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港珠澳大橋2017年完工通車

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天一號」起吊船,每天可搭建一片橋樑,比傳統施工法快五倍時間。

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天一號」起吊船,每天可搭建一片橋樑,比傳統施工法快五倍時間。

採訪/齊中熙、劉家華

由大陸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橋九洲主航道橋主塔斜拉索2015年11月全部掛設並張拉完成,這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九州航道橋段主體工程完工。

港珠澳大橋是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設的超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成後將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成為英國《衛報》從全球即將竣工工程中評選出的「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珠海、澳門、香港三地,主體工程由「海上橋樑、海底隧道及連接兩者的人工島」三部分組成。其中,海中大橋起點是香港大嶼山,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後成Y字形,一端連珠海,一端接澳門。整個主體工程預計2017年建成。通車後,將大大縮短港珠澳三地的交通時間,實現港珠澳30分鐘經濟圈。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普遍為100年,而港珠澳大橋為120年,並要求能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

由大陸中鐵大橋局承擔建設的九州航道橋段,是三個海上橋樑標段中工程量最大、結構形式最複雜的標段。該段全長6.653公里,主要包括九洲航道橋、珠澳口岸人工島連接橋、互通立交等工程。大橋施工區域海況惡劣,地質結構複雜。此外,因臨近珠海機場和澳門機場,航空限高對主塔施工影響大。

大陸中鐵大橋局港珠澳大橋專案經理譚國順表示,在三年半的施工中,專案部採用了自主研製的運架一體船「天一號」和「小天鵝」號進行承台墩身安裝及架樑。「天一號」上裝有幾十台動力、起重設備和拋錨定位系統,一條船替代一個船隊。傳統方式架樑,一個船隊一個月完成5片,「天一號」一天一片樑。此外,對於墩位的確定,項目部運用了空間測量技術,衛星參數精確墩位,確定標高,偏差不到1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