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對岸青年
■ 賴郁臻(2012台胞青年夏令營江蘇分營學員)
號稱「秦淮八濕八乾」的經典16道南京小吃。(網路圖片)
|
「我眼中的對岸青年」這是在南京師範大學所演講的題目,我想台下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很榮幸我能代表「夏潮聯合會」來發表看法。
兩岸青年,我選擇用「寬度」兩個字來形容這微妙的關係,台灣的學生因為大陸學生的熱度而心寬,因為人文風情的深度而眼寬,因為宴客之道的風度而體寬,就因為有了這三種寬度的激盪,讓兩岸的青年交流,縮減了歷史的寬度。
首先從熱度和心寬來說,接待我們台灣學生的五位志願者是來自北京人民大學的學生,來到北京之前,我們是生活在兩地的陌生人,但在第一次和我見面的時候,他們叫著我的名字問我:「不是長頭髮嗎?」事後才知道為了接待我們,他們都熟記我們的名字和照片,這個小動作輕易的劃破了我們陌生的隔閡,好像和他們很熟悉一般,且我們之間沒有語言的隔閡,讀着同樣的歷史文化,這樣的曖昧關係讓我們很輕鬆的互動着:他們介紹着屬於他們的老北京,我們說著我們的阿里山,也聊著共同的「康熙來了」、「步步驚心」、「還珠格格」。
我記得當時和他們談論着童年和教育問題時,發現我們之間是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教育是兩岸青年最常被比較的一個環節,我覺得和他們比較是很不公平的,沒有任何制度是全好或全壞,我們眼中的大陸學生總是挑燈夜讀,競爭激烈,而台灣的學生就是享樂主義,草莓族,但這樣的刻板印象有可能否決了台灣努力的學生,他們何嘗不也是挑燈夜讀呢?若是有差別,我覺得是自信心的問題。台灣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學問和文化少了表現的自信心,而這是中國大陸學生最強的部分,他們說起了自己的專業時眼神篤定,侃侃而談,對於自己的文化有深深地認識,人人都能導覽,述說著對於國家的展望,而台灣的學生,在肯定大陸學生的同時,卻說不出能肯定台灣的地方。所以我認為,交流的同時,不是比較,而是學習。
第二種寬度,是深度和眼寬,我們從小學習的歷史,有元、明、清的馬上得天下,有北京胡同的美,但這些往往都是書上的照片和一段段故事,該是怎樣的一個紫禁城,能容載這些故事呢?直到親臨了這些歷史古蹟才能體會,到頤和園、長城、恭王府、總統府的時候,我將自己想像成導演,坐著一旁的古式建築上,看著前方隱形攝影機,擺弄着導遊口述的慈禧太后與小李子梳頭的小趣聞,最後用相機的快門,截取這一瞬間屬於我獨特的歷史。來到這些地方,總覺得自己更加認識了中國文化,除了瞭解過去,也有機會去觀察未來。
最後提到的寬度是風度和體寬。在南京的行程中,感受到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在南京時有大大小小的宴請,南京人充分展現好客的一面,宴席的安排也充滿當地特色,尤其是夫子廟的宴請、獨特的敬酒文化,還有「八溼八乾」的八道南京小點心和主菜,幾天下來,讓我們這些台灣來的大學生都不自覺心寬也體胖。品嘗道地的南方菜系,感受到南方人的含蓄精緻,相比下和北方的爽朗有很大的不同,這是中國文化的多元性。
在南京時,最難得的經驗是參訪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紀念館,不由得感染莊嚴和冷峻氣氛,這是身為中國人不可忘記的過去。館中有現場挖掘出的遺骸,全館只標記兩種文字,中文、日文,代表這兩個民族需要深刻記住,知道這段人類殘忍血腥的過去。南京城曾經佈滿血腥,卻也被時間沖刷,這是中國人的風度,卻不能遺忘,即使有許多人淡忘或是全然不知,但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紀念館會使過去不被掩蓋。
台灣的心寬 、眼寬、體寬,碰上中國的熱度、風度、深度,激盪出不一樣的寬度,我們飛向對方,帶回深刻回憶,每個人心中有一把尺,把彼此距離一步步拉近,旅程中解答很多疑惑,開拓視野,探究歷史,無形的影響和改變在兩岸青年心中已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