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農
如今,共用單車在大陸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已成為方便市民出門「最後一公里」的便捷交通方式。不過,問題隨之而來。在北京,亂停亂放、不按交規騎行等行為給城市帶來了新問題;在鄭州,有大爺大媽圈地段收看管費,市民使用共用單車被要求先交車輛看管費;在成都,有學生利用共用單車機械鎖的漏洞,能迅速解鎖並相互傳授經驗。
共用單車在大陸一二線城市席捲而來,也就不到半年時間。作為共用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共用單車不僅解決了市民「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更以其便捷、環保等優勢,直接改變了很多市民的交通方式。但問題接踵而來,除了上述新聞中所曝出的種種問題,還有被大量破壞、貼牛皮癬廣告、覆蓋詐騙二維碼、加裝私鎖占為己有等亂象……總之,在城市公共管理、租賃自行車企業、市民租賃規範等多個層面,都出現了諸多新問題。
共用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共用單車作為城市生活的一種新生事物,大規模落地之初引發出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是在情理之中的。正所謂「一個時代的開始必然會導致另一個時代的落寞」一樣,共用單車直接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比如自行車銷售和維修;其以一種新的業態形式融入城市生態,也必將要面對諸多未知的問題甚至尷尬。這種新舊更迭的事物規律,並不會以共用單車的利好更多而變弱消失。
只是,即便是以共用思維為原點起步的租賃自行車企業,似乎都沒有做足充分的準備和功課,就匆匆上路了。比如共用單車被人為圈地收看管費、亂停亂放、機械鎖的明顯漏洞等等,市場經營者在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準備不足的影子。而城市的公共管理,更像被猝然鋪開的共用單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慢行車道、自行車公共停車點捉襟見肘。有些市民對待這個共用經濟新生事物時,或者並不愛惜,或者占為己用,也是需要大家共同抵制的陋習。
上述種種,與其說是各方面對待共用單車的態度參差不齊,莫若說是對待共用經濟形態的不成熟,或者說社會的共用思維尚需培育和壯大。城市公共管理對突如其來的大量共用單車,還需要一些時日做出必要調整。租賃自行車企業也該意識到,不是把單車大量投入市場,社會就可以有序共用;而市民對共用單車,也不能只顧自己便利了而罔顧他人。說到底,社會共用思維需要以規則、秩序、信任作為基石,並由此培育公共文明和契約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有關方面的自我矯正已經開始。比如,有租賃企業開始將規範用戶行為作為企業責任的一部分,探尋利用GPS定位等技術手段解決用戶亂停亂放等問題,並建立用戶「黑名單」和信用積分制度;有的地方頒布相關規定,將不文明騎行和違規停放等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並著手規劃改造自行車道。某種程度上,這是社會共用思維的聚合與進步,而不是單單解決共用單車的問題。唯有社會共用思維活躍起來,共用單車以及其後更多的共用經濟新產品,才會順利融入社會生活、給民眾帶來新業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