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0期】國際瞭望──美國經濟頹勢引發政治衝擊

                                   (網路圖片)
        經過艱苦談判,美國民主、共和兩黨8月初就提升國債上限達成協定。然而,談判期間,兩黨挾持經濟打選戰的政治目的暴露無遺。此外,經濟上負面消息不斷,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到標準普爾下調,股市隨之大幅震盪,經濟增長前景暗淡。經濟問題帶來的政治衝擊,讓華盛頓政治圈內幾乎「人人帶傷」,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是失分不少。
        近幾個月來,共和黨在提高國債上限問題上借題發揮,將其與削減財政赤字聯繫起來。儘管兩黨在最後關頭達成協定,避免了債務違約,但談判期間華盛頓其他立法事項幾乎全部「停擺」,整個聯邦政府全被國債上限問題拖住,根本無力推動刺激經濟、提振就業的政策。
        民主、共和兩黨在政治上僵持的同時,美國經濟復甦也陷入低迷。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失業率仍高達9.1%,第二季經濟成長僅為1.3%。而雪上加霜的是,標準普爾在8月5日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
        這一情形讓美國民眾對歐巴馬政府感到極為失望。《華盛頓郵報》8月11日刊登的民調結果顯示,約74%的受調查者對聯邦政府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約78%的受調查者對當前美國政治體制的運行方式感到不滿。
        民調結果還顯示,不少美國民眾對共和黨近來的表現感到不滿,認為共和黨應為當前經濟局面負責的受調查者占36%,認為歐巴馬應負責的占31%。
        儘管共和黨被認為在當前美國政治僵局中負有更多責任,但歐巴馬在整個債務談判過程中對共和黨的束手無策也讓他失分不少,其支持率跌至接近歷史最低的42%左右,這對他來年競選連任是個重大負面消息。
        民主黨內不少人認為,歐巴馬不應再抱著與共和黨開展跨黨派合作的幻想,而要強硬起來,推動廣受民眾歡迎的經濟政策。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研究中心首席運營官、曾在克林頓政府中效力的尼拉•坦登說,歐巴馬不應繼續妥協,而應「直接把增加就業的政策主張向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來」。如果共和黨方面反對他的觀點,美國民眾就能看到,歐巴馬在就業這一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問題上與共和黨展開了爭奪。這能讓民眾明白,歐巴馬和他們「站在一邊」。
        但從過去兩年多的經驗來看,歐巴馬在很多時候並不直接參與重大立法過程,如醫改、債務談判等,他都是在最後階段才介入其中。這讓民眾甚至很多黨內人士都不清楚他的政策主張到底是什麼,更不清楚他將如何促進就業。
        從美國歷史上看,競選期間,高失業率對於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是極為不利的。可在創造就業上,好像除了再次投入鉅資刺激經濟外,歐巴馬已經沒有太多辦法。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財政上顯然已陷入困境,兩黨都難以在債臺高築的情況下再度支援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但也有專家認為,債務問題只是經濟頹勢的一個方面,不能因為要解決這一長期問題而無視眼下的經濟困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認為,減赤當然有益於長期經濟增長,但當前美國更尖銳的問題是就業問題。當有數百萬失業者「嗷嗷待哺」之時,經濟急需的是一劑「強心針」,選民更希望看到政策制定者推動經濟復甦,而不是向國民普及財政的長期可持續性教育。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主、共和兩黨明年將面臨大選,爭奪白宮與國會。過去大半年的事實表明,這種時候要求兩黨拋開本黨最大政治利益去拯救經濟也許並不現實。(新華社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