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1期】日本:核事故處理依然看不到盡頭

日本政府表示,因核事故而遭放射物污染的部分地區,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清除核污染(網路圖片)
        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半年,各方仍在全力搶修在地震和海嘯中失去冷卻功能、變得千瘡百孔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但直到現在,事故核電站內的污水不減反增,搶險人員健康受損,福島縣部分地區輻射量依然嚴重超標。核事故何時能夠平息,現在依然看不到盡頭。
       
        冷卻系統是防止核燃料升溫熔毀的關鍵,在核電站反應堆喪失冷卻功能後,日方只能不斷向反應堆注水,期待能將安全殼注滿水以冷卻燃料。但由於反應堆的安全殼破損,這種「水棺」方式產生了大量高放射性污水,部分污水蓄積在渦輪機房地下室等建築中,還有部分洩漏到機組附近地下隧道、豎井甚至海中,污染了核電站及其周邊的土壤、地下水和附近海域。
        「水棺」方式失敗後,東京電力公司於5月中旬開始採用「循環注水冷卻」法,即將反應堆渦輪機房等處積存的大量污水進行處理後,注入反應堆用於冷卻。實現循環注水冷卻的關鍵是一套由美國庫里永公司和法國阿海琺公司的相關設備組成的污水淨化系統,以及東芝公司製造的銫吸附清除設備。但它們自啟動後小故障不斷,至8月中旬,共發生設備暫停工作、水龍帶漏水等故障30多次。東京電力公司9月7日說,在過去的一周內,這套系統的運轉率為90%,達到該系統啟動以來的最高水準。但其每小時的汙水處理能力還不足40噸,而東電公司最初的設想是每天處理1200噸污水。
        由於汙水處理不順利,核電站內的污水不減反增。6月下旬,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污水總量約有11萬噸。到8月底,污水總量上升到11.3萬噸。雖然東電公司預計9月中旬水位將下降至污水不再洩漏到廠房外的水準,但實際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彥9月2日組閣後在當晚的記者會上說,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核電站事故,實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反應爐穩定及清除核電站周邊地區的放射物。9月8日,野田佳彥又在視察福島縣時表示,將舉全國之力平息核事故,實現福島地區的「復興」。
        不過,核事故善後註定是一場持久戰。文部科學省8月底首次公佈了圍繞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100公里範圍的土壤放射性銫濃度地圖。這份幾乎涵蓋福島縣全境,並包括茨城、宮城等縣部分地區的地圖表明,多個地點放射性銫濃度嚴重超標。9月1日,內閣府和文部科學省公佈的核電站周邊警戒區和計畫疏散區詳細輻射量分佈圖顯示,部分地區輻射水準依然嚴重超標。
        另外,日本政府8月底表示,因核事故而遭放射物污染的部分地區,每年的輻射量達200毫希沃特,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清除核污染,此後當地災民才可能回家。(新華社電)
 



【犇報‧第31期】美國:空軍批准F-22戰機重新上天

                                     (網路圖片)

        美國空軍19日宣佈,空軍部長邁克爾.唐利和參謀長諾頓.施瓦茨已批准相關計畫,結束 F-22「猛禽」戰機長達4個月的停飛,准許其重新上天執行任務。

       
        美軍 F-22戰機停飛是因為飛行員在飛行中缺氧。施瓦茨說,經過充分調查,空軍方面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資訊,可以重新讓「猛禽」上天。他說,空軍方面仍在同飛行員們積極合作,降低飛行風險,同時繼續研究 F-22戰機的供氧系統問題,收集相關資訊以改善其表現。
       
        F-22戰機在3年內總共報告了12起飛行員缺氧症狀。去年11月,更有一架「猛禽」在訓練飛行時墜毀。美國空軍今年1月下令,「猛禽」戰機飛行高度不得超過7600米,以防飛行員因缺氧暈眩,無法控制飛機。今年5月3日,「猛禽」戰機停飛令下達。
       
        F-22戰機是美國新一代戰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研製,具備躲避雷達探測和超音速 巡航等多種能力,2005年投入現役。 F-22戰機價格昂貴,單機造價超過1.4億美元。至2011年5月,美國空軍共有170架這種戰機。(新華社電)



【犇報‧第31期】全世界都在看

 中國「助力」世界「脫困」

   (網路圖片)

        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債務危機讓世界經濟再次面臨困局。在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增長動力,再次助力世界經濟脫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新華社記者近期就相關問題專訪了部分海外專家、學者,受訪者普遍對中國經濟前景予以樂觀展望。以下是孫濤、日本大和總研常務理事金森俊樹、摩根史坦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印度信貸評定與投資服務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達馬科特•喬希關於中國對世界經濟走向的看法。

中國將繼續助力世界經濟

        孫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以前都是談世界對中國的影響,現在開始談中國經濟的「外溢」作用。在本輪金融危機深重期,沒有中國的貢獻,世界經濟衰退會更嚴重。而現在,良好的中國經濟表現有助於世界經濟擺脫「二次探底」風險。短期看,中國經濟「軟著陸」可緩解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中長期看,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將為中國和世界帶來持續增長動力。

        金森俊樹(日本大和總研常務理事):金融危機中,中國成為穩定世界經濟之錨。這次歐美國家債務危機中,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世界經濟再次面臨嚴峻考驗,中國面對比上次更困難的狀況。即便如此,仍有理由期待,中國在穩定世界經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動向將是能否克服新危機的關鍵之一。

        史蒂芬•羅奇(摩根史坦利亞洲區主席):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此前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有效阻止了經濟下滑,保證了增長速度,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動力。

        達馬科特•喬希(印度信投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作為全球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對世界經濟的溢出效應主要通過貿易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體現出來。現在歐美經濟非常疲弱,而日本經濟已出現負增長,但亞洲「挺住」了。從這一角度說,中國和亞洲可以為世界經濟繼續提供支持。

中國將保持較快經濟增長

        孫濤 :短期看,中國政府有較充足財力和政策資源。只要國際環境不嚴重惡化、國內政策操作得當,中國經濟可延續較快增長勢頭。

        姚樹傑(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院院長):因為中國擁有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因此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出口下降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使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但其影響不會過大。

        鄧鋼(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史教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甚至未來十年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現有條件下,失業率陡升、通膨居高不下、經濟負增長等現象很難出現在中國。

        喬希:儘管與亞洲其他不少經濟體相比,中國對歐美市場的依賴程度更深,預計會受到較大影響,但中國有財政實力推動經濟增長。今年經濟增速預計在9%以上,明年則略低於9%,這將是一個「軟著陸」。

        羅奇:我對中國經濟前景非常樂觀。中國政府在控制通膨方面採取了有力措施,近期中國的通膨已經開始下降,未來還會進一步回落。而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中國著力推行擴大內需的措施,「十二五」計畫也旨在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莊巨忠(亞銀副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將會延續目前的高速增長勢頭。根據我們的研究,2010年至2020年,中國的年均增長率可達8%。

        陳抗(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學院教授):隨著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變化,中國經濟或將從高速增長期逐步轉向次高速增長乃至中速增長階段。儘管如此,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美國經濟陷入二次衰退,中國在2012年的經濟增速或仍將超過8%。

中國需調整結構謀劃長遠

        孫濤:中國如果繼續深化結構調整,經濟增長週期將進一步延長。如果經濟增速不是被動下降,而是因政府培育後勁而主動調降,未來經濟將釋放出新的增長動力。

        羅奇:目前歐美經濟均面臨挑戰,歐洲債務問題、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這為中國專注擴大內需提供「外部推動力」。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度很高,美歐作為中國主要出口市場,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對中國出口構成巨大挑戰。長期來看,工資上漲導致產業升級壓力增大,而人口老齡化也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姚樹傑:中國可以通過扶持農業、服務業、創意產業以及可再生能源產業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而長期看,中國需要解決生產能耗高、環境成本高、貧富差距加大、缺乏高附加值產品等問題。

        喬希:近期看,國內消費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勁支援。從中長期看,中國仍處於增長週期中。不過,由於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外部需求,中國需要提高內需以獲得再平衡;中國還需要推進金融領域改革。如果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這對中國將是一個風險因素。

        陳志武(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未來數年,經濟結構調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點方向。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內外部挑戰,需要妥善應對。目前看,發達國家經濟疲軟需求減少,這給中國帶來明顯壓力。此外,美歐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可能會加重。

        莊巨忠:中國應採取有效措施,解決重要的內部制約,同時還要應對日漸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以及未來幾年中國因接近「路易斯拐點」以及人口老齡化引起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挑戰。

  

中國對本幣國際化應趨利避害

        洪平凡(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我贊成人民幣國際化並逐步成為「儲備貨幣」的大方向。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明顯進展,有些中國周邊國家的中央銀行已經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之一。但中國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這對人民幣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是一個障礙。中國需要進一步推動國內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市場發展,這是長期過程。

        孫濤:不論是否有美歐主權債務危機,中國都應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有利於化解其他風險。不過,我認為中國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因為國際經驗表明,過早開放易導致危機。

        喬希:人民幣有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但這不會在短期內發生。中國經濟與亞洲國家聯繫十分緊密,可以先提高人民幣在亞洲的地位,然後再在世界其他地區推進。目前歐洲經濟表現非常弱,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機遇。

        陳抗:我們的研究認為,在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下,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上應慎重。也許應考慮控制人民幣升值的速度,保持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因為劇烈的幣值變動對經濟衝擊非常大。

        李山泉(奧本海默基金總經理):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有利。目前人民幣處於升值通道,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有利條件。人民幣要想國際化,實現可自由兌換是第一步。建立外匯交易中心,對幾種主要貨幣進行交易,會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正面推動作用。(新華社電)

 



【犇報‧第30期】中日俄橫跨日本海陸海聯運航線通航儀式在日舉行

        季春鵬  攝   新華社

        8月18日,在日本新澙港,駐日大使程永華向新澙縣知事泉田裕彥(左)轉交由從紮魯比諾港出發的巴拿馬籍貨船“泰迪熊”號運來的吉林省捐助日本災區的物資。

        當日,橫跨中日俄三國的日本海陸海聯運航線通航儀式在日本新澙港舉行。這是首條從東北地區橫貫日本海直達日本西海岸的航線,標誌著連接中日俄等東北亞地區的環日本海經濟圈和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重要一步。這條陸海聯運航線連接吉林省琿春市、俄羅斯遠東地區紮魯比諾港和日本新澙港,全長約900公里,其中陸路部分琿春-紮魯比諾段約85公里,海路部分紮魯比諾-新澙段約820公里。利用這條航線,從吉林長春等地前往新澙的航行日程有望比以往縮短一半以上。



【犇報‧第30期】韓國民眾要求停止韓美聯合軍演

樸真熙  攝   新華社

         8月16日,韓國民眾在韓國城南市韓美軍事設施前舉行抗議集會,要求韓國停止舉行“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事演習。      
         韓美聯合司令部16日說,韓美2011年度“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當天正式開始,將持續至26日。 



【犇報‧第30期】國際瞭望──菅直人說應將侵略戰爭的悲慘教訓講述下去

                              (網路圖片)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66周年紀念日,日本政府當天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了「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儀式上說,日本應將侵略戰爭的悲慘教訓講述下去。
        菅直人說,那場戰爭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傷害,需要進行深刻反省。日本重申不再戰的誓言,並將為實現世界永久和平而竭盡全力。他還指出,日本要謙虛地回顧過去,將侵略戰爭的悲慘教訓講述下去,並作為和平國家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聯繫。
(新華社電)



【犇報‧第30期】國際瞭望──英國騷亂扯出社交網站如何監管問題

倫敦的騷亂者,50%以上的人使用社交網站(網路圖片)
     
        英國8月份的騷亂引起廣泛關注,不僅社會和經濟因素備受討論,新興的社交網站也被扯進來。
        「臉書」和「撲浪」、智慧手機的即時通信服務「黑莓信使」,這些社交網站被用於組織騷亂。騷亂平息後英國人討論的話題從如何監管社交網站引發到如何監管網路的問題。

        年輕人是英國這次騷亂的主體,而這些年輕人喜歡使用社交網站。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網路犯罪的教授彼得‧薩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騷亂者這個年齡段的網民中,50%以上的人使用社交網站的頻率超出常規電子郵件。且他們喜歡通過手機使用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主要在兩方面被騷亂者利用,一是有人在「臉書」、「撲浪」等網站上發佈各種騷亂資訊和圖片,傳播謠言並進行煽動;二是騷亂者利用「黑莓信使」資訊加密、不易被外界發現的特點,使用該通信服務來商量攻擊目標和互通員警部署情況。
        「新媒體使得事情發展快速演變,有時甚至使觀念像病毒一樣傳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新媒體的教授羅賓‧曼塞爾在給記者的郵件中如此評論,「事情一旦發生,新媒體就會把它放大。」
        不過也有專家強調,社交網站只是一種工具,在騷亂中既有人用它作惡,也有人用它為善。倫敦大學學院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克雷爾‧瓦立克教授告訴記者,騷亂中也有許多市民使用「撲浪」來發送和獲取正面資訊,「比如有人發起了一個名為『騷亂清理』的行動,成功組織了數百名志願者清理騷亂後的狼藉」。
        包括社交網站在內的網路新媒體管理,目前是多國共同面臨的難題。比如在北美,研發黑莓手機的RIM公司所在的加拿大,早有警官抱怨黑莓所用的加密系統削弱了警方監控疑犯的能力;在亞洲,印度政府出於防止恐怖襲擊的目的,已多次要求RIM公司提供對加密資料的讀取許可權。
        「新媒體已經全球化,管理新媒體對各國政府都是挑戰,這已經不是新聞」,曼塞爾教授說。她認為,問題並不在網路本身,重要的是深層次的社會根源。
        而實際上就網路本身而言,對其監管也並不容易。薩默教授說:「網路就整體而言對政府就是個挑戰,因為它既可用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也為犯罪活動提供了管道。而如果要有選擇地控制網路,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管理層面都是非常困難的。」
        瓦立克教授更是指出:「網路最開始的設計就是要能抵抗核彈攻擊,因此具有分散性的結構,在天性上就拒絕絕對控制。」這是指網路起源於美國的軍用網路,當時為了預防蘇聯的核打擊,沒有設置中央控制節點,此後網路也一直是分散式地發展。
        騷亂後的英國網路究竟何去何從,引發了熱烈討論。瓦立克教授首先表示:「我認為對於那些已經證實了的,利用網路和社交網站進行的犯罪行為,需要追查和依法起訴,就像對待現實生活中的犯罪事件一樣。」她同時也強調不能因噎廢食:「我認為在危機發生時呼籲關閉社交網站完全是種誤導,好比(車禍後)如果有人提出封閉所有道路,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個壞主意。」
        曼塞爾教授也說,新媒體已問世,但如果僅僅採取一味壓制使用的方式來進行監管,網路將無法發展。她提出了兩個管理方向,一是在讓人們享有網路自由的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在網上具有責任心;二是使用已有的法律來進行監管,就像用相關法律監管現實社會中人們的行為一樣。
(新華社電)



【犇報‧第30期】國際瞭望──和平需要時間和耐心

專訪以色列總統佩雷斯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  (網路圖片)
        隨著9月聯合國大會開幕日期日益臨近,巴勒斯坦謀求承認建國的聯合國之行成為中東地區關注焦點。以色列總統希蒙•佩雷斯8月1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呼籲以巴雙方重返談判正軌,給和平多些時間和耐心。
        「和平應該通過談判實現」,佩雷斯說,「聯合國可以發表一份聲明承認巴勒斯坦建國,但是聲明不是政策。」他認為,僅僅是聯合國發表承認巴方建國的聲明,無法改變中東地區的現實,無法帶來基於談判的「真正和平」。
        「我們支援建立巴勒斯坦國。這對於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是最佳方案」,佩雷斯說,「但我們應該稍微多等一會兒,再多些談判,達成一項全面協定,而非在9月就前往聯合國。」
        他認為,以巴仍然「能在不久的將來達成協定」。
        以巴直接和談在去年9月底因以色列拒絕延長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限建令而擱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今年6月正式宣佈將於9月前往聯合國,要求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給予巴勒斯坦聯合國會員國身份。
        以色列媒體近幾日披露,以方希望重啟和談以勸說巴方放棄聯合國之行,佩雷斯為此與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過去幾個星期內舉行了多次秘密會晤。
        佩雷斯拒絕確認或是否認這一報導,但他承認自己「一直在與巴方會談」。佩雷斯認為,不公開的會談有助於避開公眾視線,減少雙方內部阻力。據當地媒體報導,佩雷斯和阿巴斯的最近一次會晤計畫因以色列總理內塔雅胡反對而取消。
        當記者直接問及是否滿意現任政府的和談政策時,佩雷斯說,他尊重選舉產生的政府,「對現任政府感到滿意」,但人們「不能幻想一名總理或是一名總統就能改變現實」。
        佩雷斯認為,作為一名領導人,無論政治傾向如何,都必須適應中東快速變化的局勢。他說,他不記得有任何以色列總理面對現實情況「不去被迫改變自己的政策」。「因此我們沒有選擇,或者說沒有比實現和平更好的選擇」,他說。
        鑒於眼下以巴和談遲遲無法重啟,以色列不斷擴建定居點,巴勒斯坦單方面謀求聯合國承認建國,中東地區不少分析師認為,以巴之間的奧斯陸協議已名存實亡。
        以巴1993年簽署《奧斯陸協定》,作為協定最初構建者之一,佩雷斯認為,這一協議一直是以巴和平進程的基礎,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成立、以巴和談的開啟以及兩國方案的最終共識均基於這一協議。「我對這一切花費近20年的時間感到遺憾,但我為基於《奧斯陸協定》的進程迄今仍未停止感到驕傲。我們沒有實現所有目標,但我們取得了不少成就」,他說。
        自《奧斯陸協定》簽署後,以巴和談多次經歷破裂-重啟-再破裂的波折,耶路撒冷地位、以巴邊界劃分、巴方難民回歸、猶太人定居點等問題成為以巴和平之路上迄今難以逾越的障礙。
        問及雙方是否能就這些核心問題達成共識,佩雷斯肯定地回答說:「能」。他說:「我認為雙方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差異已經縮小,剩下的問題可以通過巧妙的安排來解決。以巴衝突能夠解決,而且必須解決。」
        佩雷斯被視為以色列政壇一名「老兵」,他擔任過總理、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等幾乎所有政府要職,2007年當選以色列總統。
        緣於在以巴和平進程上的貢獻以及多年政壇生涯,佩雷斯在以色列和國際社會均贏得不小聲望。在接受採訪前一天,他剛剛過完88歲生日。
        當記者問到,在他心目中什麼應該成為他自己的「政治遺產」時,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說:「我不想成為戰爭中的英雄或是轟動一時的人物。我寧願因為救活了一名孩子而被人們記住。」(新華社電)



【犇報‧第30期】國際瞭望──美國經濟頹勢引發政治衝擊

                                   (網路圖片)
        經過艱苦談判,美國民主、共和兩黨8月初就提升國債上限達成協定。然而,談判期間,兩黨挾持經濟打選戰的政治目的暴露無遺。此外,經濟上負面消息不斷,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到標準普爾下調,股市隨之大幅震盪,經濟增長前景暗淡。經濟問題帶來的政治衝擊,讓華盛頓政治圈內幾乎「人人帶傷」,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是失分不少。
        近幾個月來,共和黨在提高國債上限問題上借題發揮,將其與削減財政赤字聯繫起來。儘管兩黨在最後關頭達成協定,避免了債務違約,但談判期間華盛頓其他立法事項幾乎全部「停擺」,整個聯邦政府全被國債上限問題拖住,根本無力推動刺激經濟、提振就業的政策。
        民主、共和兩黨在政治上僵持的同時,美國經濟復甦也陷入低迷。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失業率仍高達9.1%,第二季經濟成長僅為1.3%。而雪上加霜的是,標準普爾在8月5日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
        這一情形讓美國民眾對歐巴馬政府感到極為失望。《華盛頓郵報》8月11日刊登的民調結果顯示,約74%的受調查者對聯邦政府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約78%的受調查者對當前美國政治體制的運行方式感到不滿。
        民調結果還顯示,不少美國民眾對共和黨近來的表現感到不滿,認為共和黨應為當前經濟局面負責的受調查者占36%,認為歐巴馬應負責的占31%。
        儘管共和黨被認為在當前美國政治僵局中負有更多責任,但歐巴馬在整個債務談判過程中對共和黨的束手無策也讓他失分不少,其支持率跌至接近歷史最低的42%左右,這對他來年競選連任是個重大負面消息。
        民主黨內不少人認為,歐巴馬不應再抱著與共和黨開展跨黨派合作的幻想,而要強硬起來,推動廣受民眾歡迎的經濟政策。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研究中心首席運營官、曾在克林頓政府中效力的尼拉•坦登說,歐巴馬不應繼續妥協,而應「直接把增加就業的政策主張向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來」。如果共和黨方面反對他的觀點,美國民眾就能看到,歐巴馬在就業這一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問題上與共和黨展開了爭奪。這能讓民眾明白,歐巴馬和他們「站在一邊」。
        但從過去兩年多的經驗來看,歐巴馬在很多時候並不直接參與重大立法過程,如醫改、債務談判等,他都是在最後階段才介入其中。這讓民眾甚至很多黨內人士都不清楚他的政策主張到底是什麼,更不清楚他將如何促進就業。
        從美國歷史上看,競選期間,高失業率對於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是極為不利的。可在創造就業上,好像除了再次投入鉅資刺激經濟外,歐巴馬已經沒有太多辦法。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財政上顯然已陷入困境,兩黨都難以在債臺高築的情況下再度支援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但也有專家認為,債務問題只是經濟頹勢的一個方面,不能因為要解決這一長期問題而無視眼下的經濟困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認為,減赤當然有益於長期經濟增長,但當前美國更尖銳的問題是就業問題。當有數百萬失業者「嗷嗷待哺」之時,經濟急需的是一劑「強心針」,選民更希望看到政策制定者推動經濟復甦,而不是向國民普及財政的長期可持續性教育。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主、共和兩黨明年將面臨大選,爭奪白宮與國會。過去大半年的事實表明,這種時候要求兩黨拋開本黨最大政治利益去拯救經濟也許並不現實。(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