救郵包。當終於把郵包拖上岸時,緊繃的神經一放鬆,他頓時癱倒在地,久久未能站起來。   就是這樣,他用自己的身軀在城鄉間架起一座橋樑。
   
馬鈴聲的親人
       沿途的藏區老鄉都把王順友當成親人,每當聽到響起的馬鈴聲,人們都會從家裡跑出來,不管有沒有自家郵件,為的就是看他一眼。每次看到他,人們心中都有一種踏實感。   每次他走到這裡,人們都會把他的口袋塞滿吃的。如果在晚上路過村莊,心疼他的鄉親們,不讓他露宿風餐。都搶著拉他回家住,做最好的飯菜招待他。
   
一年冬天,王順友在送郵途中再次病倒在路旁的一個小店裡,可他仍然堅持要送郵件,店主秋拉坡不放心,陪著生病的王順友一起走了6天。看著他完成這次郵班,再把他送回縣城。
   
如今,從縣城到白碉鄉的公路已經貫通,乘車只需4個小時就能到達白碉鄉政府。按照規定,將郵件送到鄉政府就是完成任務。王順友完全可以改道走公路,既大大縮短了路程又保障了安全。可王順友依然牽著馬兒翻雪山過峽谷,挨村挨組送郵件。有人說他傻,可王順友卻說:「這麼多年,走習慣了,要是讓鄉親們跑上那麼遠的路到鄉上來取,我還真不忍心。」
《香巴拉信使》謳歌王順友
2005年,隨著雅礱江中游卡拉和楊房溝水電站交通專用公路在西昌正式開工,著名馬班郵差王順友常年奔波的馬道上,將建起一條全長91.3公里的三級公路,公路也將成為木里縣對外聯繫的黃金通道。
以「馬班郵路」郵差王順友為原型、俞鍾導演的電影《香巴拉信使》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首映會,傳達出鄉村郵差和百姓之間深厚的緣分與友誼,也謳歌了王順友令人可敬的事蹟。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自學數學的雜貨鋪店員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編按
1970年代華羅庚深入廣西的工廠內講解優選法。(網路圖片)

華羅庚先生(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國際數學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自學的數學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華瑞棟,開一間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12歲時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初一之後,便深深愛上了數學。一天,老師出了道「物不知其數」的算題。老師說,這是《孫子算經》中一道有名的算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23!」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當時的華羅庚並未學過《孫子算經》,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餘數都是二,此數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餘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數。」

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為的是能謀個會計之類的職業養家糊口。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在單調的站櫃臺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

後來,回憶起這段生活,他說:「那正是我應當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個窮字剝奪掉我的夢想:在西北風口上,擦著鼻涕,一雙草鞋一支煙,一卷燈草一根針地為了活命而掙扎」,頑強地自學到18歲。

無學位的大師

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華羅庚開始他的數學家生涯時,僅有一本《代數》、一本《幾何》和一本缺頁的《微積分》。有志者事竟成,他終於在19歲那年寫出了那篇著名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當時清華大學數學系任主任熊慶來看到後對這篇文章很受感動,他說:「這個年輕人真不簡單啊!應該請他到清華來。」

他用了兩年的時間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 年成為講師。1936年,他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在劍橋的兩年中,把全部精力用於研究數學理論中的難題,不願為申請學位浪費時間,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注意。
  
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從1939年到1941年,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在聞一多先生的影響下,他還積極參加當時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之中。
  
《堆壘素數論》後來成為數學經典名著,1947年在蘇聯出版俄文版,又先後在各國被翻譯出版了德文、英文、日文、匈牙利和中文版。

從美返國 作育英才

1946年,華羅庚與吳大猷、曾昭掄三位科學家被國民政府選派赴美考察。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克服了來自美國政府的種種阻攔,決心偕家人回國。1950年3月16日,華羅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車抵達北京。

華羅庚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龔升、陳景潤、萬哲先等在他的培養下成為世界知名的數學家。

回國後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裡的研究碩果累累。他寫成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於1957年1月獲國家發明一等獎,並先後出版了中、俄、英文版專著;1957年出版《數論導引》;1959年萊比錫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數和的估計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又先後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學生萬哲先合寫的《典型群》一書出版。

他為培養青少年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北京發起組織了中學生數學競賽活動,從出題、監考、閱卷,都親自參加,並多次到外地去推廣這一活動。他還寫了一系列數學通俗讀物,在青少年中影響極大。他主張在科學研究中要培養學術氣氛,開展學術討論。他發起創建了計算機技術研究所,也是大陸最早主張研製電子計算機的科學家之一。

優選法與統籌法

1958年,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在繼續從事數學理論研究的同時,他努力嘗試尋找一條數學和工農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經過一段實踐,他發現數學中的統籌法和優選法是在工農業生產中能夠比較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工作管理面貌。於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學講課,一面帶領學生到工農業實踐中去推廣優選法、統籌法。

1964年他寫成了《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及其補充》,親自帶領中國科技大學師生到一些企業工廠推廣和應用「雙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

數學大師華羅庚憑著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不但完成了《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作)、《優選學》等專著,其卓越的成就和無可比擬的偉大品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和科學工作者,成為眾多人心目中的科學之神。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

「1+2」的「陳氏定理」

(網路圖片)

編按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漢族,福建福州人,1953年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中國大陸著名數學家,國際著名數學家。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蹟:一位屈居於6平方公尺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創造這個奇蹟的正是大陸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代數方程式的幸福感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演算數學題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上世紀50年代,陳景潤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裡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上世紀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

「哥德巴赫猜想」這一200多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曾吸引了各國成千上萬位數學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對這一難題提出挑戰的人卻很少。陳景潤在高中時代,聽老師極富哲理地講: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這一至關重要的啟迪之言,成了他一生為之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這顆世界矚目的數學明珠,陳景潤以驚人的毅力,在數學領域裡艱苦卓絕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1973年,陳景潤終於找到了一條簡明的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當他的成果發表後,立刻轟動世界。其中「1+2」被命名為「陳氏定理」,同時被譽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華羅庚等老一輩數學家對陳景潤的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世界各國的數學家也紛紛發表文章,讚揚陳景潤的研究成果是「當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個成果」。

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威爾曾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陳景潤兩次受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45分鐘報告的最高規格的邀請。

此外,陳景潤還在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他先後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了科學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曾獲大陸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多項獎勵。

陳景潤雖然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然而他毫不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綜合症12年之後,由於突發性肺炎併發症造成病情加重,陳景潤終因呼吸循環衰竭逝世,終年62歲。

與華羅庚的師生情誼

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訪日期間心臟病復發,在東京大學的講壇上猝然倒地,結束了他為祖國數學事業貢獻不止的一生。消息傳來,舉國悲哀,抱病的陳景潤更是萬分悲痛,泣不成聲,他嘴裡不停地唸叨:「華老走了,支持我、愛護我的恩師走了。」

1956年,華羅庚接到了這個和自己相似的、飽經苦難、經歷滄桑的青年的來稿,看後十分驚喜地稱讚這個青年,肯動腦筋,思考問題深刻。這個青年人就是後來和華羅庚一樣家喻戶曉的陳景潤。

回憶在中科院工作的日子陳景潤如是說:我從一個學校圖書資料室的狹小天地走出來,突然置身於全國名家高手雲集的專門研究機構,眼界大開,如魚得水。在華羅庚教授的親切指導和幫助下,我在這裡充分領略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論研究成果,使我耳目一新。當時數學所多次舉行數論討論,經過一番苦戰,我先後寫出了華林問題、圓內整點問題等多篇論文。這些成果也凝結著華老的心血,他為我操了不少心,並親自為我修改論文。我每前進一步都是同華老的幫助和指導分不開的。正是華老的教導和薰陶,激勵我逐步地走到解析數論尖端的。他是培養我成長的恩師。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陳景潤兩次出國訪問、講學。出於對老師的尊敬,每次出訪之前他都要到華老家道別、請教。華羅庚曾當面對陳景潤和陪同他前來的李尚傑說:「景潤的工作是建國以來,我們在數學領域最好的成果。」

華羅庚對自己的得意弟子也是關愛有加的。1984年當得知陳景潤患帕金森氏綜合症時,華羅庚十分激動與難過,他說:「總不能讓陳景潤得這種無法工作下去的病呀!」

陳景潤對他的恩師的評價是很高的。1973年,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他稱讚他的導師華羅庚是一位了不起的數學家,希望他在數論研究方面取得更豐碩的成果,認為他在應用數學方面花了太多功夫有點可惜。

華羅庚很少評價他的學生,何況他有那麼多的學生,評價不當容易引起誤會。他最多只是在個別談話時偶爾講幾句。華羅庚曾單獨對王元說過:「我的學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動的是(1+2)。」當王元提起他學生的一些其它純粹數學結果時,他仍然重複一遍:「最使我感動的是(1+2)」。

延伸閱讀‧延伸感動

徐遲與《哥德巴赫猜想》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徐遲寫了一篇報導文學作品,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發表於1978年,最初發表在《人民文學》雜誌上。這篇文章詳細地寫了陳景潤的身世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困難條件下證明(1+2)的過程。這個證明即:「任何一個足夠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數之和,而這兩個數中的一個就是奇質數,另一個則是不超過兩個奇質數的乘積。」這個定理被世界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這個定理是人類目前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8期】一個人幹了兩億農民的活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袁隆平參加長沙回龍湖有機超級雜交水稻研發基地揭牌儀式   
 (新華社 趙眾志 攝)

         據老一輩說,真正重新吃飽飯,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風一吹就倒,換了矮水稻以後,糧食真是翻了出來。報紙上曾引述農民的話說:「我們吃飽飯,靠的是兩『平』,鄧小平和袁隆平。」       
         袁隆平的水稻南優2號,比以前的水稻單產增產20%,於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開始推廣。八十年代,國際組織給他的獎項多得像米粒一樣。大陸有九億農民,他一個人,相當於幹了兩億農民的活。有人預估,他的種子共創造效益5600億美元。

餓死事件的震動

          
         1953年夏,袁隆平結束了大學學習生活,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1960年,中國發生了全國性的大饑荒。有次他遠遠地看到馬路邊圍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躺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屍體,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平,他決意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           

        1960年,30歲的袁隆平根據一些報道瞭解到雜交高粱、雜交玉米、無籽西瓜等,都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生產中。這使袁隆平認識到: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及其追隨者們提出的基因分離、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等規律,對作物育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於是,袁隆平跳出了無性雜交學說圈,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試驗。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規品種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1961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創業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上一年發現的那個「鶴立雞群」的植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

頭頂烈日 腳踩爛泥
 

         在1964年到1965年兩年的水稻開花季節裡,他與科研小組每天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頭彎腰,終於在稻田裡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經過兩年的觀察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較豐富的認識,根據所積累的科學數據,在大學畢業後工作12年左右的他,發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學通報》上。          
         這是大陸一次論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論文,敍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點,就當時發現的材料區分為無花粉、花粉敗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種類型。從1964年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34歲的袁隆平和各地的科研小組整整花了6年時間,每年兩季先後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育種實驗,仍然沒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100%的不育系來。
科研結果不藏私
 

         袁隆平總結了6年來的經驗教訓,並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不育現象,認識到必須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選用親本材料,提出利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的新設想。科研小組的李必湖於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島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發現一株雄花敗育株,並用「廣場矮」、「京引66」等品種測交,發現其對野敗不育株有保持能力,這就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隨後的「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給雜交稻研究帶來了新的轉機。          
        這一珍貴材料關起門來研究,還是發動更多的科技人員協作攻關呢?          
       在這個重大的原則問題上,科研小組毫不含糊、毫無保留地及時向全國廣大育種專家和技術人員通報了他們的最新發現,並慷慨地把歷盡艱辛才發現的「野敗」奉獻出來,分送給有關單位進行研究,協作全國各地農業育種科研小組攻克「三系」配套關。
攻關協作網的建立
 

         1972年,大陸農業部把雜交稻列為重點科研項目,組成了全大陸範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廣大科技人員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礎上,選用1000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1000多個具有恢復能力的品種。張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為代表的優勢強、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大陸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這是水稻育種的一個重大突破,為水稻雜種優勢利用鋪平了道路。
超級雜交稻的誕生
 

         在海南三亞農場基地,袁隆平率領著一支由全國十多個省、區成員單位參加的協作攻關大軍,日夜奮戰,攻克了兩系法雜交水稻難關。經過近一年的艱苦努力,超級雜交稻在小面積試種獲得成功,有關專家對48畝創業實驗田的超級雜交水稻晚稻的實測結果表明:水稻稻穀結實率達95%以上,稻穀千粒重達27%以上,每畝高產847公斤。
 
          
         這表明「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級雜交水稻晚稻畝產量高;稻穀結實率高;稻穀千粒重高;篩選出適合華南地區種植的兩個中國新型香米新品種。這標誌中國大陸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繼續領跑世界。目前超級雜交稻正走向大面積試種推廣中。
中國人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1986年,袁隆平在論文《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中提出將雜交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發展階段,把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且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使得雜交水稻每次的新突破,都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鄭重宣佈:歷經9年的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可以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
 
         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學者布朗拋出「中國威脅論」,撰文說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到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動盪危機?
  
         今天,中國人已經可以向世界宣佈:「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8期】一畝地養活4.5個人

緊湊型玉米育種之父──李登海

李登海全生命投入玉米雜交新品種。(網路圖片)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檔案記載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美國先鋒種子公司的創始人華萊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另一個就是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   

種業界的「南袁北李」        

         一個玉米新品種,從培育到成功,機率只有12萬分之一。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卻取得了成功。1979年秋,在萊州後鄧村的一片農田裡,一個轟動全大陸的紀錄誕生,名為「掖單2號」的玉米,創下中國大陸夏玉米單產 776.9公斤的最高紀錄。年僅31歲、只有初中學歷的李登海,一躍站在了中國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在北方,玉米育種一年只能一次。為加快實驗速度,李登海冬天到海南育種,因此有27年沒能在萊州家中與白髮蒼蒼的老母親過春節,他一年育種三次,把自己的科研生命延長了3倍。          
         李登海培育的玉米種,使中國大陸土地由每畝養活1個人提升到養活4.5個人;他的玉米種子已累計在全大陸10億畝土地上推廣,直接增加經濟效益1000億元。在大陸,李登海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被種業界譽為「南袁北李」。

外國人能,中國人也能          
          
初中畢業後,李登海回鄉務農,因為表現好,被選進村農科隊當上了農民技術員,1972年當上了農科隊長。那時候膠東農村正提倡「科學種田」,掖縣(今萊州市)北部幾個種田特別好的村,還是山東農業大學和萊陽農學院、煙臺農科所的試驗基地。受專家們的影響,各村幾乎都成立有農科隊,主要是引進新品種,進行高產栽培試驗,玉米、小麥、地瓜、花生,什麼都搞。          
          
那時候農民種的玉米品種,主要還是當地的「二馬牙」、「小粒紅」等普通農家種子,一畝地也就打二、三百斤,而小麥一畝地能打四、五百斤,為什麼大粒(玉米籽粒大)的產量還不如小粒的(小麥籽粒小)?李登海動了腦筋。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當時美國的玉米畝產已達到了2500多斤。我們太落後了,二、三百斤和2500斤的差距太大了。外國人能辦到的事,中國人也一定能辦到。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澤東的這句話工工整整地寫在李登海日記本上,實際上也印在了腦子裡,溶化在血液中了,成為激勵他不懈奮鬥的座右銘。
拼命學習育種和栽培理論          
          
李登海帶領隊員們把能徵集到的大陸各地最好的玉米品種,每年種植10多塊實驗田,探索玉米高產的道路。但由於當時能選用的玉米品種基本上都是平展型玉米,無論用什麼辦法,產量都突不破750公斤。          
          
必須選用高產的新品種,對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登海來說,知識遠遠不夠用。1974年,李登海被村黨支部推薦到萊陽農學院(現在的青島農業大學)進修(那時候叫「社來社去」,就是學完之後仍是農民身份,還回農村務農)。那正是「批林批孔」熱火朝天的時候,李登海不顧別人批他走「白專道路」,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利用一切時間拼命學習育種和栽培理論。          
          
萊陽農校的劉恩訓老師是遺傳育種專家,看到李登海潛心鑽研理論知識的勁頭,他像發現了一顆好苗子。進修結束時,劉恩訓老師將二十幾粒玉米種子交到李登海手裡,「這是從美國專家手裡得到的材料,拿回去分離研究一下,或許能出來新東西。」李登海如獲至寶,當年冬天就帶到海南島去繁育。          
        
 從此,李登海不僅收集了大量的種子資源,而且自己創新培育了大批骨幹玉米自交系,被大陸眾多育種單位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緊湊型玉米的育種和高產培創方面,連續不斷地創出新業績、創造新紀錄,用實踐確立了自己在育種界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緊湊型玉米育種之父」。
  
農活「三大苦」          
         在生產隊的時候,不管是作為一名普通社員,還是作為農科隊的技術員,李登海總是髒活累活搶著幹,而且活不幹完不停手,常常是從清早開始,一直到「日頭晌了歪」(下午一兩點鐘)才吃中午飯。          
         培創高產田需要有機肥,到哪兒弄這麼多有機肥?李登海和隊員們把為小學和敬老院清廁所的事情包下來,把農活「三大苦」,也就是最髒最累的「扔糞、打炕、拆破屋」攬下來。          
         在玉米所最初成立艱苦創業的日子裡,三夏大忙季節,為搶先播種玉米試驗田,李登海帶領職工沒白沒黑地忙活,常常是晚上拔麥子到淩晨一兩點,累得人東倒西歪,這還不算,一大早還要起來滅茬、施肥、開溝、播種。
生活馬虎 育種不苟          
          
到海南島育種時,為了選一個隔離條件好的地方,李登海在陵水縣一個叫荔枝溝的地方安營紮塞,建立育種基地。育種的隔離條件好了,但生活條件就無從談起。李登海和同伴們砍來樹枝,搭起窩棚,聊作棲身之所。海南氣溫高,窩棚不需要禦寒功能,可是它遮不了風,也擋不了雨,更擋不住蚊蟲、老鼠、毒蛇。常常是人睡在床上,老鼠、毒蛇在床下、被子上竄行。遇上下雨天,外面大下,裡面小下,外面不下了,裡面還滴嗒。吃飯就更簡單了,三塊石頭支上口鐵鍋,用乾蘿蔔絲煮一鍋湯,下進去面疙瘩,就是主食了。          
          
生活上馬馬虎虎,育種卻是一絲不苟。李登海把帶來的育種材料一粒一粒仔細地播進地裡,澆水、除草、滅蟲,起早貪黑;怕黎族老鄉的水牛跑進地裡糟蹋玉米苗,李登海帶領夥伴們上山砍來樹枝圈起籬笆牆。砍樹枝的時候,一不小心,盤踞在樹上的毒螞蟻就會落到頭上、脖子裡,痛癢難忍!衣服、褲子撕破了,身上掛出一道道血口子,李登海說:真正知道了什麼叫披荊斬棘。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種,成為中國大陸跨世紀的主推品種。登海9號玉米新品種,具有優質、高產、多抗的突出特點,其產量比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掖單13號」還增產11.4%。經大陸相關農業單位審定,適宜在東北、黃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區種植。          
         
 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計生產銷售登海9號5624.08萬公斤,累計推廣面積1874.69萬畝,累計增產糧食11.40億公斤,累計新增社會效益11.4億元,為保障中國大陸的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登海9號具有較高的澱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產企業的青睞,為保障中國大陸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種支撐。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7期】李春燕

貴州大山裡最後的赤腳醫生

              (網路圖片)

        李春燕,1977年出生於貴州省從江縣,她的父親走村串寨幾十年為當地村民看病,是遠近聞名、德高望重的鄉村醫生。在父親的要求下,夢想考幼師的李春燕勉強讀了衛校。1997年,她進入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衛校,就讀於鄉村醫生培訓班。
      

        2000年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裡開設了一間衛生室,頭5年看過的病人達7000餘人次。

        
         2005年,李春燕因積極搶救一個從出生到死亡只有八小時的嬰兒,被當地的志願者發現,公佈在網上而引起關注。

沒有薪資保障的鄉村衛生員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2500名村民的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裡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了初步醫療的保障。

        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他們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他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中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

        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裡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缺乏貨幣的農村經濟

        「吳你凹,小諾1支,地米1支,應收2元,欠2元;王亮糯,穿心蓮2支,地米2支,四環素6支,甘草12片,應收6元,欠6元……」

        在從江縣雍里鄉大塘村一間木樓內,李春燕在家裡翻賬本,查看近段時間為村民看病用藥的賬目。賬本上密密麻麻地寫著5角、1元、2元的賬目。「都是鄉親們看病欠的藥費,本來是沒必要這樣記的,他們一有錢馬上就會來還,但為了在進藥時心頭有個數,只好記了。」李春燕一邊翻賬本,一邊對記者解釋。今年6月份以來村民的欠賬寫滿了4個賬本,以前所欠的幾千元款要不是被深圳的一位熱心人寄錢來還清,賬本還要更多。自2000年在大塘村當鄉村衛生員以來,李春燕已不知道記了多少個這樣的賬本,一筆筆欠賬的背後,如實地記錄著大塘村村民的貧困,更閃耀著李春燕愛的光輝。

爭取村民的信任

        李春燕的丈夫孟凡斌,至今一直覺得對不住妻子。李春燕原住在本鄉宰略村,父親是漢族,母親是苗族,宰略村是一個在當地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的寨子。李春燕在與未婚夫談戀愛時,公公長期生病卻難以醫治的境況,深深地刺痛了學醫的李春燕。2000年李春燕從黎平縣衛校畢業後,面對孟凡斌的求婚,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丈夫為她在大塘村建一所衛生室。她內心的想法是,嫁到丈夫家後一方面可以照顧生病的公公,另一方面也可以此謀生。深愛她的孟凡斌很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

        嫁到了大塘村,丈夫家人賣掉2頭耕牛籌得2000元資金,為李春燕在家中開辦了大塘村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衛生室。從此,時年23歲的李春燕,便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承擔起了全村2500多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

        大塘村是從江縣最大的一個苗族村寨,全村500多戶人家中,80%以上是苗族。這裡地處月亮山區,自然條件差,是從江縣的極貧村。衛生室創辦之初,為節省開支,李春燕連藥箱也捨不得買,只好用竹籃子代替,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也是從當醫生的父親那裡借來的。山高坡陡、交通閉塞的大塘村,村民生病只能步行到很遠的鄉裡或縣裡醫治,高昂的醫療費用使一些貧困、愚昧的村民求神拜佛或請來巫師驅神弄鬼。因此,李春燕的衛生室在創辦後,受到村民歡迎的場面並沒有出現,長期相信巫師的村民們對這個挎著竹籃、不穿苗族服裝的年輕姑娘沒有投以太多的信任,找她治病的村民寥寥無幾。

醫學與巫術的爭鬥

        出身於醫學世家的李春燕向來對巫術深惡痛絕,她決定用實際行動來「搶佔」自己的「領地」,為了便於與村民溝通,不會講苗語的李春燕在家人的幫助下學會了苗語。於是,一場醫學與巫術的爭鬥自悄然在大塘村展開。

        大寨村一吳姓人家孩子得了腸炎無錢治療,只好請巫師來「治病」,恰巧李春燕路過,她問這戶人家是相信醫學還是巫術,主人為難地說兩樣都相信。李春燕當即為患者作了診斷並開了藥,沒幾天,孩子的病治癒了。隨著治癒患者數量的增多,李春燕慢慢獲得了村民的信任,找巫師的人越來越少,來衛生室看病的人越來越多。

        剛邊寨12歲的王歲山患了腸套疊,在醫院治療花光了幾千元的貸款後,只好來找李春燕。從李春燕家到剛邊寨,得從山上到山下,走得最快的人都得半個小時,為給王歲山治病,李春燕每天得往剛邊寨來回跑4趟。兩個月時間,她累得連走路都走不穩,最後,索性把王歲山接到家裡來治療,一個多月後,王歲山痊癒,而李春燕分文未收。

行醫難以維持生計

        行醫的同時,李春燕還為村裡的產婦接生。每年,村裡通過她迎接的新生命都有幾十個。接生一個孩子,得到的回報很少超過5元錢,有時守候一個通宵,只有幾角錢。

        李春燕打算依靠在村裡行醫維持生計的念頭,逐漸被現實打消了:衛生室不要說賺錢,就是連正常的運轉也難以為繼,沒有資金周轉,還時常出現斷藥現象。不得已的李春燕只好到縣城的藥店去賒,但時間一長,沒有藥店再肯賒藥給她。2005年,在將家中唯一的耕牛賣掉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的5000多元積蓄全部投入進來後,衛生室還是沒有出現任何轉機,家裡為此還背上了7000多元的債務。

來自各地的支助

        從2004年起,大陸相關媒體陸續對李春燕的事蹟進行報導。媒體的關注使她得到了大陸各地熱心人的支持和資助。在新聞媒體對李春燕報導後的一段時間,她平均每天都要接到40多個來自各地的電話,其中不少是被她的事蹟感動後邀請她外出發展的。其中,一名福建老闆開出了包吃包住,月薪5000元的條件。

        在被一些媒體邀請到深圳和北京做節目前,李春燕連省城貴陽和州府凱里都未去過,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李春燕在感受到現代文明的同時,更看到了家鄉的貧窮落後。「別人的邀請並不是沒考慮過,如果我真的走了,這裡鄉親生病就沒有人給他們醫治了,我捨不得丟下他們,雖然貧窮,但他們的生命同樣可貴。」村民的依賴和信任使李春燕婉言謝絕了他人的邀請。

        她始終認為,自己的留下至少可以給貧困的鄉親們減輕一點經濟負擔。就在她到北京做節目的那段時間,村裡一個小孩病了,沒辦法只好送到縣裡的醫院去,最後花了1000多元。「要是我在的話,就不會花這麼多錢了,他們確實太需要我了!」她說。

        如今,李春燕會經常收到各地一些熱心人寄來的藥品,靠著這些藥品,衛生室暫時沒有出現斷藥現象,有了藥品,村裡的12戶「五保戶」也被她列為免費治療對象了。

我只能就這樣走下去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樣的狀況還能撐多久。」對於未來,李春燕顯得有些憂慮。雖然在一些熱心人的捐助下,她想修建一間衛生室的願望很快就要得以實現,但設備簡陋,藥品不齊全的衛生室並不能滿足村民看病的需要,許多病還得到條件相對好一些的縣、鄉醫院治療,面對病情稍為嚴重的村民,她還是感覺到自己力不從心。眼下,李春燕最迫切的心願就是等衛生室修好後,能擁有一台超音波機,能更方便地為村民看病。

        「我的生活就像懸掛在樹梢上的月亮一般,時缺時圓,還有許多鄉民,都在等著我為他們治療,又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生命,在等著我的雙手去迎接他們,他們幼小的生命就好像從零開始,如今他們個個都有著健壯的身體,在他們的父母身邊蹦蹦跳跳,頑皮地笑著,是多麼可愛,漸漸長大了……」在與一些志願者的通信中,李春燕寫下了這樣的話語。她深知,自己的存在,已成為大塘村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在使村民的生活慢慢地發生著變化。大塘村村委會主任廖忠才感慨地說:「因為有了李春燕,我們的村民比其他村的人幸運多了,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希望。」自李春燕開辦衛生室以來,大塘村的出生嬰兒死亡率和分娩孕婦死亡率大幅下降。

        「明天還會遇到什麼我不知道,但我只能就這樣走下去了,因為父親曾說過,再苦再累,也必須堅持!」李春燕困惑的話語裡流露著堅強。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