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2期】草原之子

廷‧巴特爾

廷‧巴特爾

廷‧巴特爾,蒙古族,1955年生於呼和浩特。1974年高中畢業,廷‧巴特爾從呼和浩特來到在草原上,一待就是30多年。

走進薩如拉圖亞草原
 

20世紀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一場席捲全大陸的聲勢浩大的運動。 廷‧巴特爾參加了這場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他走出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進了蒼涼、偏遠、閉塞的薩如拉圖亞草原。面對陌生的環境,一切都必須從頭學起,首先是蒙語,不會蒙語,就沒法和牧民進行交流與溝通;然後是在草原生存的基本技巧:騎馬、放牧、打草…巴特爾用心去貼近草原,用心去貼近牧民,草原和牧民給他以豐厚的回報,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凡是牧區生產、生活中所需得知識和技能,廷‧巴特爾基本掌握了。

草原和草原人民給予廷‧巴特爾以極大信任,讓他去經營和管理乳品廠,一年幹下來,廷‧巴特爾硬是讓這個瀕臨倒閉的乳品廠盈利5萬元。1981年秋,廷‧巴特爾在美麗的高格斯台河畔與美麗的蒙族姑娘「額爾登其其格」組建起幸福的家庭。
 
黨支部書記

20世紀80年代,牧區開始推行草原畜牧雙承包制。這一措施極大地調動了牧民的養畜積極性,但卻缺少對牧民的科學引導,導致牧民在追求養畜頭數時無視對草原的破壞,使草原變成黃沙漫漫的沙地,作為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大聲疾呼:不能這樣下去了,否則,就連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也將不復存在!廷‧巴特爾從這戶牧民家裡出來,又進那戶牧民家裡,苦口婆心和每一個牧民商量、探討圍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然而,牧民們還是不接受他的觀點和理論。

廷‧巴特爾想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觀點和理論,是因為這種觀點和理論還沒有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

1986年,廷‧巴特爾在薩如拉圖亞草原上做出驚人之舉,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60多隻羊全部賣掉,用賣羊錢買回網護欄,圈起300多畝草場,一年後的實際效果更是讓牧民感到震驚。廷‧巴特爾圍封的300畝草場打下9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廷‧巴特爾家出欄一頭牛收入1200元,別人家兩頭牛才賣1000元,這鮮明的對比使牧民們悟出一個道理:跟著廷‧巴特爾幹,沒錯。

在廷‧巴特爾的悉心指導下,牧民們實實在在地落實著保護和建設草原,出現了輪牧區、休牧區。廷‧巴特爾把自己的草場細化為8個區,兩個禁牧區,一個種植青貯區,一個種樹種草區,另外4個是春、夏、秋、冬輪牧區。
 
月光裡的人們

2001年7月,薩如拉圖亞100%的草場都進行了封育和劃區輪牧,牧民建網圍欄的面積達30萬畝,建畜圈4820平方公尺,打井49眼,在建設養畜中,牧民人均收入由過去的500元(人民幣,下同)飆升到現在的3600元。「圍封輪牧」對恢復草原植被起了積極作用,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草畜不平衡的問題。
  
廷‧巴特爾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所形成的「蹄腿理論」再次給牧民以啟發:養一頭牛只有4條腿,5隻羊卻有20隻蹄子。很顯然,5隻羊對草原的破壞遠遠大於超過一頭牛,養一頭牛所付出的辛苦要比養5隻羊付出的辛苦少的多,既保護了草原,又減輕了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呢?

薩如拉圖亞譯成漢語是月光,廷‧巴特爾帶領83戶牧民通過28年的努力和奮鬥,使薩如拉圖亞的天藍了,水更清了,草更綠了;使生活在這「月光」裡的人們富裕了,文明了。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