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期】西安事變80周年:大陸舉辦座談會

文/本報綜合報導

為了紀念西安事變80周年,12月12日大陸在北京召開紀念座談會,張學良將軍侄女張閭蘅,楊虎城將軍之孫楊瀚也參加了會議。

西安事變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結束了十年內戰,也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成為中國由長期內戰走向全民抗戰的轉捩點。西安事變的直接當事人張學良在兩岸分治後被軟禁在台灣,直到晚年才獲得釋放。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2016兩岸筆會在三亞開幕

2016兩岸筆會座談現場。

2016兩岸筆會座談現場。

採訪/王存福、代超

近日,以「寫意美之島 相會天之涯」為題的2016兩岸筆會在三亞開幕,來自兩岸暨港澳地區的78位文化名流參加為期5天的筆會活動。

據海峽兩岸(海南)文化交流聯合會會長張松林介紹,兩岸筆會是由瓊台民間機構聯手主辦的高規格筆會,也是兩岸媒體十分關注、社會影響力很大的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此前,這一筆會已於2014年和2015年分別在海南、台灣成功舉辦兩屆。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新華社刊文回應川普的「一中」籌碼說

文編/江英士

由於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近日對於「一個中國」政策的發言,嚴重危及了中美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基礎,不但引起了美國白宮再次重申,美國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更讓大陸官方與媒體紛紛對此進行回應。近日,新華社以「一中政策是不容逾越的紅線」為題回應川普的「一中」籌碼說。該文指出此前,白宮分別於12月2日和5日重申美國「堅持已經實行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政府清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建交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堅持的政策。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新聞回顧(12/06~12/15)

12/06 立法院院會在民進黨團強硬態度下,表決通過「一例一休」、「砍七天假」條文。即便經過黨團協商,民進黨仍不願作出讓步,國民黨立委召開記者會痛批這是「勞工最黑暗的一天」。在進入表決的最後時刻,勞團焚燒蔡英文競選時的「點亮台灣」旗幟。勞團認為,柯建銘與民進黨團聲稱強推修法「根本只是要替資本家承擔」。

12/06 2016兩岸新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在致辭中說,今年3月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以專章的形式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和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的政策措施,指明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方向和目標。綱要的實施必將為兩岸經濟合作帶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遇。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專題:中國入世15年與「市場經濟地位」爭議

編按

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對華反傾銷案中的「替代國」做法應於今年12月11日終止。15年來,澳洲、紐西蘭、瑞士等80多個世貿成員皆已陸續放棄了這一歧視性做法,但美、日、歐盟等國卻在終止日到來後,公然違反議定書內容,仍舊堅持這一做法。事實上,對世貿組織成員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應以該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但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將此一正常的程序更改為以「第三國」企業的價格和成本來推算傾銷幅度並持續15年之久,已經是極不合理的條款。如今,在議定書規定日期截止後,歐美與日本等國以中國大陸不具備完全經濟市場的理由,仍舊維持對華反傾銷案中的「替代國」做法,或將引起一連串的貿易戰爭。

【第139期】被誤讀的「市場經濟地位」

得益於入世紅利,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圖為2002年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成為大陸首家獲准經營大陸居民和企業外匯業務的獨資外資銀行。(新華社)

得益於入世紅利,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圖為2002年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成為大陸首家獲准經營大陸居民和企業外匯業務的獨資外資銀行。(新華社)

文/張偉

目前,針對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歐盟內部正進行一場政策辯論,各方利益代表陸續登場發聲,例如歐洲議會就通過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決議,表明反對立場,以向歐盟決策層施壓。

然而,在歐盟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中,一些言論明顯存在歪曲和誇大成分,把技術和法律層面的問題政治化,放大和突出可能的影響,攪渾和誤導輿論。

政治籌碼

所謂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涉及反傾銷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非市場經濟體」。圍繞這兩個概念建立和衍生的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是所謂的「替代國」做法利於發達國家發起反傾銷調查以及確定更高的反傾銷稅。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發達國家蕩然無存的「契約精神」:美、日與歐盟背棄WTO議定書

大陸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隨著加入WTO成為現實。圖為2015年匈牙利人民幣清算中心啟動儀式。(新華社)

大陸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隨著加入WTO成為現實。圖為2015年匈牙利人民幣清算中心啟動儀式。(新華社)

文/鄭漢根

根據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應於今年12月11日終止。此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大陸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以陸企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

然而,就在這一日期到來之際,美國、日本、歐盟等卻以種種藉口或變相手段,不願履行或不願完全履行議定書的這一條款。 Continue reading

【第139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意義何在?

陸企在非洲的投資也是逐年成長。圖為在肯亞的陸企友盛集團變壓器工廠,一名大陸籍工程師指導肯亞員工作業。(新華社 潘思危 攝)

陸企在非洲的投資也是逐年成長。圖為在肯亞的陸企友盛集團變壓器工廠,一名大陸籍工程師指導肯亞員工作業。(新華社 潘思危 攝)

文/張毅

11月29日,在第八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東盟宣佈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此前的APEC會議,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魯四國也已宣佈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至此,已有24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