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9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我的大陸同學」佳作】

那些年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大陸同學 

■   蔡雅婷(文藻外語學院)

在我求學過程中似乎與陸生特別有緣。2010年在文藻認識了大陸來台的交換學生,2011年又參加兩岸學子彩虹計畫交流活動,認識了許多北京熱情的同學;更巧的是,2012年再以交換學生的名義,在美國認識了來自福建的大陸同學,一起走過海外相互扶持的求學歷程。
這些生活的體驗,打破了以往我對陸生的ㄧ些刻板印象。回顧往日的情景,那些生活剪影,也隨著思緒一幕幕的升起:

一、法令鬆綁,陸生來台(2010年9月在高雄)

在文藻的ㄧ場「翻譯理論與實務」的講座,我已不記得發表者的姓名,但有個人卻深深的烙印在我腦海中。那是一個留著短髮的女孩,黑框眼鏡下有雙炯炯有神的雙眸。那場講座,最後有個和與談人互動時間,就在等候發問前的ㄧ刻,演講廳顯得份外安靜。只見在我前座有一隻纖細的手高高舉起,她拿著Ipad,手指在螢幕上輕滑,把講者剛提到的文章放大,並提出對某段內容翻譯手法的質疑。這樣敢於顛覆傳統,挑戰專業的精神,只有準備充分的學生才做得到。後來,校長讚美並詢問其科系及班級,才知道她是從北京來台的交換學生李紅。

由於我和李紅都是學校圖書館的常客,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只是以文會友的點頭之交,交往時日就成為無話不說的姊妹淘。她長我一歲,是個獨生女,父母在北京從商,是個觀察敏銳、活潑熱情和文學造詣頗佳的女孩。相處將近一年,我們走遍高雄的名勝景點、小吃夜市,陸客團來台的路線幾乎都有我們的足跡。

去年夏天,當她學業完成要離台的前夕,收到她寫給我的信箋。字裡行間,除了充滿謝意和祝福之外,其中一段饒富深意的打油詩「五百年前一家人,相見不晚好姊妹,中國年年有願景,台灣四季好風情,咱家有大江大河,你們有好山好水,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似乎已為這趟的台灣行留下註解。

 
二、彩虹升起,登陸北京(2011年7月在北京)

抱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首度踏上這個既熟悉的名稱又陌生的土地,由北京人民大學精心規劃的ㄧ週緊湊行程著實令我大開眼界。光是第一天首都機場的百人鮮花、掌聲迎賓大陣仗,緊接著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親臨校園致詞的場面,就造成全體團員內心和視覺的大震撼了。行程中,特別是那些接待同學精心的安排,更是時常令人驚艷和動容。

除了目睹故宮、頤和園的歷史古蹟風采,天安門廣場、國家大劇院的不凡氣派;登長城居庸關領略好漢的豪情….其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陸同學用心的準備和解說。這些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同學,對於歷史文物的熟悉以及接待的細心態度,展現超乎想像的使命感和國家認同。在互動過程他們也會拿兩岸現況做比較,舉手投足顯露出大國崛起的自信心和霸氣。記得有位護台心切的同學回應:「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台灣也有三寶,農保、健保、199吃到飽」幽默機智的對話,也算是展現我們愛台灣的軟實力。這次交流活動,讓我見識到兩岸相似卻又不同的文化內涵,像是不同體制下的思考邏輯和城市發展的軌跡等,真的像繽紛的彩虹有著多樣的面向,值得細加體味。

 
三、海外知己,天涯比鄰(2011年8月在美國)

在美國求學有緣和來自福建的林蘭芳結識,生活顯的更加多采。蘭芳姐大我三歲,和我同年進入Buena Vista大學,她是學校的華語老師,同時也是我修習教育課程的同學。雙重身份的她,卻看不出有一點驕矜之氣,嬌小的個子,私下操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讓我這個母語講不輪轉的台灣人有點心虛呢。擁有不少旅遊經驗的她,記得有次我在規劃芝加哥旅遊時,蘭芳姐二話不說的幫忙分析各家住宿、交通工具的優缺點,甚至把她過去在芝加哥旅遊的地圖、資料全都給我,讓我搞定了所有行前事務。此外,我們也時常分享上課筆記,揣摩難懂的老外腔調。她還會做一手的好菜,記得去年的中秋夜,她親自準備了文旦、月餅,還烹煮一桌豐盛的晚餐來招待留在宿舍的同學,並在Storm Lake一起賞月許願,那溫馨解鄉愁的感人畫面,與部份網路描寫陸生現實、鬥爭性格,有著極大反差。

隨著全球化浪潮所趨,兩岸已經成為既合作又競爭的對手,我想如果能夠透過不斷的溝通、對話,進行善意的合作、交流,未來發展將更具正面的意義。「黃河九曲,終必東流」,或許當兩岸人民的生活條件相稱,思維、理念一致,又是另一次歷史分久必合的契機吧。

最近不約而同地接到來自北京陳紅和福建蘭芳的兩則簡訊。陳紅告訴我,她正和家人在青島避暑,並邀請我暑假重遊北京。剛好我和家人正前往苗栗看桐花的路上,於是告訴她,台灣此刻正下起五月雪呢,歡迎回來敘舊。另一個簡訊更是號外,蘭芳姐七月要出閣了,新郎是復旦大學的講師,盛情邀約到上海分享她的喜悅。看來我得趁著暑假趕緊打工,等我備妥盤纏和紅包,立馬飛越海峽好好會晤我那久違的北京老友和上海新嫁娘囉!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9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我的大陸同學」入選】

交流,開啟我們的友誼之路
 

■   陳洪融(彰化師範大學)

緣分是什麼呢?就是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對的人與事。翻開我藍色的護照與綠色的台胞證,上面蓋個上海浦東機場的關印,2011第一次去大陸參加學術交流團,在一場兩岸學生交流餐會上,與一位來自江西山上的小夥子同桌用餐,就這樣開啟我跟他的友誼之路,誰?「楊美倫」,一個六呎高的男生取著女性化的名字!

自我介紹時「楊美倫」說:「我來自山西北方的小農村,從小生活水平差了點,從老家到上海光火車就要坐上10多個小時,生活雖困苦但我一直很努力求上進,當年爹爹希望能給我起個好名字,將來生活能過得更好,就取『美輪美奐』的美倫,完美又人倫,意思是說人生旅途更能完美,做人處事的道德關係融洽。」我內心想大陸取名字還真跟台灣一樣,不愧都是炎黃子孫本是同根生。

兩岸同學聚餐少不了兩岸學子對彼此的好奇,東問問西問問、談天談地,最令我深刻的是我問他考上復旦大學難不難呢?他回答還好不難,又說當時要不是一兩題寫錯他應該上北大了(北京大學) ,我心裡想,哇!那不就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我又問了他這樣要考幾分才能考上復旦呢?或是說要超越多少人才能進來這個商學院的熱門學校呢?他淡定著說:「少說二三十萬人吧!」哇!在台灣這…這…不是全部的應考人了嗎?但這只是其中一門學院,要考進大學的門真得是好窄好窄!

復旦大學內餐敘一小時後,發現大陸同學不難相處,還對我們台灣的明星和電視節目瞭若指掌,託台灣偶像劇的福,大陸同學會一直問我台灣偶像劇發展與近況,根本就是同步院線播放,「康熙來了」在大陸很火紅,常說小S的作風大膽,問我有看過哪些明星等,沒想到台灣藝人在大陸真的很紅。對台灣好奇的其中一件事是台灣的蚵仔煎好吃嗎?問我那是什麼?我還真不知道怎麼解釋?問了陸客來台必去的阿里山、日月潭美不美?瞬間我覺得我是台灣的外交官,詳細介紹台灣好吃好玩的景點給我的大陸同學認識。

餐後就是簡單的校園導覽及安排課程共同上課,介紹復旦大學的由來、校園內的各建築物典故,導覽校園漫步中,最讓我一輩子難忘的是當時是冬天,天空降下白白的瑞雪,全部的台灣學生都為之瘋狂,我也獻上我的第一次給復旦大學-第一次親身體驗下雪。大家相機猛拍甚至有人拿起手機打回台灣告知朋友下雪了,空氣中不知道是雪還是雨滴在我們的身上,有種說不出的興奮與新奇,那年的第一場雪被我們遇上,我們這團真是超級無敵幸運。

當天行程結束後,互相留下聯絡資訊與電話,晚上的自由行就由他們一群大陸同學帶我們這組人吃遍上海。帶著我們去吃上海當地餃子,台灣水餃是算顆的,大陸是算斤的,剎那間感覺自己算數不好,無法立即換算斤與顆的關係。逛了豫園商圈,吃了當地有名的蟹黃包、臭豆腐,喝了酸奶也買了用熱水泡的珍珠奶茶,還看到仿台灣小吃的大腸麵線跟蚵仔煎,月亮還是故鄉的圓,我還是覺得台灣的道地、好吃。大陸同學堅持要當東道主送我們禮物,於是在商圈內找了間白石刻印章店,給我們一人送上一顆,我選了屬於我生肖的老虎印章,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天色昏暗時間緊迫,刻好的印章草草拿走,沒發現刻錯字,我名字的「融」,師傅誤刻成「虫鬲」。一路上帶我們又是坐TAXI又搭公交車,最後還狂奔最後一班地鐵,一整天有他們的陪伴感覺很開心。

最令人感動的時刻來了,隔天一早我們準備離開當地飯店前往下個旅途,楊美倫知道我們當時每天吃的早點都是水煮蛋,十分不適應,特地找了些同學在吃早飯時,給我們送來好幾斤昨晚吃過有名的肉餃子,讓我們感動萬分,我拿出我錢包裡面民國九九年九月九日,永保安康車票回贈給我的好同學美倫,希望我的好同學能永遠平安健康,最後大夥深深的擁抱,期待下次的再見面,約好下回到台灣肯定要來找我,讓我好好當當台灣東道主。我的大陸同學「美倫」是一個靠譜又實誠的人,這些日子相處下來,我們把握當時短暫之緣分,珍惜著一輩子的良好友誼,期待著我們下一次的相聚與相逢。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9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我的大陸同學」入選】

難忘的哈爾濱,和我的朋友

■  何家歡(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承載著幾個月以來的期待,在2011年初清晨我們於桃園國際機場啟程前往天寒地凍的哈爾濱。由於不是坐直航班機,所以我們得在北京首都機場轉機,晚間9點多才到達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哈爾濱。
在機場裡已經感覺到寒冷了,等行李的同時,團員們把所有的外套、手套、保暖衣物往身上穿戴,待領取行李一切就緒準備出機場大門!我想大家心裡已早有準備面對零下二十幾度的哈爾濱,果然之前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真的是無法想像的寒冷,頭一遭,對於生長在亞熱帶的台灣學生,懷著忐忑抖擻精神一腳踏上神秘的雪國。

這次大陸學生志願者有五位,先由黑龍江大學的志願者做自我介紹,分別是遲博、夢迪、朝義接著是東北石油大學的佳林、沭藓。這是我第一次跟大陸學生交流,他們口才很好落落大方讓人印象深刻!車窗外的風景一切都是這麼的新鮮,車窗的周圍結了一層厚厚的霜,幾十分鐘的車程終於抵達飯店。

放好行李,我跟班上的三個朋友打算去附近的雜貨店買啤酒,準備慶祝抵達目的地。我們跟志願者們報備之後,夢迪還是不放心讓我們出去,要遲博陪我們一起去。於是我們有了第一次的互動,遲博只穿件牛仔褲跟薄外套與我們的「裝備」對比之下顯得我們格外狼狽!在我們跟遲博的對話當中知道遲博是國防生,寒暑假要去部隊裡訓練,畢業後要入國家武警或軍職單位服役至少八年。在途中因為柏油路上都結了一層冰很滑,遲博都會貼心的叮嚀,路滑霜濃真有那麼點步步驚心!

接下來的幾天行程都得早起,要讓平時晚睡的大學生回復正常規律的生活。其實就算慣常的夜貓子,也不必擔心作息失調精神不濟,因為在觸碰到任何東西都有可能發生靜電,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雖說每天都得早起,但是年輕人不免貪玩,晚上捨不得睡覺白天捨不得起床。晚上的「殺手遊戲」打開了兩岸學生感情的防線,解下矜持的衣甲,青春熱情的本能自然奔湧,白天的行程固然豐富但是我更珍惜晚間大家相處的氣氛,十幾位學生彷彿就像認識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交織在一起,探詢交換生命的美好以及未來方向。

行程中印象特別深刻的景點像聖索菲亞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俄羅斯情調。晚上哈爾濱的中央大街,有各式各樣的商店,各種不同的冰雕充滿哈爾濱街頭別具藝術氣息。七三一細菌部隊遺址,來到這裡讓氣氛變得凝重,看到展示櫃裡遺留下來的用品器具、蠟像、簡介讓我們得知日本人是怎麼做人體實驗,出展覽館的走道兩側牆壁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罹難者姓名,這真是一場歷史悲劇,出了展館大家都沒心情打鬧默默上車。

在吉華滑雪場中經歷人生第一次滑雪,滑雪場分為新手跟高手區,坡度不同,在雪地上,新手的我們雙腳不聽使喚,無法照自己意志移動。卻有一位班上的同學順著斜坡倒車向下溜,大夥兒驚聲尖笑,好不刺激!之後團員排隊等著纜車上坡,恰見夢迪從坡頂箭也似地溜了下來,讓人看了目眩神迷,不愧是在地人,志願者們各各技術卓絕!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的主體建築外形為「工人」二字組合,鳥瞰呈「工」字形,側看為「人」字形,象徵這是一座工人紀念館。接著抵達東北石油大學做學生交流,來到佳林跟沭藓的學校,自然而然由他們當嚮導,細心的講解石油大學的一切。透過這次交流認識不少寒假留在學校等著接待我們的大陸同學,晚餐是在東北石油大學的學生餐廳吃buffet體驗了他們平時生活。

行程結束的前一天,我們來到遲博、夢迪、朝義的母校舉行閉幕儀式和學生交流,遲博接下導遊工作一路講解學校歷史、風光一草一木都能說明得頭頭是道。遲博真是我第一次遇到同年齡中最能言善道的朋友。這趟旅程的閉幕儀式在黑大的禮堂舉行,儀式中播放著遲博、夢迪、朝義攝製的短片,內容是這次行程中的照片,他們朝夕都伴隨在我們身邊,想是半夜等我們回房睡覺才做的,要給我們驚喜!

在看完影片的最後,主持人遲博忍不住眼眶中的淚水,眼淚就像會傳染般擴散開來,感性的同學們大都已經哭成了淚人兒。我吃不下午餐,喫了口茶味道苦澀,離別是那樣甜蜜的憂傷……送機的時刻還是到了。心中思潮起伏,想起志願者們一路上關懷體貼,無微不至,在巴士上留下了我們開懷笑聲,街道上留下了我們的串串足印,飯店裡我們一起做遊戲,每一處景點都留下我們的歡聲笑語。於是我哭了,為這些有著真摯感情的大陸同學必須分離而難過。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7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作品選

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佳作(一)
 

我的大陸同學 

■  王哲凱(輔仁大學)

 自1987年台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
 到隔年第一個台灣返鄉探親團登陸,
兩岸關係歷經曲折到逐步融冰,
已邁入第
25個年頭,這個和平榮景
得之不易。圖為
1988年「外省人
返鄉探親促進會」探親團登長城。
(圖片∕新華社)

編按:2012年的夏天,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共同舉辦了兩岸青年徵文獎。獲獎者參與了「創意中國研習營」,與我們一同遊歷北京、上海與杭州,考察大陸的文創產業。本期開始,交流版將一系列刊登獲獎者的作品,以饗讀者。
 
在告別式上哭紅了眼,送最疼愛自己的叔公最後一程,見他安詳不語的容貌,好似人間責任已盡,可無牽掛地走了。
父親紅著眼,感嘆的說:「王家最後一位大陸(出生)人去世了。」在叔公靈位旁邊的矮桌,擺著微數不多泛黃照片,那燦爛的笑容是小時候的叔公,正坐在爺爺旁,是多麼地自信。

叔公,1949年,隨著爺爺跟著國民政府部隊到了台灣,人生地不熟,兄弟相依為命。天有不測風雲,4年後爺爺突染重病,40歲壯年辭世,留下孤兒寡母,以及無限的痛苦和感慨。叔公沒有逃避,毅然挑起重擔,撫養照顧爸爸及姑媽之責, 終生未娶,培養至大學畢業,幫忙成家立業。

    記得父親工作很忙,叔公負責照顧年幼的我與妹妹,我最喜歡在他腿上爬上爬下,而叔公總是一把抱起我搖一搖,哼著濃濃湖北鄉音敘述著大陸河山,山川景色之壯麗及各省不同風土民情,令人神往。長大後,在外求學,每每遇困難感覺孤單無助時,回憶起從小熟悉的小調與節奏,心中總興起溫暖之情,驅散異鄉孤寂。

    「阿猴」是我認識的第一位大陸(出生)同學,他不與我同系,卻陰錯陽差的選擇共同通識課,並且分發到同一組;阿猴最先吸引我注意力是那普通話中略帶浙江口音,且大庭廣眾之下勇於發言,總能侃侃而談,條理分明,滔滔不絕,令人刮目相看;也因他精力旺盛喋喋不休的說話方式,大夥給他取阿猴的外號。這位來自杭州的大一新生,雖離鄉背井,卻熱情洋溢總有說不完的話,問不完的問題;最初跟他分到同一組的組員都很難適應,經過一段時間誠心相處,大家也瞭解釋然。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也常帶動課堂的學習氣氛,常見下課鐘聲已響,室內的討論正達高潮,卻罷不能。

    某天下午討論報告時,一向準時的阿猴並沒有到,於是我打了通電話,他卻沒接。晚上經過男宿側門的草地去買宵夜時,有個熟悉的背影默默在角落;是阿猴,他正盯著天空看,隱隱帶著兩行淚光;於是我向前走去,他下意識地抹去臉頰上那兩條淚紋,我看到的不是以往多話樂觀的阿猴,而是多慮且帶著多愁的阿猴,他顫抖地手拿著考卷,那眼神我看過,是絕望與擔憂,一種沒未來的空洞。他說:「你知道嗎,我能來外地讀書,是因為我只會讀書,因為我可以讀得比其他兄弟姊妹好,孤獨是讀好書的根本能力,可是這是我沒有考好,而為了掩飾那份寂寞,我儘快讓自己多話,希望可以融入人群中。」我看他緊拿著只差兩分就達九十的考卷,我瞭解了。

    大陸與台灣分隔半世紀之久,兩岸因歷史大環境,發展出各自適宜的價值體系,因此雙方必須具備全面性的歷史深度,來面對隨之而來的兩岸關係;然而每個人眼中都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發現著不同的色彩,演繹著各自的人生,而非表面般膚淺。從阿猴身上,看見了那份執著,分數對台灣學生可能沒那麼重要,但對內地學生則不然;我徹底思考後,這種感覺充盈著整個身心,發現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沒有用心關心身邊的人,終究會蒙蔽自己視野。

    那天之後,阿猴好像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在他的吵鬧多話聲中,看到了阿猴的直率與對生命的堅持,恰巧是我們台灣學生所欠缺的。人與人之間總是以模糊視角去彼此溝通,想透過這不確定感,來掩飾心中的不安,以為世界很複雜,人們就感覺可以用很複雜的方式瞭解世界,不過到頭來發現只是庸人自擾,有時單純的漸進式前進,反而是最快速且踏實的,如同阿猴一樣。

    一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都成長變化,或許部份是他改變了我們,部份我們影響了他;送他去機場的路途上,他說提及此行的感想,「這次交換的過程中,其實對台灣有些失望,以為自由民主帶來的是主動積極、獨立思考,可我看到的是台灣同學的保守與被動;不過卻發現台灣另一股力量,是人情味以及包容心,不是一種結果或答案,而是一種沒有結果的過程。你們讓我感受家的溫暖,一種發自內心的互動,就像我大哥一樣,這兄弟之交,我可以放心看的更遠,走的更穩。」

    此刻我回到了告別式,感謝叔公,讓我想起生命意義在於過程,不是終點;而阿猴雖然已離開台灣,透過他的率真與直接,讓我瞭解到,成長中受到了外界污染與洗禮,人類根本的本性漸漸隕落,因此我們需要燃起相信的火焰,就好像叔公對爺爺的感情。雖然兩人在台環境困苦不堪,因為兄弟之情,克服現實虛構出來的距離,那股感情代表著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而中華文化成為是兩岸之間最大的公約數,我們不能忘記彼此,體認彼此這接近一世紀的鴻溝,放下無謂的定義差距,應增進雙方互信。

台灣是個多元且極具包容力的地方。因此台灣學生被賦予重大使命,應以實際行動,張開友情的雙臂,訴說著台灣故事,揮灑屬於台灣的真自由;而大陸交換學生為大陸人民深入認識台灣社會的「領航者」,讓他們於這塊土地上所學習或是潛移默化種種屬於台灣獨特的人生與價值底蘊,也都將跟著一起被帶回大陸去,成為彼此永續交流的基石。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7期】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作品選

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佳作(二)

編按:2012年的夏天,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共同舉辦了兩岸青年徵文獎。獲獎者參與了「創意中國研習營」,與我們一同遊歷北京、上海與杭州,考察大陸的文創產業。本期開始,交流版將一系列刊登獲獎者的作品,以饗讀者。

 我的大陸同學

■  劉恬安(台灣師範大學)

「自我感覺良好」,老實說,這是我對恬恬的第一印象。恬恬,一個來自武漢的交換生,或許是因為她貌似某位政治人物的關係,亦或是一口連珠炮般的好口才,使我不禁對恬恬有稍微誇張的想像。

    第一學期,我們是不相熟的,可能是體內「排外因子」作祟,即便讀著台靜農老師的書,說著海峽兩岸的學術傳承,但大腦並沒有告訴我要去與大陸同學「打成一片」,直至我們共同修了一堂歷史系名為「中華文化與兩岸發展」的課,教授要同學們以兩岸文化差異為主題當作期末報告,在助教自由心證的分配下,我五味雜陳的與全班唯一的「陸生」一組,眼看其他組別的同學都十分有默契討論著報告內容,進度也很快上了軌道,而我與恬恬卻如同兩條平行的陽關道與獨木橋,始終沒有交集的想法。常言道:「不打不相識」,就在這樣多次互開碰碰車的磨合下,逐漸碰撞出一條歧異卻奇異的軌道。

    報告呈現那天,當全班同學都單調地用投影片介紹兩岸的文化,我們抱著何不就以最真實的自身為例,以短劇方式來呈現兩岸文化大不同,於是報告便在全班笑聲連連的氣氛下圓滿落幕,也獲得了教授的稱讚。還記得教授說,看到我們的互動讓他回想起年輕時到大陸念書鬧出的故事,從此我也成了班上最「懂她」的人,我們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常在想,上天這樣的安排,也許是一種考驗,考驗我們如何去包容及諒解彼此的差異,就像大陸與台灣隔著海峽的兩端,所在的位置與視角不同,但每一個視角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敘述觀點,來自視角與敘述的差異,才能造就繽紛多姿、值得玩味的世界。

    漸漸的,我發現恬恬的內心其實與我們台灣女孩沒什麼兩樣,說穿了只是我們台灣學生「看不慣」恬恬總在一片沉寂的課堂上搶著高談自己的想法,也「小嫉妒」恬恬總是唯一乖乖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博得老師的稱讚。有一天我將這件事告訴她,沒想到恬恬笑著告訴我,其實她初來台灣時也十分「看不順眼」我們台灣同學,總覺得台灣女生說話都「嬌滴滴」,男生也是「娘娘腔」,甚至覺得台灣人「偽善」,怎麼彼此之間都客客氣氣,在「敵穴」不小心碰撞到「敵人」,隔壁的人還會先轉身跟你說聲「對不起」。聽到這兒,原來一切都是時代背景和環境文化造成的原罪,而我們也以普羅大眾所做的事去偋除在表象認同之外的事物,成為心靈上的孤寂者,我不禁想起張愛玲女士的名言「因為了解,所以慈悲」,說開來,於是我們都笑了。

    恬恬時常羨慕我,說小小的台灣便可吃到中國八大菜系,外加台灣古早味、客家菜、夜市小吃等特別的中華飲食文化;居住的城市裡有著24小時書香不打烊的「誠品」,上至天文、古今,下至八卦、禁書,隨時可以大口呼吸自由的氛圍;假日躺在華山文藝特區的草坪上「裝文青」,或逛逛繁華信義區還能欣賞大陸看不到的街頭藝人,在我的眼裡認為他們是為了討生活,但在恬恬眼裡,他們更是追求夢想勇氣的天行者。

    所以,恬恬總是像「海賊王」裡的魯夫立誓追尋她的夢想:「我要努力的踏遍整個寶島!吃盡台灣所有美食!」眼睛燃著勢在必得的火焰,一手還不忘緊握拳頭展現決心,深怕我以為兒戲不帶她去遊山玩水。於是,在這短短的一年內,我像老爺爺拗不過小孫女,帶著恬恬早已備妥的「美食地圖」和「探險地圖」,陪她全台走透透,從方便可及的故宮博物院、金瓜石老街,越往南走,陸客最愛的日月潭、用甜甜的糖砌成的台南古都、熱浪和熱音充斥的墾丁天堂……花了我二十幾個春秋才玩盡的景點,現在以超音速一個也沒錯過。

    在日月潭吃著阿婆茶葉蛋,望著一片氤氳水氣,我不解地問:「日月潭有什麼好玩?為什麼你們總那麼想來日月潭?」恬恬笑而不語。在台南古都時,我同樣納悶地再次問了同樣的問題:「古城、砲台你們應該無以計數吧?有哪裡不一樣的地方嗎?」恬恬仍舊沒有回答我。直到即將回去的最後一個月,台灣本島幾乎都已留下我們的足跡,恬恬告訴我,他要隻身一個人前往金門,且船票已買好。當時的我,臉上堆滿除了驚奇還是驚奇的表情外,完全無法理會為何環遊寶島的最後一站是選定金門-一個我從未沒去過,未來也不太感興趣的地方。終於在出發前,我得到了解答,對於恬恬而言,旅行的目的地從來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一個失去歷史文化資產的土地,等於一張單薄退色的風景明信片,欠缺耐人翻閱的厚度,所以恬恬努力地用雙腳實際接觸這些陌生的土地。她說,感覺台灣與大陸的距離一下子短了好多,我想這與我始終對中國懷著一份鄉愁的道理相似吧!所有的追尋都是為了無愧於心底的困惑,即便它是彼此避之惟恐不及的禁忌,即便它是一場千里迢迢的尋根之旅,也許繞出去,又繞回來,回到原點後才發現,這一切時空座標間流動的路線,是一條看不見的血脈,記載著上一個世代滄桑無奈的低迴和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那怕是一頁歷史,一種文化,一個回憶,都值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去探尋世代轉變的微妙驚喜。

    讀著《楚辭》:「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越接近分離的日子,似乎越能體會這種滋味,只是我從未想過對象會是來自海峽的另一岸。恬恬的理性與用功,與我的感性與創意形成絕佳的互補,也讓我們有著一樣的共識,我們生長在一個說靜不靜說亂不亂的年代,但劍拔弩張的包袱就讓它一留在上一個世紀吧,何不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讓彼此雙贏。在機場離別時我問恬恬:「你還覺得台灣是個森冷虛假的地方嗎?」恬恬獻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看見脈脈滋生的情份因熟稔而難以割捨,雖然帶不走這城山水,但看著回程的背包裡那本《大江大海》,我相信恬恬已收穫滿行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6期】品味中原文化,唱響友誼之歌

記2012兩岸青年中原文化研習營之行

盧平平(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志願者與台灣學生同樂。

八天七地的友誼之歌

八天,從列隊歡迎台灣學生的到來到送他們去機場,短暫,深刻,銘記終生。

七地,從信陽到固始,再到開封、洛陽、登封、鄭州,最後到新鄭,一次愉快的文化尋迹之旅,一個兩岸青年深入交流的機會,一首難以忘懷的兩岸青年友誼之歌。每天都奔波於各個景點之間,穿梭於歷史與現實之間,暢談古往今來興廢事,審視兩岸文化的異同。姑且按照我感受深刻的幾點粗略談一下。

感受深刻的是兩岸文化差異

兩岸雖然同祖同根,有共同的文化起源,但是畢竟地理環境有巨大的差異,再加上300多年的演繹發展,台灣已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傳統文化,尤其近代包括日本殖民統治在內的外來文化和歷代台灣當政者的巨大影響,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上也存在有濃淡不一的西方烙印和自己的特色。

正是因為文化差異,交流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沒有去過台灣,沒有真正感受到台灣最大眾的文化,所以,我的這些感受可能會顯得有點偏頗,但是也會多少反應一些真實。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是在台灣,台灣一位博士在歡送晚宴上也表達了這個意向。我個人則解讀出了更多的意思。台灣使用繁體字,有很多人在研究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儒學,他們的研究確實在傳統文化研究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儘管大陸有文革十年的文化浩劫,如今的學術研究氛圍有些浮躁,但是不表示大陸的傳統文化保存和研究落後於台灣。回頭反思一下,這同時也是給大陸研究者和青年提出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在物慾橫飛的時代裡,我們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重擔,是不是該我們扛起來了?
 
反思深刻的是我們的現狀

此次研習營活動以中原文化為主題,和台灣學員一起,我們領略了河南的大好河山,拜訪了幾大古都,體悟了河南悠久的歷史底蘊。以河南的現狀相比,我們的衰落很嚴重,尤其是開封,衰落之況居大陸城市之首。提到河南,我們會有一種複雜的情感,驕傲和自卑共存,河南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昔日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核心,我們驕傲自豪。但同時,河南的經濟發展和地位遠不如過去的幾千年,也遠不如東部很多沿海省市,我們每年向外輸出最多的農民工,但卻換來受歧視的大眾態度。我想我們是丟掉了傳統歷史文化中最值得繼承的東西,此次遊覽眾多歷史名勝古迹,最大的感受就是徒有其表,高度的商業化,內在的精髓,已經被丟得很遠了。

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由兩岸青年共同承擔,因此文化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西方國家的興盛源於文藝復興,是在發揚舊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生根壯大。在和台灣學員的交流中,我們一致認為,發揚和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加以創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任何一昧的照搬和模仿,永遠都是死路。
 
銘記深刻的是兩岸青年的友誼

儘管存在文化差異,但是卻擋不住我們與台灣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誼。短短幾天的朝夕相處,交流溝通,已經在彼此雙方之間建立起長久的、難以忘懷的友情。一路上我們彼此介紹河南和台灣的風土民情,大侃古往今來興廢事。在信陽,一起游覽南灣湖的美麗景色,晚上帶著台灣學生在海苑走走,沿著溮河,體會這座幽靜舒適的城市。在開封,品味有名的開封夜市,暢談,暢飲。在鄭州,體會省會的繁華和快節奏。在新鄭,一同品嘗中華第一棗。難忘的是最後一晚,懷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環顧周圍即將離開的台灣朋友,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此時此刻,都深深的映入了我的腦海中,包括每一個名字和每一張面孔。

和台灣朋友互贈禮物的那一幕是最難忘的,禮物我會悉心珍藏,這也許是想起他們的時候最好的寄託。最期待的是他們收到我寄給他們明信片和收到他們從台灣寄給我的明信片。機場送別的時刻,最後一張合影,最後一次握手,最後一次擁抱,最後一次遙望,最後一句「保重」。我相信:年輕的我們,充滿激情,心懷理想,會彼此鼓勵,彼此聯繫,將這份友誼長存。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6期】海峽兩岸的寬度

我眼中的對岸青年

■  賴郁臻(2012台胞青年夏令營江蘇分營學員)

號稱「秦淮八濕八乾」的經典16道南京小吃。(網路圖片)

「我眼中的對岸青年」這是在南京師範大學所演講的題目,我想台下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很榮幸我能代表「夏潮聯合會」來發表看法。

兩岸青年,我選擇用「寬度」兩個字來形容這微妙的關係,台灣的學生因為大陸學生的熱度而心寬,因為人文風情的深度而眼寬,因為宴客之道的風度而體寬,就因為有了這三種寬度的激盪,讓兩岸的青年交流,縮減了歷史的寬度。

首先從熱度和心寬來說,接待我們台灣學生的五位志願者是來自北京人民大學的學生,來到北京之前,我們是生活在兩地的陌生人,但在第一次和我見面的時候,他們叫著我的名字問我:「不是長頭髮嗎?」事後才知道為了接待我們,他們都熟記我們的名字和照片,這個小動作輕易的劃破了我們陌生的隔閡,好像和他們很熟悉一般,且我們之間沒有語言的隔閡,讀着同樣的歷史文化,這樣的曖昧關係讓我們很輕鬆的互動着:他們介紹着屬於他們的老北京,我們說著我們的阿里山,也聊著共同的「康熙來了」、「步步驚心」、「還珠格格」。

我記得當時和他們談論着童年和教育問題時,發現我們之間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教育是兩岸青年最常被比較的一個環節,我覺得和他們比較是很不公平的,沒有任何制度是全好或全壞,我們眼中的大陸學生總是挑燈夜讀,競爭激烈,而台灣的學生就是享樂主義,草莓族,但這樣的刻板印象有可能否決了台灣努力的學生,他們何嘗不也是挑燈夜讀呢?若是有差別,我覺得是自信心的問題。台灣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學問和文化少了表現的自信心,而這是中國大陸學生最強的部分,他們說起了自己的專業時眼神篤定,侃侃而談,對於自己的文化有深深地認識,人人都能導覽,述說著對於國家的展望,而台灣的學生,在肯定大陸學生的同時,卻說不出能肯定台灣的地方。所以我認為,交流的同時,不是比較,而是學習。

第二種寬度,是深度和眼寬,我們從小學習的歷史,有元、明、清的馬上得天下,有北京胡同的美,但這些往往都是書上的照片和一段段故事,該是怎樣的一個紫禁城,能容載這些故事呢?直到親臨了這些歷史古蹟才能體會,到頤和園、長城、恭王府、總統府的時候,我將自己想像成導演,坐著一旁的古式建築上,看著前方隱形攝影機,擺弄着導遊口述的慈禧太后與小李子梳頭的小趣聞,最後用相機的快門,截取這一瞬間屬於我獨特的歷史。來到這些地方,總覺得自己更加認識了中國文化,除了瞭解過去,也有機會去觀察未來。

最後提到的寬度是風度和體寬。在南京的行程中,感受到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在南京時有大大小小的宴請,南京人充分展現好客的一面,宴席的安排也充滿當地特色,尤其是夫子廟的宴請、獨特的敬酒文化,還有「八溼八乾」的八道南京小點心和主菜,幾天下來,讓我們這些台灣來的大學生都不自覺心寬也體胖。品嘗道地的南方菜系,感受到南方人的含蓄精緻,相比下和北方的爽朗有很大的不同,這是中國文化的多元性。

在南京時,最難得的經驗是參訪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紀念館,不由得感染莊嚴和冷峻氣氛,這是身為中國人不可忘記的過去。館中有現場挖掘出的遺骸,全館只標記兩種文字,中文、日文,代表這兩個民族需要深刻記住,知道這段人類殘忍血腥的過去。南京城曾經佈滿血腥,卻也被時間沖刷,這是中國人的風度,卻不能遺忘,即使有許多人淡忘或是全然不知,但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紀念館會使過去不被掩蓋。

台灣的心寬 、眼寬、體寬,碰上中國的熱度、風度、深度,激盪出不一樣的寬度,我們飛向對方,帶回深刻回憶,每個人心中有一把尺,把彼此距離一步步拉近,旅程中解答很多疑惑,開拓視野,探究歷史,無形的影響和改變在兩岸青年心中已經展開。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帶著文字去遊歷


全國台聯臺胞青年夏令營十周年紀念徵文比賽 

主辦單位江蘇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夏潮聯合會   
    
徵文主題我在大陸的那些日子」。(可依主題自訂副標題)

徵文對象凡自2004年至2012年參加過全國台聯舉辦之「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或江蘇省台聯舉辦之「臺胞青年夏令營」的島內與海外青年,以及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現在身分不限)。

活動時間
    

  1.徵文時間:2012年11月15日起~2013年4月15日止(以電子郵件寄件日期為憑)
  2.公佈時間:2013年5月15日前
  3.研習時間:2013年8月中旬在江蘇舉行,為期8天(含交通時間)


給獎辦法:獲獎者均可參加2013年暑假在江蘇舉行,為期8天的寫作夏令營。
    


詳情請上夏潮聯合會網站www.xiachao.org.tw查詢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冬季哈城瘋打卡

夏潮大專青年冬令營─哈爾濱冰雪之旅

◆ 報名需知
主辦單位: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台灣夏潮聯合會  
日  程2013/01/2001/27,共8天。
報名資格:凡就讀於各公私立大專院校或研究所,無重大疾病之在學學生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名  額30名。
報名方式:請先上網報名,待資格審查後,本單位將個別通知。(請務必將聯繫方式填寫清楚)

詳情請洽夏潮聯合會
電話:02-2735-9558
地址:(10669)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1706
 ◆ 行程規劃
吉華滑雪場、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雕園、東北虎林園、中央大街步行街、
聖.索菲亞教堂、北大荒博物館、阿城金上京遺址、觀冬泳、大慶鐵人紀念館、
關東古巷、兩岸學生交流聯歡、聽取《美麗富饒的黑龍江》講座……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南京遊歷

2012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夏令營江蘇分營

■  黃鈺傑(台北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南京中山陵祭堂

揮別皇家氣息的中國首都北京,歷經了四小時京滬高鐵的旅程,在今年盛夏,我們從華北來到了長江中下游的南京。
從春秋時代吳王夫差的治城,近代因為鴉片戰爭而簽定南京條約,再到太平天國的天京,最後是民國時期的首都,南京這個地方對於我一直有著既熟悉卻又不曾親臨的感覺。

中山陵

南京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紫金山的中山陵,當年孫中山先生為了提醒國民勿忘革命,所以選在南京,也就是當時民國政府建立的地方安葬。步行在紫金山林間的步道約三十分鐘,我們終於可以看見中國中軸式的牌坊和階梯及陵寢,而登上三九二階進入山頂的祭堂,我們可以看到威嚴的中山先生像,目視前方,就以先賢一般氣勢俯視著南京,守護著這片土地。在祭堂屋頂上方有著難得一見的十二芒青天白日徽,可見得孫中山不論在什麼政治背景下,革命救國的事蹟始終得到後人的敬重。
 
南京城牆 中華門

搭乘巴士行走在南京市區的街道上,在遠方依稀可見磚砌的城牆在現代化的水泥樓林之間若隱若現,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就是明代所留下的南京城牆。除了城牆,南京也曾經有著如同北京故宮紫禁城一樣的皇城,不過由於戰火和拆用建材,當年號稱有一萬間房間的南京故宮,現在只剩下一些斷垣殘壁披蓋著綠色的附生植物,留在南京的水泥叢林中點綴。隨著旅程我們來到了中華門,走過三道甕城城門沿著石階登上城樓,看著每塊堆建城門石階的石磚都清楚地刻有是誰進貢給皇帝,並且保固終身的銘文,我們才了解原來這每一石磚背後都有多少人的努力。登上中華門,除了可以一覽南京市的風光外,看著城外的道路,可以想像這座城市從南朝以來偏安江南的繁華,而站在敵人已經消失的城牆上,也可以想像當年日軍從中華門進攻南京時的慘烈情況。隨著可以讓馬匹登上城牆的馬道走下來,我們還見到有幾個人在藏兵洞中利用天然的回音效果演奏薩克斯風樂器,在這個幽靜的古蹟之中,別有一番風情。
 
秦淮河畔
 
說到南京的夜晚,就不能不提秦淮河。當晚我們沿秦淮河畔一路步行遊覽,走過了劉禹錫的「烏衣巷口夕陽斜」,走過明清風格古色古香的中國建築和販售古玩、小吃、商品的店家,各種人聲交雜在河畔,不難想像當年只有社會上的士商名貴才能享有的風雅興致,而今換成了年輕氣息的商家和熱門音樂團在河畔表演,一路走來,秦淮風光始終在不同的年代展現出不同的風情。
 

南京總統府

南京曾是民國政府在大陸執政時期的首府,因此來到南京,總統府也是相當具有特色的一景。典型的中國式中軸長方形式的架構,雖然外觀是西式的風格,然而一進正門首先看到的是當年太平天國洪秀全留下的天王府遺址,洪秀全在成立太平天國後將清廷的兩江總督府改建成天王府,而在據說是當時洪秀全寶座的位置上,放置四幅畫像,是當年曾經進駐此處的風雲人物,有清朝時的兩江總督們、太平天國的權貴和民國政府的先賢們和後來共產黨的解放軍們。

走過了太平天國的文物陳列室,在眼前正是我們期待的總統府辦公大樓了,一進大廳,牆上的時鐘還停留在蔣中正最後離開此地的時間,而我們也一一地參觀了貴賓室、總統與副總統辦公室和接待外賓以及開會的大廳。當年的辦公桌椅、牆上的字畫和壁爐以及西式的木造樓梯間和總統專用的電梯,民國初年的風情自然無遺地表露出這棟建築的時空人文背景。而在總統府的兩側庭園,有著太平天國文物展示區、中國式的園林,一潭碧池和兩江總督為了討好皇帝所建的不沉的石船,走在其中遙想當年的風雲人物和歷史情節,如今大概只有當年留到現在的古樹能說明了。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南京、南京」,這是一部描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但卻是我看過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描寫印象最深的一部。當年因為日軍在上海受到中國軍民頑強的抵抗而無法實現其「三月亡華」的口號,便在進軍南京時進行屠城報復,參觀完大屠殺紀念館,讓我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進館的道路上滿地的碎石,象徵著三十萬遇難的同胞們,而館內多是令人不忍的場景,許多集體殺害和滅絕人性的場景都令生於相對安定年代的我們大為震驚,然而,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人性堅強和光輝的一面,像是一位小女孩在受到迫害後靠著米和水缸中的水生存下來,德國的拉貝先生在南京成立保護區,以及許多青樓女子自願代替同胞去替日軍服務等等的故事;而同樣身為日本人,也有許多人不認同這樣的不人性行為,直至今日,都還有日本人會定期來這裡弔念遇害者,這些也都一再表現出人性的一體兩面,既可以是惡魔也可以是天使。

相對於二戰時期法西斯政權對猶太民族的迫害,南京大屠殺並未得到日本當局的正視與道歉。在德國,政府公開對此一事件道歉,並且承認他們的錯誤,集中營前可以看到以德文書寫「讓此事永不再發生」,連討論起希特勒和納粹政權的話題都是很禁忌的事情,可見得歐洲對於此一傷害民族間感情的事情都是十分看重並未曾遺忘。但同樣的事情在亞洲,不知因為何種民族情感和政治背景,卻是儘量地去抹滅和淡化此事,「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遺忘」,正如同這句話的精神,我們應該走出歷史、修復傷痕,但不能遺忘它給我們保貴的一課。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