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雲桂鐵路南盤江特大橋主體完工

 

雲霧中的雲桂鐵路南盤江特大橋。(新華社 楊宗友 攝)

雲霧中的雲桂鐵路南盤江特大橋。(新華社 楊宗友 攝)

採訪/楊宗友、王忠霞

經過5年半的艱苦奮戰,由大陸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承建的雲桂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南盤江特大橋於今年月1勝利合攏。大橋主體工程完工為雲桂鐵路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盤江特大橋位於雲南省彌勒市與丘北縣交界的南盤江上,大橋全長852.43公尺,主橋跨度416公尺,橋面凌空高出江面270公尺,是客貨共用上承式鋼筋混凝土鐵路橋。 Continue reading

【第122期】港珠澳大橋2017年完工通車

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天一號」起吊船,每天可搭建一片橋樑,比傳統施工法快五倍時間。

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天一號」起吊船,每天可搭建一片橋樑,比傳統施工法快五倍時間。

採訪/齊中熙、劉家華

由大陸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橋九洲主航道橋主塔斜拉索2015年11月全部掛設並張拉完成,這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九州航道橋段主體工程完工。

港珠澳大橋是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設的超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成後將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成為英國《衛報》從全球即將竣工工程中評選出的「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Continue reading

【第122期】中國橋樑進入海洋時代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 (新華社 譚進 攝)

杭州灣跨海大橋。 (新華社 譚進 攝)

文編/吳松山

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投入使用已有7年。杭州灣大橋南起寧波慈溪、北抵嘉興海鹽,全長36公里。杭州灣大橋的施工地形之複雜,建設難度之大,在大陸及世界建橋史上都十分罕見。尤其是杭州灣特殊的「喇叭口」地理構造,潮汐落差大,水文地質條件複雜,更給施工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Continue reading

【第122期】人生因橋而出彩:敢為世界先的大陸橋樑專家高宗餘

06

高宗餘在20多年前編寫的「斜拉結構軟體系統」,至今仍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文/齊中熙

高宗餘設計的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獨攬全球公路、鐵路兩用斜拉橋「跨度、荷載、速度、寬度」四項世界第一。他還是正在建設的滬通鐵路長江大橋設計者,這將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公路、鐵路兩用斜拉橋。

一座座大橋描繪出他事業的軌跡,他的人生也因橋而出彩。 Continue reading

【第121期】專題:大陸「社會企業」的起步與發展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是從英國興起的概念,在大陸通常稱為「福利企業」。二十一世紀初始社會企業引入大陸,主要從事公益性事業,通過市場機制來調動社會力量,將商業策略最大程度運用於改善人類和環境的生存條件,而非為資本謀取最大利潤。本期當代中國介紹大陸「社會企業」的現況,為有志到大陸發展社會企業的讀者提供相關線索。

【第121期】2009年起大陸共培訓600名社會企業家

£¨Éç»á£©£¨3£©¼àÓüÖеÄÕÐƸ»á文編/江英士

2009年起,由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與大陸的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共同啟動一項培訓大陸社會企業家的合作專案。

這項社會企業家培訓專案,目的是使大陸的民間組織者或潛在的社會企業家獲得從事商業活動的能力,進而通過社會企業的方式來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組織,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社區內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 Continue reading

【第121期】北京富平學校:2002年以來的「社會企業」實驗

採訪/劉偉

「社會企業」這個概念,在2002年以前的大陸尚還陌生,而北京富平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卻已悄然開墾出了一塊試驗田。

這所位於北京通州西集鎮沙古堆村的培訓學校,陳舊的平房擺放著企業捐贈的整體廚具、操作台、家用小電器等,為學習家政服務的人提供了操作空間。  Continue reading

【第121期】為生存,為尊嚴——鄭衛寧的助殘之路

採訪/趙瑞希

#£¨Éç»á£©£¨1£©ÄϾ©¾Ù°ì¼·ÇúÆæ´óÈü ¹Ø°®ÖÇÕ϶ùͯ身患先天遺傳重症血友病,飽受身體出血的痛苦,雙腿萎縮只能以輪椅代步……鄭衛寧自懂事起深深體會到殘障者的各種愁苦。

儘管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但鄭衛寧不安於待在家中讓父母養活。「別人白天出門上班,晚上回家可以聊聊外面遇到的事情,誰都有自己的談資和體驗,就我沒有。工作,對於殘障者來說,解決的不僅是生存問題,更是尊嚴問題。」 Continue reading

【第121期】大陸互聯網催生公益創新:商業為慈善而生

採訪/程雲傑

£¨¹ú¼Ê¶ùͯÈÕ£©£¨2£©¿µ¿µµÄ¸âµãʦ֮ÃÎ近年,大陸公益捐贈平台「路人甲」的企業化運作模式成為大陸大專院校MBA課堂的案例,讓「路人甲」以商業手段疏解大陸公益瓶頸的商業模式受到更多關注。

「路人甲」首席執行官韓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平台提供「惠捐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把企業提供的優惠券作為對捐款人的答謝,而捐款人可以在捐贈平台上跟蹤項目的進展,從而實現專案、捐款人、企業的三贏。 Continue reading

【第121期】創業何不來非洲?:社會企業「中南屋」

採訪/蕭玖陽、臧曉程

27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南方週末》特約撰稿人,擁有這樣光鮮履歷的年輕人,是在曼哈頓的商業大樓裡西裝革履上班,還是在上海外灘的霓虹燈下談笑風生?來自廣東汕頭的年輕人黃泓翔選擇了一條鮮有人踏足的路——去非洲創立社會企業。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