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期】重慶首屆台灣直購展銷會開幕

重慶首屆台灣直購展銷會上,消費者在選購商品。

重慶首屆台灣直購展銷會上,消費者在選購商品。

文編/林素卿

重慶首屆台灣直購展銷會3月16日正式開幕,參展的十餘家台灣企業希望借此拓展在大陸市場的影響力,為大陸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台灣原產商品。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銷會希望幫助台灣企業將優質產品和服務推廣到大陸市場,構建兩岸企業常態化的商品展示與廠家採購機制。同時,發揮跨境電商在兩岸企業連接和溝通上的獨特優勢,促進兩岸企業合作。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大叔都去哪裡了!大陸演技派老戲精,你認識幾個?

文編/李中興

近日,大陸《廣州日報》發表「歸來吧大叔,觀眾甚為想念」的文章,對於大陸當前電視螢光幕前盡是偶像派「小鮮肉」演員,而那群靠演技不靠臉吃飯的「大叔級」男星幾乎消失螢光幕前的現象,大呼「演技派大叔都去哪裡了?」

該報導說,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總體上大叔們的作品少了很多,似乎消失於螢光幕。雖然他們人氣不如以前,但觀眾甚為想念。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專題: 最後一公里

天津某商場聯手共用單車企業舉辦「為愛騎行」活動。 (新華社 胡淩雲 攝)

天津某商場聯手共用單車企業舉辦「為愛騎行」活動。 (新華社 胡淩雲 攝)

【第146期】今天你摩拜了嗎?:大陸「共用單車」正流行

上圖為騎摩拜單車行進在上海街頭;左下圖使用手機將自行車解鎖;右下圖使用手機APP查看附近單車分佈情況。 (新華社 賴鑫琳 攝)

上圖為騎摩拜單車行進在上海街頭;左下圖使用手機將自行車解鎖;右下圖使用手機APP查看附近單車分佈情況。 (新華社 賴鑫琳 攝)

文編/魏三多

「中國是創業的熱土。」在位於北京中關村768園區的摩拜單車辦公區,創始人胡瑋煒坐在印有「mobike 摩拜單車」字樣的背景牆前,多次提到這句話。灰色毛衣,黑色條絨褲,搭配酒紅色的長襪和跑鞋,烏黑的長髮自然地垂在兩肩,讓你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大陸「80後」女孩,或許和想像中創業者的形象十分不同。

在中國大陸雙創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創業。「從事汽車媒體10年,同時接觸科技有4、5年,個人的經歷讓我思考未來的出門會是什麼樣呢?」說起自己的創業經歷,胡瑋煒說,「我也買過自行車騎著上下班,但是搬來搬去很不方便,個人出門能否實現交通工具的復興?隨時隨地獲取是我的需求。」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共用單車」:大陸城市共用經濟的先行者

兩名市民在成都市紗帽街騎著共用單車。(新華社 江巨集 攝)

兩名市民在成都市紗帽街騎著共用單車。(新華社 江巨集 攝)

文編/江英士

一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誕生。汽車工業的繁榮發展帶動很多國家和地區進入汽車社會。因為有了汽車,神話傳說中的日行千里不再遙遠。夢想所及,車輪總能抵達。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汽車進入家庭的步伐加快,目前大陸汽車數量超過1.84億輛。與此相伴,汽車聚集於大城市形成的弊端也越來越多。例如,一輛汽車占地面積8到10平方公尺,在寸土寸金的大陸一線城市,這地價不亞於一輛豪車。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局部過剩?亂停亂放?一管就死?:共用單車的考驗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銀河大街,一名共用單車使用者從推薦停車點取車。 (新華社 張晨霖 攝)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銀河大街,一名共用單車使用者從推薦停車點取車。
(新華社 張晨霖 攝)

文編/魏三多

在大陸,下載一個APP、繳納99元至299元不等的人民幣押金,就能以每小時0.5到1元人民幣的價格解鎖自行車任意騎行……共用單車在大陸大中城市的迅速走紅,為市民交通「最後一公里」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但隨著大陸共用單車的井噴式發展,包括亂停亂放等一系列困擾城市管理的問題也開始出現。如何讓共用單車成為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生事物的監管如何寬容與規範並舉?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大陸「共用單車」用戶規模年底將達5000萬

大陸共用單車用戶規模年底將達5000萬。 (新華社 大巢製圖)

大陸共用單車用戶規模年底將達5000萬。 (新華社 大巢製圖)

資料整理/徐海波

根據日前發佈的《2016中國共用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大陸共用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用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

報告指出,大陸共用單車市場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2007年—2010年為第一階段,由國外興起的公共單車模式開始引進,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多為有樁單車。2010年—2014年為第二階段,專門經營單車市場的企業開始出現,但公共單車仍以有樁單車為主。2014年至今為第三階段,隨著大陸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ofo為首的互聯網共用單車應運而生,更加便捷的無樁單車開始取代有樁單車。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大陸「共用單車」考驗社會共用思維

 

在天津飛鴿車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工人在轉運ofo共用單車零部件。  (新華社 岳月偉 攝)

在天津飛鴿車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裡,工人在轉運ofo共用單車零部件。
(新華社 岳月偉 攝)

文/燕農

如今,共用單車在大陸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已成為方便市民出門「最後一公里」的便捷交通方式。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在北京,亂停亂放、不按交規騎行等行為給城市帶來了新問題;在鄭州,有大爺大媽圈地段收看管費,市民使用共用單車被要求先交車輛看管費;在成都,有學生利用共用單車機械鎖的漏洞,能迅速解鎖並相互傳授經驗。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京津雙城記:我不是在高鐵上,就是去高鐵的路上

C2222?18??文/文彬

每天,從北京南站發往天津方向的列車多達134趟,最近的兩輛列車出發時間僅相隔1分鐘。僅需半個小時,就可以從北京抵達天津。在北京工作的外籍專家Randy,娶了一個天津太太,他每周都要回趟天津,三年下來,Randy早已摸清了雙城生活的軌跡,他知道京津高鐵車次多,票也多,不用提前買票就可以隨到隨走。 Continue reading

【第146期】幸福買不到:大陸「零彩禮」正流行

02零彩禮圖片文/關海

結婚禮金也稱為彩禮、聘禮、納彩等,指的是在談婚論嫁的時候,男方給予女方一定的聘金、聘禮,以表自己的誠意和決心,數額並不重要。結婚納彩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婚嫁風俗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近日,大陸某媒體發布了一張根據記者調查結果繪製的「全國彩禮地圖」。在以現金、房、車、首飾為標籤的高額禮金區域包圍和映襯之下,一些標注「零禮金」的地區格外引人注目。「結婚零禮金」也成為熱詞,在網上掀起討論。有網友指出,結婚零彩禮,「真是彩禮界一股清流」。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