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
王有德帶領職工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沙丘上扎草方格。(網路圖片) |
初春的西北大地,乍暖還寒。黃色的山巒綿延起伏,風起處塵土飛揚。一位清瘦的老人和職工頂著風沙揮鍬植樹,帶頭植樹的老人名叫王有德,他就是每年以3萬畝的進度為沙漠披上「綠裝」、創造治沙奇跡的「治沙英雄」,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2011年3月,白芨灘管理局拿下了一塊「難啃的骨頭」—雁脂山綠化工程,綠化面積4000畝。這是今年靈武市第一個啟動的綠化工程,也是連接靈武與寧夏「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綠色生命線。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先後有4家單位承攬過這裡的綠化任務,都以失敗告終。
把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
其實,王有德與沙漠的抗爭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了。
王有德1954年出生於寧夏靈武市一個回族家庭。曾經水草豐美沃野千里的家鄉是他兒時的樂園,可是隨著過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風沙一天天逼近家園。十幾年裡人們背井離鄉,前後有20多個村子、3萬多人被迫遷移,200多種動物隨之消失……「從那時開始我心裡就跟沙漠較上勁了,一定要把毛烏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王有德說。
1985年,王有德調任寧夏白芨灘防沙林場副場長,面對的卻是一個沒有想到但可以理解的林場--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粗放管理和陳舊觀念,生產已多年徘徊不前,職工一年中有7個月無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幾百元,生活十分貧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調走。
「先治窮,讓職工富起來;再治沙,讓沙漠綠起來!」深入調研之後,改革林場現狀在王有德心裡萌動。
「要使林場徹底擺脫困境,必須從管理上動手術!」他力排眾議在林場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當年,全場完成造林5093畝,減少撫育成幼林費用2.5萬元,實現純收入9萬多元,白芨灘林場實現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轉。
為了籌集更多治沙經費,王有德頂著壓力四處貸款籌錢建工廠,柳編廠、機磚廠……沉寂多年的林場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愛場如家、愛林如命
從1976年到林業系統工作至今,王有德和植樹造林打了30多年交道,他記不清自己種了多少棵樹,造了多少片林,但他清楚地記得這些樹什麼時候需要防蟲治病,什麼時候該施肥澆水,長年累月,他的指甲縫裡鑽滿了摳不出、洗不凈的泥土,身上是抖不盡的沙子。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平均每天工作14個小時,步行八九公里,往來於各個綠化點之間,口袋裡一直揣著剪子,可以隨時修剪樹枝;包裡裝著鋸子、卡尺、手電筒,方便晚上裝卸苗木;車上總是放著衣服、鐵鍬和乾糧,餓了就將就吃一口,睏了,就湊合睡一宿。」白芨灘管理局副局長魏蒙說。
寒冬臘月,王有德帶領職工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沙丘上扎草方格;春天為了多植檸條、花棒、沙柳,他們吃在沙區,睡在野外;風沙不停地摧毀辛苦栽下的樹苗,他們就不停地補種,直到樹木連成片,把流沙牢牢鎖住……
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昔日黃沙滿天、生態條件極其惡劣的貧困林場,如今已是物種豐富、生態優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治理沙漠的過程中,林場還開發沙地果園、建立苗木花卉培育中心、發展養殖業、興建設施溫棚,2010年,白芨灘管理局職工人均收入達到3.3萬元,比上年增長2960元,大多數職工都住上了漂亮的小樓房。
在人與自然的抗爭中,王有德和職工們風裡來沙裡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沙進人退、人進沙退,共完成治沙造林48萬畝,控制流沙面積近百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興辦5個多種經營公司,建立1000餘畝苗木花卉培育基地,對外承攬100多處綠化工程,創收1億多元。315名職工建設和管護著148萬畝自然保護區,以每年治沙造林3萬畝的速度,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築起了一道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0公里的綠色屏障,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王有德說:「有兩種工作不能推脫:一種是必須做的;一種是自己喜歡做的。防沙治沙,既是我喜歡做的,又是我必須做的。」(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