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期】強強聯手:當「中國製造2025」遇到「德國工業4.0」

「中國製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在廣東舉行。

「中國製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在廣東舉行。

文/喬繼紅

「中國製造2025」是大陸實施製造業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瞄準五大工程、十大重點領域,幫助中國製造業創新和轉型升級。

「德國工業4.0」,由德國於2011年提出,意欲推動數位化、智慧化製造,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

全球治理需要中國智慧。

全球治理需要中國智慧。

文/郝薇薇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一個宏大的經濟計畫,它還是全球關係與治理的一個典範。」越來越多的媒體和觀察家試圖從「一帶一路」判斷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動向與作為,其中,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的觀點頗具代表性。

中國大陸是參與全球治理的後來者,但它的角色日益耀眼。西方國家遭遇的制度性危機與大陸堅定改革的步伐及其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的地位形成了某種對照,令世界對中國心生更多期待。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隴台企業家聯合辦醫院

隴台配圖採訪/王博、張文靜

甘肅台牙口腔醫院院長張天浩最近正在為籌辦一期醫護人員口腔技術交流培訓班而忙碌。他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儘快將台灣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治療理念傳授給更多當地醫護人員。

今年38歲的張天浩是一名來自台灣的牙科醫生。從事牙醫工作10餘年來,他大多數時間輾轉於成都、蘭州等地的口腔醫院。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寧波尬龍舟,兩岸端午情

寧波北侖配圖採訪/夏亮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運動,除了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之外,也體現了人們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精神。今年端午節,由來自寧波和台灣的海峽兩岸代表隊共同參加的「兩岸一家親.龍舟端午情」秀美浹江龍舟賽在寧波北侖小港街道小浹江上舉行。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紮根西北26年:台商王茂松迎接「一帶一路」

採訪/王博、張文靜

轟鳴的機床車間裡,王茂松正彎著腰,指導一名工人測量機器零部件的尺寸,並不時告誡工人務必精益求精,確保走向市場的產品合格。

今年59歲的王茂松是一名來自台灣的商人,在甘肅省蘭州市經營著一家名為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同時也是蘭州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儘管年近花甲,但他精神矍鑠,走起路來矯健有力,如果不是聽到他濃重的口音,人們會以為他就是一個西北漢子。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黃土高原上的台灣味道

採訪/薛天

提起台灣烘培品牌「御品軒」,在西安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地地道道的台灣味道,實際上是花了17年的時間,才在陝西這片黃土地上生根發芽,並真正成長起來。

1998年4月,23歲的楊鴻鵬從台灣來到西安,投奔他在這裡做水產養殖生意的叔叔。「沒想到這一住就快20年,自己也成了陝西女婿。」楊鴻鵬說。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專題:大陸上班族的「錢袋子」有多深

 

大陸大學生在天津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求職應聘。 (新華社 劉東嶽 攝)

大陸大學生在天津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求職應聘。 (新華社 劉東嶽 攝)

編按
康乃爾大學和北京大學經濟學家日前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大陸的收入差距正在縮小。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日前報導,世界各地新興經濟體的經濟不平等現象正在加劇,但有一個例外。上述聯合調查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大陸的收入不平等狀況在2010年左右達到拐點。自此,這種不平等現象一直在小幅但穩步地縮小。近日,大陸公佈去年(2016)城鎮上班族的工資調查,讓「收入差距」議題再度受到民眾的關注。本版為讀者追蹤大陸上班族的「錢袋子」到底有多深。

【第151期】2016年大陸「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月薪台幣兩萬六千元

 

圖表:2016年大陸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67569元人民幣,月薪約合台幣兩萬六千元。  (新華社 施鰻珂 編製)

圖表:2016年大陸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67569元人民幣,月薪約合台幣兩萬六千元。
(新華社 施鰻珂 編製)

文編/魏三多

近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大陸「城鎮非私營單位」上班族年薪平均為67569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8.9%。扣除物價因素,年薪實際增長6.7%。換算成台幣平均月薪可達兩萬六千元。相對來說,2016年大陸「城鎮私營單位」上班族的年薪僅為42833元人民幣,增長8.2%,換算成台幣平均月薪為一萬六千多元,兩者平均月薪相差台幣一萬元。從就業總數來說,大陸城鎮企業上班族共有4億多人,「非私營」企業的就業人數超過「私營」企業。 Continue reading

【第151期】城鎮平均工資折射大陸經濟結構調整三大變化

文/陳煒偉

城鎮上班族平均工資增長的同時,工資結構的變化也折射出當前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動向。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2016年工資增長呈現三大變化:

一是去產能工作取得進展,部分行業市場價格回升,企業效益改善,工資增長情況有所好轉。採礦業平均工資由上年下降3.7%轉為增長1.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上年微增0.8%轉為增長7.4%,增幅擴大了6.6個百分點。 Continue reading