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期】發達國家蕩然無存的「契約精神」:美、日與歐盟背棄WTO議定書

大陸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隨著加入WTO成為現實。圖為2015年匈牙利人民幣清算中心啟動儀式。(新華社)

大陸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隨著加入WTO成為現實。圖為2015年匈牙利人民幣清算中心啟動儀式。(新華社)

文/鄭漢根

根據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應於今年12月11日終止。此後,世貿組織成員在對中國大陸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通行規則,以陸企的價格和成本為基礎確定傾銷幅度。

然而,就在這一日期到來之際,美國、日本、歐盟等卻以種種藉口或變相手段,不願履行或不願完全履行議定書的這一條款。

美、日將中國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與終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掛鈎,稱目前不應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因此將維持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日本方面以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藉口,稱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產能過剩問題」,擔心「中國廉價商品大量湧入」,因此必須維持已有的反傾銷機制。

但事實是,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與「替代國」問題是兩回事,而所謂「產能過剩」問題與「替代國」問題也沒有任何關係。

歐委會上月提出方案,將取消「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但將採用「市場扭曲」的概念和標準,參考「國際市場價格」計算反傾銷幅度。歐盟方面在取消「替代國」做法上的姿態相對緩和,但所計畫採取的措施也只是變相延續原有做法,並且替代措施也缺乏世貿組織規則依據。

美、日與歐盟費盡心思,想出種種藉口或迂回手法,其根本意圖無非是想維持對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手段。「條約必須遵守」,是國際公認的原則,歐美等國如若拒不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將會嚴重損害國際法治,破壞國際經濟秩序,進而損害這些國家的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